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次疫情,学校复学条件应该满足什么?是不是要特效药出来才能开学?

最后的上等兵战狼


首先全国必须是同时开学或者分湖北省和湖北省外两个时间开学。

不要看现在很多省份连续五六天0增加,尽管如此,湖北省外未必就会早于湖北省全面零增加。

保守来说,全国范围疫情0增加24天是开学的最早时间。

但是,如果新冠病毒将在人群中长期存在,即使治愈也不会全部清除的话,那么将考虑研发药物后开学:

一是研发了可以大规模量产的特效药,而且副作用得到了充分验证,比较安全。

二是很可能在现有的常规药物单独应用效果不足,但联合应用效果足够。联合应用常规药物,抵抗新冠病毒,应该及时发现。

孩子服用药物后治愈率可以达到99.9%即可准备开学(少儿新冠死亡率低,药物作用效果良好)。

最后就是研发新型公用消毒剂,增加消毒液成分穿透力,能够进入空气溶胶和悬浮在地表上空,杀灭飞沫和地面的病毒。


超极幻想


这个问题提的好,我现在在家陪着小孙女在电脑上上课,早上语文数学英语,下午体育音乐或者美术,道法。上完课写作业,班级群里上传作业,背诵,朗读,体育音乐还要打卡,和在学校差不多,就是家长比较忙,好在我七十岁退休了,没事宅在家里,也会电脑,感觉还行。学校老师在网上群里批改作业,课堂上讲课,前两个礼拜一堂课四十分钟,现在改成二十分钟啦!停课不停学还不错。

说的开学问题,我认为你这个题目就很好,而且是个大问题,比如我家小孙女一个班65个小孩子,一个挨一个,还要在学校用餐,传染的环境非常具备!梢有不慎将会铸成大错!之前付出的将会功亏一篑!对不起党中央,对不起白衣天使,对不起全国人民的付出!所以,特别是小学生,幼儿园的小娃娃的开学时间一定要慎之又慎!应该有了针对治疗的药和疫苗再开学。这是一件大事!


智空81682366


我是生物老师,从生物角度上来分析下。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点要弄明白。

一、对于闭冠状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下面分析一下为什么?

那么目前对新冠状病毒是怎么治疗的呢?

目前对新冠状病毒的治疗基本上都是针对症状治疗,而不治疗病毒本身。例如发烧,就用降烧药;呼吸困难就输氧;酸中毒就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然后再结合广泛抗病毒的干扰素、激素等进行治疗。这些治疗的意义都是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

实际上,对于病毒感染的治疗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很好的措施。如SARS-CoV(非典)、HIV(艾滋病)、2019-nCoV(新冠状病毒)等都不能有效治疗。为什么呢?

首先,这与病毒结构和生理有关。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在细胞外是没有生命活性的。但病毒侵入细胞后就会表现出生命活性,在细胞内增殖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所以,针对治疗病毒的药物研究也是从病毒的特性入手。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阻止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2、阻止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3、阻止子代病毒的组装。

但是这三个方面的研制都很困难:一是病毒非常微小,远远小于细菌,在显微镜下看不见。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看得见。只有国家级实验室才有能力研究。二是这些病毒种类多样,一种药物不能适用所有种类。三是这些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具有高变异性。简单说,就是今天研究了一种针对该病毒的药物,结果第二天,病毒变异了,药物又失去了作用。

其次,研制出来的药物有的往往具有很大的副作用。

再者,关于病毒药物的临床实验不好做。一般是动物身上做,但动物与人有一定的治疗差异性。在人体身上做实验往往是找相应感染的患者,实验数量少(总不能拿正常人来做艾滋病或新冠状病毒实验研究吧)。

以上就是病毒特效药和疫苗难于研制的原因。

补充一点常识。通常讲的抗生素,如头孢之类的,是杀细菌的,对病毒不起作用。治疗病毒的是干扰素,是人体免疫过程中增强免疫杀伤力的一类物质。

二、再来讲一下学校开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从第一点的分析已经知道,治疗病毒感染没有很好的措施。所以,目前针对疫情的基本措施最好就是预防。

分两种预防措施:一是杜绝病毒源头,不吃野生动物;二是阻断病毒的传播,就是居家隔离和戴口罩。

那么,满足什么情况可以复学呢?

