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防疫战队里的“小人物”

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心手相牵,没有翻不过的山。随着防疫阻击战的打响,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每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英雄,尽自己所能,守护着临港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节,他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天,9600级台阶,战疫路上的“消毒战士”

这几天,在临港区草庙子镇捷峰小区里,总能看到这样一个人,背着近40斤的喷雾器,每天穿梭在各个楼栋之间,为小区的角角落落进行消毒。

“疫情防控开始没几天,老张就过来了,每天早晨我们七点来钟到卡点,他就已经开始消毒了。”负责捷峰小区防疫的工作人员说。

临港区:防疫战队里的“小人物”

工作人员口中的“老张”名叫张军昌,是草庙子镇捷峰小区的业主,近来经常看到楼下疫情防控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听说小区防疫工作人手不够,张军昌坐不住了,主动报名承担起小区的消毒工作。

从那天起,无论刮风下雨,张军昌总会准时出现在小区里,一壶消毒液够几个单元楼消毒,计划着一桶用几个楼栋,几天下来他门儿清。不仅如此,近几天,张军昌还承担起十四中附近几栋楼的消毒任务。

许芳给我们简单算了一笔账:每天上午一次消毒是15栋楼,每栋楼是4个单元,加起来一共60个单元,每个单元平均5层楼。一次就要爬300层楼,一天消两遍毒就要爬600层,居民楼每层按照剪刀梯16个台阶,一共就是9600个台阶。

平时话不多的张军昌,此时却像一位战疫路上的“消毒战士”,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小区每一位居民。

夜里执勤,白天授课,这个老师有点忙

为保障高速卡口值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临港区发动教育系统教师积极参与卡口值班,300多名教师主动请缨,加入到深夜卡口执勤的队伍中来,鲍京源就是其中一位。

雪天路滑不好走,开了半个多小时的车,鲍京源终于到了卡口现场,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拿好额温枪,开始熟练的为过往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临港区:防疫战队里的“小人物”

夜晚风雪交加,气温骤降,鲍京源的头顶上很快就压了一层厚厚的雪,呼出的雾气也很快在睫毛上凝成了霜,但他的背一样坚挺,丝毫不为风雪所动。

凌晨四点,执勤结束后的鲍京源回到了家,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赶忙又起来下载课件、视频备课,根据统一安排,每天下午2点半到3点半,鲍京源还要组织学生线上学习。

即便每天这么连轴转,鲍京源也没有任何怨言,“特殊时期,我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不应该有任何顾虑和埋怨,能出一份力也是我的荣幸。”

舍小家,顾大家,疫情时刻冲在前

蔄山镇是临港区常住人口最多的乡镇,此次疫情又恰逢春节期间,大量人员流动性非常强,各类返乡人员众多,无疑于给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增加了困难。

临港区:防疫战队里的“小人物”

“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必须严防死守,每个环节绝对不能出现一丝纰漏。”1月2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蔄山镇卫生院院长苗延芬心急如焚。

巾帼不让须眉。在工作中,苗延芬有着“女汉子”式的雷利风行,自1月23日以来,她便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取消了休假,24小时吃住在院,以备突发及临时性工作的安排需要。每天不停的电话、各项工作的现场协调、社区及卫生室督导、防护物资的统一协调分配、辖区工厂复工的检查......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让嗓子已经沙哑的她每天都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

春天已经到来,寒冬必将远去。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进抗疫一线,他们是疫情面前最美丽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