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誰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司馬公昭


有關蜀漢滅國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劉禪,因為他太昏庸;也有人說是黃皓,是這個死太監才誤的國。就我個人來看,都有道理,但都不全對。蜀漢亡國的真正禍首,是益州士族。

蜀漢即將滅亡的時候,群臣在討論是往哪兒跑的問題,有人說往南跑,有人說往東吳跑,這時陳壽的老師、光祿卿譙周站出來,大放了一通厥詞。先是論證了南逃和東逃的不可取,然後似乎“正義凜然”道:“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

這段話被後人罵成了千古遺臭之言,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註解的時候引用了孫盛和孫綽的話,全都是抨擊這種賣國言論的:“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況稱天子而可辱於人乎!”

但是譙周只是一個小人物,他在朝堂之上的作用並不大,若不是這番賣國言論和陳壽老師的身份,他可能連進《三國志》的資格都沒有。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後的勢力,也就是益州士族。

蜀漢的政治格局非常複雜,大體來看,就是由劉備入川前的“荊州勢力”、劉焉父子的“東洲勢力”和益州土著所構成的金字塔。益州土著人數最多,經濟實力最強,卻被迫處於最下層位置,這就讓他們非常不滿。

更要命的是,在曹魏和東吳的皇帝都已經向士族妥協,開始將政權無條件向士族過渡的時候,蜀漢方面還在拒絕妥協,並且堅持“依法治蜀”。要堅持這個原則,就必須犧牲大部分人利益,自然就只能是士族吃虧。

所以,蜀漢的士族對這個政權早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滅國對他們來說沒有痛苦只有福利。而譙周,只不過是他們的代言人而已。



青言論史


我們先探討一下三國後期大的歷史環境:

蜀漢是三國當中治理的最好的,所以他也就是最先滅亡的。——易中天

曹操一開始想建立一個寒門法家的政權,但是曹丕為了當皇帝向士族低頭了,還搞出一個九品中正制,曹魏徹底變成了士族政權。

再看孫吳,為了穩固江東,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孫權也不得不向顧陸朱張四大家族低頭。孫權稱帝的那一刻起,江東實際上也是被士族控制了。

最後看蜀漢,諸葛亮推行依法治國,抑制豪強特權,益州士族在蜀漢基本佔不到太大的便宜。士族掌權說到底就是要維護士族自己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曹丕和孫權為了自身政權的穩定,拉攏討好士族,然而這一套在諸葛亮這裡根本沒有市場,堅持不向士族低頭,律法嚴明,政治相對清明。 然而當時士族掌控政權是歷史潮流,蜀漢國力最弱,諸葛亮又不肯討好士族,即便治蜀有成效,但最終得不到士族支持。諸葛亮死後,曹魏大軍壓境,蜀漢一片投降之聲。(士族心想,曹魏一來就可以實行九品中正制了)

諸葛亮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但還是擋不住歷史大潮啊,心疼丞相……

所以,我覺得,如果非要找一個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的話,我覺得只能說是——歷史規律。


烏有卿


鄧艾、鍾會為什麼能滅蜀成功?

姜維做為軍事主帥,難逃其責。在鄧艾、鍾會之前,曹魏共三次打過漢中,分別是曹操、曹真、曹爽。曹操那次,劉備據險固守,曹操打不下來,最後只能放棄漢中,而劉備真正擁有了漢中。

而到了曹真,兵分三路進攻蜀漢,但是因為路途遙遠難走,後方補給困難,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曹操走了一個月,才走到一半,漢中的山門沒見著,就被曹叡一旨詔書,給調回去了。

到了曹爽那邊,曹爽本打算借這個機會提高自己的威望與軍功,鞏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蜀漢方面同樣採取的是固守戰法,曹爽花費巨大之後,仍是無功而返。其實諸葛亮打曹魏,曹魏也採用這個方法,不正面打,就是拖死你。

姜維北伐後期的時候,他的內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知道,如果採取以前的固守漢中的方法,那麼是很難取得大勝的,基本就是曹魏來了,然後走了,姜維的心更大,他想關門打狗,讓曹魏大軍進來,然後再吞掉曹魏大軍。

可是他沒料到曹魏直接出動了二十萬大軍,而鄧艾也發現了姜維佈防上面的漏洞,那就是姜維的主力要擋住鍾會的主力,那麼陰平一帶必然削弱,那麼他是有機會的。名將果然是名將,抓住一切機會,自然,鄧艾成功了,成都望風而降。

蜀漢為什麼會滅亡?