由于病毒基本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所以,最好就是让病毒完全消失以后再开学。

一、病毒是怎么消失的呢?

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细胞外没有生命活性。病毒在细胞外是比较脆弱的,高温、紫外线等很容易把病毒杀死。如56摄氏度下30分钟可灭活病毒,75%酒精、次氯酸钠溶液(84消毒液)都可以杀死病毒。基本原理都是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所以,病毒在体外留存时间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体外的病毒就会自己死亡。

新冠状病毒体外最长存留时间是14天。这也是要求我们隔离14天的意义。

二、什么时候代表病毒完全消失了呢?

首先要等到再没有病毒感染者,在此基础上,隔离14天。在此期间也没有出现感染者。这时就代表病毒已经完全消失了。

只有等到病毒完全消失后,复学才是最安全的。


听雪学苑


我认为并不是等着特效药或者疫苗研制出来以后,学校才能复学。

只要具备了复学的条件,学生们就可以返校学习。



那么复学的条件包括那一些呢?

第一个条件:所在的省份把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从一级降到三级,这是根本条件。应急相应等级未降低之前,是不可能复学的。

第二个条件:复学的区域必须经过综合研判、评估后,认定是低风险区的。如果是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也是不可能开学的。

第三个条件:学校在做足防疫工作的基础上,经地方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现场核验,确认为合格后,具备了开学的资格。

第四个条件:由省教育厅或者地市教育局统一下达复学的通知,任何学校无权私自确定开学时间。

我认为要想复学,必须满足以上这四个条件。



在复学前,学校要做足一切准备工作

虽然,具体开学的日期还不明朗,但是各地都在积极准备着复学的工作:

召开视频会议;

印发实施方案;

统计防疫用品……

对学校而言,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在开学前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1、精准摸排开学前14天所有师生的行踪去向,需要隔离的必须隔离;建立师生的健康台账特别是体温测量台账。开学前体温异常者和隔离期未满者禁止入校。

2、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模拟演练,对全校师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

3、在重点部位进行消毒防疫: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休息区等,不留死角。

4、购置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测温仪等。

5、全省疫情防控级别降低以后,市县疫情防控处置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统一对属地范围内的学校进行核验,合格后统一安排复学。

其次,复学后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更细:

1、把好校门关。设置专门入学通道,配备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对返校的师生逐一测温。异常者拒之门外。

2、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3、校园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场所每天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

4、学生就餐时,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面对面进餐,尽量错峰就餐、分散就餐。不允许家长到校送饭。

5、做好应急处置。对出现发热、干咳症状的立即隔离,及时送诊。


结语

安全无小事,责任如泰山。

在全国疫情未结束之前组织复学,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上级提出不要过于恐慌,还要相信科学。

不管何时开学,对于学校来说,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病毒拒之门外,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是责无旁贷的。



朗月寒雪


有人说钟南山院士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开学复课的三个条件:

1.新增疑似病例为0,

2.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14天为0,

3.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14天以上。

这三个条件,是不是钟老提出的,还有待考察,但是我觉着这三个条件是完全正确的。至于等到特效药出来之后开学,那是无稽之谈,如果特效药一直出不来,难道一直都不能开学了吗?即便有特效药,这个病毒传播速度这么快,还存在变异可能,特效药能一下救治很多病入吗?

