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散养鸡很贵鸡蛋也不便宜,为什么农村人不多养殖散养鸡(不比种地收入高吗)?

农民小宋


农村的散养鸡很贵鸡蛋也不便宜,为什么农村人不多养殖散养鸡(不比种地收入高吗)?

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农村土鸡、土鸡蛋(这里说的是原生态的真货哦!)看似价格很贵,没有从事过这类养殖的人一定认为利润丰厚,可是能够真正从养殖土鸡、卖土鸡蛋挣到钱的养殖户寥寥无几,更多的亏钱流泪。

物以稀为贵。按照这个常理,如果农村散养土鸡、卖土鸡蛋好挣钱的话,肯定早已大量养殖,市场售价就不会这么贵了。就像现在卖的饲料鸡蛋、假土鸡的价格一样。

为什么农村散养土鸡、土鸡蛋这么贵,还是没有人去多养殖挣钱?究其原因可能主要二个:

01 看似卖价高,其实都是养殖成本高倒逼的

目前,农村散养土鸡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方式来养殖的,没有创新改变。这样的传统养殖方式,单单五谷杂粮饲料、鸡苗和疫苗等费用,养殖成本就要达到100元左右一只,折算成按重量计价,就是30快钱左右一斤。卖35~45元一斤,一只鸡没有包括人工费在内的毛利润就是20快钱左右。

土鸡蛋按个买,我们福建当地这里卖价2快钱左右一个。如果把饲料鸡蛋也折算按个计价算,才5毛钱左右一个,两者价格相差4倍左右。养殖土鸡产蛋卖土鸡蛋,收益跟养土鸡直接卖鸡会略高一些,但是,收益也不高。

一只散养土鸡一年产蛋120~140个,一只土鸡一年的五谷杂粮饲料100块钱左右,外加疫苗、土鸡蛋、下蛋母鸡正常出现损耗等,一只鸡一年养着成本接近150块钱,土鸡蛋通过批发销售和外加零售综合价按1.8元一个来算,一只散养土鸡养殖一年产土鸡蛋收益不到50块钱。

02 大批量销售难,销售瓶颈难解决

前面说到了散养土鸡养殖成本高的问题。可能很多人会反问:那就批量搞大来,不就多挣钱了吗?其实不然。批量搞太大了,销售又是一个难点和挑战。

就先说卖土鸡吧。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城市里的土鸡市场,假土鸡还是主流产品。零售价才一斤15块钱左右,散养土鸡的养殖成本就高达近30块钱一斤,所以,无法以现有传统批量批发销售出去,只能靠零售或者部分团购方式销售出去。以零售方式销售土鸡,如果是大批量养殖,要在短时间销售出去十分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人不具备这样的营销能力和水平。

土鸡蛋销售方面,市场需求量大、普遍认可度比较好,比土鸡销售难度小一些。但是,养殖规模一旦搞很大了,只能大量靠批发出去,价格就会比较低,收益就会明显降低。还有一点就是散养土鸡产蛋买土鸡蛋,对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养殖技术和管理不到位,产蛋率就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弄不好还不如直接卖土鸡来得简单。这也是很多农村人不愿意养土鸡产蛋卖土鸡蛋的主要原因吧?

尽管各类电桑、网络直播等现代营销方式,对农村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售发挥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现有农村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还是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快速发展才行。

从今后农村以散养土鸡、卖土鸡蛋作为一项主要依靠的收入项目来说,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值得大胆尝试的最佳选择。

以上是我的观点和看法。我是无来无去者,欢迎大家补充和发表您的评论,请加关注,让我们今后一起聊聊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的这些事。

无来无去者


在农村只要你听到喂养的鸡发出“咯哒”“咯哒”“咯哒”的声音时,可以断定又可以收鸡蛋了,小时候记得只要听到这个声音,我就会迫不及待的赶紧跑到鸡窝处,拿着刚下的热乎乎的鸡蛋敲开一个小眼,直接喝到肚子里,那感觉真好,我小时候几乎可以说每天一个新鲜土鸡蛋。



记得那个时候的鸡肉价格很便宜也就几块钱一斤,新鲜土鸡蛋鸡蛋3毛钱一个,可是现在呢,纯正的土鸡蛋要2块钱一枚,土鸡肉的市场价格高达30元一斤,这么好的价格现在为什么农村人不多养点呢,说真的多养点是比种地好,但是你听我讲完就知道为什么农民不愿意养那么多了。


