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国内女排留洋人数已经高达14人,在这其中会诞生下一个朱婷吗?你怎么看?

时势球事


朱婷留洋有进步吗?当然有,否则不是白去了吗?但是,朱婷不去土超,不打欧冠,东京周期这几年她就不会进步吗?

里约周期,中国女排成绩不俗,三大赛二冠一亚。14年世锦赛获亚军,朱婷当选最佳主攻,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获二连冠,朱婷都是MVP。里约奥运会后,朱婷加盟土耳其瓦基弗银行女排,效力三个赛季,帮助球队多次拿到土超、欧冠和世俱杯等冠军。

从以上经历来看,留洋之前朱婷就是国际女子排坛最棒的球员,不是出去后才成为巨星的。

我们国内的女排联赛水平确实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培养不出世界一流选手。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队中谁留洋过?郎平也是退役后才去的意大利。黄金一代不都是“中国制造”吗?

有人做过统计,目前有15位女排姑娘效力于国外俱乐部,其中还不包括现已登上泰国赛场的郑益昕和杜清清,她们是:任凯懿(波兰);张晓雅、孙杰(泰国);李培佳、苏围萍(斯洛文尼亚);王晨、宋美丽(印尼);栗垚、陈佩妍(罗马尼亚);许若亚、孙汝晗、于鋆炜(塞尔维亚);刘新蕊、荣怡(瑞士);王思敏(意大利)。

女排姑娘们走出去当然不是坏事,但不要把“留洋”和“人才”划等号。留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实际上失败者远多于成功者。男篮登上NBA赛场的有好几位,只有姚明一个堪称成功,而姚明是选秀状元,可见去之前人家就认可姚明的能力。算上目前在国外俱乐部效力的,留过洋的女排队员应该有几十位了,特别成功的除了朱婷还有谁?

什么样的球员算是“下一个朱婷”?她起码必须具备两大能力:帮助中国女排拿到N个世界冠军,并在欧美女排豪门俱乐部成为当家球星,带队夺得欧冠和世俱杯。

显然,这样的目标对于以上十几位女排队员来说太遥远了,简直是遥不可及。

总而言之,朱婷不是留洋造就的,不应过分夸大留洋的作用。现在效力国外的这十几位女排球员有的已经不年轻了,在她们身上均看不到“下一个朱婷”的影子,我们还是寄希望于自己的联赛吧!


李家慧说排球


2019-20排超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队员涌现了一个出国潮,共有14名中国女排联赛成员奔赴海外各地。

球迷比较熟悉的有天津的于鋆炜,四川的张晓雅、苏围萍,北京的任凯懿,山东的孙杰、孙汝晗、杜清清,福建的郑益昕等。

能有这么多球员出国打球是好事,但是应该清醒认识到这是一种特例。是中国排协为了给国家女排东京奥运会备战留出足够的时间,压缩排超联赛的结果。

本届联赛,赛程不足80天,还有7天的世俱杯,天津女排只打了13场就夺冠,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短的排球联赛。

今年奥运会后,下一届联赛中国排协肯定要恢复正常的联赛,如果再坚持压缩联赛赛程,很多球队的赞助商就要跑路了。因为赞助商要的是广告效益,排超联赛时间那么短,很难找到直播,赞助商也不想白花钱。

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世界杯的夺冠历程,展现了中国女排队员的技术实力和拼搏精神,世界上许多俱乐部也很需要中国球员,中国地方俱乐部应该考虑让部分进不了国家队,在联赛也不是主力的球员出国打球,总比在国内坐板凳强。

谈到出国打球能不能再出一个朱婷,问题应该发展的看,只要有身体优势,有球商,肯刻苦训练,可能性还是有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更高更快更强!


李冠朝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力送出去全面提升自己,至于再出现下一个朱婷难度很大。

大力推行女排出国打球是好事,目前已有15名球员赴海外历练

据统计目前在国外打球的球员共计有15位:任凯懿(波兰);张晓雅、孙杰(泰国);李培佳、苏围萍(斯洛文尼亚);王晨、宋美丽(印尼);栗垚、陈佩妍(罗马尼亚);许若亚、孙汝晗、于鋆炜(塞尔维亚);刘新蕊、荣怡(瑞士);王思敏(意大利)。

这么多球员奔赴海外确实让人吃惊不小,在这看有几位球员加盟的可都是欧洲有实力的联赛,这对于她们自身实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这里必须要为国内俱乐部的操作点赞,他们已清醒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联赛为奥运让路,庞大出国潮只是一种特例,兴许未来能成为常态

