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被父亲曹操宠爱的曹植,为何在政治斗争中败给曹丕?

黄晴清


曹植是大才子,既有大才子的才华,更有大才子的毛病。只有文学才能,没有政治才能,又加上杨修那样的猪队友,所以在夺嫡中失败。

我们分析一下:

一、曹植文学才能高,政治智商和情商都低

曹植号称才高八斗,文学才能确实是远远胜过曹丕的,而且能即席赋诗,才思敏捷。

曹植是大才子,超一流的文艺青年。

只不过,吟诗作赋,代替不了打仗和治理国家。

曹操的死对头,孙权、刘备,哪一个也不会因为看了 《铜雀台赋》 就归顺曹魏。所以,曹植的文学才能,在治国理政方面,不仅不一定是优点,闹不好还是缺点。

而且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为曹操所不悦。


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经常让曹操失望。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当年十月份,就立曹丕为世子。


二、猪队友帮倒忙

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这些人都希望拥戴曹植为世子,但是这些人的主意都很不高明。

杨修确实很聪明,可以洞察曹操的心理,说白了就是能看透曹操。比如曹操为了防止别人在自己睡着之后暗害自己,就杀掉了来盖被子的侍从,事后还假装是梦游杀人,本来都糊弄过去了,杨修却自作聪明的说出真相,令曹操暗恨在心。

在部下面前,曹操更愿意保持神秘,让下属不明所以,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下属,让下属称颂:丞相神人也!我等不及!

谁知道,碰到杨修这个大傻帽,偏偏就揭穿曹操,把曹操的真意解释给大家听,弄的曹操咬牙切齿。

杨修也是作死和故作聪明,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多说其他人,司马懿能看不透曹操的想法?人家为啥一开始装作看不懂,等曹操自己揭穿谜底,然后才故作恍然大悟,连说,丞相神人,我等不及!

曹操为了比较曹丕曹植的临机反应能力,故意让二人出城,却秘密吩咐不放二位公子出城。曹丕被阻挡,只好老老实实的回来了。曹植却听了杨修的话,说我奉命出城,你敢阻挡,就杀了守门人。曹操一开始觉得曹植很聪明的,但是后来听说是杨修出的主意,深恨之。

最后,干脆以搅乱军心的借口杀掉了杨修,也除掉了曹植的这个智囊。

有这样的猪队友,不如没有。


三、曹丕文武全才,政治上成熟老练,为人深沉狡诈,有司马懿等人辅佐


所以,最后曹植落败,曹丕胜出。


这是我在悟空问答的第126篇,如果喜欢,请加关注,查看前面的125篇。


陈健4396


才高八斗,又深受曹操喜爱的曹植,为什么会在夺嫡战中败给曹丕?

长期以来曹植和曹丕的世子之争一直是三国爱好者讨论的重点,相比于曹丕,曹植的确更加有才,更加受曹操的青睐。可是为什么最后继承曹操衣钵的却是曹丕呢?下面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点评。

首先其实能继承曹操衣钵的并不是只有这两个人,比如曹冲、曹昂、曹彰,这些都是可以承担大任的贤能之人。但是曹冲死的太早,曹昂为了救曹操死在乱军之中,而曹彰志在边塞,讨伐外族镇守边疆,所以挑来挑去就只剩下曹植和曹丕两人能够委以重任了。

而且这两个人里,曹操其实最初还是更倾向于扶持曹植上位的,这就不得不谈曹植非同寻常的文学造诣了。可以说曹植的文学水平在曹操的所有儿子中名列前茅,曾传天下才华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这也是曹操引以为傲的。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文才等于政才”,才华是一个母文件夹,母文件夹里有很多子文件夹。而曹植就属于文才文件夹爆满,而政治文件夹空空如也的那种人。

曹植得曹操喜爱,得手握兵权曹彰的支持,很多曹操手下的大臣也在曹植后面站好了队。但是三国我们都看过,最后坐上皇位的却不是曹植,那曹植是怎么把这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呢?