农民对养殖土鸡的态度

大家都知道我们农民的内心非常容易得到满足,要知道农民每家每户也就只有几亩地,如果农民多养了很多鸡,那么喂养的粮食就需要很多。

再一个很多农民朋友内心不想走养殖,主要是农民担心喂养出来以后卖给谁,后期如果喂养的鸡生病了怎么办,要是赔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农民考虑的,因此很多不愿意多养,一般也就10几只,主要就是让鸡下蛋。



农民个家场地问题

要知道农村的院子里都喜欢种植点蔬菜,如果养了一群鸡,要知道院里什么也长不好,而且院里都会多出很多鸡屎,院里也不美了。


那么就会有人问,圈起来养殖不就可以了,也来告诉你如果圈起来养殖的话,对于土鸡本身就变味了,因为农村的土鸡都是每天在外跑着找食物才能真正体现出土鸡的价值。

再一个如果圈起来的话农村院里就那么点地方场地也不够啊,因此农民还是以满足为基本要求,不求太多,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心态。


综上所述:

农民养殖多了容易有风险,一般我们农民不想担风险去养殖,只要养的够吃可以了。

你们老家是不是这样的想法呢?


纪录乡土







农民小宋




记得小时候家里就养鸡鸭了,但是我们很少杀来吃,因为是要拿去卖的。如果杀了吃,我们就没钱了,也上不了学。但现在随着生活变好,从以前没饭、没肉吃到现在农村都做了楼房,饭、肉都有吃了,可见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农村,养鸡的人不少,但养得却不多,最多也就20只鸡了。像我妈就养,也才十来只,鸡也下蛋,但是也不卖鸡也不卖蛋,都是留起来自己吃了。家里养的土鸡,价格都不便宜,但是为什么不多养?



第一个现在生活好了,人们也不想那么辛苦了。第二个就是担心禽流感,这样就真的血本无归了。第三就是没地方养,圈养起来也不好。第四就是农民现在种农作物也不多了,要是都拿米、玉米等去喂养,那人还吃什么?

我们算下一亩大概1000斤稻谷,脱粒后是700斤米左右,如果一斤2块钱,那就是1400块钱,除去费用也不剩什么钱了。算一只土鸡有3斤,一斤20块钱,一只60块钱。养100只土鸡,算一只60就是6000块钱了。那养土鸡也要养1年左右,就算没有一年也有八九个月,其中要的成本也不少,而且100只土鸡也不可能圈养,也要场地吧。



所以养鸡也是需要条件啊,加上农民现在生活好了,最多养一些吃了。我妈就舍不得卖,说都是好东西,留给自己就好了。


壮乡小美


主要还是农户各家散养土鸡的心态,如果扩大散养鸡的养殖规模,农户养殖心态肯定会变,养殖心态变了,鸡和蛋也就“变味”了,人们也就不会追捧,价钱也就不会这么高了,农户养殖也就不会“看着”赚钱了。


农户散养鸡,不等同于养殖户专业养殖的批量土鸡,虽然鸡都是土鸡,蛋也都是土鸡蛋。但是管理模式和给食的饲料不同,性质大不一样,产生的收益也大不同。

如果以农户家的散养鸡模式养殖,大批量散养鸡。先不说一个村庄到处都是鸡屎,无处下脚走路不说。单说喂食纯粮食投资成本成倍增加,而且散养鸡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中活动,受制于季节性的变化,秋冬季节产蛋量太少;如果散养肉鸡光吃粮食和活食,(比如小蚂蚱小虫子等),不给食点“营养”饲料,养殖周期长不说,育肥太慢了。就是散养肉鸡的价钱再高点,农户家散养鸡都不一定赚钱;但是批量养殖场的鸡有保温恒温条件,蛋鸡一年四季产蛋,比散养蛋鸡增加经济效益很多;如果是肉鸡,批量生产避免不了给食一些“营养”鸡饲料,来保证肉鸡快速育肥快速出栏,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一般农户受制于地里条件,和管理模式,无法这么操作散养鸡。如果农户自家有地方,专业养殖多一些散养鸡,无论是为了追求鸡蛋或者肉鸡的效益,而降低养殖成本等,养出的土鸡性质就变了。在农村人的眼里,批量生产的鸡和蛋,也就不是真真正正的土鸡和土鸡蛋。

农户散养鸡和蛋,养殖不为挣钱,大多都自家“自产自销”,喂食鸡的都是纯粮食,不计代价,不求收益。这种心态,养殖出的鸡和蛋才是高品质的绿色食品,也决定了农户家的土鸡和蛋,大受追捧和欢迎。但是受制于这种散户散养心态,量远远供不上市场需求,物以稀为贵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都批量生产散养鸡和蛋,在无法保证“质”的情况下,“量”上去了,也就不一定挣钱了。


