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抓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是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德宏州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2020年全州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9万人,其中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3500人。

摸清底数,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

2019年德宏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共19.414万人,其中,乡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8.2556万人,乡(镇)外县内转移就业4.9528万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2.3604万人,省外转移就业3.844万人(含境外0.0603万人)。全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3519万人,转移就业3.5798万人。由于春节以来返乡农民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大批农民工无法如期外出务工,直接影响到今年贫困家庭的收入,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效,目前,各县市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组织县乡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工作力量以村组为单位,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统计,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情况,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乡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各级人社部门共向农村务工人员发布就业信息 ,提供就业岗位9366个。

创新方式方法,多途径开发就业岗位

一是积极与省外企业对接点对点输出一批。各级人社部门主动作为,积极与省外企业对接,派出专车、实行专人陪护向省外点对点输出一批,2月21日首批外出江苏苏州务工人员46人已乘专车前往务工地务工。二是立足州内企业吸纳一批。德宏州各级各部门结合当前全州招商引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招工难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矛盾问题,积极与本地企业协商,拿出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确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州内69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4991个,已接纳13930人到企业务工;三是建立扶贫车间吸纳一批。结合我州产业发展,鼓励当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利用乡镇、村集体空闲场地、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为企业和贫困群众搭建平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贫困劳动力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全州2020年新建设“扶贫车间”不少于20个,其中芒市、盈江县不少于5个,瑞丽市不少于4个,陇川县、梁河县不少于3个。四是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一批。重点面向“零就业家庭”和“上有老、下有小,生产资料少,无法外出务工,依靠产业扶贫措施无法稳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安置就业。五是推动“双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批。充分用活用好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就业的有利政策,依托现有的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入园孵化,并做好跟踪服务。对自主创业的贫困劳动力或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较多的企业,优先提供“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等政策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

针对疫情防控实际,德宏州把招聘活动变线下服务为线上服务,把原计划春节期间组织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就业服务月”和“沪滇帮扶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变线下为线上开展,利用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门户网站、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网站,发布用工企业招工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民工等有序招聘求职,实行线上就业招聘,网上咨询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广东、安徽、浙江、上海、湖南、福建、江苏、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各类企业或建设施工项目复工复产时间,指导服务尚未外出务工人员节后就业,让群众在家中在手机上即可获取就业创业信息,消除务工人员疫情防控期间居家浮躁情绪,减少群众盲目外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节后健康返岗,稳定脱贫增收。

云南网通讯员 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