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挂果黄叶是什么病?

用户7628205507401


第一次听到耙耙柑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很新奇,还特地去查看了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耙耙柑是四川当地的一种叫法,“耙耙”就是捏起来很软,摸起来很嫩的意思,它还有一个名字是叫春见柑橘。四川一大部分都是丘陵地形,有肥沃的红色土壤,拥有亚热带温和气候高温多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四川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粑粑柑的生长,这里种出来的耙耙柑味道甜美、清爽、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果肉很饱满,果粒很有弹性,果皮和里面的果瓤都很薄,现在越来越受大众的追捧。耙耙柑在种植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黄叶的情况。


耙耙柑挂果黄叶是什么病?

耙耙柑果树挂果出现黄叶的问题,有可能是正常生理性的变黄,也有可能是因为管理不当或者病虫害引起的病理性叶子变黄。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的叶子变化,以下内容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如果是少数的叶片在挂果的时候出现轻微的黄叶,可能是一种正常的果树新层代谢,是老叶子变黄的自然现象,这种情况可以不用去管它。

2、如果是大面积出现黄叶的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应该是和耙耙柑生长发育有关。耙耙柑在挂果的时候养分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加上这时候长出很多新的枝条、新的叶子,营养和水分大部分都被新枝条、新枝叶带走,老枝叶的营养跟不上又加上缺水,就会出现叶子变黄的情况发生。

耙耙柑挂果黄叶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耙耙柑挂果黄叶归根到底就是营养不良,养分跟不上的原因。

1、采收不及时:粑粑柑果实已经成熟了的情况下,由于价格原因、人工原因、天气原因等没有及时的把果实进行采收,而是等到后面果实已经熟透了再来采收。等到果实熟透了在采收,这个过程中果树要提供很多的养分给果实,没有剩余的养分能够供给树叶,就会出现挂果的时候叶子变黄。

解决办法: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可以看下最近几天的天气预报,天气晴朗就等到成熟的时候摘果,如果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雨天不适合采摘,可以在大雨来临之前进行抢收,减少果树的负担。

2、土壤出现问题:有可能果树种植下去很多年了,当初的土壤很肥沃、疏松,后面由于长时间没有对土壤进行松土,土壤都干硬、结块,排水可能也不行。

解决办法:不定时的对土壤进行松土,浇水,防止土壤出现硬块和板结,果树周围的杂草也要清理干净,垄沟要检查是不是有东西挡住,要保证每次大雨来临之后水能够及时的排出,不能让水把树根泡烂了。

3、施肥的不恰当: 肥施过多过少都会应该果树的正常生长,施的太少养分不够,施的太多会出现烧根,所以合理的施肥,正确的方式施肥才能让果树健康生长。

解决办法:施的肥品种不要过于单一,可以在氮肥的基础上添加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等肥料,在适当的时候根据果树的需要可以喷一些叶面肥。施肥不要一次性肥太多,不能把一堆肥直接的堆在树根的部位,可以在树根的周围3-5厘米的地方围成一圈撒过去,撒完以后浇水。

4、修剪不及时:新的枝条和枝叶生长速度非常的迅速,吸收养分的能力也比老叶来的更快,如果不对其进行修剪,老叶子根本就没有养分可以吸收,肯定就会出现叶子变黄的情况发生。而且新枝新叶长的太茂盛,很容易挡住阳光,是老树叶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解决办法:及时的对新枝条、新枝叶进行修剪,控制它的疯长,防止养分被过渡的吸收。在果树要开花和坐果的时候,也要对果树及时的进行疏花疏果的工作,花和果都不需要留的太多,否则会都长不好,只要留下健康、强壮的,数量足够就可以了。

总结和注意事项:

粑粑柑挂果叶子变黄可能就是管理不当引起的,采收不及时、土壤出现问题、施肥的不恰当、修剪不及时都有很大可能造成叶子变黄的情况发生。还有可能就是缺水、缺铁元素以及病虫害的问题了(病虫害可能是红蜘蛛、星天牛、根腐病、炭疽病等,要常常检查果树的根部、枝干、叶子是不是有破口,是不是有虫卵)。如果是缺水就根据果树的情况及时补水,如果是缺铁元素就及时补充铁元素,如果是病虫害的问题就要根据每棵果树的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的排查,然后再进行喷药处理。您可以根据自家果树的情况进行对照,肯定能够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的。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有不同见解的朋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谢谢。


