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在朝廷任什么职?

用户108364091098


平心而论,慈禧当权48年,却没有造成外戚专权的形势,慈禧这个女人,的确不简单。

慈禧有兄弟三人,分别是桂祥、照祥、福祥,按道理说,慈禧当政近50年,从吕雉和武则天流传下来的传统,叶赫那拉氏无论如何也要出几个王爷才行,可是这兄弟三人,都是闷声发大财,从不弄权的主。

慈禧三兄弟中,最有影响力的桂祥,不过是当了一个满洲镶黄旗副督统,爵位才是三等公爵。这对于掌握整个天下的当朝太后的弟弟,是不是太寒酸了。

1888年,桂祥当了一个工部右侍郎的官,同时兼管钱法堂事务。当朝国舅,只做了一个副部长,看来慈禧并不打算让他掌权,好好领点俸禄、收点黑钱过日子就行。

桂祥在工部的工作和管理旗务的工作,平常不需要上班,重要场合露个脸就行。可是俸禄和巴结的人太多太多乌央乌央的,桂祥还真是不适应。即便如此,桂祥还是经常找慈禧和隆裕哭穷,慈禧给他又找了一个崇文门监督。

崇文门监督,不光收取崇文门辖区内的田税、商税,还对通过崇文门的一切货物进行征税。说白了,慈禧给他这个职位就是让他捞钱呢。桂祥也不错,一年时间就把自己的豪宅翻修一遍,房屋数百间。桂祥就这样凭着姐姐和女儿,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好日子。

桂祥比慈禧小14岁,慈禧当太后时,桂祥才13岁。桂祥如果争气,慈禧也绝对没有不重用他的道理。晚晴的名臣中,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荣禄,都是忠于慈禧的优秀人才,给这几个人打下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下来,绝对能成大才,就算当不了军机领班,当个九门提督是绰绰有余的。

甲午战争中,眼看清廷在满洲的龙兴之地就保不住了,赋闲在家多年的恭亲王都被请出来当总司令,慈禧也搭便车让桂祥军中效力。没想到,桂祥这个怂包,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被吓得痛哭流涕。当然也有人为他辩解说是大烟瘾发作造成的。总之,桂祥这次出丑,让慈禧彻底断了重用他的念头。

桂祥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爱新觉罗家的青年才俊。大女儿静荣嫁给了载泽,二女儿嫁给了光绪皇帝,三女儿静芳嫁给了载澍。

大女婿载泽曾出样考察,回来以后当的是省部级大官,载沣手下更是掌握中央财权。可是三女婿就不行了,和静芳吵了一架,直接被慈禧下令打板子,让桂祥的福晋亲自监督,历史记载“受杖流血昏晕”,“蓝绸单裤粘于血肉”。

别看你是爱新觉罗家的,得罪我家女儿,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其实,慈禧打载澍,是杀鸡吓猴,因为光绪是皇帝,对静芬实施冷暴力,实在是打不得啊!

桂祥不行,因为桂祥的关系,有个人做到了军机领班,铁帽子王,这个人就是爱银子的庆王爷。

庆王爷奕劻原来不是王爷,咸丰死的那一年,他才是一个贝勒。清朝宗室那么多,谁认识他啊!桂祥住在芳嘉园,和奕劻是邻居。桂祥不学无术,连写个信也写不明白,这一点慈禧是知道的。于是奕劻主动要求给桂祥捉刀,慈禧就问,谁替你写的,还不错啊!就这样,桂祥就成功进入慈禧视野,成为慈禧的重要亲信。

奕劻和桂祥一样,年轻时候惨啊,穷的把家具都卖了。如今在桂祥和慈禧的提携下当了大官,自然比任何人都努力。奕劻一直跟着失势的李鸿章学外交,李鸿章被赶到广州当两广总督去了,奕劻直接搞错外交文件,闹出一个列强“最后通牒”,慈禧一急眼,就宣战了。

庚子国变中,奕劻虽然有重大失误,可他不出头,在端王党们被杀光光后,奕劻成了满清贵族中硕果仅存的一位。再加上奕劻本来有一点能力,还有辛丑条约签约的功劳,当军机领班大臣绰绰有余。奕劻被袁世凯的银子砸晕了,成了袁世凯的傀儡,这就是后话了。

某种程度上说,奕劻就是桂祥的替身,如果桂祥有点本事,做到奕劻的位置上问题不大。


历史知事


慈禧太后弟弟桂祥是晚清政治舞台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可惜,坊间对他知之甚少。

桂祥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做过什么事,平庸没出息,一生无所作为,在外坐支副都统的俸给,在家整日抽大烟,在皇族亲贵中属于无人看得起的角色。

但如此不堪,并不代表他不能享受富贵,而他的富贵都是他的姐姐慈禧和他的二女儿静芬给他带来的。

咸丰在世的时候,桂祥没有沾到慈禧什么光。咸丰死后,慈禧联合慈安、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上位开始垂帘听政后,桂祥的好运气跟着就来了。

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初十日,是桂祥改变命运的日子。这一天,是宫里庆贺慈禧四十寿辰的日子。借这个日子,慈禧授意亲儿子同治皇帝,将他的三位舅舅,在同一天破格封赏。

