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藥會不會二次爆發?

01

從點到面,從內到外


今天A股唯一的亮點還是科技,尤其是細分的5G板塊,我自選5G指數和基金分別暴漲6%和8%。


這種漲法確實讓人無語,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


創業板繼續創新高,這種行情真的很瘋狂,也能看出A股的炒作風氣有多旺盛。


今個不講這個,討論下醫藥會不會出現二次爆發?


國內疫情逐漸控制住了,數據上出現了非常好的改觀,但隔壁的韓國和一衣帶水的日本,都出現了三位數的確診人數。


這一點與當初武漢的情況很相似,從零星的確診到大面積的傳播。


就因為這個原因,全球資本市場都跌了,避險品種黃金再次充當了“接盤俠”。


之前就是因為這件事,醫藥順勢又漲了不少,一旦在國外進一步發展,會不會再二次爆發?


事件歸事件,情緒歸情緒,畢竟在A股刨食謀生計,關係到咱們資金賺錢與否,必須想想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怎麼計劃。


有人現在看著科技心癢癢,又不敢上車,如果你問我,我也沒辦法給你太多建議。


還是那句話,按耐不住就小倉位上,能砸下來是本事,否則正好吃點肉,別糾結,不然每天看著賬戶吃飯都不舒服。


回到醫藥上,我覺得大概率會有反覆,起碼消息面上,會給醫藥一些不斷嘗試的機會。


不管是買了,還是賣了,儘量做到不情緒交易。


比如,科技板塊沒買過,也不心癢它的收益,我相信該賺的自然賺,不過多強求。


……


最後再推薦下,性價比高的重疾險「達爾文2號」今天晚上12點就要下架了。


趁著還有一點時間,有想買的讀者,可以點擊瞭解下達爾文2號重疾險


……


三牛開泰行業組合,很久沒買了,今天入手點地產。


我想了下,本來精選行業組合就是為了實盤驗證業績如何,今年會對這個組合再做部分調整。


除了納入A股中現金流比較充裕的行業,像證券和保險會拆分投資兩個基金,也會考慮加入彈性更大的成長行業(投資門檻更嚴格)。


*溫馨提示:觀點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對你有用,轉發是最溫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2020年2月24日暨

第674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數據


最近,醫藥會不會二次爆發?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淨利潤/淨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淨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極度低估和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概率大,具有投資價值,可選擇定投,極度低估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灰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估值適中,已持有倉位繼續觀望等待,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極度高估和高估指數,安全邊際和投資價值低,根據市場熱度謹慎對待,建議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淨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估值區間分佈:

極度低估:V<10%

低估:10≤V<30%

合理:30≤V<80%

高估:80%≤V<90%

極度高估:V≥9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