现在,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已经紧锣密鼓地为开学做准备了,这些地方的学校,为什么要准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地已经出现确诊病例0增长:23日,24省份实现确诊病例零增长,湖北外有6个省份报告了新增确诊病例,其中广东3例、山东1例、重庆2例、四川1例、广西2例、吉林2例。像西藏已经25天零增长了,即使是有增长的山东省,也只是济宁地区,其他地市也都是零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战胜病毒疫情已经指日可待了。

如果多日确诊病例零增长,学生再继续隔离14天,就具备开学的条件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从3月初,尤其是3月9日开始,学校就有可能会陆续开学,所谓陆续开学,是根据教育部“错区域、错层次、错峰”开学的指示,初三和高三毕业班可以先开学,其他年级可以以此推迟,直到条件越来越成熟。

开学在望,你准备好了吗?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钟南山院士在论文中表示,要想开学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新增疑似病例为0。

第二,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14天为0。

第三,与确切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14天以上。

这是钟老说的可以复课的条件。其实,我们总结一下就是说,当疫情完全被控制的时候才可以开学。如果盲目开学,很可能遭到病毒入侵学校的事件。毕竟,学校的学生太多了,人口流量和密集程度都很大。如果一个学生出问题,整合学校的学生都存在危险。

我们不用等特效药出来再开学,因为现在多个地区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新增病例了,就证明抗疫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证明病毒在该地区已经被控制住,满足条件后就可以开学。但是,意识不能放松,要知道,病毒一天不消灭,我们就存在一天的风险。


黑椒牛柳




根据钟南山院士最近的论文研究成果,学生可以回校复课的3个条件是:

1⃣新增疑似病例人数连续14天为0;

2⃣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14天为0;

3⃣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14天以上。



参考2月24日最新疫情数据,多个省份新增确诊人数为0,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有新增确诊病例,尤其是湖北,另外就是广东、山东、重庆、四川、广西、吉林等地。

以上存在新增病例的地区,参照钟南山院士的3条开学标准,要想在3月上旬开学,肯定是不可能的。



关于特效药

据介绍,磷酸氯喹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在广东省已取得较好疗效。

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效药的出现。

钟南山表示,目前磷酸氯喹还够不上特效药,更大的临床观察正在进行,要进行用药和不用药案例对比。

所以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特效药出现。

综上,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三不“原则:

①疫情响应不解除不返校;

②物资保障不充分不开学;

③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开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学校人口数量庞大(当前我国学生数量总计约3亿人),一旦爆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疫情警报不解除,不宜开学。


教练讲高效学习


成都教育局局长刘强表示,成都的学校开学至少要满足4个条件,即前期摸排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教学安排到位和后勤保障到位。

当然在这四个条件要符合一个大前提: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怎样评价一个地区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呢?我觉得就应该像西藏和青海那样,起码连续14天乃至24天,该地区的确诊和疑似患者都是零增长。即使有一例疑似患者,谈开学都不现实。



01如果依赖于特效药或者疫苗,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疫苗要在四月份才进入临床阶段,年底才有可能上市。如果依赖于疫苗的问世,我们可能要等一年,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目前也没有出现能够医治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什么时候能够研制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何况任何一种药品上市都要经过临床实验,不可能一下子就投入市场。

所以说依赖于特效药或者疫苗来解决上学的问题,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防控。



各地区各学校各年级,甚至涉及到每一个同学,可能上学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要做好疫情的防控和个人情况的如实上报。

最有可能实行的就是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一人一帐。也就是说各地区的开学时间是有层次性的。疫情防控的效果比较理想的地区先开学;前期摸排到位,后期的开学预案准备充分的学校先开学;那些提前做好了最少14天的居家隔离,每天上报身体状况的,身体健康的学生先开学;高三初三年级的学生先开学。

开学之后,各年级之间的上学放学时间也会错峰,包括用餐、打水等等都会有相应的错峰政策。而且各地区已经陆陆续续复工,复工之后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认为想依靠戴口罩开学,这是明显不现实的。一则口罩的供应量达不到,二则低年级的孩子根本戴不住口罩,老师戴口罩也影响讲课效果。既然决定开学就必须是万无一失的前提下。