突然间有15人之多涌向海外联赛,最主要的还是上赛季联赛赛程太短的缘故,赛程一下被压缩了一半还多,多余的时间都交给了国家队备战奥运,此时最吃亏的就是地方俱乐部了。

俱乐部为了来年能打出好成绩,能留住赞助商,能利益最大化等,所以在冬窗时期把俱乐部当中有能力但目前无法在国家队立足的这些球员们赶紧培养起来,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送到国外去。


或许合作的联赛和队伍不是最好的,但让球员们有比赛可打,这对于来年征战排超百利而无一害啊。同时这一举措也是在为未来铺路,如果这帮球员真的打出了成绩,那以后的排超海外拓展将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

会再次诞生一个朱婷吗?几乎不可能,可仍要抱有希望

朱婷是百年一遇的天才,被视为很多球员的努力目标,但想要达到朱婷的成就真的太难了,自己的天赋施展和国家队的包装营销,以及实力顶级俱乐部猎头的慧眼识珠等等。

当然从这些球员当中,郑益昕,杜青青和陈佩妍算是比较出色的,如果加以打造的话,未来还是会带来不小期望的。

既然走出去了,或许锻炼个一年半载的,真心希望这些球员都能有质的改变。朱婷只有一个,她们应该努力做好自己。


激活能量


看到这个问答题目,唯一的感觉就是题主够胆色,想象力信马由缰,思维完全不受地球引力的约束。那么问答中的留洋十四人究竟有没有藏龙卧虎?能不能对标朱婷呢?我们来仔细看看。

留洋十四人都有谁

据已经确认的信息,目前已经出国或即将出国打球的女排队员十四人有:

北京:任凯懿,签约球队:波兰罗兹LKS俱乐部;王思敏,签约球队:意大利布思拖-阿西奇奥;

四川:张晓雅,签约球队:泰国泰国至尊春武里;苏围萍,签约球队:斯洛文尼亚的OK Formis女排;王晨,签约球队:印度尼西亚联赛;

山东:孙杰,签约球队:泰国泰国至尊春武里;杜青青,签约球队:泰国钻石食品VC女排俱乐部;孙汝晗,签约球队:塞尔维亚的拉伊科瓦茨铁道工;宋美丽,签约球队:印度尼西亚联赛;

福建郑益昕,签约球队:泰国钻石食品VC女排俱乐部;

河南李培佳,签约球队:斯洛文尼亚的OK Formis女排;

天津于鋆炜,签约球队:塞尔维亚的拉伊科瓦茨铁道工;

恒大栗垚和陈佩妍,签约球队:罗马尼亚CSM特尔戈维什泰;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十四人及所签俱乐部的情况:

年龄结构:最大的王晨30岁,其次是任凯懿29岁,张晓雅28岁;年龄最小的依次是陈佩妍21岁,李培佳22岁,王思敏与孙杰23岁。

个人近三年入选国家队情况:郑益昕、杜青青、陈佩妍、任凯懿、栗垚有国家一、二队经历,其中郑益昕是去年女排世界杯国家队成员。

所在俱乐部实力情况:波兰罗兹LKS和罗马尼亚CSM特尔戈维什泰都有资格参加欧冠联赛,其中罗兹LKS目前波兰联赛排名第三,队中有多名波兰国手,实力不俗。意大利布思拖-阿西奇奥今年联赛成绩相当突出,已经排名第二,队中球星有意大利主攻真纳里、比利时主攻赫尔博茨、美国正牌接应洛维、美国副攻华盛顿等。泰国泰国至尊春武里曾参加了2018年女排世俱杯决赛。

综上所述,王思敏效力的布思拖俱乐部实力一流,任凯懿将要去的罗兹LKS以及栗垚、陈佩妍可能去的罗马尼亚CSM实力也还可以,其余球队实力一般。

所要对标的朱婷

朱婷对中国乃至世界女排球迷来说都已经非常熟悉,世界身价最高,世界第一主攻,是世界女子排坛极为罕见的人才,属于稀缺资源。其它不用赘言,我们单把朱婷这几年斩获的世界级MVP罗列一下:世青赛、世界杯、奥运会、欧冠、世俱杯、土超联赛、大冠军杯等9个重量级MVP,如果能再把世锦赛MVP收入囊中,则完成史无前例的“全满贯”,朱婷创下的这个记录恐怕无人能够打破,而2020年朱婷也仅仅25岁,正值个人排球生涯黄金期,未来仍会收割更多荣誉。比肩朱婷需要的不仅仅是超高的天赋,更需要勤奋,需要人见人爱的品行,需要始终不忘热爱排球的初心,需要不断地直面挑战,砥砺前行,还需要大环境的配合。

