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戰“疫”一線,最“不聽話”的“老兵”

襄陽戰“疫”一線,最“不聽話”的“老兵”

疫情發生以來,襄陽市公安局湧現出一大批,奮戰堅守在一線的民警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劉的故事。

老劉,全名劉龍亮,魚梁洲公安分局交警大隊民警。這個春節,對老劉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因為過了春節,老劉就可以準備退休了。17歲當兵,後來參加公安工作,受過工傷,腿上現在還有鐵釘,被同事們親切稱為“鐵腿老劉”;因工作原因受風得過腦梗,生死線上掙扎過來,現在恢復得還不是很利索。辛苦了一輩子,總算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該平靜等待退休的老劉又激動了起來,老劉的犟脾氣、牛精神又“發作”了!

襄陽戰“疫”一線,最“不聽話”的“老兵”

疫情爆發初期,魚梁洲公安分局快速反應,在魚梁洲黨工委和市局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迅速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並於1月28日率先在進出轄區路口開展道路封控。全警抗擊疫情一線,讓這個特殊的春節有了另一種火熱。按照市局照顧“老弱病殘孕”同志的要求,分局領導專門找到老劉,對他說:“疫情嚴重,你身體不好,馬上又要退休了,就在家好好休息,別亂跑”,同志們也在勸他注意自已身體要緊。可老劉的犟脾氣上來了,他說“我是黨員,責無旁貸!在國家危難、群眾需要我的時候,我要是撤退,就對不起黨員的稱號,對不起這身警服!”就這樣,老劉倔強的留在了分局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堅持與其他同志一樣排班,一起參加卡點封控勸返工作,沒有一次遲到早退,哪怕腿上使不上勁站不了多久,他也只是在巡邏車上稍作休整後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道過一句累!

襄陽戰“疫”一線,最“不聽話”的“老兵”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越來越嚴,對社區居民非必要情況不外出的宣傳勸導任務也更加必要和繁重。在得知分局要在每個小區安排警力開展宣傳政策、勸返勸阻工作時,老劉又主動請纓:“領導,現在警力緊張,不要浪費了。我的腿腳不方便,在卡點使不上多大的勁兒,但我可以開著電瓶車在小區做抗擊疫情的宣傳,你們就把這項任務交給我吧,我保證圓滿完成!”抵不過老劉的軟磨硬泡,分局領導同意了老劉的請戰。從那天開始,每天從早到晚,都能在轄區的各個小區內看到他,駕駛著警用巡邏電瓶車,帶上小喇叭,不斷的循環播放著“請大家不要出門、不要聚會、不要串門,做好防護......”。遇到不聽勸導,偷偷溜出門的群眾,老劉會把車停下來,攔住他,好聲好意的跟他商量:“你看,我都快退休了,你們這樣不聽勸阻的到處跑,疫情什麼時候才能控下來呢?疫情控不下來,你說,我好意思退休嗎?”那些出門溜圈的群眾們看到老劉真摯的眼神,蹣跚的步伐,都會不好意思的趕緊回家。

襄陽戰“疫”一線,最“不聽話”的“老兵”

在各項抗疫防控措施都走上正軌之後,閒不住的老劉眼裡又有了新活兒。針對社區居民的生活用品採購需求,社區採取了集中採購配送制度,各大平臺把社區居民採購的物品統一配送到社區或各小區門口,再由社區工作人員或志願者給送到每家每戶。老劉在巡邏宣傳的過程中,發現社區工作人員拎著群眾採購的物品,從社區一直走到群眾居住的單元門口。老劉不淡定了,他說:“社區居民是群眾,社區工作人員也是群眾,看他們這麼辛苦,我也心疼!”於是,老劉果斷的把電瓶巡邏車開到了社區門口,讓工作人員把群眾採購的物品裝在巡邏車裡,再載著他們一家一家的配送。有時候當天的配送工作完成都到晚上8、9點了,老劉也要堅持陪送到最後一戶,才會把電瓶車開回單位,吃碗泡麵休息一下,捶一捶累了一天已經僵直的病腿。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老劉步履雖然蹣跚,但在他寬大的背影裡,透出的是共產黨員的堅定!還有許多像他這樣的共產黨員,挺身而出、堅守一線,用信仰築起了一座座“紅色堤壩”,用初心映照著一面面鮮紅的黨旗!

(記者呂俊 通訊員莫嬌 編輯黃宇達 編審;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