乡村米粒


柑橘是常绿果树,在正常情况下,通常春季新叶开始生长时,叶龄15~36个月的老叶陆续脱落。像这种大面积出现黄叶的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一般都会被判定为根系病害、缺素症等。

但是火种群里种了10年春见的陈师傅却表示,这是正常现象,春季和秋季黄叶是春见柑橘特有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小火苗细细道来。

春见春季老叶发黄原因

这与春见品种特性有关。首先,春见枝条直立,顶端优势明显,内膛透光性差,容易造成下部及内部叶片缺光性黄化;

其次,春见叶片薄,叶片中储存的养分、少分较少,在春梢生长量较大时,由于蒸腾作用,下部老叶中的养分容易被拉升至上部新叶,出现黄化现象。

其实根本原因是树体营养不足的问题。新梢对养分的争夺能力强,老叶养分转运给新叶,优先供应新叶生长,老叶便出现黄化、衰老现象。

陈师傅表示,这时候一定要保证树体有充足的养分供给,满足新梢旺盛生长和老叶正常生长需求,否则严重时老叶将会脱落掉光,削弱树势。

春见秋季老叶发黄原因

春见秋季黄叶更加奇怪,挂果少的树比挂果多的树黄叶、掉叶反而更多!这又是什么原因?

原来还是因为新梢的问题。挂果多的柑橘树秋梢抽发少,养分转移少,所以黄叶也少;而挂果少的树,秋季会大量抽发新梢,新梢生长急需很多养分,老叶只好再一次做出牺牲……

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吗,你的耙耙柑老叶大量发黄,原因是老叶养分转移至新叶,根本原因是树体养分缺乏,不得不牺牲掉老叶,优先满足新梢生长。

如何对症下药,减少春见黄叶呢?

一:是要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柑橘生长时期不同需肥量而定,满足柑橘新梢、花果的营养需求;

二:是进行合理修剪控梢,抑制新梢过旺生长、徒长;合理负载花果量,保证树势健壮。





小春春的生活日记


叶片发黄无非两种情况:生理性和病理性。落叶果树到了秋天叶片自然变黄这就是生理性的,缺镁、缺钾、缺钙或者病虫害等等就是病理性的。缺素型图片我就不贴了,大家的朋友圈天天被这些文章轰炸。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是不是感觉什么都缺?


这些都是生理性的黄叶。为什么这么讲?春见3月抽梢,4月开花会消耗掉大量的养分,树体本能地会出现应激反应,通过调节自身内源激素,迫使一部分叶片提前掉落以达到树体的养分平衡。今年5月份春见出现一波罕见的生理落果就是这个原因,树体为了保命,什么事都能干出来。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都跟上一年有很大关系,超量挂果,秋肥偷工减料,果园排水不畅或者使用劣质肥料使根系受损都会导致树体无法积累足够的养分。 如果你认为是某种真菌或者细菌导致的,那么请看下面的配方,测试结果表明完全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可以完全排除真菌或者细菌感染。下面再来看看这种类型的黄叶


这是从叶脉开始发黄,然后整片叶子全黄掉。天牛或者蝉咬过,或者说地下的主根里面有天牛幼虫之类的钻进去了,通常会出现这种症状,其原理和黄龙病类似,木质部或者韧皮部传输功能被阻断导致叶片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而枯黄,这是病理性的。 综合来说,合理控制春见的挂果量,深挖沟、多蓄草,合理施肥,注重修剪,常下地观察,你会发现春见其实比其他品种都省心。


乡村种养记





耙耙柑是我们四川这边对春见的昵称,主要是由于春见成熟后果皮变得特别软,特别好剥开,所以叫耙耙柑。这种柑橘甘甜多汁,口感细腻,多年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霞姐就是其中之一,春见成熟采收季节就经常同伙伴们一起去朋友的农场采摘。




