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是什么样的?

蛋糕vs


1、

极度渴望感情,但是当感情来时又会畏缩,因为这种人,得到了就怕失去,如果最终会失去,宁愿不要;

2、有幸获得了爱情,会不顾一切的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她,对于任何事情,几乎无条件服从,小心翼翼,唯唯诺诺,极度敏感,经常会否定自己;她付出的多不多不重要,反正觉得能有个愿意喜欢他的人,就很幸运了;

交了朋友,认识第二天就掏心掏肺,把自己的过往狗屁经历等兜了个底朝天,指望着人家也能跟他同心同力,找他帮忙绝不推辞,哪怕累的像条狗心里还很满足;找他借钱一般不好意思拒绝,就是再窘迫也会挤出个几百借出去,至于还钱?呵呵,时间久了估计都忘记了。

当一个人长期缺爱时,面对他人施舍的一点点善意,都会甘之如饴,哪怕只是别人的无心之举,在缺爱之人的心里早已翻涌起了波浪。所以这样的人面对爱,无论这感情是来自伴侣还是朋友,要么会害怕,要么就会疯了一样珍惜,有时候甚至让别人感到惊讶,有个很流行的词,“舔狗”,或者讨好型人格,就是说的这种人。

最后说一句,缺爱,往往是家庭原因导致的。


小铭的温暖窝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成年人的“缺爱”,寻其本源,缺的并非是同龄人的爱,而是“父母的爱。”

一.经历过什么会导致人的缺爱?

1.单亲家庭,或者父母从小不在身边

2.父母教育方式有偏差,曾用过语言、肢体暴力等解决问题。

3.父母不擅长语言表达,通常习惯用行为代替言语。

4.年幼时很少受到夸奖,常用来与更优秀的孩子不断作比较。

5.父母较少用“鼓励”的方式去协助孩子度过难关,而多运用各种“刺激性激励”:

比如恐吓、逼迫等强制方式。

6. 对待他人给予的关照,不要太依赖

把他人带来的温暖当成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一旦把他人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那么当这份爱被抽走后,你又会陷入两难的

境地,然后再去寻找同样甚至更深情的爱作为替代品。在依赖他人的循环里

周而复始。

7. 增强自信,并把自己的微小进步都记录下来

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的每一步小目标,小进步都清楚记下。

这不是形式感,而是真切地增强自信的有效方式。

缺爱者普遍自卑,尽管有目标、已达到,但这个成功的过程还是很可能被自卑抵消。


江湖一只龟儿


缺爱的人,眼神中带着羞涩和自卑,不缺爱的人,两眼发光,每一个眼神都充满自信。

哪怕是再优秀的人,如果触及到让他不愿意面对的过往,所谓坚强的外壳会瞬间被敲击的粉碎,眼神逐渐暗淡……

1.明明骨子里有点自卑,极度渴望被认可,表面看起来却有点骄傲。

长大后留下的后遗症是,潜意识里,总是时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满意,如果身边的人稍微有一丝的嫌弃,瞬间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他们也会懂事的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更好,只为得到一个赞赏。

2.明明心里很想靠近,在乎的要死,脸上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张冷漠脸把所有人推开。

其实我已经能提前预判到,和这样的女孩谈恋爱,恐怕会很辛苦。可是当你真正走进她的心,你便会是她的全部,这样的女孩要么不要靠近,靠近了请不要离开。

3.明明坚强到可以扛起一片天,但还是有内心深处的敏感和脆弱。

“本来人就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所以形影单只也是天经地义吧。”他们会常常这样安慰自己。这样的人平时都穿着铠甲,告诉所有人,你看我战斗力这么强,我很开心,但当情绪偶然触发到一个点,还是会难过。


子天的汤有毒


我认识一个小孩子当時他只有十岁 父母离异 母亲带着弟弟走的时候他才兩岁 他和父亲一起生活 父亲很爱他可以説是相依为命 但在生活上也会把自己的情绪加在孩子的身上 同时也灌输了他的母亲嫌他从小就不乖又闹腾所以不要他只带走了弟弟 这孩子从小很懂事但沒有安全感 他很知道忍耐但也很闹腾 他心中抑圧情緒但最终成了燥郁症患者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有最基本的爱心 别把自己的情绪影响小孩 无论他们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因为心理不健全的孩子长大了会影响社会和谐也同时影响着我们自己的下一代


小玲珑324


我觉得应该这个人会很孤僻 渴望得到爱和他人的认可 一般缺爱的人 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家庭 多半是父母离异要不然就是父母外出打工 成了留守儿童 往往这些人是最需要关怀的 现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 缺爱的人很多很多





