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这句诗为什么成为了名句?

骑蜗牛走高速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盛唐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共二首。其一诗云:“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后两句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这是对朋友的劝慰,豪爽质朴、响亮有力的话语,给人慰藉和希望,给人信心和力量,激励友人振作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別的是著名琴师董庭兰。音乐家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诗人也不得志,而且生活穷困,四处流浪。但诗人以开阔的胸怀,豪迈的情怀把临别的赠言说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实属难得。

从内容看,两人久别重逢,短暂相会,又要各奔他方。两人又都身处困境,贫贱之交自然感触很深。诗人写离别,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在唐人赠别诗中,不乏凄清缠绵、低徊留恋的感人之作,也有慷慨悲歌、发自肺腑、友谊真诚、信念坚定的佳作。《别董大》便是后一种。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离愁别绪,而是激情满怀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诗之所以卓绝,是因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以气质自高”,故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高大的广玉兰


这句诗因何成为名句?这是后话。整首诗名《别董大》,出自“唐朝诗人,高适”之手。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董大”,兄弟排行老大。

当时著名琴师董庭兰,落魄后与高适相遇。正是北国黄沙遮日,天昏弥漫。寒冷的北风,吹着南归飞雁,漫天大雪纷纷飘落。高适劝慰董大,你不要担心,你去的地方没有朋友,这天下有谁不认识,你这技艺超群的人呢?

人;在落魄,穷困撩倒时,总希望有人同情,安慰鼓励,有人伸出援手。一般人可视而不见,视力眼人或许还嘲讽你两句,小人或许还踹你两脚。那么“高适”恰是尽人意,得人心,劝慰和鼓励朋友。


du184567027


莫愁前路无知己这句诗为什么成为名句呢,首先我来介绍这首诗,出于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

北风呼啸,黄云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真诚关爱。

“莫愁前路无知己”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间深厚情谊,也是高适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友人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这首诗言辞虽婉转,但勉友无须惧怕之用心良苦,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在在显露出另一种别离情致。

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高适出生穷困,甚至曾经以乞讨为生。天宝八年,得到封丘县尉的官职。后来到西塞。高适一直到五十岁时才开始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描写了西塞的生活:战场上的景象、士兵的生活和当地百姓少妇的情怀。《燕歌行》是高适的著名诗作。

董大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高手,他才华洋溢但是却觉得无人赏识,高适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我们也可以对着有才华却找不到伯乐的朋友说,其实你不要担心,坚持你的路,你的才华终究会有伯乐欣赏你,不要因为一时失落而放弃你的才华,给自己朋友信心。

只要你给自己信心,只要你有才华,就不怕没有朋友、伯乐欣赏。

我来举一个例子,就是周杰伦,周杰伦从小对音乐的兴趣,加上他母亲发现他有音乐天赋,并严格的要求他一定要练好钢琴。

后来他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表示自己未出道时在吴宗宪餐厅打工弹钢琴,后来周杰伦首次亮相幕前,是在1997年8月,当时是因为高中同学参加TVBS-G的选秀节目《超级新人王》而为朋友担任钢琴伴奏。

虽然他同学歌唱未获奖,但主持人吴宗宪却对周杰伦的乐谱作曲工整印象深刻,认为周杰伦有音乐潜力肯定他的才华,先让他专注作曲的历练后再出唱片。

可是吴宗宪头疼的是周杰伦写了许多首歌曲,但是有不少曲目未被采用而退稿,最后2000年周杰伦创作了50首歌曲后,由吴宗宪挑10首开始准备制作周杰伦的第1张专辑,并于2000年11月发行周杰伦首张个人专辑《Jay》,并带着周杰伦在自己的节目上大力推销。这时候的周杰伦的音乐才华被大家所看到。

之后周杰伦在金曲奖颁奖典礼上称:「没有吴宗宪就没有周杰伦」。

成就周杰伦的除了他的才华之外,还有他在自己理想得不到施展却不放弃的信念。

不要因为暂时得不到赏识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或否定自己的才华,要相信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你的努力你的才华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懂得欣赏你的伯乐。