总结: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除了湖北地区很多地区出现了零增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最后阶段的防控,不要再出现什么意外。相信离开学的时间不会太晚了。


轩老师谈教育


用三点来回答题主:

第一:大学阶段,要以全国抗疫形势为基准,最起码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分别为零且要持续14天,而当中只要有其中一例再次出现就要重新计时,只有满足这个最初步的条件,才应该复学,因为大学阶段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所以必须从全局出发才能避免多次传播。大概率全国战疫结束后才会复学。

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也应该以全国形势为准,什么时候国家宣布战疫胜利结束方可复学,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免疫能力较低,普通流感还会导致全班小一半同学请假,何况现在的新冠肺炎。并且学习任务也较轻松,学习内容父母大都可帮助孩子进行辅导。

第二:高中及初中阶段,应该以全省防控疫情为基准,因为高中及初中公立也好私立也罢,绝大多数是以全省范围内的生员为主,跨省入学的少之又少,所以只要本省确诊及疑似病例归零且持续14天以上就可以考虑复学。当然各种检测必不可少,毕竟只是本省恢复正常而已。另外有消息说三月初就开学,然后全员戴口罩之类的简单是胡闹,就不说一个班学员密度有多大,口罩的防疫能力能有多强,就说一次性口罩戴四个小时,一个人全天最少要三四个,谁来提供?住宿的同学睡觉也要戴着?根本不现实,所以至少要全省范围内疫情ok方可复学。

第三:特效药或者是疫苗从开始研发至临床,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虽然举全国之力也是一样甚至还有失败的风险,所以与其等药,不如宅在家里,即使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总比得病然后就医要强百倍。极大可能药还没出来,疫情已经结束了。曙光就在眼前,加油吧!!!


天之高兮云淡


22日下午,我们从浙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经过科研人员的争分夺秒的研究,第一批疫苗已经产生抗体,正在进行动物实验阶段。


一个月之前,李兰娟院士曾表示,真正拿到疫苗可能要一个月,而如今,科研人员只用了24天就拿到了疫苗,而从动物实验到培养成熟,再通过检测审批应用于人体,大约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我们等到疫苗批量生产后再开学,那么还要等一个多月左右。这正应了钟南山院士对外媒放下的那句话:希望疫情在4月份结束。


那么,如果不等疫苗批量生产,学校复学条件应该满足什么呢?

昨天,教育部组织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一定原则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得返校,高校不开学。同时教育部也进一步强调,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学也要地方压实责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做出科学评估后,制定当地错峰错时开学的预案,而就开学后的防疫工作指南,也要组织专家来编写。这也意味着各类学校开学安排会更加谨慎,开学后的防疫工作也会更加专业。

从教育部制定的高校开学原则来看,全国疫情得不到有效防控,大学生原则上不开学,而当地就近入学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开学,也最起码要等到当地疫情结束后才能开学。这也符合教育部一再强调的“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的方针。


那么,什么时候就意味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了呢?在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呢?

从新冠病毒传播的狡猾上我们可以看到:

一、病毒的潜伏期不止14天,有个例病例潜伏时间更长。

二、个别病例在治愈后,又复核检测出阳性结果。

不过,今天钟南山院士,对出院重新感染的病例,做出回应,称治愈后再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有可能是试剂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以后,会通过检测血清搞体等手段,相信不会有这种误差。但之前出院的病例还是有隔离观察的必要。


这样看来,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标准,起码应该在14天内没有新发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出现之时。

所谓新发病例,就是确诊病例不是在被有效隔离的人员中产生,这也意味着疫情扩散还有可能性,此时开学,风险性太大,如果14天内没有新发病例出现,而所有可能传染的病例都被有效治愈和隔离,我们就不用怕它会扩散了。此时开学相对安全。

但在心理上,只要当地还有没治愈的病例,我们就感觉疫情没有彻底结束,为安全起见,不防等当地疫情彻底结束一段时间再开学,何况我们离疫苗实验成功越来越近,开学的希望也不会遥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