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瓜遇到霜霉病该如何处理?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治?

微尘微视界


黄瓜霜霉病在生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病害也是最普遍的病害。黄瓜霜霉病控制不好,会大量的造成减产,甚至整个果园会直接毁园。



黄瓜霜霉病,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会有绿色不规则的小斑,后来形成黄褐斑,潮湿时叶背会产生黑色的霉层,


判断黄瓜霜霉病最显著的特征,反面叶脉为界发病。

黄瓜霜霉病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气流和雨水浇水传播。一般温度高于16度就开始发病,大棚温度30度以上,会对霜霉病有抑制作用。黄瓜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抗霜霉病的品种,选耐低温,成熟早的品种。

霜霉病的防治,应选择排水比较好的地块,底肥多用有机肥,合理追施氮磷钾肥料,定值时病苗,弱苗都一律淘汰掉。



黄瓜霜霉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喷药时要细致,叶面,叶背都要喷匀。药物防治可以用氢氧化铜,霜霉威,百菌清,银法利等药物防治。


土壤大管家


黄瓜霜霉病,老百姓都叫它跑马杆,是黄瓜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全田毁灭,所以一定要防治好黄瓜的霜霉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叶背面有水膜时可见小斑点,水分蒸发后就不见了,继续发展下去,就成了多角形的病斑,病斑连成一片,上有紫灰色霉状物,最后叶子就由黄变干枯了。一般由下向上发展。

二,发病条件和规律

黄瓜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最适温度16-24℃,大流行时的最适温度为20-24℃,低于15℃高于30℃都会抑制发病。湿度大,加上适宜的温度,加上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而薄等,都会较易发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

1,注意选择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用500倍的多菌灵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其它药物消灭种子上的病菌。

3,培育壮苗,促根发达,可显著减少霜霉病的发生。

4,将设施内的温度尽可能的避开15-24℃,通过放风等措施迅速通过此温度。

5,发病时药剂,可防止快速蔓延,主要用的药物有百菌清,多菌灵,雷多米尔,甲霜灵,代森锰锌等,5-7天一次,根据病情可持续喷3-6次。

也可用烟雾剂或喷粉来防治。


努力就好


1.黄瓜靶斑病

症状表现

黄瓜靶斑病又称“小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多通风,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降低棚内湿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最好不超过30℃。另外要选择对路药剂及时进行防治。目前防治靶斑病较好的方法是:

苯醚甲环唑(或者氟硅唑、戊唑醇、咪鲜胺等)+甲基硫菌灵(俗称:甲基托布津、甲托)+有机的铜制剂(如噻菌铜、喹啉铜、松脂酸铜等)+任意一样霜霉药(最好是内吸性强的,如甲霜灵,或者烯酰吗啉、氟吗啉等)以上药剂都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中甲基硫菌灵的用量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每喷雾器30-50克,自己灵活掌握。

2.黄瓜霜霉病

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病,发展迅猛,所以提早发现,及时防治非常关键。此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较为常见,主要为害叶片,往往先在棚室滴露处或窝风处发生,形成发病中心,之后迅速扩散。

黄瓜霜霉病尤其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病严重,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子叶感病呈褪绿色黄斑;真叶感病,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特别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到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导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间呈大片黄枯现象。抗病品种病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或圆形,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

发病条件

一般情况下,黄瓜霜霉病的孢子囊在温度15-20℃时,空气相对湿度83%以上时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产生的孢子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并且持续3小时以上时孢子囊便可顺利萌发和侵入。试验表明:棚内夜间温度由20℃逐渐降到12℃,叶面有水6小时以上,或夜温由20℃降到10℃,叶面有水12小时,该病菌才能完成发芽和侵入。该病菌主要侵染功能叶片,幼嫩叶片或老叶受害少,对于一般黄瓜,该病的为害是逐渐向上扩展的。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症状与霜霉病很相似,常因诊断不准确造成误用农药,贻误防治时机。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子叶、真叶、茎及叶柄和卷须等。一般真叶感病开始为鲜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变成淡褐色,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当空气湿度大时,叶背面有乳白色混浊菌脓流出,干后留下白痕,病部容易穿孔。茎上感病,开始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湿度大时也伴有菌脓出现,严重的腐烂并且变褐色干枯,表层残留白色痕迹。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点,同时也常会有白色菌脓。