其中,大舅照祥授御前侍卫,二舅桂祥、三舅佛佑均授侍卫,在乾清门当差。

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是满人中最肥的差事,这种侍卫大多是选拔满蒙贵族子弟担当,不需要多少文化,多大能耐。由于他们在皇帝身边当差,非但待遇优厚,而且能优先提升。清朝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出将入相的满人高官,如和珅、肃顺等,无一不是御前侍卫出身。

慈禧在同一天将自己三个兄弟安排在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的位置上,原本是想让他们有一番作为,可惜,她这三位兄弟都不是这块料。

桂祥入宫当乾清门侍卫不久,他那外甥皇帝,19岁的同治就因生天花死掉了。慈禧为了使大权不致旁落,又将自己妹妹的四岁儿子载湉,由醇亲王府接到宫中,继承皇位,而她自己则继续垂帘听政。

桂祥借着这个机会,亦由御前侍卫快速高升,到光绪十年时,他已经拥有了副都统的头衔,其弟佛佑则被赏给了头等侍卫。

光绪十四年桂祥再获升迁,当上了正红旗护军统领。

是年十月,紫禁城选秀女,慈禧横加干预,强迫光绪将桂祥二女儿静芬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选定为皇后。

这下,桂祥就成了当今皇上的老丈人,行情肯定得再朝上涨。

静芬被选为皇后,仅仅过了两个月,桂祥即晋升为正黄旗护军都统。

光绪十五年正月下旬,方家园的桂府张灯结彩,准备正式嫁女,桂祥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承恩公”。

正月二十六日,紫禁城正式举行册立皇后的仪式,二十七日,光绪大婚。

就在大婚典礼的第二天,慈禧颁布懿旨,命承恩公桂祥以侍郎衔候补,这意味着桂祥就此成了朝廷的文职大员。

同年十月,慈禧再次推擢自己这位弟弟,赏桂祥穿黄马褂,四个月后又提升为右翼前锋统领。

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慈禧的授意下,清廷又宣布“以承恩公桂祥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

兼管钱法堂事务的工部右侍郎是个肥缺,但这个肥缺对才识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既有学识又懂钱法的官员担任。桂祥大字不识几个,根本担负不起这样的要职,但慈禧一心只顾提携娘家人,根本不管这些。

桂祥到户部后,处处碰壁,备受煎熬,干了不到一年,就干不下去了。

但有太后姐姐罩着,一点问题没有,转而慈禧又把他转任成了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仅仅过了几个月,桂祥再次挪窝,转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两个月后,即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五日,桂祥再次被委以重任,与镶红旗蒙古都统文秀共同管理神机营事务。

神机营是辛酉政变后成立的以满人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武器精良,待遇优厚,担负着战时拱卫京师,抵御外辱,平时则维持皇室治安的重任。

靠着这一重要显赫的职务,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九日,慈禧又给桂祥送了份大礼,给承恩公桂祥加上了入八分辅国公的头衔。

通过这一系列打破常规,不顾实际的推擢可以看出,慈禧对她这个弟弟是很上心的,很希望桂祥能成为自己倚重的一方力量。

但桂祥像其他的八旗子弟一样,好吃懒做,一身富贵毛病,终究是扶不起来的。

光绪对慈禧强加给他的这场婚事,内心其实是强烈不满的,对皇后他没有好感,对桂祥这个老丈人亦没有好感。

因为这个心理,光绪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干了一件冲动并且铸成大错的事——明知桂祥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光绪却强硬地把桂祥派到了山海关前线。

光绪认为桂祥乃神机营统领,此时理应为朝廷卖命出力。当然,除了富贵不能白给的心理,光绪还有一层心理,他有故意让桂祥乃至慈禧难堪的微妙心理。

对光绪的这个决定,慈禧虽然心中极为不满,但在当时也不好出面阻拦,这就让她和光绪之间结下了一个不小的梁子。(有种观点认为,后来的珍妃之死就跟这事有关,慈禧要发泄不满,惩罚光绪。)

皇后见自己的老爹被弄到前线吃苦受难,随时还有送命的危险,对光绪也是大为不满,这让她对光绪越发的冷漠,等到光绪被囚禁后,更是如此。

桂祥到山海关前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丢人现眼。

这时,慈禧再坐不住了,严令光绪必须将桂祥所部立即撤回。

桂祥回京后,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官阶待遇进一步提升。回京之后,他不但可以在紫禁城骑马,而且可以在西苑门内骑马。

