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文篆隶的书法

砖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研究其字体与书写风格演变的重要材料。三国时期,曹魏控制的中原地区严禁厚葬,所以砖文在孙吴地区最为兴盛,风格样式皆承东汉时期墓室砖文的遗风。

砖文篆隶的书法

西晋、东晋模印砖文的字体仍不脱离篆、隶,但逐渐楷化,同时由于禁碑,墓志性质的刻画砖形成新兴的类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进入南北朝以后,逐渐采用楷书作为主要的应用字体。一般意义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刻画类型的砖文能反映民间日常手写体的进程,但模印类型的砖文则往往袭用篆、隶等字体,突出庄重意味,具有装饰意味。

砖文篆隶的书法

由于砖文多出自民间砖工之手,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因此砖文中的文字讹误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东晋《大亨三年岁砖》,"亨"字讹写作"享","岁"字缺右一撇。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但在长期的劳作中,这些底层砖工已形成的拙朴憨厚的风格以及千姿百态、奇肆质拙的文字造型,表明他们在艺术上自有其独到的创造力,并对后世的书法创作有借鉴思路的作用。

砖文篆隶的书法

北魏《太和三年孝子灵封砖》,字体多小篆,混杂隶体,与一般常见的北朝刻石如墓志盖篆书趋尚装饰化趣味不同,笔势多取圆转,古拙质朴,可称为魏晋南北朝篆文中的精粹之作。

砖文篆隶的书法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