是劉禪的責任嗎?是黃皓的責任嗎?是姜維的責任嗎?是譙周?自然都有,但都不是主因,劉備的蜀漢對於益州來說,都是外來勢力,益州人發現,他們現在的生活甚至還不如劉焉、劉璋時期,畢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仗要打,那麼多負擔要負。

所以劉備的夷陵之敗後,諸葛亮的出師表說,益州疲憊,就是這個原因,益州內部開始反對姜維的北伐,開始認為蜀漢應該投降曹魏,那麼戰爭就能結束,其中的代表就是譙周。

而對於劉禪來說,他也覺得沒有堅持的必要與勝利的可能,當然姜維並不這樣想,他並不願意就此失敗,還打算詐降,通過鍾會達到復國的目的,可是益州人都累了,都想投降曹魏了,諸葛亮死後,蜀漢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簡單說


提到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庸碌無能的劉禪,弄權誤國的黃皓,勞師北伐的姜維、冒失出戰的諸葛瞻等,但他們只是蜀漢走向滅亡的間接推手,而直接埋葬蜀漢的掘墓人則是那個,動不動我夜觀天象怎樣怎樣的“閒散顧問”光祿大夫譙周,也就是陳壽的老師。

因為,他靠著一張嘴,力排眾議,說降了劉禪,說降了蜀國朝中大臣,葬送了北地王劉諶抵抗鄧艾的一腔熱血,阻擋了霍弋欲起南中之軍救護國都的愛國之舉,更給鄧艾送上了一份驚天大功。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鄧艾率數千魏軍成功翻越陰平小道,江油守將馬貌不戰而降。因此,鄧艾得到糧草補充,部隊困境隨解。接著,鄧艾深憂日久生變,不敢停留整頓,又迅速率軍攻克綿竹、斬殺諸葛瞻父子,蜀軍防線隨之崩潰,鄧艾乘勝進擊,一舉佔領雒縣(今四川廣漢北),大軍逼近成都。

當日,劉禪忽聞近臣奏報:“城外百姓,扶老攜幼,哭聲大震,各逃生命。”因此,劉禪驚恐失據,立即招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多數大臣認為:“成都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棄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險峻,可以自守,就借蠻兵,再來克復未遲。”

對此,光祿大夫譙周極力反對,南蠻之人反覆無常,加之平時不但沒有給予其恩德,還要徵收稅賦、兵員,又豈會忠心擁護朝廷,如果前去投靠,必生禍患。

接著,多數大臣又提議:“蜀、吳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

聞言,譙周又站出來反對,一國豈有兩個天子之說,如若前去,也只能以降臣身份自居。同時,魏國勢大,只有魏能滅東吳,而東吳無法滅魏。倘若東吳被魏所滅,再投降魏則是二次受辱。既然都是投降受辱,不如直接投降魏,丟臉也就丟一次而已。

群臣又問譙周:“如果鄧艾不接受投降,又該怎麼辦?” 譙周不以為然:“如今,東吳還未降服,魏國還要做給東吳看。所以,鄧艾不但會接受我們的投降,而且還會以禮相待。如果陛下降魏,魏國不封陛下的爵位土地,我會親自前往魏國首都,用古人的道義為您力爭。”

正所謂:“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 譙周為何敢出此“亡國君辱”之論?只因劉禪視其為師,經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他則一一引經據典給以答覆。所以,雖然譙周只是一個“顧問之類”的閒職,無權參政,卻頗得劉禪信任。

當譙周寫《仇國論》反對姜維勞師北伐後,劉禪便對姜維的北伐同樣心下生厭,隨借弄權的黃皓之手,欲罷黜姜維兵權,幸得秘書郎郤正出謀,姜維這才無奈前往沓中屯田避難。

然而,當時蜀國君臣不和的問題,已被魏國司馬昭麾下的謀臣看得一清二楚,這才有了三路伐蜀之舉。也可以說,魏國之所以決定三路大軍伐蜀,譙周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這時,劉禪五子北地王劉諶闖進朝議殿堂,厲聲大罵譙周:“偷生腐儒,豈可妄議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注:劉禪共有七子,分別是長子劉璇 ,次子劉瑤,三子劉悰,四子劉瓚,五子即北地王劉諶,六子劉恂,七子劉璩。)