这十四人中,郑益昕实力最强,已经入选中国女排备战奥运会大名单,有实力竞争一个副攻位置,郑益昕是国内副攻中技术比较全面的翘楚,速度快、灵活性好,背飞战术运用的纯熟,只是由于身高不足造成拦网效果不好,导致在竞争奥运会副攻位置上处于不利地位。陈佩妍未来最有希望,这个年轻左手接应,身体结实、力量大,且初步具备一传能力,去年进步很大,未来上升空间可观,陈佩妍最大的问题是打比赛太少,赛场经验积累不够,联想到土耳其女排接应卡拉库尔特要离开瓦基弗银行,理由跟陈佩妍一样,要到一个能打上比赛的俱乐部去,不然就错过提升发展期了。王思敏如果能在意大利牢牢占据主力自由人位置,未来也很可期。她们三人把目标定位于努力进入国家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至于其她人,要么年龄太大,要么天赋不够,不再细说。就是说,这其中肯定不会出现朱婷级别的超级明星。

比肩朱婷不现实,但出国打球很有必要

比肩朱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排球项目是集体项目,排球运动是需要众多人参与推动的项目,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斩金夺银,并非人人能够做到,但只要尽心尽力,足可以无悔于人生。

今年国内女排联赛时间太短,联赛之后的空窗期太长,而国外联赛都还在进行中,选择出国打球对排球人来说绝对正确,好处多多。

出国打球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我们需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了解外面的世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国外女排联赛,尤其是欧洲联赛,在排球理念、训练手段、比赛准备、球员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很多独到科学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吸收,走出去、请进来是潮流。

出国打球可以通过不断的比赛提高技能水平,保持竞技状态,尤其对象陈佩妍、李培佳、王思敏以及于鋆炜、孙杰、栗垚、杜青青、郑益昕这些年轻球员来说,正值需要涨球的时期,到海外联赛打球就是学习提高,提高个人竞争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机会难得,需要好好把握。

出国打球可以获得完全不同于国内环境的体验,锻炼提高价值很大,正像恒大女排方岩教练说得那样:位置和机会要靠自己拼出来!在国外,谁也不能保证谁是主力。球队尽量给你提供机会,但你的主力位置是不能保证的!一旦能站稳脚跟,获得认可,那么个人的心态、技术能力将有大的提升,自我管理意识也将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自己的转变,热爱与好奇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

当然,出国打球也有可观的经济收益,对职业运动员来说,比赛就是工作和饭碗,中国女排联赛结束后,巴奇到土耳其瓦基弗银行继续打球,利普曼回到德国打球,曾在浙江女排的副攻普拉宁塞克也到土耳其的艾登都会俱乐部打球去了,这都是运动员的常态,只是对我们中国球员来说以往较少,没有今年人数多、阵势大,感觉比较新鲜罢了。吃青春饭的运动员黄金时间短暂,多打几场球,多挣些收入很正常。

超越自我,力争不虚此行

就在昨晚,土耳其联赛第十八轮,伊萨奇巴希对阵艾登都会,伊萨奇巴希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奋力实现翻盘,其中博斯科维奇尽显世界第一接应的本色,个人豪取33分,力助伊萨奇巴希3:1获胜,本场比赛把博斯科维奇累的够呛。我们想对出国打球的十四人说的是,定个目标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实事求是,目标要可行,主攻位置超越朱婷,接应位置超越博斯科维奇都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理智和现实。比如,如果已经能在俱乐部首发,那就再接再厉力争成为球队主力,获取更多的比赛时间和球权。如果还不能稳定地站稳脚跟,那就加倍努力争取上场表现的机会。总之,希望这率先走出去的女排十四人,都能超越自我,都有提高和进步,做到高兴而去,满载而回,不虚此行。


飒爽英姿65


为了备战东京奥运2019-2020赛季的排超,二个月多一点时间就早早结束,没有奥运比赛任务的17名球员选择短暂去国外打球,既可以保持竞技状态,还能额外挣得工资,希望这种留洋趋势日后成为常态化,虽然这其中诞生另一个朱婷的可能不大,但球员得到锻炼是不争的事实。

①近日随着郑益昕、杜清清加盟泰国,国内留洋人数可能达到17人。这其中大多数球员去的联赛与国内水平差不多,凭自己的能力能打上主力问题不大,王思敏、孙杰等人的发挥比较出色,已经得到了外国队友的肯定,相信更多的留洋球员经过短暂适应后,应该都能很快融入当地球队,展现出中国球员的风采。

