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擔心順產側切?

拾染呀19


很多孕媽懷孕到36周的時候,開始著想如何分娩,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有些孕媽如果是符合順產的標準,大部分的孕媽都是會選擇順產,而有些孕媽,因為怕疼痛,或者影響夫妻生活而選擇了剖腹產。

但是如果選擇順產的話,開宮口或者生寶寶的過程,都是非常痛苦的,第一產程是宮縮到規律性宮縮,第二產程是宮口全開到生出胎兒,這兩個產程太痛苦。


怎麼樣孕媽需要側切

第一、胎兒頭部過大

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頭部比孕媽的產道比較大,容易出現撕裂情況,所以醫生需要給孕媽提前的側切,避免孕媽出現撕裂,如果撕裂,會導致孕媽更加的痛苦。

現在很多的家庭生活水平都提高,所以很多孕媽在孕期的過程中,攝入的營養都是過剩的,很少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而營養過剩很容易會導致孕媽出現肥胖,最後導致胎兒出現巨大兒,巨大兒的孕媽最容易出現撕裂,所以提前側切可以撕裂。


第二、孕媽宮縮乏力

在分娩的過程中,如果孕媽出現宮縮乏力,那麼胎兒出生的時間延長,胎兒的產程越長,那麼對胎兒越危險,所以孕媽會採用側切,縮短產程,讓胎兒出生更加快。

宮縮是孕媽在分娩的生產力,如果宮縮乏力,那麼孕媽很難自己獨立生出胎兒,需要側切,增加產道空間,而且還利用醫學設備,把胎兒的頭部吸出來。

第三、胎兒缺氧

如果在分娩的過程中,因為產程過長,胎兒出現缺氧,或者出現了異常,那麼就需要儘快的側切,讓產道的空間變大,讓胎兒儘快出生。

很多孕媽不知道羊水的重要性,所以太破水的時候,沒有及時保護羊水,讓羊水流失過多,導致胎兒在分娩過程中,不僅會容易出現缺氧,而且沒有羊水潤滑作用,胎兒出生過程中,摩擦力更加大,產程更加長,胎兒出現缺氧和窘迫的概率更加高。

孕媽害怕側切的原因

  1. 很多孕媽怕側切影響以後的夫妻生活,但是不然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影響到孕媽的產道,因為在孕期的過程中,胎兒和羊水的作用,對盆底肌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在孕期過程中,分泌鬆弛素,讓孕媽的恥骨分離、產道比較鬆弛。
  2. 還有部分的孕媽,害怕側切的疼痛,心我還側切在孕媽的會陰開一個小口,雖然會打麻藥,但是在縫合過程中,麻藥開始慢慢褪去,所以很多孕媽會感覺特別痛苦。

如果孕媽正常分娩,胎兒出生比較順利,那麼是不需要側切,但是如果胎兒頭部過大、宮縮乏力、出現缺氧等情況,都需要側切,不然出現撕裂更加痛苦,緊急情況還需要剖腹產,所以我們聽從醫生的安排就可以,孕媽和胎兒健康,是我們選擇的重要考慮因素。

藝跡育兒


估計每一個分娩的孕媽媽都擔心側切。



一方面是因為害怕疼痛,還要在私處在挨一刀,只是想想就疼;

另一方面也擔心順產側切,影響以後的夫妻性生活,擔心陰道鬆弛。

正確對待順產側切:

我鄰居孕6個月,每天和我們這些“過來人”聊孕產期各種事項,最近她說她一直胡思亂想的失眠,剛開始我們問不說,後來她說聽了別人側切後,傷口一直好不了,老是反覆感染,她害怕,想剖腹產。側切後傷口不癒合,只是個例。

側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快分娩速度,同時為了避免自然分娩時引起的嚴重會陰撕裂。

一般這些情況下會側切:

1.初產婦,陰道口比較狹窄,會陰組織彈性差;



2.胎兒較大,如8斤以上的;

3.胎位不正而進行的產鉗、胎頭吸引者;

4. 早產兒,胎兒發育不成熟,腦血管比較脆弱,擔心順產時發生意外等,這些原因需要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後醫生會幫助產婦清洗外陰,然後用羊腸線縫合,一般手術4-5天就可以癒合。

預產會陰側切

並不是每個順產的孕婦都必須要會陰,通過孕期的保健,可以有效預防會陰側切。

1.控制體重

尤其是孕後期,孕婦必須要合理控制體重,不可增長過快,否則胎兒會成巨大兒,這樣就會增加分娩難度,不易娩出,會陰部對胎兒壓迫過久,有可能會造成胎兒缺氧、顱內出血,甚至威脅到胎兒生命,所以醫生一般都會側切。

2.適量的運動

妊娠期的鍛鍊和運動可以改善孕婦體質,控制體重,還有利於分娩,可以增加分娩肌肉的柔韌性、伸展性和耐力。平時還要多鍛鍊盆底肌,可以增加盆底肌的肌肉,在分娩時增加產力和彈性。

3.按摩會陰



開始前,先洗乾淨手,用鏡子確定陰道口、會陰和尿道的位置。

採用舒服的姿勢躺下,將拇指放入陰道3--4釐米,輕輕的由下向側方壓,f一直舒展到有輕微的麻刺感覺,保持壓迫約兩分鐘。可以增加會陰彈性。


丁媽親子時光


我生產的時候才知道基本上初次生產的產婦都會被側切!

“側切”聽起來好可怕,因為誰都知道平時生活中,身上任何一處因為不小心被劃破或扎破了一點小口子都會疼痛好一會兒,更何況是切開自己的肉呢?而且肉若切開了得要留多少血啊?!想想就更是痛苦和害怕了!就是我自己已經經歷過了生產,現在此時此刻每敲一個字心理都像被針紮了一樣地痛,也正是因為這個感同身受的原因讓我更堅定地要回答這個問題!希望看了我的回答以後,有越來越多產婦不再擔心側切,越來越多的產婦再也不用經歷側切了!

