过年,你最害怕什么?

快要过年了,是不是你也有过年综合征,像我一样?小时候害怕过年的各种家庭聚会,像猴子一样的表演节目;长大了害怕拜年,需要面对各种拷问……我真的太难了!这是一个内向的人,内心深处的呐喊啊!于是我又听了一本《内向者心理学》的书,安慰一下自己。

过年,你最害怕什么?

能用文字沟通的坚决不会选择面谈,能用微笑回应的坚决不说话,能少说话的坚决不会多说话。这是一个资深内向者的日常。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自然的用“内向”和“外向”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有的人大大咧咧,喜欢社交,我们就说他外向,而容易害羞,不善言谈的人,我们就说他内向。如何确定你究竟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书中有下面六个问题:

一、 放松的时候,你是不是喜欢一个人或者只跟少数几个好朋友在一起?

二、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累?尤其是外出活动回来之后,通常需要休息一下?

三、 你经常都不是侃侃而谈的那种,而是个倾听者吗?

四、 你总是在说话办事前先琢磨一番吗?

五、 在群体中会让你感觉不自在吗?

六、 你是不是不喜欢匆忙行事?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一个内向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纠结于自己的内向,不接纳、不知所措,甚至觉得有些沮丧,感觉自己在社会中似乎要失去立足的本能了。在现代社会文化中,有一种倾向是,要想成功,你就应该走出去大胆的行动,况且弗洛伊德不是还说过嘛,“内向”是消极的。所以现代社会是为外向者设计的,内向者似乎天然就被关在了门外。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恐慌,为自己,或者是为孩子。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评价“这孩子就是不爱说话,哎……”打击一个内向的孩子,有这一声长叹就足够了。家长们总是认为内向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外向的世界,也很难在这个开放的世界取得成功,因此,变得外向,成为家长们对内向孩子最大的期望。 于是,为了让孩子变得外向一些,参加各种口才班,要求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一定要清清楚楚的代表内向的孩子说句话:请不要逼我们了。连科学家都说了,内向性格的人,要知道自己是很独特的,独特的生理结构,能让他保持冷静思考、谨慎专注,在与人沟通时善于倾听,这些品质,作为家长难道你看不到吗?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内向,接纳孩子的天性。

告知孩子内向和外向只是一种性格特质,不要因为整体的价值取向,而让孩子质疑自己内向是不是有问题。我小时候就时长在想,不爱表达是不是错的,我是不是只有多表现自己,才会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所以内心一直纠结挣扎。因为大人传递给我的就是内向的孩子不好,为了让自己“正常”,会选择顺从妈妈的价值引导,也在努力的让自己变得外向。但是,这种粗暴的方式其实是会扼杀掉孩子本身的潜在优势的,他会在对自己不断的质疑中失去自信心。由此看来,对内向孩子的肯定,显得尤为重要。

给孩子创造一个耐寒区,引导孩子更加适应这个复杂的外部环境。家长不要去强迫孩子成为他不愿意成为的人,不要因为孩子内向,总是担忧惆怅,甚至是表现出来烦躁“你为什么总是拿不出手”“为什么总是躲在人的身后”……千万不要责怪,更不要严厉的批评,这样他会害怕恐慌,然后不知所措,这是内向的莎啦小编的切身感受。家长和他保持密切的关系,会有助于孩子构建这个耐寒区。

给他创造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所。内向的孩子是需要安静的,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内向的人,精力来源是自身内部,比如坐下来独自思考、调整情绪或者休息一下。

这一本专门写给内向者的心理学著作,无论是对自己的成长还是,有效引导孩子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我是相见恨晚,希望你不要错过呢!《内向者心理学》马蒂.兰尼,一本为内向者的代言书,力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