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雙11還沒開始,最近網紅圈卻率先熱鬧了起來。

前腳,一條創業者投訴微博大V和MCN機構聯合“流量造假”的事件剛讓“網紅帶貨”蒙上一層陰影。

後腳,“口紅一哥”李佳琦又出事了。

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近日,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可尷尬的是雞蛋剛剛下鍋,可謂處處粘鍋,將雞蛋粘得七零八碎。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它的那句“OMG”這次沒有帶來驚喜,而是質疑。

作為網紅帶貨界的頂流,李佳琦的翻車不僅讓自己蒙受調侃與質疑,更讓“網紅帶貨”的陰影再次加深。

於是,這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連網紅都可以是假的,產品質量能得到保障嗎?

01

“網紅帶貨”:

一個“新瓶裝舊酒”的坑

可以說,從安妮寶貝到李佳琦們,經過20多年的跌宕起伏,網紅江湖一步步在證明著它的商業價值。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大量湧現,為網紅的大批量產生提供了廣袤的沃土。

而李佳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8年“雙十一”,李佳琦與馬雲pk賣口紅,短短5分鐘,他就賣出15000支口紅,5小時帶貨535萬支,創下了口紅銷售紀錄。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這件事讓他名聲大噪,迅速出圈,火爆全網。這也順勢將網紅帶貨變成了一個公共話題。

但大眾的視角總是滯後的。

其實,自2013年左右的帶貨女王張大奕開始,網紅背後的流量就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追逐的焦點。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一場關於流量變現效率、供應鏈速度和新品牌崛起的變革早已拉開了大幕。

《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2018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主播人數同比增長180%,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同比增速近400%。

在網購消費熱潮的今天,可以說,直播帶貨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和各大品牌促銷的標配。

但當“網紅帶貨”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服務產業時,問題與套路也就產生了。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真正關心產品,大家只關心流量。

其實,網紅帶貨可以追溯到有著魔性背景音和洗腦廣告詞的電視購物。

這和傳統媒體的直播購物從底層邏輯上是一致的。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10年前的電視購物使用誇張的廣告詞和表演方式,和現在小鮮肉在網上直播時的叫賣如出一轍。

這是一場技術變革與人性洞察的合謀。

只是賣的貨從保健品變成了化妝品,傳播媒介也跟著升級換代。

從傳統電視變成了淘寶直播、抖音和小紅書這樣的平臺,跟隨著流量的變化一路遷徙。

年輕人用手機衝動消費的時候,和中老年在電視購物中搶購其實沒有什麼兩樣。

從這個角度看,電視購物和網紅直播帶貨有著共同的特質:

都能解決產品的深度體驗問題,都能讓用戶感覺到參與其中。

都能在調動起用戶情緒的時刻讓用戶快速下單,實現了信息傳播和交易的打通。

但當假貨橫行成為電視購物的代名詞,逐漸消退之時;當新一代媒體崛起。

於是,網紅直播帶貨裝起了電視購物的這瓶“舊酒”,繼續收割著新一波的消費者。

02

信任:

網紅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

毫不避諱的說,我對網紅直播帶貨向來存在著偏見。

畢竟在我看來,傳統媒體有著背後平臺力量的背書,各大品牌也有著背後品牌力量的支撐。

而網紅直播帶貨,全靠主播一個人的良知與人性。

而我向來不信這一套,畢竟人性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直到我看了一段關於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的描述:

“我們100多人的招商團隊被分成三組:第一組初篩,看看品牌有沒有出過問題,產品有沒有被差評過;第二組檢查產品成分,確保安全;第三組是試用試吃,如果是賣面膜,大家都得敷幾天看看效果。”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但這種改觀也只限於那些頭部的主播們。

畢竟他們有數千萬的追隨者,我曾天真的以為他們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羽毛。

因為,對於一個主播來說,信任就是生命。

沒有信任直播間推產品的時候還怎麼去成交轉化,嚴重的甚至會掉粉或者導致直播間關閉,這不是沒有前車之鑑。

之前8月份就有某擁有近70w粉絲的主播直播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粉絲紛紛維權停播,到現在都還沒有復播的。

