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有教無類”,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你們覺得這二位聖人矛盾嗎?

語文界的小黃老師


二者不矛盾,所表述的範疇不同,邏輯體系不同。孔子學說的核心“仁”,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是指: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孔子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廣泛地吸收學生,這個跟現在國家推行九年義務教育是同一個道理。

在漢語中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孟子》中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主要強調教育的選拔性,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作為教師,生源是比較重要的,作為學校,生源就是發展。


懶得裝樣


我覺得兩位聖人的主張並不矛盾。他們兩個的說法就好比現在正在實行的普及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乃至於研究生教育的區別一樣。

孔子的主張是對於提高整個社會的知識水平來說的,這種主張對於社會的發展作用顯而易見;而孟子的“聚英才”教育,就像現在的大學或者是研究生教育,是在普及的基礎上的拔高,對於哲學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發展非常有利,同樣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他們的說法是不矛盾的。


初中語文王老師2


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沒有矛盾的;都是尋求人才而育之;首先了解一下二位聖人這二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孔子說“有教無類”真是是無類嗎? 不是的,還是有條件的。主要是說:受教育權利,人人平等,可以“有教無類”。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到同樣的教育,人與人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但是受教育的權利是共有的。

有教無類”從根本上決定了儒家學說的本質。“有教無類”的涵義不是某些特定階層、特定集團、特定群體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學,人人可學即大眾之學。

“有教無類”不是某部分人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問題。孔子教導人的,不是如何掙大錢、發大財、當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稱得上是人,怎樣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孔子告訴我們做人比發財更根本、更基礎、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孔子儒學的意義就在於將禮樂教化不分族類、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開,實踐“有教無類”。


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是: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父母親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這是一種快樂;上不慚愧於天,下不慚愧於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了這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

孟子把教育當做是一種快樂,在此是有好的人才一定要去好好教育他們,如果錯過了那就是人生遺憾了。在教育的過程中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有教育的資格,只是遇到好的人才是一定要教育的,好好培養的,對國家同樣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兩位聖人的觀點並不矛盾,教育的本質是沒有什麼的,都是在不能放過棟樑之才,對民,對國有利的人進行教育。同樣每個人也都可以接受教育成為這樣的人。


鬼谷子思想


這二位聖人說的並不矛盾,因為在不同的情況和條件下,人們會做不同的事情。孔子說的有教無類,指的是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這就給了每一個普通人和平凡的人以巨大的希望,這種觀念是非常積極的,有價值的,在古往今來,促進了無數中國人不甘於平庸而努力的去進步,對於好多傳道授業者,這句話也告訴他們,只要有可能,任何學生都是值得去教的。

孟子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指的一種精英教育。在國家和某些團體,教育資源有限,又非常渴望人才的情況下,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在相對更精準的學生目標上,也是很重要很有效的一種策略。

所以孔子和孟子兩個人,針對不同的事情,發表的觀點都非常有價值,並不矛盾。


雄秀堂主


民間奇譚:總有自己的觀點。精於地產,愛好文學,喜歡電影,歡迎關注,多多溝通。


孔子說“有教無類”:不管是什麼人,不分貧富不分貴賤都可以接受教育;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希望能聚集全天下有天分的人進行傳道解惑。這兩個觀點貌似不同,其實並不矛盾。


孔子說的是擁有受教育權利的群體——群眾需求角度——教育的權利。

春秋時期的教育有一定階級性,主要是貴族官府家庭的特權。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所有的人天性相近,打破了貴族官宦天生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也因此思想,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其主旨意思是:教育目前,人人平等。孔子關注的是教育的普及性,認為所有人都能在教育之後有所成長,為此爭取平民擁有受教育的權利。

“有教無類”的推廣具有以下現實意義:一是更多人得到教育,社會綜合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二是發現更多有天份的學生,能塑造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孔子提出該觀點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孔子又說: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天份、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可以給天份高的學生講高深的道理,天份低的學生不能講;等等。

因此,孔子主張所有人都應得到教育;同時他也很清楚學生各有差別,所學所教的形式和內容應有區別。孔子難道不喜歡天分高的學生嗎?當然喜歡,又有哪個老師不喜歡天才學生?但並不意味著他不願意教普通的學生。


孟子說的是自己喜歡的學生的標準——學生個體差別——老師的喜好

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指的是他所認為的三種樂趣之一:“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這段話表達了兩種意思:其一,他傾心於教育,在他心中教育能與“家人身體平安”、“為人俯仰無愧”並列為自己的三大樂事。其二,表示他從教育中獲得的最大樂趣——教育英才。