劉禪見兒子辱罵自己信任之人,心下不滿,當場責問:“大臣都認為應該投降,而你卻以血氣之勇,想讓滿城流血嗎?”劉諶毫無畏懼,大聲道:“如今成都還有數萬可用之兵,而且姜維大軍盡皆防守劍閣,若聞成都危險,豈能不來相救。如此以來,內外夾擊之下,定可大敗鄧艾。所以,不應該聽信腐儒譙周之言,而置先帝基業於不顧。” 劉諶之言若被採納,鄧艾又豈能取得滅國大功,或許他也不會因此而枉死。還真應了那句老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但是,一心想著投降保命的劉禪,聞聽劉諶頗為針對譙周,因此更加氣憤,隨對他大聲叱責:“汝小兒豈識天時!”次日,劉諶深感無力迴天,隨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見此,朝中大臣再也無人敢提“救國之言”,更無人敢駁譙周之議。

期間,安南將軍霍弋聞信後,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為由,不準其所請。

接著,劉禪依照譙周之言,獻上皇帝印綬以及官員百姓名冊,向鄧艾軍投降,並下詔令姜維、廖化、張翼、董厥等將領投降,蜀漢就此徹底滅亡。

對於譙周勸主投降的舉動,東晉名士孫綽深為不恥:“自為天子而乞降請命,何恥之深乎?”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則憤然痛斥:“人知馮道之惡,而不知譙周之為尤惡也……周之罪通於天矣,服上刑者唯周……”更有後人將譙周同大奸相秦檜相提並論:“宋無秦檜誰下金牌, 蜀有譙周慣修降表。”

綜上所述,譙周不但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而且還是蜀漢滅亡的幕後黑手。無論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或為民,或為私,但“勸主投降”這種吃裡爬外的舉動,依舊頗受世人詬病。雖自詡通曉天文,頗通天象,但為何未曾預測到蜀中亂象,而導致太子劉璇及全家被害;又為何未能看出黃皓的小人嘴臉;更未有預測五胡亂華之能。所以,其所謂的夜觀天象之言,只不過是為了誘導劉禪投降的藉口罷了。


祥子談歷史


回答問題前,先說下姜維,姜維文武雙全,輔政後大舉進攻魏國。雖然他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沒有魏國那樣的雄厚國力作為支撐,最終使蜀漢國力消耗殆盡。不過,蜀漢的滅亡不是姜維一個人的過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沒有姜維,蜀漢或許會更快走向衰亡。早在姜維執政前,魏國已經名存實亡。自魏齊王曹芳即位後,魏國很快成為了司馬氏的天下。景耀五年(262年),魏司隸校尉鍾會被司馬昭封為鎮西將軍後奉命都督關中,此舉引起了姜維的注意。

姜維立即上表,建議劉禪派遣張翼、廖化二人分別駐守陽安關和陰平橋(今甘肅文縣東南),以便抵禦魏軍當時,姜維屢屢出兵征戰,朝中宦官專權。在官的影響下,劉禪將軍事視為兒戲,竟用問卜算卦來確定魏軍是否來攻。劉禪通過迷信得知魏國不會發兵後,對姜維的建議置之不理,在宮中繼續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殊不知,一場滅頂之災已悄然降臨。

炎興元年(263年),鍾會引兵近二十萬、兵分三路討伐蜀漢。除鍾會一路外,另兩路首領為徵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駐守沓中的姜維見漢中已被攻破、鍾會欲取蜀都成都,立即出兵阻截,廖化、張翼從成都引兵來援。後來,雙方在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相持姜維、廖化、張翼先趕到劍閣,於是憑險據守。鍾會雖有十餘萬大軍,但始終難以有所進展這時候,鄧艾與鍾會產生了分歧。

