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息非常低,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还是习惯存在银行?

品多多VV


老人靠退休金生活。钱够花就行了,搞什么理财别到时候弄个鸡飞蛋打,不划算。存到银行最可靠。需要时到银行取方便。也别买药,买保健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锻炼身体,也增强记意力,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玉祥157755369


为什么老年人喜欢把钱存到银行里呢?我对这个问题专门做过分析,我先说两个案例,然后再分析原因。

我的一个亲戚家是农村的,是一个退休教师,由于手里积累了一点存款,听说网上理财收益很高,而且利息兑付也很及时,于是就投资了20万元,就是大家熟知的P2P,结果后来平台跑路,投资到现在也没收回来,他这种情况,是很多老年人的笑柄,他们觉得虽然存银行利息低,但是安全,这是最关键的。

还有一个是我们单位退休的干部,他可谓见多识广,退休后开始下海经商,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销售商业礼品,后来遇到一个红颜知己,专门做投资,发现经商不如投资赚钱快,结果到处借钱投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不但鸡飞蛋打,连自己的房子也被拍卖了,我们退休的同事都对此耳熟能详,所以他们感觉还是存银行牢靠。

上述案例说明,有些老年人也是想获取高收益的,但是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这给很多老年人起了警示的作用,大部分人辛辛苦苦赚了一点养老钱,是不敢去冒大风险的。

所以老年人喜欢把钱存到银行,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一是自己的退休金都从银行代发,月月跑银行,对银行的业务比较熟悉,比如利率什么时候上浮?大额存单什么时候发行?国债什么时候开卖?所以他们有自己的投资方式。

二是老年人之间互相会进行交流,像前面说的两个案例,我都是从老年人口里得到的,他们对于投资失败的案例记忆特别深刻,对于一些投资成功的案例,他们认为时间还太短,不能验证其准确性,往往持观望的态度,所以还是喜欢把钱存到银行里。

三是老年人对现在的一些投资工具不熟悉,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有些人不认识英文字母,对于投资理财的知识更是有局限,所以我告诉他们创新存款、货币基金这些概念的时候,他们理解起来都非常费劲,而银行存款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四是年龄大了会变得更加保守,老年人经历的事情太多,年龄越大越知道自己个人能力有限,这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保守,更喜欢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银行存款有实体营业厅,有纸质存单,有国家担保,他们觉得存款更安全。

总之,尽管我们感觉银行存款利率比较低,但是据我了解,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之道,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理财,他们的资金和投资周期安排的都比较合理,长期算下来,投资收益也还是可以的。


互金直通车


这个问题我也经常拿来问自己。

刚开始很不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为什么到了年底就把一年攒下来的钱存为定期。

后来,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变大,也慢慢地理解他们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为这个问题再加点料。

我认为不仅仅是很多老人习惯这么做,很多中年人也这么做(60后、70后)。

话不多说,接下来来谈谈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这是一个从小就扎根在心底的习惯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但也有例外,龙变虫、凤变鸡、老鼠变老虎。

借这两句话,我就想和大家说,一个婴儿最终长大成什么人,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决定。

遗传大家都懂,就是从上一辈继承下来的基因,比如说长得像。

环境呢,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从小到大接受的各种教育,如父母、学校和社会。

由此,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老年人总是把钱存在银行里。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这些例子:

一个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在儿女家生活的时候总是习惯买很多的菜把冰箱塞满。

一个在饭店经历过严重火灾并险些丧命的人,每次到公共场合时总要先知道后门在哪里。

这些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的遭遇形成了他们的习惯。

那么老人存钱的习惯就好理解了。

现在我们所说的老年人大多是40后、50后。

那时候的他们过的是啥日子,过的是饥寒交迫、担惊受怕的日子。

经常是吃一顿不知道下一顿还有没有,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如果运气好、收成好,有了不错的结余,还能去挥霍、去投资地产?

当然不会,还是过的“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日子,把结余都省下来以备万一。

所以说,老人已经这样过了几十年了,早已把这种习惯牢记在心。

存钱在银行也就不足为奇。

可能也有过拿钱做些其他事情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排除老人也想拿着钱像年轻人一样买个基金、股票。


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不是每个老人都像巴菲特、盖茨那样,大多老人都是普通人。

生活在这么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连年轻人都要时刻努力不让时代抛弃自己。

更何况本来起点就低的老人们,他们大多没接受过多少教育。

所以说,就算老人们有想法,但是“不会用”是个天然的障碍。

很多老人目前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但去银行存钱不一样啊,多多少少也存过几十年的钱了。

再加上银行几乎已经普及到每个乡镇,还有什么比去家门口的银行存个钱更省事的事情呢?