一、曹植的支持者动作幅度太大

曹植得到曹操的青睐不光咱们知道,那些大臣看在眼里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以杨修和丁氏兄弟为首的曹植集团,为了让曹植可以顺顺利利的当曹操的接班人。甚至出手除去了曹丕门下的毛玠。尤其是杨修深入世子之争的漩涡,曹操对此自然会有很大的成见,而且会算到曹植的头上。

曹操最后决定立曹丕的时候,甚至还授意除掉杨修,给曹丕铺路,可见杨修已经触及曹操的逆鳞了。

二、曹植自身情商不高

曹植这个人有条件自己不知道好好利用,有文人的一身臭毛病,啥也不走心,还酗酒成瘾。喝醉以后什么话都干说,什么事都敢干,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想要派曹植去营救受困的曹仁,结果曹植上演了一手“醉不受命”功劳送给曹植,曹植都接不住,活得太随性。甚至有一次喝醉酒后,乘坐王室车马夜闯司马门,影响非常的不好,这就让曹操非常的不满,自毁前程的行为让人觉得他没脑子。

结果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也失去了对曹植的耐心。

三、曹丕的政治手段高超

说到底谁才能决定世子之位?那肯定曹操,你就是全世界都说你好,曹操不点头你都坐不上那个位置!所以做得再多不如往曹操心里做事,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曹丕逼死张绣的事情。

按理说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对其礼遇有加,彰显了自己心胸宽阔的格局,这不是好事嘛?其实不然,曹操要恨死张绣了,就因为张绣的突然叛乱,曹操损兵折将,还死了一个爱子曹昂,也让曹昂的生母离曹操而去。曹操几次去请,夫人都不回来,说张绣让曹操赔了夫人又折兵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曹操又想收拢人心,又不能显得自己心胸狭隘,这股火就一直憋着。曹丕洞察到了,如同当初许褚怒砍许攸一样,曹操嘴上骂你,可是心里喜欢啊。曹丕主动把脏水给自己泼了,曹丕更加沉稳更加懂得进退舍去之道,自知自己没有曹植有才,不得曹操喜爱。但曹丕步步为营,不去打曹植的注意而是在曹操这里下功夫,再加上曹植给机会,曹丕也就一步一步走到了曹植头上。

要我说曹植这个性格的人,生在盛世可能会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但是生在三国乱世的曹植就注定是一个悲剧角色,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说他都不是一个政治家。

其实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名气很大但仕途不顺的人,比如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等人。所以这更加证明了有文采不代表他在政圈里玩得转,遥想曹植之才七步成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绝句也流传至今,想来也是可惜了。

总结起来,曹植失败的原因就这么几点,猪一样的队友,神一样的对手,自己还没有以一挑十的实力,最终惨败!

你觉得天胡开局的曹植为什么斗不过不受曹操宠爱的曹丕呢?如果曹冲、曹昂都还在的话那么曹丕还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吗?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吧,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杨角风发作


作为曹操的第三子,曹植从小饱读诗书,才思敏捷,每次被曹操提问,都能脱口而出,有理有据地快速应答,深得曹操喜欢。但是,喜欢是一回事,是否能成为接班人,却是另外一回事。作为一个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胸怀大略的曹操对接班人问题,慎重而深谋远虑,自有一番考量。


一方面,文人习气严重的曹植,的确比不上长子曹丕,任性而为,自制力差,尤其后来做出的几件事情让曹操失望至极,越发不敢将接班人的位置移交给曹植。


公元217年,曹操喝醉以后,酒兴大发,私闯王宫大门,在帝王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策马狂奔,将法令置之脑后。曹操听说以后,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处死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曹植也因酒后莽撞行事,失去曹操对他的信任。也有人认为曹植是被陷害的,但是一切既成事实,后果恶劣已经无法改变。随后,曹操立曹丕为世子,自此一些大臣越发明确站队,曹植的支持团队土崩瓦解,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曹植心灰意冷,不仅没有发愤图强,韬光养晦,反而自暴自弃,终日买醉。到了公元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军情紧急,曹操下令曹植带兵解围,命令传到以后,曹植却大醉不醒,叫不起来,越发让曹操失望,后悔当初对他宠爱和寄予厚望,竟然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从此不再重用曹植。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曹丕继任王位,对曹植越发提防,碍着毕竟是同父母的亲兄弟,也不敢过分打压,只是不断地将曹植徙封,让他无法培植自己的势力。自从父亲去世,曹植内心也发生变化,明白曹丕只会越发难容自己,为保命过起优哉游哉的富贵生活,不再对政治前途抱有希望。


公元222,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返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借用对女神的的倾慕,隐喻自己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的破灭。


相对而言,曹植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没有发愤图强的意志,让曹操看出他缺乏政治家的自智力和大格局,无法承继曹魏的重任。


芸library


相对而言,曹植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没有发愤图强的意志,让曹操看出他缺乏自制力和大格局,无法承继曹魏的重任。


东方京川


才高并非政治手腕强,搞文学的永远斗不过阴险狡诈的政治高手。你的八斗之才,他来一队兵,轻而易举就推倒了!


良隽


简单点说!曹植智商高情商低!心机也不如曹丕!长子曹昂死后曹丕完全继承了曹昂的班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