光绪二十三年七月,慈禧又给了桂祥一个肥差,担任崇文门副监督,其收入之丰厚,为京官最优差,年收入达万两银子之多。

庚子年间,桂祥又升了,开始担任内务府大臣,之后慈禧又让他和辅国公载涛一起管理起健锐营事务来。

可惜,桂祥始终没能冒出个像样的泡。

光绪、慈禧死后,他二女儿当时的隆裕太后又给他找了份养老的差事,到梁各庄“御前侍卫值班”,这差事即清闲待遇又好。

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一生无所作为的桂祥在老宅方家园病逝。


黑句本


叶赫那拉·桂祥。桂祥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这个人没什么本事,一生荣辱全是仰仗慈禧太后这位姐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关照这个弟弟,就晋封他为三等承恩公。随后,慈禧开始有意栽培他。先是让他担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也就是监督检查铸钱局制造铜钱的工作。虽说官职不算大,但一方面,他是慈禧的亲弟弟,女儿又是光绪的皇后,因此巴结他的人非常多。后来,慈禧又命他和辅国公载卓负责健锐营事务。甲午战争爆发时,在恭亲王的推荐下,慈禧同意让桂祥以参将的身份,统军去对抗日本人。可是桂祥还没出山海关,就吓得哇哇大哭,死活不肯走。

慈禧听说后,顿觉脸上无光,只得让恭亲王把他调了回来。后来担任一些闲散职务。民国二年(1913年),桂祥病逝,时年64岁。


睡梦心经


爵:三等承恩公。

军:满洲镶黄旗副督统。

政:工部右侍郎,肥差部门,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的副部长、次长。

兼管钱法堂事务,相当于印钞造币总公司(造出的钱币他是没机会装回家的)。

后管理健锐营事务,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

由桂祥联想到外戚,不止咱们中国,连带着日本、朝鲜也一样,外戚专权甚至篡权的现象发生过很多次。

自古以来,外戚干政专权几乎把国人带入了惯性思维,比如以人彘酷刑闻名的吕后,比如著名外戚霍光,比如著名穿越人王莽,比如三国名人何进,比如杨坚,再比如身兼四十多个职务的杨国忠等等等等,如过江之卿,层出不穷。

再看看武则天对自己的亲戚都是怎么安排的:

楚王武士让(追封)

魏王武承嗣

南阳王、魏王武延基

魏王武延义

梁王武三思

千乘王、定王武攸暨

陈王武延晖

淮阳郡王武攸宜

安平郡王武攸绪

建昌郡王武攸宁

九江郡王武攸归

恒安郡王武攸止

会稽郡王武攸望

河内郡王武懿宗

临川郡王武嗣宗

河间郡王武尚宾

高平郡王武重规

颍川郡王武载德

淮阳郡王武延秀

咸安郡王武延祚

高阳郡王武崇训

新安郡王武崇烈

相对如上这些人来说,慈禧比她们都要强些,倒不是慈禧守规矩、遵循祖制,如果她那么想就不会垂帘听政这么多年,抓住权利不放手了,主要是她也没什么人可以扶,娘家已经式微,慈禧作为大姐,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叶赫那拉·婉贞,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光绪帝生母。
大弟:叶赫那拉·照祥(佛革)
二弟:叶赫那拉·桂祥(佛佑)
三弟:叶赫那拉·福祥(佛保)

大弟死的比较早,所以在慈禧的父亲、大弟都死后,承恩公的爵位直接落在了桂祥头上,三弟存在感偏低,连个详细的生平都没有,本题主要是叙述桂祥,所以咱们从桂祥的身上论关系:

桂祥的大姐------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也就是慈禧;

桂祥的二姐------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的福晋;

桂祥的大女儿------许配辅国公载泽

桂祥的二女儿------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后)

桂祥的三女儿------许配铁帽子王------爱新觉罗·讷勒

桂祥的侄女------许配孚郡王嗣子爱新觉罗·载澍

可以看得出来,慈禧已经尽力了,自己的亲戚安排的很周全,看看成员关系表,很多细心的朋友就会有疑问,全家皇亲国戚,桂祥会很穷?会!而且非常肯定,首先,桂祥能下手捞钱的工部是别人防着的,没机会贪污,那些死工资可不够他和狐朋狗友吃喝玩乐的,可人家虽纨绔,但有资本纨绔,家底都厚的不得了,桂祥可不行,慈禧娘家可没啥根底,如果没有慈禧,在遇上桂祥这样的......相信早就没落了。

虽然慈禧自己穷奢极侈,但自从把桂祥的次女(隆裕皇后)强塞进宫以后,就不再管了,隆裕也是不爱搭理桂祥这个爹,看来隆裕皇后入宫之前,桂祥对她也不怎么样。估计三个女儿也都有苦衷,在那个年代,作为“泼出去的水”三天两头的拿夫家钱接济老爸不可能,而且桂祥的毛病,是全家都了解的,桂祥就是个无底洞,你能给多少他就很短时间花光,如果桂祥没有这么作的话,手中的钱本来足够花了。

下图:桂祥的大女儿 叶赫那拉·静荣,她嫁给了载泽。

慈禧曾经想过重用桂祥,但是却被桂祥打脸,成了全军全国的笑话,源于恭亲王的举荐,慈禧同意授予桂祥参将职务,但是朝廷派桂祥去打击日军的时候,刚出了山海关,压力山大的桂祥就吓怕了,哭闹着不肯前行御敌了,恭亲王之好一纸调令准他回京,这种事哪里瞒得住,慈禧也是气得不行,自此不再搭理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了。家里人都不管,自己又不争气,所以桂祥一生都是穷困潦倒。