姜維退至劍閣前,鄧艾曾與諸葛緒謀劃擊江油(今四川江油東)、入成都。不料,諸葛緒不聽其議,率軍與鍾會會合。鍾會乘機誣陷諸葛緒,去了他的兵權。鄧艾無奈,只好也去會合。劍閣久攻不下,鍾會下令體整後再戰。鄧艾則認為不能給蜀軍喘息的機會,建議取道直逼成都。分歧產生後,鄧艾不聽鍾會號令,引兵繞過劍閣,從險山惡嶺中開闢了一條通往江油的小道。駐守江油的蜀軍毫無防備,只得舉手投降。隨後,鄧艾又攻破了綿陽,一步步向成都靠近。

劉禪見魏軍逼近成都,立即聚眾商議。經過一番商討後,劉禪決定降魏。劉禪投降,標誌著蜀漢的滅亡。鄧艾率軍入成都後,儘量安撫降眾。在未得到司馬昭許可之前,他先將劉禪封為行驃騎將軍,後又上書請封其為扶風王。在這期間,堅守劍閣的姜維接到了後主的投降詔令。姜維頓生一計,先是佯降,接著勸鍾會立地稱王,不料正合其心意。鍾會見鄧艾已入成都,立即上告其有謀反之心。司馬昭本來就對鄧艾先斬後奏的行為不滿,再加上鍾會的控告,順勢令鍾會將其押解回京。押解途中,鄧艾先是被其部將劫走,後被鍾會軍殺死。

鄧艾死後,鍾會和姜維本想秘密進軍洛陽,不料被老謀深算的司馬昭識破,遂公開反叛。姜維乘機建議鍾會殺掉入蜀的魏將,以免他們惑亂軍心。鍾會本欲行事,卻招致入蜀魏軍的不滿,結果被殺。姜維本想利用鍾會除掉入蜀魏將,然後再親手除掉鍾會,再興蜀國,不料也死於亂軍之中。

司馬昭將劉禪接入洛陽後,封其為安樂公。在洛陽生活期間,劉禪只是一味地忍耐。當司馬昭問及他是否思念蜀土時,他不敢如實回答,以“此間樂,不思蜀”為掩護,保住了性命。然而,劉禪既沒有韜光養晦的本領,也沒有臥薪嚐膽的機會,只是為活著而活著。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劉禪死於異國他鄉。 你是怎麼看的呢?期待你的點評,評論區大家共同來分享歷史吧。

天天開心歷史


姜維的窮兵黷武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由於其軍權獨攬,使劉禪頗為忌憚,不得不讓黃皓扶持自己的勢力,提拔右將軍閻宇與其抗衡,由於劉禪過度的放權給黃皓,讓正義之士逐漸遠離劉禪,身邊盡是黃皓一黨,焉能不亡。

諸葛亮死了之後,軍權一直在費禕、蔣琬手中,可以制約姜維,讓蜀地可以休養生息,隨著兩人的先後去世,姜維掌握了蜀國的軍事大權,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他,所以年年對外用兵,窮兵黷武,使本來就弱的國力雪上加霜。

《三國志》記載:“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甚至有人說費禕之死也與姜維有關,但正史無記載。

《資治通鑑》記載:“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諸葛在世時,由於其擅於治國,國力還算可以,但諸葛也不敢連年用兵,反觀姜維,在國內沒有賢人治理的情況下,多次連年用兵,致使民怨沸騰,軍心不穩,每年兵力減員很大,蜀國內人口又少,致使兵源缺乏,以致老少皆兵。

長年征戰,使國庫空虛,只能盤剝百姓,百姓可有多少錢,只能徵用士族豪門的資產,使得當地豪族勢力敢怒不敢言,只希望魏國儘快來攻打,好得以解脫,蜀國的官員大多都是豪門子弟,家產都不保,誰還為蜀國賣命。

由於黃皓的專權,蜀國事務皆歸其管,使得正義之士要存活下去,只得仰其鼻息,如諸葛瞻父子,雖統管朝政,但並無實權,姜維有權但由於黃皓想除之而不敢回,所以諸葛瞻不得不與其聯合,儘量維持蜀國的正常運轉。

鄧艾由陰平道突襲成功,在綿竹與諸葛瞻決戰,想勸降之。諸葛瞻憤然曰:“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於是殺入敵陣,以死報國。