三农的高度


农村的散养鸡的鸡蛋的确是不便宜。我昨天还同着我妈去了集市上买那个土鸡蛋,价格在1.1元至1.3元之间。至于这个价格,是降了一点的,冬天的价格怎么也要1.5元以上一个蛋的价格。土鸡蛋的价格是根据天气气候温度来涨幅还是降低价格的。天气热保质期降低则降价,反之则涨价。

至于为什么不多养殖散养鸡,养了不比种地赚钱这个方面。

很多人都只是把养散养鸡当成一个日常,每天早上和晚上喂食一次。如果要大规模的养殖散养鸡,其风险肯定是存在的,谁也决定不了这个气候变化,温度一降下来就要考虑鸡的保暖问题。除了这个也要防止疾病,鸡瘟也是时常会发生的案例。而且大规模散养鸡,这个场所肯定也是要够大的,足够大规模散养鸡的活动范围。范围大了又要费时的去管理,管理方面的技术也是要足够到位。


在散养鸡与种地之间相比,就那种植水稻做比较吧。种植水稻至于前期插秧下去,然后保证田里水分的充足,加上日常的除虫病害以及到最后的收割。费时费力费心肯定是没有那么多的,可以选择在种田的时候又可以散养几只鸡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乔治,关注我,我们一起讨论三农。


农村小乔治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现在农村里的土鸡价格是还不错,可是为什么老百姓都不愿意多养多发展呢?那我就以我自己养了二百只土鸡的经验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看农村里的人养的纯土鸡赚不赚钱?值不值得发展?现在农村土鸡价格也就30到40之间,平均一只土鸡也就按4斤计算,一只鸡大约能卖150块钱,那么一只土鸡的生长期平均按一年计算,每一天一只鸡吃3两玉米,现在玉米1块钱一斤,一年下来吃粮食要108块。如果说大规模的养殖,还得算管理费,修建鸡舍费,防御费,成活率的损失费,这些加起来可以说一只鸡最好的就是保本吧,还不能遇到什么瘟疫之内的!

这就是为什么农村人不愿意多喂的根本原因,因为根本就赚不到钱,可是他们为什么又要少量的喂呢?

因为他们主要是自己吃鸡和鸡蛋,所以他们不考虑那些成本的问题!

谢谢大家的观看,如果觉得说得是这样的事实,请为我点赞关注,多多支持一下!



镇巴三农


散养放养的鸡确实在口感上比集中饲养的鸡要好许多,主要表现在肉质紧实度上,集中饲养的鸡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肉质松散,如果烹饪过度,鸡肉会被打散,而放养的鸡因为长期运动,已经练就一身腱子肉,这样的肉吃起来肯定更加富有弹性和嚼劲。这就和人一样,胖子和经常健身者的区别。

市面上散养鸡价格往往是集中饲养鸡的数被倍,尤其是这疫情期间,当鸡价跌至2块多的时候,这种村子里面的散养鸡价格依然坚挺,零售价格在18元以上。

因此问题来了,既然这散养鸡这么赚钱,为什么村民不多养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散养鸡其实吃的食物主要是各类粮食或者菜叶的搭配,本身成就高,如果大量饲养,这个成本是村民难以接受的。


PoWer


说到散养鸡,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现在市场上散养鸡,土鸡蛋等很多,但你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的散养鸡是那些商贩从鸡市购买回来在家养一两个月就拿出来卖,但卖的价格是一散养鸡土鸡的价格进行售卖,同理土鸡蛋也是一样的,去鸡蛋批发市场把鸡蛋买回来,再对鸡蛋进行一下包装,就以土鸡蛋,散养鸡蛋进行售卖,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所以现在好多人都不敢去买这些鸡蛋,散养鸡了,散养鸡的市场价格也就下坡路的跌滑,所以养了之后没有没有销路,养久了成本高出鸡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养散养鸡了。





趣味仓


谁告诉你散养鸡要比种地收入高?很多散养鸡的人都是赔钱。从题主的问题来看你不怎么懂商业。不是说价格高就能赚钱,而是说收入要比成本高才能赚钱,价格再高但抵消不了成本也是白扯。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养是为了赚钱,那从商业的维度讲散养鸡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投入产出比差,很难赚上钱,所以养的人越来越少,从40年前的一统天下到现在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养。

尤其是近年环保抓的严,想要找到足够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土地去散养鸡是件很难的事情,也挤压了散养鸡市场。

总之,农村人不傻,资本更不是大善人放着香饽饽不吃,若是散养鸡赚钱不会没有人养,资本更是早就扑上去了,只是很多时候旁观者懵懂罢了,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也不愿相信。

答主最后强调的是,散养鸡要比封闭式饲养的养难赚钱的多,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它就在那里,不改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