就没有一个人看慈禧面子托桂祥一把?当初袁世凯为了巴结慈禧倒是给他安排了个肥差,崇文门监督,主要就是雁过拔毛专管抽头,包括田税、商税等等,大手大脚的桂祥直接把府邸全部翻新了一遍,然后房子着火,一切归零,这就是命啊。



古今通史


桂祥啊?我听说当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慈禧有意让自家这个弟弟桂祥去军中历练一番让他跟着鬼子六奕訢亲赴战场督战,可他以为要掉脑袋,姐姐有意害他,还没怎么着,他就在众将士面前吓得涕泗横流。恭亲王奕訢实在看不下去,才一纸奏书把他给送回去了。

桂祥运气也比较好,生在世袭罔替的三等承恩公爵府家。按道理父亲死了,当是由他哥哥承爵,但是他哥哥也死了,可是便宜了他,把他嘚瑟的啊,吃喝嫖赌抽,样样齐全。



(叶赫那拉桂祥与其福晋)

毕竟也没办法,他打小就仗着皇亲国戚不学无术,肚子里没有点东西还爱到处去嘚瑟,结果大多数时候丢人现眼。

倒是他大姐慈禧老佛爷曾也有意栽培他让他到前线去镀金,可反倒丢了自己的老脸。自此,甭说老佛爷,连他三个女儿都不太爱搭理他。他本来就吃喝嫖赌抽,还不理财,结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倒有脸去向老佛爷哭穷。老佛爷也很无奈,到底是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老佛爷还是怜悯他,给了他工部又侍郎的官做。

工部又侍郎,是闲差,平时重要场合只管露个脸就行。就这样,果断时间,桂祥又跑去和老佛爷哭穷了,钱还是不够用啊。

于是,老佛爷又变着法给他个肥差——崇文门监督。当时崇文门可是大小客商必经之门,此官职管着一应税负,显然是个雁过拔毛的美差啊。

你还别说,桂祥别的能耐不济,捞钱倒是有一手,不到一年就捞得盆满钵盈,新修一几百户的府宅。

除此之外,桂祥再没有担任过别的职位。闲差捞不了钱,要职他又没有能力,所以家人也便任由他碌碌无为度过一生。


不书


叫叶赫那拉·桂祥是慈禧的弟弟,光绪皇帝的岳父。他是个碌碌无为的人,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因为大清祖制严禁外戚专权,慈禧起初没有给他官当,桂祥的哥哥死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就让桂祥顶替他哥照祥的爵位三等承恩公。
(桂祥和他的福晋)

这个三等承恩公的爵位在慈禧娘家接替了三人了。慈禧成为太后时,朝廷依册封皇后的规定恩典慈禧太后的家人,所以慈禧的爹惠征被晋封承恩公爵位,惠征死后,由慈禧的大弟弟照祥顶替,慈禧的大弟弟没有后人,他死后就让慈禧另一个弟弟桂祥顶替了。

后来桂祥还当了个满洲镶黄旗副督统。这个副职就是个“荣誉”职务,有衔无实权,必要的时候就去报个到,到月照拿工资,桂祥每日无所事事,在大烟的烟雾缭绕中度过。他生了三个女儿都是豪门贵妇。他身边的亲人可以说都是很厉害的主。

桂祥的大姐是慈禧太后,咸丰皇帝的老婆,同治皇帝的亲娘,她后来一宫独裁,掌握朝政大权。


桂祥的二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xuān)的福晋。慈禧当家做主把妹妹许配给醇亲王奕譞,奕譞顺利成章成为慈禧的妹夫,桂祥的二姐夫,他的权利和威望凌驾于众亲王之上。他是清代铁帽子王之一。桂祥的外甥就是他的儿子光绪皇帝。

桂祥的二千金静芬是隆裕皇后,慈禧做媒,她是光绪皇帝的老婆兼表姐,比光绪大3岁,长相最多一般,确切地说一般以下,还有些驼背,有个美国基督徒说她“……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但是她性格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懂礼节识大体,慈禧死后她掌握朝廷大权,最后她选择让清朝和平退出历史舞台,避免了生灵涂炭。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对外放话说,若不是隆裕有些老了,我说不定会让她当我的小妾,谁知道老袁处于什么目的,可能是喜欢隆裕皇后的善良吧。


桂祥的大千金静荣,她被慈禧指婚许配给“老五太爷”绵愉的长孙辅国公载泽。她比载泽大2岁,长相俊美恬静,被后人称为“皇宫最美丽的女人”,她育有3子1女。婚后的载泽被封为镇国公。

桂祥的三千金静芳被慈禧指婚嫁给铁帽子王——顺承郡王爱新觉罗·讷勒赫(后来改名载澍)为福晋。静芳脾气不好,娇纵野蛮,经常和老公吵架,少头无脑的女人还把老公告到娘家那,最后传到慈禧耳朵里,一道懿旨把他送进宗人府,吃了不少板子落了个终身监禁,慈禧死后才重见天日,不再理静芳,静芳用蛮横换来一生的活寡。

(照片左一是静荣,左二是静芳,中间是慈禧养女荣寿公主)