年纪大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冒险了,更何况还是孩子们给自己的生活费

1.年轻的时候,去多闯荡、冒险没多大问题,但老年人不行。

因为年轻人犯错的成本很低(不违法),大不了是几个月的生活费。

但老年人不一样啊,他们大多已经退休,拿着子女的钱和自己的退休金。

这时候再去像年轻人那样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去投资,会让自己陷入非常难的困境。

更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有很多报道称老人被卖保险、保健品的骗子把养老的钱都给骗走了。并且因此和儿女的关系也变僵。

2.老年人很多钱都不是留给自己的,大多还是为子女以及自己的孙辈准备的

老年人已经走过了大几十年的岁月了,该体验的也体验的差不多了。

就算还想体验些新鲜的,但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各个感官的能力严重退化。

并且老人都想为自己的孩子们做点什么、不拖累他们。

所以,老年人怎么会把儿女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拿去做些有风险的事情了

以上呢,就是我的全部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进行指教、交流。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


GloryLong


因为老年人跟不上时代发展,不会用手机银行周转资金,只能存银行。其次老年人思想保守,不放心把钱放在网上银行,认为手中只有拿着存折放心踏实。

我有个同事,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退休金比较高,每月他都要去银行取钱存钱,很费功夫,也不方便。我觉得奇怪,就跟他介绍用手机处理工资的好处。

当时是2013年,网上某宝的存款收益曾高达7%,以致我天天看收益了几块的,心里可高兴了。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这么做,感觉很好,是稳定安全又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

我先再手机上下载淘宝等购物的,这样避免去超市浪费时间购物,网上购物选择余地大,可比性强,物美价廉,还送货到门,除了新鲜蔬菜,几乎所有物品都是网购。

手机上再下载自己支工资的银行,我还办了一张借记卡,也把卡的银行app下载到手机上。这样购物可先借银行的钱,每月定期还上就行?

手机上又下载支某宝,把银行卡、购物都连起来,每月工资下发后马上存在宝宝里,购物用透支卡支付,这样可多得一个月红资利息。

别小看这利息,日积月累也比较客观,这几年光这块收入近八万元!要是像前几年那样高的利率,更是一笔客观收入。

这样做避免去银行排队,节省时间,也不用数钱担心数目不对。特别逢节假期前银行人特别多,每当看到银行长长人流我暗自为自己的聪明做法高兴。

我把这购物理财方式告诉了同事,说真的当时要不是关系好我真不想说。这么省事省时省力收益远比银行高的好办法,为什么不用?

我原以为同事听了会跟高兴,会说感谢我的话,可每想到他说,他父母就相信那张纸———存单,觉得钱放到手机里看不见摸不着,很不放心。

这几年银行也与时俱进了,用了自动存取款机,但是我觉得效率还远远不够,老年人习惯不好改主要是不会用,如果年轻人帮助老人学会使用,我想他们会接受的。

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手机存钱,既是孝顺老人,让老人不用出门就能办理,又能确保人身安全,不会出交通事故,保证资金安全,收益还远比银行高,何乐而不为?

欢迎您对我的回答留言!

请关注我,每日为您发恋爱婚姻情感内容。




日得人生


你的看法有点片面。有些人存款是为安全而存在的,这就是客户习惯去银行存款的理由。

银行人告诉你:不止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同样有钱存定期存款。只不过年轻人手中有存款的少,中年人买房的多。比例其实是一样的。

这些人特别理性,任你说破天去,连理财业务都不办,你越提醒他们存定期,利息少,不划算,他们越以为你在骗人。事实上站在专业的角度上,银行推荐给客户的,确实比他们自己要的定期存款收益多很多。

虽然说高风险有高回报,低风险收益低,但是人的想法很难改变。你也不能说他们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对,但是同样存一年,你就不点,人家是你一两倍,就想问一问,钱多咬手吗?!!!