②17人的留洋队伍中没有像朱婷那样国家队主力,多为边缘国手或俱乐部替补。留洋球员的整体实力并不十分突出,除王思敏外,其他人去的联赛整体水平不是太高,与朱婷效力的土超相差甚远,而且17人留洋队伍中的大多数球员还将回归下赛季排超,想要创造朱婷留洋三年获8个冠军、6个MVP的辉煌成绩几乎不可能。


③顺应走出去请进来的职业化联赛的大潮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中国排协李全强主任也多次强调:非常鼓励运动员有条件就多走出去,给更多球员出国打球创造便利条件。倒是非常希望奥运会后,国家队主力球员除朱婷外,张常宁、袁心玥、李盈莹、王梦洁等人也能到土耳其、意大利联赛锻炼提升自己。

总之勇敢地迈出留洋的第一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不可能取得像朱婷那样骄人的成就,但每球员的职业生涯也就那么短短的几年,拼搏一下,不管成功与否,终究将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希望国内俱乐部能放弃眼前利益,大胆地让更多优秀球员走出去,朱婷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


老褚说球


个人认为不会,但是栗垚、陈佩妍发挥出色,来年或许有机会进入土超和意甲也未可知。

本次排超联赛时间短,所以,不少国内女排球员联系到国外的俱乐部打球,一方面保持状态,另一方面挣点钱,毕竟国内女排球员待遇一般。

除了北京队任凯懿目前仍然处于“塞囧”,没能抵达波兰的俱乐部外,另外的十六人分别是:杜清清,郑益昕、张晓雅、孙杰(泰国);李培佳、苏围萍(斯洛文尼亚);王晨、宋美丽(印尼);栗垚、陈佩妍(罗马尼亚);许若亚、孙汝晗、于鋆炜(塞尔维亚);刘新蕊、荣怡(瑞士);王思敏(意大利)。

今年是奥运年,国家集训队已经从大年初六开始集结,而进入集训名单的郑益昕,因为没有进入首批集训名单选择加盟泰国球队,而近日杜清清也加盟同一家泰国球队。这是本次加盟海外的中国军团中最出名的两位国家二队球员,另外颇具实力的就是在罗马尼亚打球的栗垚、陈佩妍。

排管中心主任李全强说:“这些球员走出去的时机非常合适,反映出国内地方俱乐部、球员日益开放的意识与心态。同时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外俱乐部认可了中国排球联赛,肯定了中国球员的实力。”

这十七名球员中,球迷所熟悉的实力较强的球员有恒大的郑益昕、栗垚、陈佩妍、山东的杜清清、上个周期国家队副攻张晓雅。

有人说这其中能否诞生下一个朱婷,显然不会,如果说比较有前景的,或许是年轻的陈佩妍,这个赛季排超比赛中小将陈佩研做为科舍列娃的替补,其中在与上海的半决赛首战中顶替受伤休战的科舍列娃表现出色,独砍23分,闪耀全场,虽然恒大首战落败,但是20岁小将的精彩表现令球迷惊喜。

陈佩研,1999年出生,身高1米95,扣球高度3米18,拦网高度3米09,与塞尔维亚博斯科维奇一样是一名左手将,打接应有先天优势,而且她拥有出色的身体条件,是国青队主力接应,也曾经入选过国家集训队试训,但是因为练习排球时间太短,各项技术比较粗糙,这次恒大让其在联赛间歇期到欧洲锻炼也有深意。

恒大主教练方岩表示:“让栗垚、陈佩妍出去开阔眼界,体验欧洲职业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尤其是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当然提升技术能力也同样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粟垚、陈佩妍都可以在国外的环境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升水平。他们相比郑益昕和杜清清在泰国联赛还是有机会进军更高一级的联赛可能性,比如土超和意甲女排联赛。如果可以助力俱乐部夺冠,来年参加欧冠联赛,这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吴法复制


2020年东京奥运会,2019-20赛季的天津女排,原本毫无瓜葛的二者,因为朱婷产生联系。身为国家队队长、世界第一主攻,朱婷助联赛豪门天津女排捧起队史第十二冠,这是她在前往东京前的必经一站。

朱婷效力的瓦基弗银行,直到今日还对这位世界级球员念念不忘。正是因为朱婷的威名远播,这才掀起了中国女排姑娘们在2019-20赛季后的留洋潮。 天津的于鋆炜,四川的张晓雅、苏围萍,北京的任凯懿,山东的孙杰、孙汝晗、杜清清,福建的郑益昕,共有14名中国女排联赛成员奔赴海外各地。国家队是为中华荣耀披挂上阵之所,前往异国联赛同样是彰显女排精神的舞台。