桂祥的侄女(他哥家的千金)被指婚为孚郡王嗣子爱新觉罗·载澍为妻。

慈禧对娘家人这样做遵循了大清祖制,避免了外戚专权,任人用人方面高明。


小姐姐讲史


桂祥全名叶赫那拉·桂祥,这个人在历史上没什么作为,唯一能拿出来说说的,就是他有个出名的姐姐。他的姐姐慈禧太后,是当时东方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桂祥沾她姐姐的光,得以在朝中任职,先后出任工部右侍郎、镶黄旗副都统等职。 虽然这都是闲职,但好歹是个官儿啊,而且由于桂祥没有读过什么书,每天都是抽大烟混日子,所以这些有衔无权的闲散官职的很适合他。 桂祥的命是真不错,他们虽然是晚清满州八旗贵族,但其实在八旗中他们家地位并不高。因为属于满八旗中的镶蓝旗,而镶蓝旗属于“下五旗”。所以他老爸惠征最初也只是在吏部任笔帖式,是一个相当于人事部秘书、翻译的八品文官。但他们家会生女儿啊。咸丰元年登基,挑选八旗秀女,惠征


的女儿有幸被选中入宫,并在后来成为了皇后。 而在咸丰帝死后,慈禧自然就成为了皇太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慈禧发布上谕宣布:“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慈禧的缘故,已经死去的惠征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谥“端恪”。这下桂祥家可就成了公爵级别的家族了。虽然继承爵位的不是桂祥,但他这地位也是相当高了。 而后来他哥哥叶赫那拉·照祥死了,桂祥又袭封三等承恩公,这运气来了是挡也挡不住。后来他的二女儿静芬由慈禧做主,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孝定景皇后),自己又成了皇帝的老丈人,国舅荣升为国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亲姐是太后,亲女儿是皇后,他这地位得有多高? 当然,桂祥只是表面风光而已,由于是新晋上三旗,他们家家底子并不厚实。但这桂祥由于13岁时姐姐就当了皇后,他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小舅子。这就开始飘了,从此化身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时常自恃身份聚集一帮人饮酒作乐,把家底都败光了。要不是慈禧念及姐弟情谊,时常赏他些物件财物,这桂祥估计都揭不开锅了。 最可笑的是,“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指派桂祥带兵出关迎战,却不想他在战场上当着众将士的面吓得痛哭流涕,这可把慈禧的脸都丢光了,从此就不再怎么搭理他,最终桂祥就只能靠着他的爵位混吃等死。


9999的爱情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慈禧还有弟弟?瞅着这题目估计有一部分小伙伴一脑门子的问号,咋历史上就没有瞅见过这人呢?

老梁很负责的告诉你这慈禧不仅有弟弟,而且她老爹慧征毫不客气的给她弄了三弟弟。

这三弟弟分别为大弟弟照祥,二弟弟桂祥,三弟弟福祥。

扯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老梁,满清末期就这地头上,论权势有那个能超过慈禧的?咋就没听过她这三大头弟弟呢?这不应该啊!”

这有啥好奇怪的,老大和老三死的早?,您就是想掰扯掰扯他们祸祸人的那点子事,老天爷也得给他们时间不是——死的早!

“她不是还有个二弟——桂祥?”

就这位,您没听过粪土不垒墙吗?就算是垒起来他不仅臭,还撑不了多少时间一准的垮。这桂祥就属于这垒不起墙的粪土。

您要是扯着他蹲家门口抽个大烟,蹲京城那个饭馆吃顿烤鸭,攒个满汉全席,蹲大街上逗个蝈蝈,玩个蛐蛐,他一准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跟着您,半步不离。

但您要是让他办个正事,您算是找错人了,他一准给你办砸了。

这要不是有他个姐姐慈禧和他那二女儿隆裕给他撑着,早早的就玩完了,死了连个棺材板都找不到,所以就算有这家世,他在历史上也没翻出几朵浪花来。

好了,咱就把这事给大家伙掰扯掰扯。

桂祥这人

大家伙都知道慈禧是咸丰的老婆,那咸丰在的时候,慈禧只能呆在赏给她那四合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憋着。所以这个时期,这桂祥也没粘上慈禧的光,只能蹲家里头玩命的啃他老爹惠征。

后来这慈禧逮住机会给咸丰生了个病恹恹的小子——同治,这母以子贵,等到咸丰彻底玩完了,这才走出了那憋屈的四合院。

跟着会同慈安,外加鬼子六整了个辛酉政变,后边这就变着花的玩手段,没整多久这就开始垂帘听政了。

就这时间点上,满大清你瞅瞅谁有慈禧的脑壳大?他愣是没有一个。

老话说的好,一人得道这就鸡犬升天啦!桂祥作为慈禧的弟弟,这就相当于整了一把巴豆,也准备上天了。

就在这年1874年,慈禧算着时间就要过大寿,于是掐着同治的脖子给自己三弟弟弄封赏。

老大整了个御前侍卫,老二就咱这主角和老三一同整了个侍卫提到乾清门眼跟前当差。

咋说呢,就这侍卫用大白话讲,他就是个保安,但这保安架不住挨着龙窝近,他粘着点龙气,为以后提升能做个准备不是。而且过去满清那些个满人权利大臣,他都是从侍卫做起的。在说他们三大脑壳娃娃,这属于下五旗,按照满清的规矩这下五旗的满人他是没资格当侍卫的,这要不是慈禧提前做准备给他们升了旗籍,变成上三旗中的镶黄旗,这差事他们还接不下来。

这废了吃土劲上去,结果架不住这三弟弟真就是当保安的料,玩不转啥大事。后来赶巧了这大弟弟死了(无后),桂祥就把老大三等承恩公的帽子撸到自己的脑壳上戴了起来。

这有小伙伴要问了:“这老大三等承恩公的帽子哪来的?”