孟子主張“性善論”,並以此作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認為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的要求源於人的本性本心;同時認為通過學習人人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君子,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性善論”被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實際上孟子本身就是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繼承人和推行者,他跟孔子一樣,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加強學校教育。


綜論

孔子提出“性相近”,孟子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解釋了“性”的具體表現:天性良善,因此提出“性善論”。這兩種思想為遞進形式,均得出人人都需要教育的主張。所以,他們在教育觀點完全一致。“有教無類”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兩句話角度不同,雖然看上去有所矛盾,但實質上都是他們的心聲。他們都認為人人都要受教育,但在接受教育的人人之間,他們更喜歡有天份的人。所以,孟子也推崇“有教無類”,孔子也喜歡“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並不矛盾,結論如此。


民間奇譚:總有自己的觀點。精於地產,愛好文學,喜歡電影,歡迎關注,多多溝通。


民間奇譚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後世尊他為“萬世師表”。

“有教無類”教育的思想,使接受教育的對象不再侷限於統治階層。這為大眾平民通過接受教育而進入官僚階層開闢了道路,對教育和政治都有劃時代的意義。 教育要立足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義務教育。

子被尊為“亞聖”,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頗高,這種地位是由他在多個領域的傑出貢獻決定的。孟子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而且是傑出的哲學家、傑出的教育家。

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他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不是平庸的人,而是英才。從表面看,這樣的說法有“擇生而教”的嫌疑,與現在倡導的人人都有受教育權利的觀念背道而馳,但是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會發現其意義可以與孔子主張的“有教無類”相媲美,只是選擇的角度不同。在當時,受教育是貴族的特權,一般平民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孟子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把學生本身的智力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這就突破了門第觀念的束縛,其進步意義非常明顯。當然,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及當時的社會制度的限制,孟子倡導的這些主張根本無法實現。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說,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時雨化之”說的是潛移默化的滲透,通過教育可以成全品德,培養才能,解決疑惑。

孟子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這句話與孔子的思想一脈相承,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將廣博的知識融會貫通,然後再抽象為簡約的結論。這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


太極古禪文化院


孔子說的有教無類是指,不管什麼人都可以教育,不分階層。


孟子說的這句話出自《孟子》,原話是: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意思是作為君子的,有三個快樂是王也比不了的,一個是家庭成員都在,安康;一個是自己一身正氣不愧疚於天地;最後一個是說能夠教育天下的英才。


其中我們應該注意到,孟子並沒有提到不教育相對一般的人,只是將英才作為一個側重罷了,並且, 經過教育,一般人不就成了英才了嗎?


兩者同根同源,都講述了一個教育別人成才,自己會有成就感, 會有快樂的博愛胸懷,所以祖宗祠堂才有天地君親師的排法,這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報答啟發之恩的意味。


成年人的悟道地


不矛盾,

孔子雖說有教無類,但教的內容有差別,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孟子說的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應該指的是精英教育。

孔子的有教無類能涵蓋其內容。


凡人評論熱點


孔子說"有教無類",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們說的並不存在矛盾。因為他們是在不同語境下說的有關教育的兩個方面。

孔子的“有教無類”是從教育體制說的。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有教無類”,是針對夏商周以來,一直是"學在官府”,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平民百姓是沒有受教育權利的,所以受教育是"分類”的,孔子打破了這種"分類”受教育的限制,人不分貴賤,人人都可以受教育,這就是"有教無類”,他指的受教育對象的範圍。

孟子說"得英才而教育之”,是從教育對向說的。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教育家。他認為作為君子有三種快樂:第一種快樂是父母身體健康,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第二種快樂是做事無愧於天地,無愧於任何人;第三種快樂是得到天下的英才來教導他們。顯然,作為第一和第二種快樂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唯獨第三種快樂,當老師能得到天分好的生源並教育他成才,只有教育工作者才能體會到。

所以孔子和孟子說的這兩句話是在不同語境下說的兩件不同的事,所以不矛盾。


本昌談歷史


中庸在中國古代演繹得淋漓盡致,好壞不分、是非不分,衝突與揉合並存,正氣與邪惡為友。

舉例:看到賣肉的,就說生意興隆。看到吃素的,就誇不殺生,勝造七級浮屠。

總之,古人的言談及思想就是矛盾的,虛偽的,這恐怕是為了生存吧。只有左右逢源才能保平安。這種矛盾思想形成了中庸理論,看似大智大愚,今天看來,其實是精神衛生指數很低的表現。孔子、孟子都具有精神衛生低的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