在中国女排过去的历史上,多数出国打球的成员都已步入职业生涯晚期,当异国他乡之旅结束,也基本上宣告了运动生涯的结束。直到郎平从茫茫人海中发掘朱婷,在地方俱乐部与国家队主帅的共同提携下,2016年朱婷在瓦基弗银行站稳了脚跟,再加上中国女排的声名鹊起,欧洲豪门逐渐见识到中国球员的威力。

对于这一现象,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全强也做出了评价:“这些球员走出去的时机非常合适,反映出国内地方俱乐部、球员日益开放的意识与心态。同时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外俱乐部认可了中国排球联赛,肯定了中国球员的实力。”

但至于说其中能不能出现下一个朱婷,怕是可能性还是不大,要知道“20年才能出一个朱婷”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小公举谈球论道


想都不用想,肯定不会了。如果多出去几个留洋的运动员,就能出一个朱婷这样的球员,那每年多派几个人出去就行了,是不是每年都可以产生一个朱婷呢?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嘛。


朱婷这样的球员可遇不可求。朱婷在未出国之前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到了瓦基弗银行队,只是扩大了朱婷的眼界,提高了她的知名度,也相对提高了一些水平,但是水平不会有很大的突破。瓦基弗银行队之所以愿意引进朱婷,也是看中了她的能力,而不是去培养她的能力。

中国女排最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女排队员也成了世界各国俱乐部心目中的香饽饽,他们很愿意引进中国女排队员。

为了给东京奥运会让路,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大大缩短了赛程。排超联赛早早结束,女排姑娘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比赛可打。入选了国家队的还好,还可以参加中国女排的集训。没有预选国家队的,总不能一直在家闲着。所以有很多队员就到国外俱乐部去打球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4名队员加盟了国外的俱乐部。


这些队员本来水平就不是很高,很难入选国家队。加入的也只是泰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瑞士、印尼等水平不高的联赛,对她们的水平提高没什么帮助。

但是能够走出去就是好事,长见识,赚收入,保持状态,或多或少也能提高水平,何乐而不为。只是不要想着出一个朱婷了。


湘楚风云


确切地说,不会。


朱婷之所以能够成为目前女子排坛第一主攻,不仅仅是留洋带来的进步,还有她自身的天赋,以及后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恩师的提携等等,这是各个方面综合的结果。眼下虽然不少球员出国,但想要成为朱婷是不可能的,朱婷就是朱婷,不可替代,也很难复制,每个人都不是别人的第二,而是自己做自己。

截至目前,在国内联赛早早结束后,不少的球员都选择去欧洲和亚洲其他联赛效力,这么做一来可以开阔眼界,接触不同的打法,继续保持状态,有利于自身的提高,二来还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出国的球员有:北京队的任凯懿(因疫情还停留在塞尔维亚,尚未去到波兰);张晓雅、孙杰、李培佳、苏围萍、王晨、宋美丽、栗垚、陈佩妍(因疫情问题,尚未入境罗马尼亚)、许若亚、孙汝晗、于鋆炜、刘新蕊、荣怡、王思敏、郑益昕和杜清清。这么看已经不止14人了吧,所以题述有误。


他们之中有些已经是老将,比如张晓雅、王晨确实有不少年轻的好苗子值得期待,比如山东队的孙杰等,有一定的潜力,不过不论是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还是所去到的联赛的水平都和当年的朱婷有区别,朱婷出道时的表现我认为已经看得出来了,而且不久以后就得到了郎导赏识进入国家队培养,之后参加各类比赛,出国去的是土耳其豪门瓦基弗银行。

这一点来看这些球员都存在着差距,其实这样比较也没太大的意义,谁都是自己,没必要去做第二个朱婷,在国内联赛得不到好的锻炼出去打一打肯定是好事,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好的发展吧。


一言不合聊个球


首先,肯定会有不少的球迷感到疑惑,在中国女排如日中天、接连称霸世界的现在,为何还会有如此多的留洋人数?答案就是我们国内目前对女排运动员的专业化培养以及职业化建设甚至是医疗训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在这些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依靠别的国家,而朱婷常年选择征战土耳其联赛也是因为如此。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效果如何呢?又是否会诞生下一个朱婷呢?

可以明确的是,对于我们的运动员来说,走出去接受更好的培训以及参加更加高水平的联赛绝非坏事,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疫情严重之时,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保持状态也是很好的选择。至于能否诞生朱婷这种级别的巨星则不能简单地来分析,毕竟朱婷如今的能力是综合依靠了天赋、刻苦、技术水准等多项因素来实现的。

此外,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么多年我们国内球员为何只有朱婷立足于高水平海外联赛?当机会与条件来临之时,你必须抓住它并依靠自己的不断拼搏才能够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