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他们与医道同行;他们如军人般勇敢。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

盐田区沙头角民兵连支援保障排主动请缨,

加入“逆行者”大军,

谱写了新时代民兵奋勇抗“疫”的篇章。


沙头角民兵连是一个有着69年光辉历史的集体,2019年经组织调整后,支援保障排作为一支全新的力量补入其中,这是一支由华大基因技术员工组成的新质专业力量。疫情之下,这支刚成立不久的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就迎来了严峻的“实战考验”。


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主动请战显担当

勇赴防疫前线做“逆行”战疫人

2020年春节,

喜气祥和的节日氛围

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

接到防疫任务后,

华大基因深圳总部开始动员在岗员工驰援武汉。


罗焕身为沙头角民兵连支援保障排中的一员,接到动员令后毅然放弃返家行程,主动请战,要求到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抗“疫”。1月20日,抵达武汉后的罗焕,第一时间与武汉华大基因的同事共同开展防疫工作。为了与疫情“竞速”,让当地检测技术支撑病例检测需求,罗焕带领团队成员们持续奋战在防疫一线30多天,每日检测病毒样本上千份,为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生产和病例诊断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


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随着疫情形势发展,湖北、武汉之外的疫情防控任务也变得艰巨起来。从1月31日起,民兵廖国良就持续奋战在惠州防疫前线,负责该市30余个采样点的联络和准备工作。受疫情影响,当地物流运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疫情防控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及时完成采样工作,廖国良戴上简易防护装备,只身前往采样点运送检测物料,收集检测样本,日均采集量超过1600份。


“你不担心被感染吗?”面对这个问题,廖国良说:“当时没顾得上那么多,只一心想着,如果样本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检测和诊断结果就会耽搁,这样下去可能就会造成更多的人意外感染。”


日夜兼程强支援

为骤增病例诊断提供有力后方支撑

疫情发生初期,

武汉的防控形势严峻,

为缓解检测试剂盒供应压力,

在深的华大基因员工也纷纷整装上岗,形成强援力量,

他们利用深圳相对成熟的检测体系,

承担起检测武汉一线病毒样本的任务。


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民兵曹怀轶、陈愿望、吴兵主动报名参加抗击疫情作战,被分在三个实验小组中,参与检测和信息录入工作。自2月3日起,他们就和华大基因其它员工一起,一头扎进实验室,使用Q-PCR检测设备对从武汉发来的病毒样本进行RNA特征基因检测,提供上传检测数据,帮助加速病例诊断。面对巨量的检测样本,他们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实验室之间,在各型检测设备上忙碌,收集整理了海量检测数据并进行精准分析,为前线疾控部门及时诊断病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方支撑。


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2月15日,华大基因的“火眼”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民兵李燕兰、沈思锴、余少琦、罗亮等陆续加入,增强队伍整体检测力量。据统计,各实验小组日均检测来自全国各省市超过10000份病毒样本,极大地缓解了前线检测压力,同时也成为支援省内其它各市样本检测的中坚力量。


创新思路解难题

"巾帼英雄"技术攻关提升检测效率

对未知病毒的基因检测是一项系统而专业的工作,

从采样到核酸提取,再到数据检测等流程

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

疫情开始阶段大量新增的疑似病例,

对检测效率和产能带来严峻的挑战。


民兵小分队首次出征,用实际行动交出“检阅”答卷


民兵排一班长谢伟伟,作为参与技术攻关的骨干人员,她在探索提升检测效率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从加入技术攻关小组,参与专项攻关,到不断梳理检测技术端和应用端的各类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最终极大地优化和简化了原有的检测标准和实验流程,也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同时,她参与的三类研究成果被国家立项,使高效率的检测方案能够快速被其他符合标准的机构采用。


国难有良将,战地红旗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沙头角民兵连支援保障排首次出征

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检阅”答卷。


记者:陈琳君

通讯员:丁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