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有教无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你们觉得这二位圣人矛盾吗?

语文界的小黄老师


二者不矛盾,所表述的范畴不同,逻辑体系不同。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这个跟现在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同一个道理。

在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孟子》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主要强调教育的选拔性,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作为教师,生源是比较重要的,作为学校,生源就是发展。


懒得装样


我觉得两位圣人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们两个的说法就好比现在正在实行的普及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乃至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一样。

孔子的主张是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来说的,这种主张对于社会的发展作用显而易见;而孟子的“聚英才”教育,就像现在的大学或者是研究生教育,是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拔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非常有利,同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的说法是不矛盾的。


初中语文王老师2


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没有矛盾的;都是寻求人才而育之;首先了解一下二位圣人这二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说“有教无类”真是是无类吗? 不是的,还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说: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可以“有教无类”。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到同样的教育,人与人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但是受教育的权利是共有的。

有教无类”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学说的本质。“有教无类”的涵义不是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集团、特定群体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学,人人可学即大众之学。

“有教无类”不是某部分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孔子教导人的,不是如何挣大钱、发大财、当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称得上是人,怎样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比发财更根本、更基础、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孔子儒学的意义就在于将礼乐教化不分族类、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开,实践“有教无类”。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是: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父母亲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惭愧于天,下不惭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了这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

孟子把教育当做是一种快乐,在此是有好的人才一定要去好好教育他们,如果错过了那就是人生遗憾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教育的资格,只是遇到好的人才是一定要教育的,好好培养的,对国家同样也是一种责任。


所以,两位圣人的观点并不矛盾,教育的本质是没有什么的,都是在不能放过栋梁之才,对民,对国有利的人进行教育。同样每个人也都可以接受教育成为这样的人。


鬼谷子思想


这二位圣人说的并不矛盾,因为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人们会做不同的事情。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指的是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和平凡的人以巨大的希望,这种观念是非常积极的,有价值的,在古往今来,促进了无数中国人不甘于平庸而努力的去进步,对于好多传道授业者,这句话也告诉他们,只要有可能,任何学生都是值得去教的。

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指的一种精英教育。在国家和某些团体,教育资源有限,又非常渴望人才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相对更精准的学生目标上,也是很重要很有效的一种策略。

所以孔子和孟子两个人,针对不同的事情,发表的观点都非常有价值,并不矛盾。


雄秀堂主


民间奇谭:总有自己的观点。精于地产,爱好文学,喜欢电影,欢迎关注,多多沟通。


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人,不分贫富不分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希望能聚集全天下有天分的人进行传道解惑。这两个观点貌似不同,其实并不矛盾。


孔子说的是拥有受教育权利的群体——群众需求角度——教育的权利。

春秋时期的教育有一定阶级性,主要是贵族官府家庭的特权。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所有的人天性相近,打破了贵族官宦天生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也因此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主旨意思是:教育目前,人人平等。孔子关注的是教育的普及性,认为所有人都能在教育之后有所成长,为此争取平民拥有受教育的权利。

“有教无类”的推广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是更多人得到教育,社会综合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二是发现更多有天份的学生,能塑造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孔子提出该观点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又说: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天份、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可以给天份高的学生讲高深的道理,天份低的学生不能讲;等等。

因此,孔子主张所有人都应得到教育;同时他也很清楚学生各有差别,所学所教的形式和内容应有区别。孔子难道不喜欢天分高的学生吗?当然喜欢,又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天才学生?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愿意教普通的学生。


孟子说的是自己喜欢的学生的标准——学生个体差别——老师的喜好

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指的是他所认为的三种乐趣之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这段话表达了两种意思:其一,他倾心于教育,在他心中教育能与“家人身体平安”、“为人俯仰无愧”并列为自己的三大乐事。其二,表示他从教育中获得的最大乐趣——教育英才。

孟子主张“性善论”,并以此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同时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性善论”被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实际上孟子本身就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继承人和推行者,他跟孔子一样,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加强学校教育。


综论

孔子提出“性相近”,孟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解释了“性”的具体表现:天性良善,因此提出“性善论”。这两种思想为递进形式,均得出人人都需要教育的主张。所以,他们在教育观点完全一致。“有教无类”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两句话角度不同,虽然看上去有所矛盾,但实质上都是他们的心声。他们都认为人人都要受教育,但在接受教育的人人之间,他们更喜欢有天份的人。所以,孟子也推崇“有教无类”,孔子也喜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不矛盾,结论如此。


民间奇谭:总有自己的观点。精于地产,爱好文学,喜欢电影,欢迎关注,多多沟通。


民间奇谭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

“有教无类”教育的思想,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大众平民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子被尊为“亚圣”,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颇高,这种地位是由他在多个领域的杰出贡献决定的。孟子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杰出的哲学家、杰出的教育家。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不是平庸的人,而是英才。从表面看,这样的说法有“择生而教”的嫌疑,与现在倡导的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利的观念背道而驰,但是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会发现其意义可以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相媲美,只是选择的角度不同。在当时,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一般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孟子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把学生本身的智力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就突破了门第观念的束缚,其进步意义非常明显。当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当时的社会制度的限制,孟子倡导的这些主张根本无法实现。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说,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时雨化之”说的是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教育可以成全品德,培养才能,解决疑惑。

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句话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抽象为简约的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太极古禅文化院


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教育,不分阶层。


孟子说的这句话出自《孟子》,原话是: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意思是作为君子的,有三个快乐是王也比不了的,一个是家庭成员都在,安康;一个是自己一身正气不愧疚于天地;最后一个是说能够教育天下的英才。


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孟子并没有提到不教育相对一般的人,只是将英才作为一个侧重罢了,并且, 经过教育,一般人不就成了英才了吗?


两者同根同源,都讲述了一个教育别人成才,自己会有成就感, 会有快乐的博爱胸怀,所以祖宗祠堂才有天地君亲师的排法,这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报答启发之恩的意味。


成年人的悟道地


不矛盾,

孔子虽说有教无类,但教的内容有差别,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孟子说的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应该指的是精英教育。

孔子的有教无类能涵盖其内容。


凡人评论热点


孔子说"有教无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们说的并不存在矛盾。因为他们是在不同语境下说的有关教育的两个方面。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从教育体制说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有教无类”,是针对夏商周以来,一直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平民百姓是沒有受教育权利的,所以受教育是"分类”的,孔子打破了这种"分类”受教育的限制,人不分贵贱,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就是"有教无类”,他指的受教育对象的范围。

孟子说"得英才而教育之”,是从教育对向说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教育家。他认为作为君子有三种快乐:第一种快乐是父母身体健康,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第二种快乐是做事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任何人;第三种快乐是得到天下的英才来教导他们。显然,作为第一和第二种快乐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唯独第三种快乐,当老师能得到天分好的生源并教育他成才,只有教育工作者才能体会到。

所以孔子和孟子说的这两句话是在不同语境下说的两件不同的事,所以不矛盾。


本昌谈历史


中庸在中国古代演绎得淋漓尽致,好坏不分、是非不分,冲突与揉合并存,正气与邪恶为友。

举例:看到卖肉的,就说生意兴隆。看到吃素的,就夸不杀生,胜造七级浮屠。

总之,古人的言谈及思想就是矛盾的,虚伪的,这恐怕是为了生存吧。只有左右逢源才能保平安。这种矛盾思想形成了中庸理论,看似大智大愚,今天看来,其实是精神卫生指数很低的表现。孔子、孟子都具有精神卫生低的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