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證券翻車後,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隨著證監會的介入,華創證券“翻車”事件,終於達到了投資者預期,並不能因為道歉,這個事情就不了了之。

就在伊始,觀察君看到這個事情,第一感覺就是,這不可能是真的吧?一家正規的券商機構,絕不能會出現,如此低劣的違規操作!現在,股市裡各種信息滿天飛,很多時候真的難辨真假,或許,這又是來自段子手的一大傑作呢?

然並卵,華創證券研究所的一紙聲明,確認了事件的真實性,打破了觀察君之前的幻想,令人大跌眼鏡。

券商同學,你的節操呢?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券商賬戶……

華創證券翻車後,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1)假高管

儘管過去了幾天,但事件的始末,還是要還原一下:

2月19日,夜,月黑風高(腦補畫面,觀察君不由的想起一個遊戲,“天黑請閉眼,殺手請……”,這個遊戲的名字好像是叫“殺人”)。

晚上十點,一場電話會議正在舉行,舉辦方為華創證券傳媒研究小組,主題就是MCN行業概況和業務模式,參會的是眾多機構投資者,而主講嘉賓號稱是經第三方專家公司推薦、曾擔任上市公司星期六(這是公司名字哈,大家不要誤解為休息日)旗下子公司遙望網絡的高管“陳總”。來分享公司乾貨(乾貨的意思都懂哈,就是沒有水分的!)。

華創證券翻車後,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於是乎,一切都按正常流程開始了!

“微信這邊是1.5億元利潤,遊戲廣告代理三四千萬元,帶貨這一塊有四五千萬元……今年我們內部的KPI是每個月做到兩個億,一年下來24億、25億這樣子。”

就在乾貨分享中,“陳總”為大家帶來的信息,確實非常勁爆,單看這些數據,絕對能推測出這是一隻好股票呀,況且上述數據都是首次對外披露,乾貨確實不少。

不過,事情的發展,簡直如眾多韓劇一樣,突然出現了大轉折!因為,對於這樣的迷幻數據,參與電話會議的遙望網絡公司董秘,也實在聽不下去了,直接接入電話,主要說了兩點:

第一點,遙望網絡從來沒有跟市場報過2020年的目標是多少,月均目標是多少,話外之意,這也是他第一次聽說,連企業自己都不知道;

第二點,此“陳總”非公司高管,遙望網絡中層以上就沒有姓陳的!

我滴個乖乖!這到底是啥情況?儘管觀察君沒在現場,但想想這樣的畫面,這劇情確實太狗血了,以往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情節,居然在資本市場,在券商舉行的電話會議上出現了!

很顯然,這是個“假高管”!

(2)翻車

那麼,事情就簡單了,因為結果就放在那裡,這一下真的就翻車了,而且事故還比較嚴重。

為啥說嚴重?不就是一次電話會議嗎?事情能嚴重到何種程度?觀察君覺得,這件事情中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券商電話會議弄了個“假高管”,“陳總”的高管身份,被相關公司人員當場戳穿,這就存在公然造假的嫌疑,更為嚴重的是,在上市公司相關人員的錄音中,曾經說了類似“已經不是第一次”的話語,很顯然,類似造假事件之前已經存在。

華創證券翻車後,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其次,就是對於嘉賓來源,會議主辦方並未和上市公司直接核實,就以上市公司高管的身份參加,並作上市公司乾貨分享,而華創這個圈研究所對此的解釋是,經第三方專家公司推薦、曾擔任遙望網絡“微小盟”平臺產品經理的顧晨某,主持會議的傳媒研究員潘文韜對其以“遙望網絡專家”身份進行了介紹,但搞笑的是,該產品經理之前已從遙望網絡離職。

簡單來說,就是此次電話會議,主辦方請了一個假高管,假高管披露了一大堆子虛烏有的財務數據,然後被上市公司打假。

翻車了吧!

(3)券商

對於券商,很多人都有了解和接觸,畢竟,隨著大A股的雄起,你要是想炒股發財,那就不可能離開券商的,最簡單的一點,你要有一個券商賬戶,才能進行股票買賣啊。

所以說,觀察君一直認為,券商券商,就是交易所的代理商,這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來動員你買賣股票的,哈哈哈!

這麼理解,華創證券的電話會議,你也就能夠理解了!來自度孃的信息顯示,華創證券就是一家券商,總部在貴州,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多地都有營業部。

相比國泰君安、申銀萬國、中信證券、東方證券等等,這些券商行業的頭部公司,華創證券的知名度確實要遜色很多。根據證監會的最新分類,券商一般分為綜合類和專業類,不知華創證券目前歸屬於哪一類,畢竟國內目前已經有上百家券商。

看看券商公司的主要業務,一般有經紀業務、發行與承銷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投行業務和研究業務。

知道了吧?你要是炒股,不可能離開券商的。

(4)券商報告

就在股市裡,投資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機構投資者,另一類是個人投資者。

作為提供服務的券商,主要是為上述投資者提供服務,當然,機構投資者一般都是VIP待遇了,上述電話會議就是其中之一,而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券商研究報告就是得到的服務之一。

因為,在一些人投資人看來,券商集中了大批投研精英,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充滿了智慧。他們的研究報告,自然是股市投資的重要參考,被投資者奉為股市掘金的炒股秘笈,甚至是不少中小散戶買賣股票的指揮棒。

不過,這些券商研究報告,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券商研報90%都無須看,沒有特別的價值和深度。”當聽到這句話時,觀察君也有些驚訝,畢竟,這句話出自券商業內人士:“很多報告,都是為了報告而報告,甚至是助理團隊粗製濫造、東拼西湊的東西,你覺得含金量能有多少?”

還有一點,觀察君也是清楚,券商研究報告在通過買方兌現價值時,往往容易被扭曲,這其中摻雜了投行利益、佣金利益等,在客觀公正性上往往大打折扣。

券商報告,說白了,也是一件商品,大多也是以銷售為導向,最後也是用來賣錢的!

作為個人投資者,你想不花錢得到的研究報告,能有多大可信性?

(5)“吹哨人”

其實,回到華創證券“翻車”事件,還是要感謝這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正式因為他的“仗義執言”,所以才當場戳穿了這個騙局!

細思極恐,如果這位高管,當時沒有干預,任由“陳總”信口開河,或者說雙方之前就有默契,一致做這樣的一場推廣,那結果會如何?參與的機構投資者,真的都能夠有真假分辨能力?

換一個角度來說,華創證券“翻車”事件,也算是揭開了冰山一角,讓我們看到了券商醜惡的一面,所以還是那句話:在金錢利益面前,一切都變得那麼理所應當,一切都變得那麼肆意妄為。

突入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大家措手不及,慌亂之中的反思和醒悟,很幸運的是,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李文亮們——一群早已察覺危險的“吹哨人”,急急忙忙告訴大家,風險的到來!

華創證券翻車後,我默默打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那麼,華創電話會議中直接打假的高管,會不會成為券商行業的“吹哨人”,這個,觀察君真的不知道,或許,監管部門的及時介入,會給我們帶來答案。

而作為一個個人投資者,我默默的打開了電腦,看著自己的股票賬戶,陷入了沉思,股市賬戶餘額顯示:您還剩餘67元!

我,欲哭無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