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月24日上午,水城县坪寨乡普联村的红香椿基地里,戴着口罩的村民们正忙着紧抓晴好天气,采摘、打捆、包装香椿芽,空气中飘逸着淡淡的香椿清香。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我们的红香椿成熟早,香气浓郁、质脆多汁,抢占了市场先机,带来好价钱!”站在2米多高的香椿基地里,普联村村支书钱庆周说,虽然受天气影响比去年推迟一周多,但仍是全国最早上市的。

  提前近20天上市的红香椿,让坪寨乡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批丰收,也让当地村民在一棵棵“椿芽”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感受到了春天充满幸福的滋味。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红香椿,虽然不是我们村的土特产,但我们这却是最佳适合它生长的地区之一,我们这是河谷气候,海拔低,气温高,非常有利于红香椿的生长,长出来的椿芽又鲜又嫩。”钱庆周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地处水城县西南部的坪寨乡,与云南省隔河相望,是典型的农业乡,过去,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为生。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坪寨乡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特有的气候及环境等资源优势,引进了有种植、销售经验的贵州沐香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四川购进享誉巴蜀的省级良种“巴山红香椿”。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同时,采取“扶贫+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坪寨、普联、播落和箐马四个村全面推广种植。群众以土地入股,由村合作社、沐香椿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如今,红香椿成为了当地一大特色产业,老百姓们也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红香椿生长快、衍生能力强,第二年就能有收益,三年丰产,而且管理非常简单,只需要修修枝、除除草,偶尔施点农家肥就可以了。”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普联村村民徐新传近年来种植了2亩多红香椿,他坦言,过去靠种包谷一年到头没啥收入,现在一亩红香椿地一年能采三至五茬,能卖6000多元。

  经过几年试点种植,素有“树上黄金蔬菜”美誉的红香椿,让村民们看到了效益,目前坪寨乡栽种红香椿的农户越来越多。因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当地出产的红香椿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受到市场欢迎。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由于品质优、口感极佳,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销售,去年还与韩国签订了购销合作协议,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坪寨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彭仲学说,“合作社去年以20元/斤的价格向老百姓收购,仅2019年,全乡红香椿销售6.2吨,产生效益接近25万元。”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椿”天的味道︱水城坪寨乡山珍“抢鲜”20天上市


  目前,长寨村红香椿种植面积达2003亩,参与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1247人。2020年,红香椿产量预计超过8吨。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红香椿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继续扩大红香椿的种植规模,同时,做好科学管理,引导农户成规模、懂技术的发展新型种植业,带领更多的老百姓走上宽阔的致富之道。”说起坪寨乡产业的未来,彭仲学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