哈哈,银行人只是尽义务提醒,办与不办主动权在客户。



红姐来自凤城


银行存款利息很低,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还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习惯。因为现在老年人基本都已经60多岁了。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理财渠道,也没有那么多的理财产品。

他们的钱要么存在银行,要么就购买国债。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习惯。等到理财渠道极大丰富,理财产品遍地开花的时候,他们也已经老了,传统的理财意识和习惯,使得他们对当前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财市场并不感冒。

也有人说是因为信任。长期以来,人们对银行形成了心理依赖,同时也对银行具有了天然的信任。认为银行是最安全的,可以把钱放心放在那里的一个地方。银行就像他们的亲人一样。

有很多退休老人们,银行是他们最愿意光顾的地方。尤其是发工资的那一天,他们总会出现在银行柜台前面,亲手取出自己的工资,然后再存进去。哪怕只是让钱经一下自己的手,也觉得踏实。

我的老丈人八十多岁了,自从退休之后,几十年风雨无阻,在每月发工资的那一天,一大早就高高兴兴的去了银行,把工资取出来,虽然已经经过了点钞机,老头还是习惯性的数来数去,最后又如数地存了进去。

有时候家里人觉得他年纪大了,说帮他去取或者通过网银转存,他都不同意。当然我们心里知道,老头即使不取钱,到银行走一趟,心里也踏实。

习惯也好,信任也罢。老年人选择把钱存在银行,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也是财富管理的本质,安全是第一位的,老人们也并不是太看重收益。

老人们存在银行里边的钱,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是他们的养老钱、保命钱,不能有一点点闪失。

这也就是说,老人们为什么喜欢把钱存在银行的原因。


南公子


要说银行存款利息非常低,这也有些夸张,实际上部分创新存款产品利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甚至不亚于定期理财产品及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最关键的是,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而言,一般性存款执行存款保险条例,50万元以内100%赔付。因此,在安全性高的前提下,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偏爱就容易理解了。

每每说到银行存款产品时,有人一定会说不划算,因为跑不赢通货膨胀,越存越少了,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产品安全性,尽管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选择面也越来越广,但那些高收益产品基本都是伴随着高风险的,这不符合普通老百姓的投资需求。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光看理财收益,其实真正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人的靠谱产品并没有多少,所以很多老年人喜欢抢购储蓄国债和银行存款产品。因为以上这类型的产品都基本是低风险,而且有国家信用做担保或者存款保险条例保护。

总之,您说的很多中老年人习惯将钱存入银行,这谈不上习惯,而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银行作为我国三大金融机构之一,是老百姓最为信赖的,认为安全性最高的,同时流动性也是比较强的。这并不难以理解,老年人手上拿着可能一辈子的积蓄,首要的考虑就是这笔钱的安全性。对于他们来说,能否实现财富增值并不是最主要的,保值就已经是达到了目的,即使是跑不赢通胀也不会多考虑的。


东震木


谁说存款利息非常低的呢?银行存款利息不低

说银行存款低的人,是不是指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利率,国家基准利率是0.3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目前只有0.3%~0.35%,个别银行比国家基准利率还低,这就是利率的市场化。

同样,银行为了吸引固定长期的存款,往往对定期存款利率有很大优惠。比如,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商业银行吸引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般比基准利率上浮20%~30%,也就是说利率一般在3.3%~3.575%。

银行大额存单是2015年银行才推出的一种存款理财产品,优惠利率比基准利率高出40%~55%,利率能达到3.85%~4.2625%。相信不管什么情况,4%的利率不会太低。

老年人存款的条件

虽然说我们一些理财产品的利率能达到5%甚至6%以上,但是往往不适合老年人。

第一,发行规律很不固定。很多理财产品,都是有银行或其专业理财的子公司不定期发行的,不仅老年人难以知晓,甚至年轻人也只能通过网上银行的手段去获取信息。理财产品都是有限额的,一些好的理财产品非常抢手,老人还在银行排队呢,结果抽到号到窗口就卖完了。

第二,门槛条件较多。利率越高的产品门槛条件越多,比如起步10万、20万,甚至上百万。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这样高的积蓄的。

第三,流动性不如存款好。银行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有封闭期的,有的封闭期甚至长达一年两年。对于老年人来说,万一得大病,急用钱的时候取不出来,可就麻烦大了。银行存款随时都可以兑现,真遇到紧急事件,利息有损失也无所谓的。

第三,安全性受到质疑。有的理财产品收益高,但是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比如说一些股票类基金,时常会出现涨跌风险。再加上一些民间借贷,根本是非常不安全的。个人可以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也划分为PR1级到PR5级,分别是谨慎级、稳健级、平衡级、进取级、激进级。平衡集是大多数不会亏本的,但是进取级以上本金的安全性就都难以保障了。老年人理财是以稳定安全为主,肯定不愿意冒这个险。虽然银行有风险控制,但是老年人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一般不愿意听取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