这是他们的老爸惠征死的时候,慈禧给加封上去的,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这帽子就丢给了老大,结果老大享不了这福分,早早就挂了,最后就便宜了桂祥这小子。

运气来了的桂祥

打这起,这桂祥的好运气就来了。十九岁的同治没事干,这就跑到八大胡同窜门子,这就窜出了一身的病,年纪轻轻的这就崩了。这个时候也乱,慈禧也需要有个外援帮衬帮衬。

光绪接了同治的班,慈禧为了继续掌控满清的朝局,这就把桂祥的二女儿隆裕整到后宫里来,给光绪当皇后。这一家伙桂祥就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了皇帝的老丈人。这一年是光绪十五年。

就为了匹配这老丈人的身份,这副都统的帽子也就扣在了桂祥脑壳上了,跟着就是正红旗护军统领,没多久这就把正黄旗护军都统的帽子也揽到了怀里,这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啊,捎带着他那小弟弟也当了头等侍卫。

真真正正的坐实了老丈人的名分之后,也就是隆裕和光绪结婚的第二天,在慈禧的操作下,这就捞了一个侍郎候补的帽子,这一脚就跨进了文官集团。

写到这里,先让老梁笑一会。为啥呢?就这桂祥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就他的名字放他眼跟前他都不认识,您挂这衔,心也忒大了点。

就在隆裕嫁给光绪十个月后,就赏了黄马褂,这黄马褂穿上四个月后,就弄了一顶右翼前锋统领的帽子戴上了。

以上这些事都是在光绪同一年结婚的时候发生的,这到了第二年的年底,也就是光绪十六年的时候,工部右侍郎的帽子又下来了。

咱就说这速度都赶上坐火箭了,这就相当于桂祥整了把巴豆,转眼这就上天了。

咋说呢?他这人本来能力就不行,您还把他当块宝捧着,这早早晚晚的砸手里头恶心死你。

您大字不识一个,还想蹲在右侍郎的位置上,整个就是一笑话吗?人家送上公文,您拿倒了都不知道,这不磕碜吗?

这不被人明里暗里的挤兑,这一挤兑工部是待不下去了,这又窜到户部。

“你工部不要的物件,就塞俺们户部,俺户部就专收垃圾的?”户部官员他也不高兴,本来一个萝卜一个坑,您这空降一个啥也不懂的山药蛋,这那成啊。

这不干了不到一年,又让人家给挤兑走了。

好吧,这文官集团是挤不进了,慈禧瞅着这干啥啥不行的玩意,一脚就又踹回武官集团,瞅瞅能混出个人模样吧。

这就开始蹲在神机营里,捞食吃。咋说呢?军队都是一帮子大老粗,也不嫌弃他,这就相安无事的呆了下去,接着在光绪二十年瞅着快过年的节骨眼上,又给他塞了一顶八分辅国公的帽子戴上了。

大家伙瞅瞅,就这份吃巴豆当火箭使的过程,只要脑瓜蛋里装那么一点子能力,他就掉不到地上。

结果这货就是个烂到家的玩意,扶都扶不上墙,一身富二代败家子的习惯,掉了茅坑里都不愿意自己爬起来的主。

这不赶这个时间点上,甲午海战爆发了,打仗你就的派兵上去啊,结果朝廷一脚就把这神机营给踹了上去。

这桂祥占个坑白吃白喝可以,这真要上战场打仗了,立马就怂了,当着全军的面卧地上就哭,哪哭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大鼻涕糊了满身,帽子都丢到了屁股下边,好死赖活的就是不去。

这一家伙把个恭亲王给恶心透了,没办法一纸调令就把这货给踹回了京城呆着。这事没多久传到慈禧的耳朵眼里了,把个慈禧气的好悬没倒腾过那口气来。

从这时间点上,慈禧再也不想搭理这货了。桂祥眼瞅着,发那点薪水不够自己糟蹋,时不时的窜到慈禧眼跟前的闹心。慈禧没办法,就赏他三瓜两枣的凑活着过就得了。

到了后来大脑壳袁世凯,想要巴结慈禧,这不就给这桂祥整了一个崇文门提督的肥差。有伙伴就问:“这货肥了吗?”

肥到是肥了,拿着这搞来的毛毛钱,翻修了房子,这一家伙嘚瑟的,但还没住进去一把火就烧的啥也没了。

咋说呢?这就是命!