這是因為網紅電商的客戶群體大都是網紅的粉絲,靠的是粉絲效應以及口碑。

一旦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口碑也就壞了,很容易流失粉絲,銷量下滑。

此外,優質的內容生產+人格魅力,也是他們引起受眾追捧的重要原因。

網紅生產的內容和自身的個性特質合二為一。

粉絲追捧的不僅僅是內容,更是這個人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也讓更多粉絲願意為其情感溢價。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而這次李佳琦翻車事件,不過是“網紅帶貨”野蠻生長問題的縮影。

他暴露的不僅是頭部主播也靠不住的問題,更讓整個網紅帶貨生態的信任機制面臨著崩塌的危險。

他們在早期的渠道紅利下殺出重圍,有平臺的流量扶持。但他們似乎忘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粉絲信任基礎之上的。

但粉絲的信任最終還是來源在於主播帶貨的產品品質。

這一點似乎跑偏了。

因為在主播的世界裡,“全網最低價”是身份的象徵。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這意味著粉絲會更加死心塌地追隨他們,而有了粉絲的信任後,銷量攀升,商家也會蜂擁而至,主播由此打通任督二脈。

但當“便宜”和“好貨”之間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聰明的甲方爸爸們於是生產出了各種網紅特供版產品。

這既是帶貨主播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倒逼供應鏈,給自己創造的局部優勢。

也埋下了產品質量的禍根。

於是“便宜沒好貨”這一簡單粗暴的定理再次發揮了作用。

最後的“單”還需要迷戀主播們的各位消費者去買。

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升級似乎是個偽命題。畢竟,消費者圖便宜的本性至始至終都沒有變過。

不知道你看出來沒有,當主播們開始追求“全網最低價”的那一刻起,他們賴以生存的那一張“信任”的多米諾骨牌已經開始倒塌。

03

迷戀網紅帶貨

是品牌營銷的降維

我們都知道,所謂營銷,既是品牌的運營,也是產品的銷售。

全世界的品牌在世界上攻城略地,為了確保自己一席之地,需要具備兩項指標:一是品牌的銷量,二是品牌的聲量。

銷量帶來利潤和市場佔有率,而聲量為品牌帶來極大的曝光和品牌價值的傳播。

二者缺一不可。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但李佳琪們的洗腦式產品推銷,使得內容電商平臺與品牌們正在滑向為了賣貨不擇手段的邊緣。

這於網紅們而言,過度注重對網紅內容的運營和快速變現,而忽視了對網紅IP長遠運營的眼光。

這背後就包括部分網紅急於商業變現,對合作方不加以辨別,讓粉絲遭受損失,而最終受傷害的還是網紅自身。

於品牌主們而言,這是品牌營銷上的偷懶行為。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帶貨背後是一場品牌營銷的降維

將整個品牌訴諸於一場場快速變現的直播,當營銷只剩下單純的直播間叫賣,而忽略了品牌長期的運營。

這注定一場不可持續的營銷。

長此以往是對既往所積累品牌價值的折損與傷害,這是特別不道德的。

所以,在我看來,品牌爸爸們對網紅帶貨的過度迷戀。

就如同明星轉型網紅是一場降維生存一個道理,本質上是品牌營銷的一次降維。

當流量與銷量成為品牌營銷的終極目標。

那麼網紅直播帶貨就成了陳珉瑛所說的新商業時代的流冦主義。

他們不願意做紮實的品牌工作,沒有自己的品牌根據地。

一浪來一浪去,吃一季是一季,註定如同夏蟲熬不過秋日,捱不到冬天。

所以,品牌還是要回歸價值營銷。

無論是聲量還是銷量,一碗水端平了,才是正確的品牌生存之道。

畢竟,再牛逼的網紅直播帶貨,也只是渠道紅利下的產物。

但流量總會見頂,渠道總會更迭,唯有品牌才是長久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