據我個人所知,醫生給產婦採取側切的原因有如下幾個:第一,嬰兒在媽媽肚子裡過大,例如在孕後期產檢都快甚至過了7斤的寶寶,又例如寶寶在整個孕程裡每次產檢頭圍都是偏大;第二,媽媽在孕期一開始就沒有了解分娩的三大產程,也沒有學習科學的分娩姿勢以及《拉梅茲呼吸法》;第三,產婦進產房後,因為對產程的所有知識不是不知道就是知道卻缺乏產前在家多次的演練而出現對知識理解的不透徹,從而導致內心恐懼,再加上越來越疼痛的宮縮,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更是無法聽進助產士教導的正確快速的生產方法。

盡然是這些原因會讓產婦不得不被側切,那麼要想不被側切,孕婦只要在一開始孕程時候就針對以上三個原因多下功夫,相信做到心中有數之後,擔心和害怕就不會光顧你的身心啦!

我自己就是在整個孕程中做足了學習和練習的工作,所以生產很順利,順利到助產士在我生產的時候對我說:“你做得很好,很配合我,現在我要準備接產的事宜了,來不及給你側切了,孩子要出來了!”啊啊啊!!!於是我和我的寶貝在十分鐘內完成了最後最艱難的產程!


我是豌豆媽媽


說到側切肯定很多孕媽媽都會覺得特別嚇人,特別是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和正在備孕的女性,因為沒有經驗,聽別人說的像很嚇人一樣,其實側切並沒有那麼可怕。

側切也是一種助產手段,當出現一些因素導致寶寶無法順利娩出的時候,醫生就會在孕媽媽的會陰部斜著剪開一道小口子來擴大產道,使寶寶能夠順利娩出。


孕媽媽需要側切大多是與這些因素有關:①會陰彈性差,有嚴重撕裂的風險;②胎兒的頭部比較大,無法順利娩出;③分娩過程胎兒出現缺氧等情況。

有多少人擔心側切呢?

在沒有分娩之前肯定有很多孕媽媽擔心側切,一來是擔心疼痛,因為要在敏感部位剪開一個口子,二來是擔心會影響以後的夫妻生活。

墨媽第一次懷孕的時候聽別人說側切多麼多麼的可怕,自己也是擔心的要死,直到自己經歷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那麼恐怖,別的孕媽媽是害怕側切,而墨媽不同,墨媽是等不及被側切,因為宮縮陣痛實在太強烈了,只想寶寶快點出生,當躺在產床醫生說要側切的時候,一點害怕的心思都沒有,只想快點側切讓寶寶快點出來,期間還問過醫生幾次準備側切了嗎,只有當寶寶生出來了才覺得是解放了~

孕媽媽擔心側切就是怕疼~

其實側切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痛,墨媽側切撕裂都經歷過,對比起來墨媽覺得還是側切要好的多,側切傷口整齊,癒合也比較快,而且撕裂要比較疼。

墨媽這裡的醫院在側切之前會打麻藥,再加上當時又是在陣痛高峰期,所以一點痛的感覺也沒有,撕裂的時候也是一樣,肚子的痛蓋過了撕裂側切的痛,側切在縫針的時候也不怎麼疼,偶爾有一兩針會疼,而撕裂就不同了,撕裂沒有打麻藥,縫針的時候每一針都疼得忍不住大叫。

總之孕媽媽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側切,側切沒有孕媽媽們想得那麼可怕,當然能不側切就不側切,平時在孕期的時候孕媽媽要適當活動,控制好體重,這樣也能減少被側切的幾率。


我是墨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順產側切幾乎是每一個女人自然生產時都會遇到的情況,但是還沒有生產的孕婦會聯想到側切現象時,畏懼就會油然而生。

首先,從生殖醫學的角度來說,既然可以選擇側切,都是為了孕媽和胎兒的安全,而且術後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還沒有順產生孩子的女人大可以放心。

接下來,每個女人的生殖結構和胎兒大小不同,側切的尺寸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在側切過程中,產生的疼痛度與順產時疼痛度對比,還是有著天壤之別。因此,害怕側切的女人完全可以忽略這樣的疼痛感,而且醫生也是會打麻醉的。

最後,順產側切術後,大約一兩天的時間就沒什麼疼痛感了。一週的時間,就可以恢復正常了。但是在這一週期間一定要注意護理,尤其在大小便的時候千萬不能沾到傷口部分,不然造成感染就會影響很大的。除此之外,都不需要過度在意的。


90後說育兒


舒服的時候跟誰說了


用戶85511612331


我剛生完寶寶,會心撕裂3cm,助產士說我用的力不對才導致的,我用力太猛


辛迪瑞拉858


現在順產側切的產婦很多,我就是一個例子,很久沒有生下來,醫生才迫不得已側切的。側切的時候打的麻藥,縫針的時候沒有麻藥的,能清楚的感受針穿過肉的滋味。但那時候孩子已經生出來了,根本不考慮痛的問題,只想趕快結束看孩子。現在縫針又不用去醫院拆線,會身體吸收掉,不用擔心,也別怕痛,忍一忍就過去了。過個1/2天就不那麼痛了,恢復也很快。


優雅的迷彩139


不擔心 聲音一半的時候一直問醫生可不可側切 搞快些 太痛了 後來就切了😂


安靜的半夏


我沒有側切 側切主要還是看孕婦身體條件 有的娃娃小如果不會用力還是得側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