到最后挂了的时候,要不是隆裕赏了他五千两的丧葬费,连个棺材板都买不起,这货活的也够奇葩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纵观中国古代史,但凡是由太后临朝听政,几乎都免不了重用娘家人来巩固权力,像西汉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东汉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以及何太后的哥哥何进,他们都曾显赫一时,把持朝政,掌控着朝廷的生杀大权。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外戚。虽然历朝统治者都会想方设法控制外戚的实力,比如重用宦官来制衡外戚,但都没有从跟上解决外戚专权的弊病。

这一情况直到明清时代才得以解决,像明朝的皇后基本都是出自民家之女,明朝公主不嫁勋贵等措施,才彻底将外戚的势力一网打尽。


可到了清朝中后期,慈禧太后虽掌控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命脉,但我们也没有听说过有关慈禧重用娘家人的传说。难道是因为慈禧很正直,一直以爱新觉罗氏的利益为重而和娘家划清界限吗?

其实并不然,慈禧曾多次想重用自己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只不过他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任凭慈禧给了他无数机会,他依然不成器。

桂祥的身份有多贵重,我们来看一看他和皇室的人物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桂祥有两个姐姐,大姐就是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后来生下了同治皇帝,二姐嫁给了醇亲王奕譞,生下了后来的光绪皇帝。也就是说,同治和光绪都是桂祥的亲外甥。

桂祥还生了三个女儿,长女静荣嫁给了辅国公载泽,三女静芳嫁给了铁帽子王顺承郡王讷勒赫,最出名的还要属他的二女儿静芬,后来嫁给了光绪皇帝,成为光绪名正言顺的皇后(虽然光绪不喜欢他)。

这样一来,光绪就是桂祥的外甥兼姑爷,可见慈禧唯恐自己的弟弟和爱新觉罗氏粘的不够紧密,对弟弟的疼爱可见一斑,历史上能和这么多皇亲国戚搭上亲的恐怕还没人能超过他。


可桂祥是个实实再再的窝囊废,不论慈禧如何赶鸭子上架,他都是一个无法让人信服的人。

早在同治年间,慈禧刚刚上台,就迫不及待的封桂祥做了御前侍卫,虽说是侍卫,可这个职位可了不得,并非是什么人都能当的,一般能享此殊荣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烈士的遗孤。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处在朝廷的中枢,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皇帝,自己要是再有一身才华的话,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和珅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后来同治皇帝驾崩,慈禧直接将桂祥提到了正红旗护军统领的职位。在女儿嫁给光绪帝之后,桂祥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被提拔为正黄旗护军都统,并且封为承恩公。


光绪十六年,桂祥被委以实职,担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这么好的一个肥缺,许多人求门路送银子还讨不来,结果桂祥在工部弄得一团糟,险些让慈禧下不来台,于是灰溜溜的从工部辞职,不过光绪皇帝还算很厚待自己的老丈人,把他的爵位抬高到了入八分辅国公的序列之中。

当桂祥想在家享清福的时候,慈禧还是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上进。光绪十八年,桂祥被认命为神机营统领,并且在日本侵略朝鲜的时候,准备派他入朝作战。

可桂祥吃喝嫖赌行,但领兵打仗根本没有那个能力,部队刚到了山海关,桂祥就已经吓破了胆,他不断上书光绪皇帝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回京修养,可几次都被光绪驳回,后来还是慈禧逼迫光绪,桂祥才得以回到北京。


从这一刻起,慈禧就对这个弟弟彻底绝望了,她意识到桂祥根本就不是干实事的人,于是便不再强求,不过她并没有亏待桂祥,既然玩权力不是这块料,那就老老实实的发财吧。

从后期桂祥担任的官职看,从崇文门监督到内务府大臣再到后来的御前侍卫领班,都是捞银子的好差事,桂祥在任上也着实发了一把。

桂祥一直活到了清朝灭亡,民国二年,64岁的桂祥走完了自己窝囊却又富贵的一生,作为慈禧太后的弟弟,皇家还专门从民国给的银子中掏出了五千两用于治丧。

桂祥虽然是个无所作为扶不起的阿斗,但他的命极好,一生荣华富贵,可见,投胎也是一门大学问。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古人常说一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桂祥就是这么一个“鸡犬升天”的典型。有慈禧在,桂祥想不富贵发达都不可能。桂祥被封公爵后,还被慈禧赏赐了一座宅院,即现在的桂公府。

桂祥,直接生在了比赛终点的娃

我们现在为了培养下一代,常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有些人就是开了挂,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找起跑线的时候,“他们直接生在了终点”。

这不服气都不行,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么的毫无逻辑,这么的歇斯底里。正因为现实的歇斯底里,才让桂祥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满清公子哥,即使是一生碌碌无为,却还是门庭显赫,位极人臣,过了一个衣食无忧的一生。

桂祥,到底有什么神通呢?看一下就知道了。

桂祥的长姐,就是慈禧,是同治的亲舅舅。其实,有这一个就足够了。但是,这并没有完。

桂祥的二姐,是醇亲王奕譞的嫡福晋,其第二子就是光绪。这么算下来,桂祥也是光绪的亲舅舅,而慈禧既是光绪的养母,也是光绪的亲大姨。只是呢,光绪的这个大姨坏了点,对光绪不太好。

