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堅持持有美股科技股的3大理由

科技股與1990年代的“高beta”的遊戲股不同。

交易怎能“裸奔”?加入群聊,同交易大神聊宏觀,獲取獨家投行信號,體驗同時與500位交易者切磋的機會。(本群已破百人,添加群管理員微信:WEEX333,發送入群申請)

年初至今,以美國技術為主導的MSCI科技股票漲幅超越了大盤,漲幅超過5%,領先於落後板塊,尤其是能源,漲幅接近20%(見圖1)。

贝莱德:坚持持有美股科技股的3大理由

貝萊德環球配置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Russ Koesterich近日撰文稱,考慮到收益的巨大漲幅,許多人都在懷疑是否該賣出股票了,“對此,我持否定意見。”

Koesterich指出,今天,儘管科技行業在短期內容易受到影響,但想列舉出三個表現持續的原因。

1.與現金流量有關

基於傳統指標,科技板塊似乎被高估。標普500科技板塊的股價本年市盈率(P / E)約為23倍。從相對價值來看(該行業的市盈率相對於大盤而言),該行業的溢價約為22%,這是十多年來我們從未見過的水平。話雖如此,該行業仍然具有非凡的利潤。股本回報率約為30%,比十年平均水平高出七個百分點。出色的盈利能力導致產生了異常的現金流,其中大部分以回購的形式返還給了股東。結果,使用價格現金流(P / C),技術溢價看起來與10年平均值相符。

2.良好的財務狀況

支持投資科技股的另一個因素是流動性。流動性改善時,科技股的表現更有可能跑贏大盤。使用高盛金融狀況指數作為指標,流動性的提高與每月平均約1.5%的業績掛鉤。相反,在金融狀況惡化的幾個月中,該行業平均跑輸近1%。相反,當前的疲軟增長和難以量化的增長衝擊環境,即冠狀病毒,支持流動性並拉動了科技股。

3.經濟增長放緩,科技股可以起到防禦作用。

最後,最令人驚訝的是,科技股與1990年代的“高beta”的遊戲股不同。從1995年到金融危機結束之間,根據VIX指數測算,市場波動率每上升1%,科技股的表現通常就會下降約0.10%。這種模式不再成立。如今,當波動加劇並有可能採取政策措施時,科技股更有可能跑贏大盤。自2010年以來,在波動性上升且財務狀況有所緩解的月份中,科技股的相對回報中位數為+ 0.38%。這種財富的變化可以說是長期的大趨勢的函數。不管經濟季度變化如何,投資者都對“世俗”主題(雲計算,人工智能或互聯網零售)相關科技股的收益充滿信心。

以上所有內容均不意味著科技股不易受到短期修正的影響。話雖如此,但展望明年,即使情況變得有些艱難,科技股股價仍可能受到衝擊。

======WEEX外匯交易時鐘提醒您,本週請重點關注中國2月官方PMI~點此訂閱獲得精選投行交易意見======

贝莱德:坚持持有美股科技股的3大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