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1家景區入園9.5萬人次,管理方提醒:“放飛自我”為時尚早

別放鬆!別盲目樂觀!南京市景區恢復運行以來,絕大多數市民都能做到自覺戴口罩、配合測量體溫入園,不扎堆不聚集。但依然有個別市民“放飛自我”,摘口罩拍照、搭帳篷野營等等,讓人忍不住捏把汗。

對此,景區加大了防控力度,通過無人機、巡邏車“喊話”提醒市民戴口罩別聚集,並通過客流實時播報、啟動限制網上購票數量等措施呼籲錯峰遊園,成果初顯。今天(2月23日),全市31家景區入園人數9.5萬人次,比前一日有所下降。

市民:“不能添亂!哪裡人少去哪裡”

《各位,還沒到摘口罩扎堆的時候啊!》今天,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裡都在轉發這樣一則帖子。帖子裡曝光了個別市民在梅花山賞梅不戴口罩,體育公園停車場爆滿的圖片。

“不能放鬆了警惕!”“少出門,不聚集。疫情未完全消散,不要辜負了所有人前面的努力”……網友紛紛跟帖,批評這種“放飛自我”的行為。市民劉先生轉發這則帖子並評價:“等等,再等等!玄武湖依然碧綠清澈,梅花山照樣花團錦簇。等疫情散去,再共赴春光。”

“本來要帶孩子去梅花山賞花的,但看了景區的動態客流播報後,我們立即決定掉頭,去濱江公園轉轉。”今天上午10點,市民李木子一家三口開著車出門放風,臨時更改了路線,“現在非常時期,安全第一。”

“哪裡人少,我們就去哪兒。非常時期,不能添亂!”市民毛女士說,梅花山、玄武湖、夫子廟這些“熱門”景區,儘管恢復運行了,但近期家人都不打算去。“女兒在家裡憋得慌,想出門透透氣。我週六帶著她去綠博園放風,週日又去了湯山摘草莓,都是人不多的地方,大夥兒也都很自覺戴口罩,綠博園進入還要查身份證。”

景區:無人機巡邏車“陸空齊喊話”

南京31家景區入園9.5萬人次,管理方提醒:“放飛自我”為時尚早

今天下午3點,通往梅花山的幾個入口處,已經基本沒有排隊現象。目前整個鐘山風景區共設置紅外影像測溫儀共6臺,其中進入梅花山的明孝陵3號門就安裝了2臺,加快入園速度,避免聚集。

南京31家景區入園9.5萬人次,管理方提醒:“放飛自我”為時尚早

南京31家景區入園9.5萬人次,管理方提醒:“放飛自我”為時尚早

“花再好看也不要忘了,把口罩戴戴好!”在梅花山,除了上馬無人機“雙語”喊話,還在地面也增設了廣播語音喊話。從山頂到山腳,景區工作人員不停走動“巡邏”,一旦發現有人脫下口罩賞花,馬上勸導制止。

前兩天,體育公園因為有人扎帳篷被網友“曝光”。今天,景區出動了無人機、巡邏車“陸空齊喊話”:“不搭帳篷,不聚集,不扎堆,戴口罩,安全衛生最重要。”成果也非常顯著,有的市民直接放棄“紮營”打算,改成了散步。

“風景即使再美,也請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照顧他人。”在頭陀嶺景區,樹上懸掛的“小喇叭”反覆播報語音提示,提醒登山市民不要摘口罩。

鐘山風景區的安保人員、機關人員、文博場館人員還組成了一支上百名的志願者隊伍,分散在梅花山等處,對不戴口罩、聚集等行為,第一時間勸導制止。

在整個鐘山風景區,防疫消殺的人員忙個不停,廁所門把手、水龍頭每15分鐘消毒一次,垃圾桶每2小時消毒一次,公共休憩區域的欄杆、座椅背等設施每小時消毒1次。核心景點內30個廁所還安裝了感應式洗手液盒,便於“無接觸”洗手。

數據:“錯峰遊園”引導出成果,客流下降

多個重點景區啟動了客流臨時管控措施,引導市民“錯峰遊園”。

在鐘山風景區,客流一旦超出核定人數的80%,景區將啟動限制網上購票數量、現場提示等措施來進行客流預警。每天9:00-17:00,景區官微每小時播報在園人數。

在體育運動公園停車場和中山陵停車場,承載量分別達到50%和70%時,就將啟動預警機制實施交通管控,外部車輛禁止入內。

在玄武湖景區,微博每半小時就會公佈即時在園人數和累計入園人次,引導市民合理掌握出行時間。

雨花臺景區內的“梅崗”實施有限開放,市民需分批進入,瞬時最大承載量不超過50人。

在管理方的努力和市民支持配合下,錯峰遊園成效初顯。

2月23日,牛首山文化旅遊區也恢復運行。至此我市已有31家市區、區屬景區恢復運行。市文旅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天下午5:30,這31家景區共計接待9.5萬人次,客流均有序可控,未超指導承載量。

“和22日相比,23日景區數量新增了一家,但總體客流量卻減少了3000人。”市文旅局相關人士表示,在市民鍾愛的玄武湖、夫子廟(含老門東)、鐘山風景名勝區這三大景區,客流量和前一日相比,也都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