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书法是练得越多越好吗?你怎么看?

小猫咪影视


练书法是练得越多越好吗?我的看法是:不一定。

古代人天天写字,但不都是书法家

练书法,拿毛笔练字,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许算是个稀罕事,但对于古人来说,毛笔就是日常的书写工具,凡是读书人,大多数都算是天天在写字,但最后成为书法家的还是少数。

那么影响古代人成为书法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法帖的获取很难,很少有人有条件获取到古代名家法帖。而临帖是成为书法家的必须的学习路径。

现代人,科技的进步,获取到优质的名家法帖很容易。但是,真的像名家学习的人却不多。我就见过一些人,练字倒是很勤奋,但是自写自画,不去临帖。这样的人也是在练书法,那么这种练书法的方式,练得再多,也不见就越好。

练书法除了苦练,还要巧练

“熟能生巧”这是一定的,写得越多,对笔的控制越熟,写得就越熟。但是如果不临帖,就是自己瞎写,那么就是传说中的江湖体。这种练法,练得越多,日后越难改。

还有的人,天天盯着一本字帖临,几十年如一日,也是很勤奋,越临越深入,最后很难再走出前人的藩篱,成为传说中的“书奴”。

还有的人,天天练书法,技能上虽然很熟,但是读书太少,文化素养不高,这样的人写出的字格调不高,也很难说得上“好”。

所以,练书法不仅仅是苦练,练得越多越好,苦练之外还需巧练,也就是对书法的悟性。

功夫在书外

功夫在书外。练书法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提升,还需要综合素养的提升。很多大书法家不仅仅只是书法家,可能同时在文学、诗词、绘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学养,所以这些书法家的作品看起来是有“书卷气”。

这种“书卷气”是当今书法家最欠缺的。古代书家是用笔写自己的心声,现代书家是用笔在抄别人的话,这样一比高下立判。王僧虔就说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绍于古人”。

所以,练书法,熟练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不是唯一。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练习书法并不是练的越多越好,必须要掌握方式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练习书法的时侯一定要静心练习,最好要没有任何打扰才是最好。作为初学者本人对书法了解的只是一知半解,说一下自己对书法的体会。我的字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叫做练字。

我每天练字两到三个小时,没有特殊情况就每天练习。我不认为自己练字的时间有很多,但是从中总结了些许经验。练字之时一定要认真读帖,让自己读懂字帖才开始练习。一定要认真总结自己以往的错误,及时改正,不要把自己的错误一再放大,不总结错误的笔法,不管怎么练习都是在重复以往的错误。那样就是练习多久都不会进步,反而会一错再错。

当练习开始之前,就一定要选择字帖,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以往熟悉的字体来选择字帖,选定以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练习了。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可以一个小时也可以两个小时。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掌握就可以,但是一定要精练。所谓精练就是单字过关,尤其是练习楷书,必须要单字过关才是最好。单字练习每天练习几个就行,给自己定下任务,并且是硬性的规定,一旦开始练习就一定要完成任务。不要在乎时间有多久,领悟的快也许十分钟,稍微慢一点两个小时也差不多了。等到单个字练习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通篇练习了。通篇练习也是一样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天临帖多久或者临帖几遍,都是要自己有硬性的规定,不完成任务就不要停止。持续这样练习,养成习惯,到时习惯成自然,就不会纠结练习书法是多练好还是少练好了。

真正练习书法或者对书法兴趣浓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是多练好还是少练好,只是在乎自己的水平有没有进步。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不会因为练习多了少了而纠结。


雨夜构想


书法是练出来的,可是,没有思考的练,即使倾其一生也不会有所成绩。

练得多能提高什么?可以提高基本的技能,可以熟练字体,越练越熟练,可是,太熟练了与书法反而是背道而驰了。

书法不仅仅是熟练,也不是简单的书法基本技能,否则书法就是写字了!书法需要理解书法的审美,书法也需要高级的书法笔法,不理解书法审美与高级的书法笔法,你的书法就是未入门的水准。

为什么有江湖书法?江湖书法就是那种一味练而不思考的写字,不懂书法的人感觉很好,可是懂书法的人,会不屑!


一笑貫长天


或许我不像别人的答案那样华丽,我就用我真实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从小比较笨还是不爱学习以至于成绩不理想,后来发现书法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开始各种写字(字丑暂不称书法)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我妈进门的时候发现我写的字放在门口的小黑板上,那自豪的啊,可她不知,进了教室门就是老师的一顿数落,你儿子成绩有多差,我妈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后来初中了,我爱在英语课本上写字,英语成绩可想而知,再后来高中,我还是喜欢写字,一直到大学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写字!

所以我感觉,经常写字多练习肯定会变好的,至于能有多好取决于你的方法和你所付出的精力的,最后希望所有的书法爱好者都能写出满意的作品!

下图是我写的,自我评价,尚需努力



一个好人的故事


不管练什么都需要时间,但不管练什么不是无限长就无限好,我遇到很多专门学书法的还不如我这个臭皮匠,因为我之前的同学同桌是得过全国书法比赛冠军拿过金牌的人,他也不会主动教我,但我主动会问他很多字的偏旁很多字的部首,只要你练好了几个偏旁和部首,举一反三,会一顶百,从来没练过的字都能写的潇潇洒洒,所以练字在于方法而不是越多



史上最帅的作者


书法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练得多肯定是好的,但不能为了练而练,在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多想,悟很重要,练习一本贴要从入到出。我身边有个现实的例子,有一位邻居老人练字有几十年了,但我现在看他的字和十几年前没有多大变化,他基本每天拿笔练。供参考。



晚一一成


熟能生巧,对书法来说,风格品质出于笔字章法,而一切都因于熟练。书不到“熟”境,很难称其为“作品”。一位优秀的书写者,在挥毫泼墨的时候,是不允许再去边写边思考揣摩的,必须一气呵成,就种本领就是基于熟练。


书法讲究方法,同等天分同样方法,勤奋是“木秀于林”的密诀,而勤奋包含思索领悟、书学积养,更大程度就是取决于书写的量度与频次,简言之,写得越勤越多,书法就越好。对于具体的书学者来说,如果方法没有大的问题,就拼命写字吧,只要是认真写,写得写多也就会越好,进步也就越快。




古人练书法,经典碑帖当然是临习终生的,但他们也都非常重视书写的量度。很多古人没东西可写时,也经常去抄书经。赵孟頫文徵明的成功秘决,后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写得字多,因字多而入“熟”之大境。所以,不要太信任读帖,当然读帖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读再多的帖也不能代替写字,读写结合,理性与肢体动作结合,才能累积成能力。


浅谈。插图为抱庸习作,选自《抱庸硬笔行楷唐诗三百首》。


抱庸詩書


肯定是练得多就越来越好。

但也要讲求方法。

临帖,是基本。

天天坚持。

有天赋。

可以专一体或者两体(如小楷)。书家没有大智慧和大能力,全能的没几个。历史的也不多。量力而行。


翁一水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兴回答能回答楼主的问题。

练书法是越练越好,依我练习书法的经历和本人对一些书法家的了解,我觉得要做到下面的一些事情:1、尽量选好的字帖进行模仿;2、模仿的时候要认真,尽量模仿到位(就是跟那好字帖中的字写的很接近)3、坚持练习(每天都练习更好)4、平时书法其他的东西也要好好写,不能草草了事。如果您能做到这些方面我相信您也能越练越好!

练书法最主要的就是恒心,以模仿名家字帖为主,建议是从正楷开始练,再去练你喜欢的字体,我也在练的,嘿嘿!!!希望对你有帮助


任秋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