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擔心武將的軍權過重,對自己的帝位造成威脅,於是有了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宋朝也成了歷史上少有的文人治世國家。為何讓軍功赫赫的武將解除權力,必是一番深思熟慮,也是為了宋室江山的安寧!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五代十國之亂

公元907年,唐朝被宣武節度使朱溫所滅,朱溫建立後梁。17年後,後堂取代了梁,接著又有後晉、後漢、後周接連登上歷史舞臺。在短短的53年間,黃河流域天翻地覆,五個朝代在很短時間內建立和滅亡,最長的後梁也僅僅存在了17年,最短的後漢存活了4年,還換了兩任皇帝。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五代十國簡直是中國歷史上最紛亂的時代,53年間,人間換了幾遍天,為何如此,都是因為藩鎮節度使擁有極強的實力。每個朝代的皇帝,基本都是前朝的武將或者藩鎮,兵強馬壯,自然有了坐天下的想法。五代十國也讓國家動亂不堪,百姓苦不堪言,急需要一個穩定的朝代休養生息。

趙匡胤崛起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他是後周的禁軍統帥。趙匡胤本人出身極高,祖父和父親都是藩鎮重臣,其曾祖也是知州,可見生來便非池中物。年輕時候,趙匡胤武藝高強,經常打抱不平,不愛學習,也因為家族勢力,才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後來,趙匡胤認識了一個謀臣叫趙普,趙普天資聰穎,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得益於趙普的輔助,趙匡胤逐漸成長為後周禁軍統帥,也最終成了宋朝的創立者。

開創宋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在河南發動"陳橋兵變",年號建隆,都城東京(開封),趙匡胤便是宋太祖,是為北宋。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陳橋兵變"之前,後周世宗柴榮剛剛駕崩,兒子恭帝柴宗訓即位,年僅7歲,也正因此,趙匡胤篡奪天下幾乎兵不血刃。趙匡胤隨後平定了南方,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又滅了北漢,至此結束了五代十國四分五裂的局面,不過北宋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沒有全部統一的朝代。

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以武將身份得到了天下,如何穩固天下便成了他的頭等大事,這個時候宰相趙普建言:"此非他故,藩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天下紛亂,皆是因為藩鎮權力太大的原因,只要削弱藩鎮,自然穩如泰山,於是宋太祖著手準備集中軍權,改變唐末以來的藩鎮割據局面。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公元961年,宋太祖與石守信等禁軍高級將領飲酒,酒興正濃時,宋太祖撤退侍從,說我天天睡覺睡不踏實。這些將領很詫異問其何故,於是宋太祖就說:"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這些將領們驚恐不已,深知已經引來殺身之禍,於是紛紛下跪表忠心,懇求皇帝饒命,於是宋太祖便讓他們"放棄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姬,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一招解決亂世更迭

第二天,將領們紛紛上表稱有病,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免去他們的禁軍職務,改到地方人節度使,禁軍則改成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的三衙統領。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於是禁軍領兵權拆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宋太祖徹底掌控了禁軍。

"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武將的兵權,也失去了篡奪天下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君主集權,得以穩定朝堂和江山,北宋也是歷史上少有的對待功臣沒有殺戮的朝代。中國封建時代發展的巔峰,國富民強的宋朝從此走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