发病条件:当棚内或田间昼夜温差小,叶面结露时间长时,发病严重。一般在棚内浇水后次日,叶面吐水现象严重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害大发生和流行。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1、病斑大小不同。前者病斑较大,一般直径为10-16毫米,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一般直径为4-8毫米,颜色较浅,呈灰白色,质脆易破裂穿孔。

2、叶片透光性不一样。摘下病叶对太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

3、叶子背面症状有差异。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紫色霉层;后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后留下白痕。

4、危害部位也不同。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产生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产生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色,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儿。在症状拿不准时可采用简单方法辨别,即将病叶取下,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稍淋点儿水,于15-20℃下放置24小时,若背面病部有黑霉产生就是霜霉病,无黑霉而有菌脓溢出就是细菌性角斑病。

5、病原菌不一样。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售,病原菌为细菌丁香假单胞菌,而霜霉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的古巴拟霜霉菌。

综合防治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

了解了两种病害发病症状和发病条件后,可发现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都离不开一点,就是空气湿度的增大。所以说黄瓜管理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其次才是合理用药。首先,选择晴天中午将大棚密封,使棚内温度升高到45℃,保持2小时后放风降温,在焖棚前一天要浇足水分,一般焖棚一次可有效控制病情10-15天。再就是,选择半夜时分适当通风1-2小时,然后密闭棚室,连续数日即可降低大棚空气湿度,这样可有效降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几率。再就是配合用药防治。

1、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可选用津春4号、津研2号、6号及津早3号、黑油条等黄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量高、质量优。

2、加强栽培管理。一是选留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播前用50℃恒温水浸种20分钟,再催芽播种。二是采用营养钵育苗,前期以增温为主,根据气候变化,控制好苗床温湿度,移栽前加强低温炼苗,增强抗病力。三是与非瓜类蔬菜实行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四是按时摘除褪色的下部叶片、老叶,后期及时打顶,减少营养损耗。

3、加强水肥管理。注意生态防治,降低大棚湿度,膨瓜期适量冲施嘉美海洋之星或嘉美内钾德,同时喷施嘉美脑白金、金点,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可明显增强黄瓜自身的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防治霜霉病常用的药剂有: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常用药剂有:可杀得1000倍液,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隔4-5天喷1次,连喷3-4次。


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农业防治抓好点三,选择使用抗病的优良品种;栽培地的环境保护和清理,减轻病原;管理上以控制田间的湿度和温度最为关键。药剂防治方法很多,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72%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溶液,或者58%的甲霜灵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90%三乙磷酸铝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70%乙膦·锰锌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64%恶霜·锰锌粉剂600倍溶液,或者用72%霜脲·锰锌粉剂800倍溶液,叶面均匀喷雾。还可以使用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效果非常明显。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比较省时省力省工,效果非常好。

黄瓜霜霉病危害很大的,只要掌握方法,配合药剂还是可以控制的。





东北大缸


问题:如何防治黄瓜霜霉病?


答案:黄瓜霜霉病通常主要危害叶片,一般表现为局部性的斑块,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会危害黄瓜茎蔓、卷须和花蕾以及黄瓜果。叶片发病时,正面均匀地失绿和黄化,随之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块,在潮湿的环境下,叶反面出现发病部位产生灰黑色、紫黑色的霜霉层,散发孢子。病原是假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满足湿度的条件下,,气温达到9℃时,霜霉病开始发生,在20~24℃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在温度平均达到30℃以上时,霜霉病即使在雨季,也会停止发病。因此,黄瓜霜霉病发病过程中,关键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可以减轻该病的危害程度。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农业防治抓好点三,选择使用抗病的优良品种;栽培地的环境保护和清理,减轻病原;管理上以控制田间的湿度和温度最为关键。药剂防治方法很多,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72%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溶液,或者58%的甲霜灵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90%三乙磷酸铝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70%乙膦·锰锌粉剂500倍溶液,或者用64%恶霜·锰锌粉剂600倍溶液,或者用72%霜脲·锰锌粉剂800倍溶液,叶面均匀喷雾。还可以使用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效果非常明显。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比较省时省力省工,效果非常好。


