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恐掀起涨价潮?中国“芯”奋起直追

目前,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加剧,韩国预警级别已升至最高,但该国情况并不乐观。据韩联社最新报道,

韩国两家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均有员工不幸确诊,为了防止状况升级,三星暂时关闭了主力工厂,海力士也紧急隔离了800名员工。需要注意的是,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存储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情况得不到控制,将对全球存储芯片供应带来挑战。

疫情影响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恐掀起涨价潮?中国“芯”奋起直追

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拉响警报,恐掀起全球存储芯片涨价潮?

报道称,在防控的关键阶段,当地时间2月22日,三星电子位于韩国东南部城市龟尾的一家智能手机工厂已有员工确诊病例,随后三星电子暂时关闭了这家主力工厂。此前,韩国存储器芯片大厂SK海力士也有员工与疑似病例有过密切的解除,出于最安全考虑,海力士紧急隔离了共计800多名员工。然而,韩国芯片巨头接连“中招”事件已给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拉响了警报。

据市场调查机构TrendForce统计,目前全球存储器市占率当中,韩国比重高达73.3%,其中三星电子市占率达43.5%全球最高,SK海力士居第二名,市占为29.2%。有分析指出,作为国际半导体巨头的三星和海力士长期停工或将影响全球存储芯片供应,从而进一步加速全球存储芯片价格上涨

作为回应,海力士已经对外宣布不中断晶圆的生产和供应,并正在准备核心设施的运营计划和大型缺勤的应急计划。

疫情影响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恐掀起涨价潮?中国“芯”奋起直追

另外,从区位来看,有着“电子之都”之称的龟尾市,正是在韩国两个严重“沦陷地区”大邱和庆尚北道一带附近,要知道,龟尾市聚集了许多工业基地,像三星、LG等大公司都有在当地建厂。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韩国半导体芯片产业不做好防护,全球的科技产业供应链都将受到大范围波动,恐将重现几年前的涨价风波。

中国“芯”奋起直追,肩负两大重任打响头号战!

不过,在去年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便宣布,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64层三维闪存(NAND)芯片已经开始量产了,而长江存储64层三维闪存的量产有望使中国存储芯片自产率从8%提升至40%,这也意味着中国芯正奋起直追,已经打破美日韩垄断全球芯片的局面,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变化已经悄然无声地开始了。换而言之,在国产替代逐渐获得认可的情况下,韩国巨头供应不足给我国芯片产业带来的影响或将有限。

疫情影响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恐掀起涨价潮?中国“芯”奋起直追

同时,2020年是长江存储冲击NAND芯片的重要节点,一是今年该公司将实现大规模量产,晶圆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的设计产能,从而使中国自主可控的储存器芯片真正实现国产化;二是实现跳过96层3D NAND闪存技术,

从64层3D NAND闪存技术直接发展128层3D NAND闪存技术,在技术上从落后于国际领先大厂到同步国际领先大厂的跨越发展。如若顺利,长江存储将在今年完成这两大任务。

但是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这家位于中国武汉光谷的企业也让外界颇为担忧。值得庆幸的是,长江存储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有序进行,驻守在厂区的长存及厂商员工无感染病例,并采用分区隔离管控措施,避免外界病毒的带入。可以预见,在中国科研人士的努力下,存储芯片市场的重要转折即将来临,中国也将再次实现存储芯片国产化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