电影业余说


我是工业界大文豪,很高兴能就题主的“缺爱的人,是什么样的?”问题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爱,分很多种,但倘若缺爱的话,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特征,进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一、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

现实生活中,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换句话来说就是:总是莫名其妙的慌。这种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的行为,就是缺爱的其中一种表现,多数原因来自原生家庭。

著名影星伊能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父母很早就离婚,母亲改嫁,后来把她寄养到日本的一个家庭,从小就没感受过什么爱。后来回国后跟父亲生活,但父亲不久后去世,伊能静才出道进入娱乐圈,赚钱还父亲留下的债务。在和前夫庾澄庆的感情生活中,也是患得患失,总是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安全感,所以两个人也没能走到最后。

二、容易自卑。

缺爱的人,很容易自卑,而自卑,是因为没有没有找到自尊,这种行为的人,没有自信,也没有自爱。终日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没有人爱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别人爱,最后形成我们所说的自卑。

倘若有一天,外界有人称赞她,赞美她,会会觉得惶恐,会觉得别人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在嘲笑她。因为她骨子里已经被自己烙下了“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印章。

我有个小学同学,从小就缺乏母爱,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忙于生计,我同学整日蓬头垢面,于是被一些调皮的男孩子取笑,喊她丑八怪。渐渐的,我同学变得沉默,不爱与他人接触,甚至不敢抬头看别人的眼神,但是天地良心,我同学的颜值真的不算丑,是那种很平凡,很路人的面孔。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她念高中,自卑感一直跟随着她,甚至有了忧郁症,终于在一个夜晚,从教学楼六楼跳了下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喜欢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别人。

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缺爱,所以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或在某领域取得小成就后,就会下意识的把自己的思维强行加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需要怎样怎样做,不然就会重现自己过去的缺爱悲剧。

总结:一个人,无论缺乏的是哪种爱,都会影响他的性格发展,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如果我们发现身边的人缺爱,那么我们需要多给予一些包容,并尝试去爱对方,让对方融入这个环境,感受到你们的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我是工业界大文豪,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


工业界大文豪


很高兴分享这个话题,爱是广义的,也是纯洁的,更是无私的。世界缺爱,看到的是欺凌霸权。国家少爱,民不聊生。人间无爱,相残无助。爱并非人类专利,有生命动植物爱的故事,启迪人类又经常可见。让我们尽情地放纵“爱”吧,世界便会是美好的人间。





白金畅游


你的内心多渴望出现一个人无条件无保留地爱你,对你好啊,你需要一个爱你的人让你的内心稳定,安抚你内心的孤独感,但是却惶恐到不敢伸出手。

你压抑自己太久了,一旦你看到那抹光亮出现,有人向你示好,你就会牢牢抓死这条救命稻草,黑不见底的深渊,实在太可怕了,这抹光亮于你而言太重要太重要,你满脑子只剩下“我要抓紧,不能松手”的信念。

你多么坚定相信,这根稻草即将带给你永久的幸福和快乐啊,所以你想“有情都可饮水饱”了。但对方却慢慢觉得变味儿了,不对啊,怎么不是之前我倾慕我爱的那个样子了,接着,这稻草越来越不愿意成为你的光亮,开始从你手中抽身。

主动变成被动,热情变成冷淡,反主动为被动,这时候,你开始觉得自己做错做不好了。

换到现实实际行为,你满心希望对方远离异性,在你生病时提着药来照顾你,在你需要的时候一定要陪着你,如若不然,你就拿个小本本记下对方的过错;

要么就是完全反过来,对方给你五分的礼物你必归还十分,时时刻刻要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去哪儿了见了谁,无保留一味付出。

不论哪种,两者共同点就是,世界只剩爱情了。

工作的时候想腻在一起,看书的时候想腻在一起,吃饭也一定要一起吃,恨不得对方是自己的连体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寻求爱而不是提升自身。

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病态式的焦虑,我们称为焦虑型依恋。这是从原生家庭的根源上缺失爱,或长期孤单所产生的心理。

这种人大部分都有病态式渴求的心理,而这种病态有两类:

一.要么遭受冷落的第一时间无论什么情况想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是不是自己太不省心。削减自我价值,做些自我贬低。

二.要么认为只有自己有爱的支配权,会去压迫,操控男方,这样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