总之,黄瓜霜霉病是危害性大的病害,只要坚持农业防治,并结合药剂防治,病害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黄瓜的霜霉病在我们这里称为黄瓜跑马杆,就像是被霜打了一样搭拉在架条上,远看好像是一根杆子穿着些黄叶子,所以又称跑马杆。



一,症状

黄瓜霜霉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流行传播迅速,厉害的可导致绝产。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可见很多病斑,严重时叶背有紫灰色霉状物,最后叶片变黄干枯。霜霉病先从黄瓜底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当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大,植株生长弱,叶片大而薄,发黄,多雨,多露水,多雾或昼夜温差大,阴天和晴天交替的天气条件下发生最重。


二,防治

1,注意选择抗病的品种栽培。

2,种子最好用多菌灵,或者是55℃的热水,或者是高锰酸钾等消毒处理,以杀灭表皮细菌。

3,棚内栽培黄瓜,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因为霜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是16-24℃,所以棚内在这个温度时要赶紧放风,让黄瓜迅速通过此温度。

4,药物防治可以用百菌清,多菌灵,甲霜灵,代森锰锌,戊唑醇,醚菌酯等真菌杀菌剂,可5-7天喷一次,根据病情可连续用药3-6次。


悠然见东山


黄瓜是广大群众喜欢的蔬菜之一,可是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会让黄瓜大量减产,严重影响市民们的生活,所以农民朋友和经销商们要积极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确保黄瓜正常生产!那么黄瓜霜霉病应该如何防治呢?防治黄瓜霜霉病有哪些特效药呢?

黄瓜霜霉病俗称为黑毛病,有称之为跑马干,在全世界凡有黄瓜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是黄瓜生产上发生为普遍、具有毁灭性损失的病害。此病的发生特点是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强。也是我国黄瓜生产上主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发病均较重。黄瓜霜霉病在田间流行很快,叶片可在短期内迅速枯干,后全株枯死,减产高达30%——50%;就全田而言,从零星发病到全田普发流行成灾,时间也很短,一旦流行,提早拔秧,大大缩短采收期。

一、黄瓜霜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为害蔓茎、卷须和花梗。幼苗期子叶易感病,正面呈现不均匀的褪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背面产生黑灰色霉层,并很快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在植株开花,结瓜之后,初期叶上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斑点,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病斑,颜色由淡绿转为黄色,后成淡褐色焦枯状。叶背产生灰色至灰黑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病害严重时,由于病斑数目多,扩展快,多数病斑相互愈合,导致叶片提前焦枯死亡。通常叶片不脱落。中、下部叶片上多为大型病斑,多角形。后期上部叶片多呈现淡黄色、不规则圆形、微微隆起病斑,边缘黄绿界限不清晰,数量多,扩展快,致使全叶发黄,但霉层产生缓慢。抗病品种上病斑小,圆形、叶背很少产生霉层。


武乡旱地养生小米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黄瓜怎么预防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俗称“赛马”和“干叶”,苗期成株可能会受到伤害,主要是损害叶片和茎,卷须和花梗受影响较小。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区黄瓜种植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疾病即将来临,疾病很重,传播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会对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子上。在苗期,叶子上首先出现褪绿斑,并逐渐出现黄色不规则斑点。当湿润时,在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的模具层。随着疾病的进展,子叶迅速变黄并变干。在株的开始,叶子最初是浅绿色的水浸点。扩张后,它们受到静脉的限制。它们是多边形,黄绿色和浅棕色。之后,病变合并成切片,整个叶子干燥,叶子向上卷曲。在叶子的背面,在病变处形成灰黑色的霉菌层,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所有的株叶片都死亡。抗病品种病变少,病变小,叶背层也稀疏。