鄧艾的到來,讓蜀國百姓和士族豪門勢力看到了希望,所以滿朝上下幾乎一口同聲表示投降,軟弱的劉禪又能怎麼樣,只得出城投降,蜀國滅亡。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這個鍋別人背不了,只能是創始人兼一把手的劉備。

劉備通過三步走的戰略實現了蜀漢政權的迅速崛起,第一步,赤壁之戰後以前荊州牧劉表長子劉琦的名義出兵荊南,佔領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之後通過向東吳借南郡,終於在荊州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穩固的根據地。第二步,奪取劉璋的益州,一躍成為僅次於曹操的第二大諸侯。第三步,攻佔漢中,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擊敗曹操,使得蜀漢政權達到軍事政治上的全盛局面。

但劉備的三步臭棋也造成了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局面。

第一步,未能採納軍師龐統的上策早定益州,致使龐士元殞命落鳳坡,入川戰事拖延了將近三年,損兵折將,嚴重消耗了自身的實力。龐統去世後,劉備只得調諸葛亮、張飛和趙雲等率軍入川,致使荊州力量削弱,為東吳偷襲埋下了隱患。

第二步,劉備低估了東吳對自己勢力迅速擴張的不滿。赤壁之戰名義上是孫劉聯盟對抗曹操,但東吳在聯盟中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對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可勝利的果實卻被劉備摘了,劉備不僅佔據了荊州,還用欺詐的手段拿下了益州,實力已然超過了東吳,這不得不引起東吳君臣的不滿。而此時的劉備還沉浸在漢中大戰擊敗曹操的喜悅之中,未能在關羽北伐時派遣名將鎮守後方,致使襄樊之戰功敗垂成,最終荊州丟失,關羽父子被殺,劉備集團再無統一天下的可能。

第三步,劉備不聽諸葛亮、趙雲等勸阻,執意發動伐吳之戰,車騎將軍張飛因之而喪命,而劉備最終兵敗猇亭,致使蜀中精銳盡失,五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若非諸葛亮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新生的蜀漢政權已經夭亡。

正是劉備這三步,使得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變成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蜀漢做為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北伐更多的是一進攻代替防守的象徵意義,滅亡只是時間

問題。


靖遠0204


簡單的說,蜀漢的滅亡就是因為一場戰爭的失利,就是由鍾會、鄧艾率領的18萬伐蜀大軍打贏戰爭,逼迫劉禪投降,從而導致蜀漢的滅亡。

複雜的說,蜀漢的滅亡是因為內部原因,首先是皇帝的平庸,其次是內部的階級鬥爭,最後是人才的缺乏,從而導致蜀漢的滅亡。



通俗的說,蜀漢的滅亡是因為蜀漢無論是人口、面積、經濟、軍事實力在三國中遠遠弱於其它二國,從而導致蜀漢的滅亡 。

但無論怎麼說,蜀漢的滅亡的都涉及到人的問題,政權以人為本,所有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人的原因。



蜀漢自創始人劉備建國以來,經歷了數次較大的失利,直接導致了國力的下降和實力的凋疲,先來大概回顧一下蜀漢的所經歷的重要失利及轉折。

蜀漢自219年劉備稱漢中王時,國力達到全盛,但從關羽北伐襄樊失敗後,導致荊州三郡之地全失,數萬荊州精銳軍全部歸降東吳,頭號大將關羽被殺,導致失去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近50萬人口損失,實力嚴重受損,但這不能全怪關羽,因為這離蜀漢滅亡還有43年。



而一年之後的夷陵之戰,劉備率領數萬精銳大軍東征孫權,在夷陵被東吳軍隊擊敗,數萬精銳毀於一旦,蜀漢從此失去東進的實力,但這不能怪劉備,因為這離蜀漢滅亡還有40年。

有人說諸葛亮在蜀漢實力弱小之時,五次北伐,窮兵黷武不顧國內民生,執意北伐,弄得蜀漢百姓面有菜色,好戰欲亡,但這不能怪諸葛亮,因為這離蜀漢滅亡還有29年。



而蜀漢晚期的姜維,簡真是諸葛亮的鐵桿傳人,前後十一次北伐之多,在蜀漢滅亡前期姜維還在北伐,姜維時代的北伐可與諸葛亮時代完全不同了,由於魏國的地盤、人口數倍於蜀漢,一旦有機會發展,恢復速度也是數倍於蜀漢,姜維的北伐已經不具備條件及必需的實力。