心里有一个大窟窿,全靠别人左右。

这一切的作,就是想知道对方到底爱不爱自己,有多爱。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在原生家庭留下的伤疤,因为感受过的爱太少,内心形容不出爱的大概轮廓,摸不清“爱”的表现有哪些,所以才会一遍一遍用各种各样索取的方式来试探,误以为男生愿意做这一切才是爱自己的表现。

次复一次的拥有再失去像风刮过一样,来去匆匆,却每一次都给你吹成了重感冒。看了大量情感博主,发誓自己下次一定昂起头不再轻易受伤,谁都知道这话是水过无痕,缺失的窟窿一日不被自己填充实,就一日脱离不了这种死循环。

这个缺爱的你就像田馥甄那句歌词说的那样:

“我能有多骄傲,不堪一击好不好”

再骄傲再风光,但小时缺爱的人,这一辈子都很难在找安全感这条路上止步,且迟迟得不到想要的。

因为什么?因为走的方向错了啊。不该是要寻找安全感,不该是去印证爱,你看看遍体鳞伤的自己,这么久了你还不明白吗?你要做的从来都不该是重蹈覆辙,而是对抗自己,用记错的账簿狠狠砸醒自己啊。

我没办法牵着你的手把你当成木偶,一举一动让你像机器人一样操作,只能告诉你,根源的问题该如何面对:

1、大方接受,不要怀疑

既然你说自己条件不错,不乏追求者,那你就要打从心底相信自己甚至有可能是身边人眼中女神一般的存在啊,不能单单只是口中的一言,内心却对此饱含质疑。

去接受一切赞美和认同,接受他人关注的眼光,不要忽略自己,在不会过大放大自己的前提下,不忽略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你配得上别人对你的付出和好,你不必得到五分归还十分。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你不止要明白,而要真的逼迫自己这么想。内心的暗示是尤为重要的,你要不断用“请在意自己,不要对优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反复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渐渐别人给予你的一切才能弱化光芒,不至于成为你的天。

2、不要凡事都力求一个结果

就像马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中说的那样,“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一度失去的东西,是再也回不来的啊。我明白,童年流失的爱,让你心心念念渴望,但是,这是不可能从恋人身上索取回来的啊,他可以给你爱,给你关心和体贴,但不是你妈啊。对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和你一样的普通人,谁又欠谁了呢?

不断索取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他爱你,很爱很爱你,爱你爱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烂。可是傻孩子,爱本来就没有固定答案,又怎么可能是琐事可以得出结果的呢?

而且你索取的同时,又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的大脑,预设一件事情该有的答案,不及或没达到你的预想时,你就会失望、自怨自艾、自我怀疑。

傻啊,这又怪你什么了?

一段关系的迸裂不一定是在现实中,也可能在想象中。

3、让经历成为提醒

劝说不会让人改变,只有痛苦才会。这句曾经在我最黯淡的低谷时期,给了我一个激灵,那段时间我经常翻出这句话,每一次都紧盯许久。接着,仿佛长眠苏醒一般,终于想通了一切,嗅进了希望,整个人神清气爽。

假使一句“想要爱人,要先学会爱自己”你都看烂了,却还是嚷嚷着“臣妾做不到啊”,只有一个原因:

“道理看了一车,却不是你自己撕心裂肺得出的。”

在这些道理中,你像个盲人一样,摸什么像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之痛”?看道理总是雾里看花,看似明白,实则一点儿都不深刻,唯有感受留下的记忆是最刻骨铭心的。

常人不觉得健康有多重要,可那些活得比我们久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因为他们经历过生病的苦痛;孩童不觉得本事重要,是因为没有感受到自信自立、自尊自爱对自己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这句话没有感觉,道理再逆天,你也无动于衷。

缺爱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你轻而易举感受到温暖,让你对体贴的细节感动到难忘,让你很难对人怀有恶意,让你怀有对他人的共理之心;但同时,它也能让你抱着手机焦虑到疯狂,让你斩断一段关系中百分百的信任,使你惶恐,使你不安,使你产生自我怀疑,然后去榨取,去消耗你的身边人。

认清这一切,然后改变吧。


策划师七月


1.渴望爱情却又害怕爱情,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2.缺乏自信,丧失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

3.不会辨别对方是不是真心,因为对方对自己好一点点都会感动,认为这是爱情。

4.在潜意识里会寻找自己儿时内心确实的感情,所以会找能填补自己内心深处缺失的那部分感情的人作为伴侣。



老西儿jgg


缺少父爱会使人懦弱、恐惧和自私;

缺少母爱会使人自卑、任性和暴躁;

缺少情爱会使人悲观、厌世和懒惰;

缺少友爱会使人孤独、自闭和无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