  黄瓜霜霉病的病因及规律

  病原体的孢子囊通过空气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感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合起始温度为16-24°C,低于10°C或高于28°C,较难发病,低于5°C或高于30°C,基本无病。适宜的起始湿度大于85%,特别是当叶子有水膜时,最容易受到感染。当湿度低于70%时,细菌的孢子难以发芽和感染,低于60%,并且不能产生细菌的孢子。

  细菌在保护区内越冬,传播翌春。它也可以在南部与季风一起传播。它可以在夏天通过空气和雨水传播。在北方,黄瓜霜霉病从温室传到温室,然后到春天开放黄瓜,然后到秋天暴露黄瓜,最后回到温室黄瓜。

  病原体是一种活的特异性寄生真菌,种子没有被污染。病原体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并从叶子的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物周围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密切相关株。初始温度约为16℃,常用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要求高于85%。疾病的传播非常迅速。有人称之为“赛马”。一旦中心病为株,只有3~4次扩张和再感染就会引起重大灾害,因此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中心病株或病房。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和控制黄瓜霜霉病从事农业活动和预防措施:黄瓜霜霉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时间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预防通常在雨天到来和连续阴雨天气之前进行。可以通过喷洒保护剂或使用熏蒸剂或灰尘来防止该方法。一般来说,每公顷的亩数为3~3.75kg,放在棚内4~5个地方。点燃后,棚屋被窒息,隔夜吸烟,早晨通风,每5-7天吸烟一次。一旦霜霉病发生,该药剂用于预防和治疗。该剂主要是水基的,应均匀,周到地喷洒。叶子均匀地喷洒在背部和背部。重点是病叶的叶片冻结层。此外,上部健康的叶子被喷洒和保护。另外,要注意选择抗霜霉病的霉菌;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减薄,采用高粱栽培:浇小水,禁止大水淹,注意雨天防渗,控制条件好的地区滴灌病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叶,将其带到棚屋和室外进行适当处理;有条件的优先权应适用于控制粉尘或气溶胶。植物保护点

  (1)在疾病开始时适当控制浇水,保护栽培,增加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2)培育无病,强壮苗木,增加基肥施用量,注重氮,磷,钾肥料的合理配合。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的落叶。

  要防治黄瓜霜霉病,必须认真落实“保全,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政策,着力实施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 - 温室蔬菜,重点是生态控制和化学。预防和治疗。

  首先,我们必须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利用温室封闭的特点,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以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温度室内,夜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早晨起床后,应立即打开通风口,通风应通风,降低室内湿度,控制疾病发展的温度。当9点钟后室内温度升高时,通风口关闭,室内温度迅速升至34°C,最大努力应保持在33--34°C,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并控制疾病。下午3点后逐渐增加通风口以加速排水。在覆盖蚱蜢之前,只要室温不低于16°C,风口应尽可能增加。如果温度低于16°C,应及时关闭风口进行保温。释放后,您可以在22点前后从蚱蜢底部打开风口(通风口的大小限制在早上的室内温度不低于10°C),通风和除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制造环境条件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

  如果黄瓜霜霉病已经发生并蔓延,可以通过高温灭菌:在晴天的清晨,浇水和下降,使黄瓜和甜瓜的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 10点钟,关闭风口,关闭温室。提高温度。注意观察温度(两到三个温度计从顶部出风口均匀分散,提升高度与生长点相同)。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并将温度保持在42℃-44℃下2小时。逐渐通风并缓慢冷却至30°C。可以完全杀死黄瓜霜霉病和孢子囊。

  二是要注意实施轮作,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合理施肥,调节营养生长平衡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瓜类和蔬菜的健康;提高黄瓜植物的抗病性。只要它能够持续存在,黄瓜霜霉病不仅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而且很少会发生其他疾病。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抗性品种的选择。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很大,有必要选择更多的抗病品种。

