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接触疫情感染者,是否属于疑似病例,大概几天发病?隔离期间,该注意些什么?

用户4791595562802


新冠病毒狡猾就狡猾在,发病的时间没有办法具体的确定,有的人两三天就会出现症状,有的人7天,有的人10天,有的人甚至可以达到14天、24天甚至39天,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身体状况比较好,免疫力比较强,可能呗感染以后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康复了,这些都是有案例的,而更多的人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时候没有症状,并且检测还会出现3阴患者。

所以医护人员以及专家教授等,一直在大力的科普宣传新冠肺炎自我如何的去判断,如何的去防护,如果自己发现接触过感染着,无论是否有症状,一定要紧急的进行隔离至少14天,如果发现有症状,一定要注意拨打12345热线进行求助,不要随意进出,尽量做好少接触人,少去公共的环境中,以避免传人他人,当然也不要过于恐慌,有的时候人在紧张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咳嗽或发热等的症状。


那么居家隔离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找带有独立卫生间的房间进行隔离,每天家中要做好消毒,三餐放在门口,不要人与人之间的任何接触,家中的马桶随时要盖好马桶盖,尤其是冲水的时候,还要做好消毒,每天测量体温,以及还要适量的运动,足量的饮水,均衡的膳食来增强自己身体的免疫力,以更好的抵抗病毒,如果14天以后没有任何症状,并且间接接触的人已经确诊,建议还是应该做检测,尽量排除风险,如果接触的这个间接的人没有确诊,那么则不用过于担心。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间接接触疫情感染患者,是否属于疑似病例,大概几天发病?

间接接触疫情感染患者不一定是疑似患者,

什么才是疑似患者?



症状体征、某些影像学检查和抽血化验检查出现以下的表现:

①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呼吸窘迫等呼吸道症状。

②拍胸片检查或者胸部CT 检查有多发斑片状阴影,甚至出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最严重的是出现肺实变。



③抽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总数减少。

如果有接触疫情患者或者其他的流行病学病史,只要以上的这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任意两个条件或者没有接触过感染患者或者其他的流行病学历史,只需要符合以上的这三条就属于疑似患者。

间接接触疫情感染患者,不一定都发病,不发病则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如果发病的话一般是病毒侵入人体之后大多数潜伏3~7天,最短的只需要1天,最长的需要14天,个别特殊的目前发现可以潜伏长达24天才发病出现症状的,只有发病出现疑似患者的表现才称为疑似患者,其他的均不属于疑似患者。



隔离期间需要做好个人和家人的防护措施,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及良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和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加强锻炼身体,提高锻炼,注意手卫生,居家注意消毒。


佳园道


间接接触新冠肺炎感染者,属于需密切注意人群,不属于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简单来说,是指直接接触过间接接触过确诊病例,且表现出一定症状的,比如发烧、干咳、乏力等,以及影像学特征,比如观测CT有无肺炎感染。

疑似病例需要经过核酸检测等手段来确诊,期间需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

间接接触感染者后,居家隔离该注意什么?

一定要单独隔离!在饮食和生活上都不要和家人接触。住单独的房间,用专用的碗筷。

经常消毒。自己的房间,自己用过的物品都要及时消毒。

即使居家隔离,最好也全天戴口罩。这样可以避免飞沫传播,或遗留在物体上。

加强饮食营养,可以熬点鸡汤,适当补充蔬菜水果,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保持水分摄入。

早睡早起,养成睡眠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早晚两次测量体温,如有两次以上超过37.3,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最后及时联系社区防控人员。

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恐惧。


鲁南制药小贴士


间接接触疫情感染者的人,但是并不能诊断为疑似病例,所谓疑似病例是有疫区接触史或者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且已经出现症状,辅助检查也符合此病的表现,但是没有经过核酸的确诊,不过随着治疗经验的增多,现在有的专家也强调不要过分强调核酸的重要性(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只要辅助检查符合诊断就要及时收治。具体能几天发病还要看潜伏期的长短,一般的一周左右就会发病。对于隔离期间的人,要放松心情、多饮水、加强营养、按时休息、勤洗手、房间定时通风,定时检测体温。


蜗牛儿爱吃肉


比如在发热病房门外与病人一门之隔?其实不是飞沫,就比较好。一门之隔,病毒浓度小,如还在二米外,那风险非常小。带个防护口罩都行,不用N95。如门开了,病人正咳嗽,那就危险。没N95就快离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