另外由於姜維改變了漢中防守的策略,放棄據守險要關隘,據守從關中進入漢中的五條險道,收縮軍力到漢中,採取放敵進入漢中,再以漢、樂二城及流動軍隊一舉報吃掉魏軍,最大進度消滅魏國有生力量,但正是姜維的這一政策,導致18萬魏軍進入漢中,而蜀漢軍隊實力又不足以吃掉魏軍,這也是魏國北伐成功的原因之一。



但是姜維的目的是為了打擊魏國有生力量,雖然策略比不上拒敵於國門之外,但窮姜維一生,都要盡力保證蜀漢的安全,就算是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之際,姜維仍然沒有放棄,仍然在為復國而努力,但是卻失敗了,所以我們還是不能怪姜維,因為他真的盡力了。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那麼除了劉禪還能有誰?



鍾會、鄧艾率領的18萬伐蜀,鄧艾偷渡陰平,正是劉禪撤掉了陰平的防守,在並未等待各路援軍的情況下,草率投降,才最終導致蜀漢的滅亡 ,當姜維、廖化、張翼及漢中的漢、樂二城都在抵抗,各路援軍都在路上的情況下,劉禪投降了,那麼只能劉禪背這個黑鍋。

身為一國之君,不能平息內部的爭權奪利,劉禪要負主要責任,如諸葛瞻與姜維、黃皓的爭論,宦官黃皓的專權,蜀漢人才的青黃不接,劉禪都要負責任。正是因為劉禪的無作為,讓蜀漢從一個政治清明的政權,變成了宦官弄權的平庸政權,那麼只能劉禪背這個黑鍋。



劉禪作為蜀漢的第二任皇帝,在諸葛亮、蔣琬、費禕相繼去世後,不能對朝政實行有效控制,不能對百姓實行仁政法制,不能調解日益強大的益州當地豪強與外來佔統治地位的荊州派之間的派系鬥爭,不能在姜維提醒魏國的威脅後,仍在國內不設防,最終導致一場無意滅亡的戰爭中,蜀漢滅亡了,這個黑鍋只能劉禪來背。

而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也”更讓世人看到了劉禪的冷酷無情。所以誰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唯有後主劉禪。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後繼無人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翻開歷史的這本書,凡是振興的朝代,都是人才濟濟,凡是短命的王朝,都是第一代建立功勳的人,退出歷史舞臺之後,傳世不過三代便滅亡了。

蜀漢天下就是完全驗證了這條理論。

1.後主無能,這是蜀漢天下滅亡的第一條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劉禪為帝,諸葛亮、趙雲、魏延等託孤大臣,心裡比誰都明白,劉禪是個酒囊飯袋,就是劉備本人也知道,劉禪能力有限,在死的時候,給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行,可以自立,後人解說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我覺得是知子莫若父,劉備知道劉禪是個肉頭,真心給諸葛亮說的!歷史眾說紛紜,一家有一家的道理。後主無能就無能,你乖乖聽話也行,還是一個瞎折騰的貨,寵信宦官,迷信巫術,用佔僕的方法來確認,曹軍來不來?不聽姜維的進言。

2.忠臣老去,後繼無人,這是蜀漢天下滅亡的第二條。

劉備死了之後,留下的老將就剩下了魏延,諸葛亮、李嚴、趙雲等,這些人都多大歲數了,都是一群白髮蒼蒼的老者,實戰經驗豐富,指揮作戰經驗豐富,但是衝鋒陷陣,就不行了,必經是歲月不饒人啊!但是他的二代人才梯隊,跟不上上一代,當時的二代英雄有:馬謖、張翼、廖華、姜維等人,有名的比較少,都是二類英雄,不像司馬家族,有長期的人才規劃,大將比較多。

3.黨爭激烈,內訌嚴重,是將蜀漢天子推向滅亡的有一個力量。

蜀國政壇主要是分為三派。一派是最初劉璋集團投降的舊臣,一派是跟隨劉備從荊州來的荊州派,一派是蜀地原有的舊貴族。這三派在劉備生前還比較“和睦”,但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時期就大規模重用荊州派,打壓另外兩派,造成了三者之間的失衡。諸葛亮死後,這種黨爭越發激烈,內耗太大。