  2使用强壮无病的幼苗。育苗场与生产场地隔离,种植时严格消除病株。

  3选择土地。在露地种植时,有必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

  4生态控制。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施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提高地温。膜下暗灌,在晴天浇水,严禁在阴天和雨天浇水,以防止叶片过度潮湿和结露。浇水后及时去除水分,以防止夜间叶面冷凝。加强温度管理,在早上,温室的温度控制在28~32°C,最高35°C,空气相对湿度60%~70%,不要每天过早放风。5科学施肥。施用足够的基肥,在生长季节不要过量施氮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70-100ml加大蒜油15ml加沃丰素 25ml加硅油水30公斤均匀喷2-3次,控后改为预防。植物的发病率通常与体内“碳氮比”的不平衡有关。当碳含量相对较低时,易于开发。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叶面喷施肥,增加碳的比例可以提高黄瓜的抗病性。

  6个高温小屋。一般在中午关闭两个小时,使植物的温度达到44-46°C,不超过48°C,可以杀死棚内的霜霉病,每7天一次,2-3次基本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小杨普识


黄瓜霜霉病在苗期成株都可受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叶片枯死,减产高达30%-50%,有些地块因此病危害只采1-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莱农称之为“跑马干”和“干叶子”。



一、发病原因

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到病菌是鞭毛菌亚门专性寄生菌真菌古巴假霜霉菌,菌丝体无隔膜、无色。病菌以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的孢子囊及潜伏在种子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越夏。其孢子囊可随风雨、黄瓜甲虫、农器貝等进行传播,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极易侵入和萌发,引起初次侵染。

二、危害症状

霜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苗期发病,子叶上起初出现褪绿斑,逐渐呈黄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干。成株期发病,叶片上初现浅绿色水浸斑,扩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由叶缘向上卷缩,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后期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三、病害特点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气温10度以上湿度适合就开始发病,22度左右最利于发病。孢子囊萌发和侵入要求叶片存存水滴或水膜,否则在干燥的叶面上,即使有大量病菌,也不会发病。所以在地势低洼,栽培过密,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在保护地发病情况与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温湿度控制不好,通风不当,棚室內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易结露,会严重发生。



四、防治技术

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其次要加强栽培管理,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肓。大棚黄瓜浇水要在晴天早晨进行,避免阴天或雨天浇水。要及时通风,昼夜温差不宜过大。晴天中午密闭棚室,棚温上升到45度左右,维持两个小时,可控制病情。病发初期,可以用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2克/亩,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克/亩,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克/亩,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克/亩均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也可在傍晚闭棚后,以每200立方米温室容积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均匀分布在棚室冈,点燃放烟,次日早晨通风,这种方法在温度大的棚内效果更明显,隔7天再熏一次即可。



稼兴农业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最常见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务必重视。

发病条件: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

发病特征: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初在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枯,仅留心叶。

农作物栽培,病害的发生都是要以预防为主,病害发生后治疗为辅助,这样才事半功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预防措施:

1.优选品种,不同的品种,抗病基因有很大区别,一定要选择优质品种。

2.科学育苗,苗好成功一半,培育壮苗是个关键。

3.采用嫁接技术,可以采用南瓜做砧木嫁接,有效提高抗病性。

4.土地轮作,农作物避免连作,最好采用三年轮作期,如果达不到条件,则需要改良土壤,杀菌等措施预防。

5.肥水管控:控水控肥,保持合理空气、土壤湿度,避免黄瓜旺长,平时管理注意整枝打叶,防止徒长。注意通风,防止密度过大。

6.药物预防:常用药物有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60%灭克可湿性粉剂等,可以交替用药预防。在棚室栽培条件下,尽量用烟剂熏蒸和粉尘法防治,用45%百菌清烟剂3.75千克/公顷,分别均匀放在垄沟内,然后将棚密闭,分别点燃烟熏。

如果病株已经出现,将病株连根拔除,带出瓜园焚烧掩埋,病株周围洒生石灰防病毒扩散。同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60%氟吗啉锰锌6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或50%烯酰吗啉1500倍,或72%的霜脲锰锌600倍进行防治,病害发生严重用50%烯酰吗啉1500倍与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混用防治。


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有问题可以共同探讨,提高栽培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