如果仅相差一两个百分点的收益,50万元一年也就是5000到1万元。很多老年人想自己还能活几天呢,才不会在乎这几个百分点的收益呢,一切要以安全为主。

银行存款是有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一个银行所有存款账户内的50万元以内本息可以得到全额保障。再加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几乎是0。所以,老人们更愿意相信的还是存款。


暖心人社


银行存款利率非常低,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还是习惯存在银行,从相关数据来看在我国,其实不仅仅是老年人乐忠于银行存款产品,从存款总量来看我国80%的储户均是选择的银行存款产品,为什么大多数储户选择银行存款产品哪,主要还是因为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较少,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这里说一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管新规

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的落地与实施,打破各类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今后不管是银行业还是金融机构,均不得在推出成弄保本收益理财产,也就是说目前任何除银行存款产品,其余理财产品均即便是风险在低也是存在一定风险。

银行存款安全?

就目前来看选择银行存款是目前安全性较高的产品,因为各银行所推出的一般性存款产品,不管存款银行发生哪些问题导致银行经营不善,破产或倒闭储户存款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失,因银行一般性存款产品,均是受存款保险条例本息50万元保障。
再加上我国对于银行业的管理非常严格,各个银行每月每季度每年,均是需要向央行以及银监会提交相应的财务报表,经审核发现某银行存在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央行以及银监会是会第一时间下令整改,在银行无法自行解决或存在信用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央行以及银监会是会依法接管该银行,保障广大储户存款利益。

小结:可以说除国债外,各银行所推出的一般性存款产品安全系数最高,所以我国大多数储户乐忠于银行存款产品。

老年人为什选择银行存款?

其实也是很容易解答的,因为老年人思想观念,风险承受能力,接触新鲜事物等较弱,以及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家庭和生活当中各项支出已不再操心均有儿女承担,在有一部分存款或退休金的情况下,往往都是会选择一些安全有保障的银行存款产品,并不会让自己的老本存在任何风险。
不过对于接触银行存款产品较多的老年人,在选择存款的时候其实也是会考虑,储户国债,大额存单这类产品,因为存款利率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灵活性高于传统存款产品。


综上:银行存款利率低老年人为什么还选择银行存款,其主要还是因为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于金融知识的缺乏,所以在闲钱的时候会选择银行存款不选择理财产品(并非绝对毕竟对于金融知识比较了解的老年人,均是会抽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到各类理财产品当中提升总存款收益率的提升)。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全部分享与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哪方面有遗漏留言评论交流。「点赞关注」本文章本人原创,谢绝抄袭21:05

福星卡汇


理财要在安全性、收益率、流动性三者间寻求平衡,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把钱存到银行就成为主要选择。


国内缺乏安全稳妥收益率又高的理财渠道,理财陷阱多,理财骗局多,老年人正是上当受骗最多的群体。在长期以来的现实教育下,老年人自然也能认识到钱存到银行最安全。


老年人对电子产品不够熟悉,使用智能手机往往也只会简单的功能。余额宝、微信支付、手机上购买理财产品及炒股等操作不熟悉,这是最大的障碍所在。


老年人往往比较谨慎,担心上当受骗,使用手机理财总感觉没有存折更安全,显然看得见摸得着的银行更让人安心。


在有存款的群体中,中老年人占了绝对多数,年轻人有存款的反而比较少。正因为如此,骗子们纷纷把黑手伸向了老年人。有的骗子在社区开店,送鸡蛋小礼品,免费健康咨询,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小恩小惠,诱导老年人听课,然后让他们购买昂贵的商品或者投资理财,最终将老年人的存款掏走。


除了面对面的骗局,还有电信诈骗也把老年人当作重要客户。骗子们每天要拨打上百个电话,各种花样,各种套路,老年人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与高一点的理财收益相比,显然本金的安全更重要。


即便是银行,老年人去存款时也经常被忽悠买成保险,到期了取不出来,或者真实收益非常低,最终只能吃哑巴亏。


综上所述,老年人之所以热衷银行存款,三大原因:1、担心其他理财方式不安全;2、被骗的案例太多了;3、对智能手机和各种理财方式不熟悉,有顾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