春见的父母是清见和椪柑,所以如果是春见黄叶的话,可以从父母本特性考虑,还可能是缺素以及病虫害等。

如果说春见的嫩梢部分全部黄了,很有可能是得了黄龙病,黄龙传染性很强,首先会导致植株顶稍大部分黄化,幼苗嫩稍几乎全黄,成年树会有明显黄斑的条纹,等到果实到成熟期出现红点。


还有可能是炭疽病,炭疽病会导致零星的叶子干黄,顶枝干枯,以及果子先黄后发霉等。

一般来说,春见黄叶是黄龙病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这是检疫病害,不允许传播的,很大可能是炭疽病,春见本身对炭疽病就非常敏感,防治方法就是保温防冻,少用化肥,多用农家肥,及时松土,同时注意雨季排水,剪掉病枝烧掉,剪掉过密枝,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即可。

缺素导致黄叶就是春见叶片薄,叶片中储存的养分很少,在春梢夏梢生长量较大时,由于蒸腾作用,下部老叶中的养分容易被拉升至上部新叶,出现黄化现象。

其实根本原因是树体营养不足,新梢对养分的争夺能力强,老叶养分转运给新叶,优先供应新叶生长,老叶就容易出现衰老、黄化。

总结而言就是春见叶片黄化原因挺多的,有的是正常的生理代谢,即细胞程序性死亡,这种不用过多在意;还有可能是病理性的,这种需要对症下药。

我是霞姐,上面是我关于春见黄叶的了解,大家有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山姑霞姐


柑橘黄化,会引起叶片失绿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大大减低,树势变差后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比如抗病能力减弱,吸收水肥的能力差,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让果农的收益受到直接的损失。导致柑橘黄化的原因为:根系问题、缺素症、病虫害、环割不当等。

根据这几个原因和果农朋友们探讨一下如何改善柑橘黄化现象,以提高柑橘产量。

柑橘类果树黄化树的原因

1.肥害

选用肥料不当、撒施畜禽肥。滥用非果树类专用肥,不按果树营养需要乱施肥料;偏施、暴施化肥。撒施未腐熟畜禽肥;忽视有机肥 、微生物肥、液肥的施用,超量施化肥和施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造成烧根、果树黄化;

有机肥和土壤施肥次数较少,导致柑橘得不到连续的养分供应,容易引起落果和裂果。开沟施肥的减少,没有引导根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导致根系仅集中在表层(0~15cm)土壤中,根际微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差,抗击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弱,也容易感病,导致黄化。

2. 药害

滥用性状不稳定的杀梢药物杀梢。滥用除草剂等药物或超浓度使用烈性农药除草、杀梢,造成幼嫩组织伤损、根系衰弱。

3. 自然灾害

如寒害 、霜雪,冰雹的危害:很多地区是种柑橘的次适宜区,柑橘挂果越冬,需要的养份较多,致使树体能量透支,且部分果农在冬季时没有采取任何防冻措施(如喷叶面肥、下采果肥等);俗称月子肥,果树在采果后,养份过度透支,不及时补充营养,容易造成早衰性黄化。

4. 过度环割环剥

随意使用宽口径刀具,在不合适的树或在不适宜环割的天气施行,致果树输导组织伤损严重,导筛管阻塞,根系衰弱,活力锐减造成黄化;

环割是通过切割柑橘树干、树枝的韧皮部,切断叶片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养分、植物激素等)通过韧皮部向根系输送通道,从而累积在枝芽上,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成花和坐果,见效快。

因此,农民朋友很容易接受这一技术,但是环割是一把双刃剑,只适合用于肥水充足、叶片浓绿、营养生长旺盛的柑橘果树,而不适合应用于弱树。

过分的环割不仅造成地上部分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和能量不能输送到地下部分,致使柑橘根系的生长失去了物质基础,导致根系坏死;而且还造成柑橘的大量的开花,过多地消耗了树体的养分,坏死根系又吸收不了养分运输给地上部分,导致树体养分匮乏,叶片卷曲、黄化,并出现各种缺素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