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俗话说得好,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时期正好就是分的这个时期,而在这个时期有很多的猛将,比如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

“虎父无犬子”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是放在这10个人身上却都不是很恰当。

或许由于祖辈的光芒太过夺目,造成英雄的子孙后代们比较之下总看起来差强人意,这是由于大家会拿他们和自己的父辈进行比较,这无疑就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做一个英雄的孩子,可能也不是一种幸福。

当你所了解的英雄渐行渐远,他们的子孙后代开始登上舞台,可是他们的表现能否让人满意呢?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下这些名将之子的表现。

1 关羽之子

关羽的三个儿子中,真正承认的是关平和关兴,对于三孩子关索在史书中并沒有出现,后世却添油加醋的给关索加了很多的戏,我们暂且不讨论。

关平长大以后也选择将领之途,一直伴随着父亲关羽东征西讨,在三国演义中关平的表现十分活跃,并且创作者给了他一定的墨笔描绘,营造了一个品牌形象独特的人物角色。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虎上将:关羽

关平武艺高强,被觉得“不逊乃父”,曾跟随三国刘备一起出战西川,并立过了赫赫战功,之后又与庞德对战,对决了三十回合未分输赢,不难看出关平的武艺在年轻将领中能算是上是佼佼者了。

而在性情层面,关平表现出了理智沉着冷静和少年老成,曾多次劝说父亲关羽,可以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统领,假以时日,必定能造就出另一个关羽。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追谥羽曰壮缪侯。”

但可惜的是,在关羽樊城兵败后,关平和父亲一起被吴国捕捉,最后被吴国所害早逝,这直接导致他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身死,成就也就赶不上父亲了。

关兴是关羽的次子,是蜀国的青年人才,弱冠之年就官至侍中、中监军。他是关羽官爵的继承者,承继了汉寿亭侯的官爵。

在《三国演义》中,关兴随刘备征讨吴国,并干掉了潘璋抢回了父亲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关兴也备受诸葛亮的赏识,数次追随诸葛亮北伐。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关羽)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但是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的时候,得病死了,也是死得早,假如关兴可以活着,或许有机会达到他父亲的高度,但之后早逝,成就也就止步不前了,综合看来,关羽的后代们实际上也非平庸之辈,可是他们太早离去,让关羽的神话未能再继续下来。

2 张飞之子

张苞是张飞的大儿子,都是承继父亲衣钵的传承,和关羽的孩子关兴是好哥们,两个人仿效祖辈的义结金兰,被那时候大家称之为“小关张”。

张苞是蜀国中后期一位强悍的名将,在追随刘备伐吴及其之后追随诸葛亮北伐里时都拥有出色的主要表现,但一次出现意外中他从山涧坠落,之后没治不幸身亡。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长子苞,早夭。次子张绍,继承张飞爵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苞儿子张遵,为尚书,随诸葛瞻守于绵竹,与邓艾交战时,战死。”

也由于早亡的缘故,他的贡献并不如父亲。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虎上将:张飞

张绍是张飞的次子,并沒有跟父亲一样迈向将领之途,只是因为他的两个姐姐嫁给了刘禅,所以张绍的仕途颇为顺利,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后来刘禅投降曹魏,张绍向邓艾送去降书,后跟随刘禅到达洛阳,封列侯。张绍一生较为平淡,虽然仕途颇顺,但并未发扬父亲的英名

3 赵云之子

赵子龙的一儿一女贡献一般,儿子赵统承继了赵子龙的官爵,袭爵永昌亭侯,之后官至蜀国虎贲中郎。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次子赵广追随诸葛亮北伐,在姜维手底下法律效力,官至牙门大将。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虎上将:赵云

《三国志·蜀书六·赵云传》: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在曹军伐蜀中,赵广和姜维守卫剑阁,赵广战死沙场。

4 马超之子

马超的孩子是马秋和马承,马秋投奔刘备后将他和妈妈董氏留到了汉中交给张鲁。

之后曹操伐汉中市,张鲁兵败惜败缴械。

典略曰: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曹操将董氏赐予了阎圃,将马秋交给张鲁处理,张鲁亲自杀掉了他。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虎上将:马超

马承是马超投降蜀国后生的孩子,三国志中只介绍他继承了马超的官爵,其余只字未提,他仍未有过一切贡献,仅仅说他长相颇似羌人。

5 黄忠之子

黄忠曾在定军山斩杀魏军大将夏侯渊,真正的老当益壮,在三国演义中跟随刘备伐吴,但在正史中,在刘备伐吴之前黄忠就死了。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虎上将:黄忠

《三国志·蜀书六》:(黄忠)子叙,早没,无后。

而他的儿子也是早逝,正史中只有一句话介绍他的儿子,成就就更谈不上了。

6 于禁之子

于禁作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能力是有的,但最后却憋屈而死,而他的儿子于圭也是毫无作为,史书中一笔带过。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子良将:于禁

《三国志》: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7 徐晃之子

徐晃也是五子良将之一,能和负伤的关羽斗个平手,足见你功绩,但是他的儿子一样没有什么作为,早早的就死了。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子良将:徐晃

《三国志》:太和元年,徐晃薨,谥号壮侯。其子徐盖嗣位。徐盖薨,其子徐霸嗣位。魏明帝分晃户,册封晃子孙二人皆为列侯。

8 张辽之子

张辽早期跟随吕布,吕布败亡后投降了曹操,在曹操手下大放光芒,守卫合肥,让孙权数次铩羽而归,威震江东,整个江东对张辽的大名都非常的害怕,说小孩哭,只要一说张辽的名字,孩子就不哭了,可见他的威慑力。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子良将:张辽

《魏略》: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张辽的儿子,张虎,在演义里有一点记载,就是司马懿被诸葛亮围困上方谷的时候,是张虎率兵前去相救的,此后还跟随司马懿讨伐公孙渊,但是都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和他父亲比差远了。

9 乐进之子

乐进也数次在合肥建功,官职到了右将军,可谓非常厉害了,古代以右为尊。

《三国志》: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子良将:乐进

乐进的儿子乐綝是曹魏抗蜀的主要将领,虽然也获得一些战功,但跟乐进比还是差太多,而他最后是被叛军杀死的,也是死得窝囊。

10 张郃之子

张郃这个人是蜀汉非常惧怕的一个将领了,因为他有武有谋,善于利用地形,进行排兵布阵,就连诸葛亮也很怕他。因为著名的街亭之战,就是张郃领军的,直接让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失败了。

《三国志》: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但继承他爵位的儿子张雄,并没取得多大的成就,其余就个儿子也被封侯,然后就销声匿迹了,有人说张郃是被司马懿故意除掉的,扫清障碍。

三国各名将后代为何都如此窝囊?关羽、张飞都赫然在列

五子良将:张郃

《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司马懿让张郃追诸葛亮,张郃说有埋伏,司马懿不听,然后张郃追击中埋伏而死,死得太窝囊。

总结

由此可见,这些著名将领的后代们,大多数都不如老一辈的贡献,而且其中早逝的非常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开举例的这几个将领外,像太史慈、甘宁等的子孙后代也都平平常常,就不一一举例了。


【共同探讨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关注我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