4.政治腐敗,內政混亂,又是蜀漢天下滅亡的又一個因素。

尤其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尤其是董允、蔣琬、費禕等人相繼去世後,姜維長期在外,內部政治極為混亂,沒人能管住劉禪了,劉禪也是在這時放縱自己,變得昏庸無道,周圍基本是一群小人,劉禪自己弱控制不住自己,就知道一個字玩,不思進取,沒有辨別能力,隨波逐流,搞得蜀漢天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5.內部勢力,矛盾激化,相互傾軋,思維混亂。

尤其是益州原勢力和劉備帶來的外來勢力的爭鬥,雖然劉備等人為了籠絡人心也用過益州人,但基本都是一些閒職,比如:吳懿,霍俊,張翼,張嶷等。劉備還為了拉攏益州派,還娶了吳懿的妹妹。但在蜀漢後期,由於外來派的人才逐漸凋零,益州派逐漸強大,和外來派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深,大家一門心思想把對方搞下來,尤其是夾在中間的西涼派姜維,他們任何派系都不屬於,都想一個勁把姜維拉下來,沒人把心思放在救國上。還有曾經諸葛亮的專制制度,只任用自己信任的人,重用荊襄派,你也可以看到,在蜀漢後期朝廷基本都是荊襄派或荊襄派嫡系的天下,造成益州派的人心遠離,在最後一戰益州派大家都不想為蜀漢拼死一戰,於是都勸投降,其實蜀國那戰並不會輸的,因為敵方大部隊在前線被姜維耗著在,而鄧艾所率領的不過是一隻偷襲部隊,人不多,因為人多還怎麼偷襲?完全可以等姜維帶人回來圍剿鄧艾,說不定還可以拿下他的頭,但大家就是都勸降,後主也沒辦法。

6.國力貧乏,無以為繼,是最後的因素。

關羽丟了荊州,先帝指揮的夷陵之戰一敗塗地,諸葛亮為了完成先帝遺願,在徵南蠻之後,就開始了北伐,北伐戰爭又是一個長期的戰爭,損耗巨大,把國家基本上耗空了,這個時候呢,諸葛亮有兩腿一登,掛了,留下了一個貧弱爛攤子,留下的人呢?又是一群酒囊飯袋,不懂得治理,恢復國政,蜀國就消亡下去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房眼世界


將歷史的罪責推到一個人身上,是簡單化歷史了。一國的滅亡,原因眾多,不會是一個人的事。蜀漢的滅亡之恨,也是同理。

蜀漢滅亡,許多人有責任。其中關羽是蜀國走下坡路的第一責任人。他破壞了聯吳抗曹大計,因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東吳,遭到吳、魏兩面進攻,不但失了荊州,破壞了諸葛亮定下的隆中對戰略規劃,而且自己也英勇犧牲。因為關羽的死,張飛也為給他報仇,也被部下殺死。為給他報仇,劉備不顧眾臣勸阻,發動了對吳的夷陵之戰,結果兵敗,大批蜀國棟樑之材或死或降,劉備自己也因病去世。自此,蜀國成為三國中最弱勢一方。關羽是第一責任人。

蜀漢滅亡的第二責任人,是劉禪。劉禪並非雄才大略之主,作為皇帝,他信任宦官黃皓,而黃皓竟然敢壓下姜維的表章不服,影響國家大事。黃皓固然有罪,但領導責任該劉禪來負。最後做出投降決策的也是劉禪。他作為扶不起來的阿斗,樂不思蜀的皇帝,自然應為蜀漢的滅亡負領導責任。

第三責任人是黃皓。他是一個宦官,置國家安全於不顧,為了榮華富貴,敗亂朝綱,死不足惜。

第四責任人是姜維。姜維是個忠臣,但他的計謀顯然還不如諸葛亮。他破壞了魏延的漢中守衛策略,先失了漢中;他十一次北伐中原,敗多勝少。不但無功,反而極大影響了蜀國的國力。面對鄧艾與鍾會的兩路進攻,他束手無策。雖然最後為國盡忠,但終要負軍事領導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