末帝宣统,是光绪的异母弟弟载沣的儿子,醇亲王奕譞的孙子。虽然宣统的父亲载沣并非桂祥二姐亲生,但桂祥的二姐还是宣统的嫡奶奶,桂祥照样是宣统的嫡舅爷呀。

而且呢,桂祥的二女儿,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桂祥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的光绪朝国丈,爵位会低么?当然不会了。光绪十四年,隆裕入宫后,

桂祥被晋封为了三等承恩公

以后,隆裕还是宣统的养母,桂祥也就成了宣统的姥爷了。

古代流行近亲结婚,亲上加亲,这关系真是太混乱了。桂祥一门出了两个实权太后,在清朝是绝无仅有了。

那桂祥的爵位,在清朝是个什么地位呢?

爱新觉罗氏的爵位都是超品,就是比正一品高一级。而非爱新觉罗氏的爵位,即功臣世爵,其中公、侯、伯也都是超品,子爵是正一品,男爵是正二品。每一个爵位都分为三等,一等最高,三等最低,俸禄上稍有差别。

桂祥的三等公爵,已经是比较高的地位了。毕竟,桂祥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光绪生了一个光绪并不乐意要的皇后。

桂祥有什么丰功伟绩呢?

桂祥的官职虽然升得很快,并非是因为桂祥有了什么功劳。所以,用一事无成来形容桂祥绝对的确切。

桂祥在同治年间,担任了乾清门侍卫的闲职。光绪年加了副都统衔(虚职),后来又升御前侍卫,任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所担任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职。

直到光绪十四年,隆裕入宫,桂祥荣升公爵之后,马上升任了正红旗和正黄旗护军统领,成了皇室卫队的队长。

桂祥最大的文职官职,应该就是光绪十六年,当了一年的工部右侍郎。后来,又被调入八旗做副都统、都统,并掌管神机营。

光绪二十年,即甲午战争那年,原本桂祥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可是,养尊处优惯了的桂祥,跟其他满清宗室大臣一样,怂了。桂祥跟其他宗室大臣一样,妆模作样的上奏折,请求出征。结果,其他宗室,比如庆亲王奕劻等人的奏折,光绪全部给挽留了,不让出征。只有光绪岳父桂祥的奏折,被光绪很高兴的允了,原因只有一个,桂祥统领着大清朝最精锐的部队神机营。

接到上谕之后的桂祥,心中有如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那个懊悔呀。但是旨意已下,不能不从呀。好吧,从京师到通州,桂祥所率的“大清劲旅”,用加急的速度,紧赶慢赶,走了十多天。然后,从通州到天津,又走了十多天。而从天津到山海关的两百多里水路,又走了四五天。加上中间修整的时间,桂祥从出发,到抵达山海关,足足行军了一个多月。

放到现代,如果坐高铁的话,从北京到山海关,仅需要2个小时。2个小时和一个月,桂祥也算是创造了世界纪录了。

桂祥到了山海关做了什么呢?因为没有现成的营房,桂祥将大军解散,各自找客栈歇息下了。这仗打的,真是前所未闻,独此一份呀。

其实,桂祥磨磨蹭蹭,就是等着慈禧和隆裕救他呢。桂祥达到山海关一个月,没跟日军打一枪一炮,倒是闹得民怨沸腾。你说他那些兵兵们,连军营都不住,都住在客栈,还能做出什么好事。

光绪一看,算了,还是给弄回来吧,不然真跟日军短兵相接,一战而溃,太丢人了。

桂祥出征导致慈禧发飙

桂祥这次出征,虽然只是来了一个山海关两月游,没什么收获就回来了。可是因为光绪派桂祥出征,没有提前跟慈禧商议,惹得慈禧在紫禁城发飙了。

慈禧原本爱好排场,生活奢侈。因为大战在即,光绪想节约开支,就准备缩减慈禧寿诞庆典规模,惹得慈禧非常不高兴。这次又不经商议,就将隆裕的父亲给派出去打仗,彻底惹怒了慈禧。

慈禧以“卖官鬻爵”的罪名,惩处了珍妃和瑾妃姐妹,并下令将珍妃“褫衣廷杖”,然后关了珍妃禁闭。慈禧此举,就是用来打压光绪,警告光绪,虽然亲政,但不能自作主张。很多人都以为慈禧此举,是为了维护吏治,提倡清廉,才惩罚珍妃。现在知道慈禧真正的目的和丑恶了吧。

看了光绪三大妃的照片,只能对光绪表示同情了。

慈禧不纵容官员贪腐敲诈百姓,官员哪里会有银两贡献给她挥霍。慈禧对这些事,其实根本就不关心,她只关心她的地位、权势和奢华。

桂祥的结局

桂祥有慈禧、隆裕两位太后的庇佑,最终得以天年。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底,桂祥死于北京,而他最后的官职是正蓝旗满洲都统、三等承恩公。

从桂祥的一生,也可以看出末世的大清,已经腐朽到了何种地步。偏偏是桂祥这种毫无用处的宗室贵族活到了最后,大清自然是无法挽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