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童童,看看你的書廂,試卷課本全都團在一塊,水壺還在漏水把書本都打溼了,你已經二年級了,還不能把自己的書桌收拾好嗎?”現在的小學教室裡,這樣的鏡頭時常發生著。

二年級的學生,書廂裡甚至課桌周圍亂七八糟,各種東西都亂扔在地上,老師無奈找到家長,家長似乎也很無奈,“我說他了呀,可他就是不聽”“在家裡也這樣,因為這我還打過他都沒有用”。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很明顯,這屬於自理能力差的表現,家長們想要讓孩子有所改變,卻使用“打、罵、批評”這些方法。我們仔細想一想,打、罵、批評真的能改變孩子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自理能力到底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自理能力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

美國家庭教育加羅斯曼認為,孩子越早參與家務,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後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爾傑也曾經說過,兒童早期的認知來自於生活實踐。這也就是說,自理能力和兒童智力發展以及成年後是否成功有密切的關係。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現在的中國教育也一直在強調“自理”這一項能力,那麼自理能力究竟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是信任孩子,讓孩子放手去做?是孩子做事時家長在旁觀察指導?是發現孩子的錯誤後進行打罵教育?要知道,自理能力和孩子多方面的素質緊密相關,自理能力的培養也不是簡單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幼兒期乃至低年級階段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培養兒童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1)幼兒期家長應有意識讓孩子“動起手來”

俄羅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最重要的兒童發展理論叫做“最近發展區”理論,意即,兒童的發展是一步一步達成的,讓孩子處在適宜的學習難度區間,給孩子“蹦一蹦夠得著”的目標,這樣孩子才能夠產生真正的進步。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所以,從3歲這一自我意識萌芽期開始,家長就可以從簡單的穿脫衣服、將自己的玩具放回原處等這些簡單的任務開始,讓孩子動手動腦自己去做了。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很多家長都會抱怨孩子書包不會整理,課桌亂七八糟,殊不知,這正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幼兒期為孩子奠定好自理基礎,沒有給孩子提供“一步一步成長”的空間造成的。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2)降低孩子動手難度,給孩子成功的體驗

孩子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總會遇上很多的困難,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讓他們學會做事。比如收拾書包這件事。孩子的書包、各個學科文件袋乃至鉛筆盒裡都有許多的東西,他們會有這麼多東西無從下手的感覺。作為家長,可以先給他們列一個清單,然後讓孩子對照清單裝書包,這樣“裝書包”這件事就簡單多了。等到孩子掌握之後再讓他們自己學習列清單。這就是家長在教孩子做事,為孩子降低了做事難度。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孩子把事情做好後,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孩子越做越想做,越做越成功。

(3)寬容孩子的小錯誤,耐心讓孩子成長

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或小錯誤,比如盛飯時撒了一地,收拾書包後忘記了某樣物品等等。家長切不可在他們出現一些小錯誤後就嚴厲批評孩子,甚至會有家長用很難聽的語言羞辱孩子。將心比心,大人在很多時候也會犯錯誤。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在他們出錯時,我們要根據情況一笑了之或者幫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做孩子就會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進步。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階段是在學前期,幼兒園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自理的現實狀況,進行了相應年齡段的計劃。如何教會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生活自理的意識、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敏敏為大家推薦幾本有關幼兒自理能力方面的書籍,希望可以幫到焦慮的你們!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一套《好品格養成的經典童話》其中《堅毅的小錫兵》的故事,導師的兒子非常喜歡。現實生活中的孩子都缺少勇氣,因為大部分孩子總是爸爸媽媽包辦、寵愛、溺愛。無形當中多了很多的“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敢”“媽媽你幫幫我”“老師你幫幫我”。

還有一套來自法國的《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裡面也有很多引導孩子自理能力的故事,也很值得孩子閱讀。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很重要,做好這3點,孩子“自立不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