言叶语


人生难得知己,知己贵在相知,在古代社会通讯不便,但只要心系彼此,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够相伴相依。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任,让友谊温厚而充满力量。

“莫愁前路无知己”一句出自高适的《别董大》一诗,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当时的音乐师叫董大的,这显然是安慰的诗歌,大家不要觉得高适是在自己志得意满的时候说的这个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呢,高适当时的状况很不好,除了生活艰难,在当时,他也看不到多少仕途出路,以至于见到董大以后,他很高兴啊,想请董大喝一杯酒,但一摸口袋,没钱了,所以这是一个不得意的人对另外一个不得意的人说的安慰之语,它可贵就可贵在这个地方。高适为什么就那么自信呢?尤其是还不怎么得志的时候,依然这么自信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生活在开元盛世,在盛唐光辉的照耀下,个人的得意与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凌云壮志激昂慷慨,自始至终都是高适诗中的主旋律。

我们把这一句与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比较,就见情怀差别,一则是凄别,一则是壮别。或许正因为是知音,诗人说话才这样的朴质而豪爽;或许也正因为是知音,才用这样的话来安慰远去的友人,虽然别意凄凄,但用心良苦,非情感深挚不能如此。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核,也正因为这两句,这首诗才被称为史上最经典的离别诗,深情无比,传唱千年!





刘香芝




刘金瑞15


答:因为这句诗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莫愁前路无知己”诗意: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整句诗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从另外一层角度理解的话,人生的路很漫长,不要因为眼前不顺心和困难而放弃,坚信前路会一片光明。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舞台,也会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定会有一番作为。

作者和好友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当时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可见原意识简述的离别,当然现在也会有很多离别的时候会用到这首诗。离别时的祝福,祝福好友前路广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会知道你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国学趣舍


我认为这句诗能够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关键是“知己”两字用的妙,古往今来,悠悠华夏,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因为知己,不是杯觥交错的酒肉朋友,不是呼天唤地的称兄道弟,而是心与心的碰撞,灵魂的交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越来越高大,拜金功利欲望越来越膨胀,但人们是孤独的,越来越渴望拥有心灵交流的知音,渴望触及心底的哪丝温柔,这是心的呼唤,这是岁月流淌的期盼!


一聊相思


要了解这首诗,首先要了解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送别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这首诗的原句为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想想我们的一生,也总是在分别中一步步的长大,与自己一段段岁月的别离,与亲人的别离,与师长的别离,与朋友的别离,与同学的别离,每一天,每天分钟都在上演,没有别离那来的人生。

我们在与他人的别离中,逐渐长大,慢慢成熟,渐渐老去。我们在与时空的别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己别离,下一刻的你不再是原来的你。

一直在回首看以前的自己,看了那么久,才从模糊朦胧中看到了那个孩童,那个少年,那个青年,他们都是我,又都不是我,我只不过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他们在时空中永存。

这首诗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只要你努力上路,沿途皆是风景,感谢在人生旅途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也许只是一句鼓励的话,但那是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我想,大家都会坚持下去的。


赵宏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句诗区别于其他送别诗。在中国古诗词中有关离别、送别的诗句有很多,比如王维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白居易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刘长卿的“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岑参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等等,亦不同于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悲悲、戚戚、惨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于公元747年与好友董庭兰久别重逢时所写。董庭兰是著名琴师,有人曾用“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来形容他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当时,高适和董庭兰都处于困顿贫贱的境况,短暂相聚之后又将各奔他乡,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组诗《别董大》,其中一首就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漫漫黄沙,遮天蔽日,绵延千里,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就连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黯然失色。北风呼啸,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空中的大雁凄凉地排着队伍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土地辽阔、荒凉寒冷的环境里送别自己的好友,离别在即,依依不舍,身怀绝艺的董庭兰还要在这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奔波流浪,诗人自己也是飘泊不定,二人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惆怅还是惆怅,但是诗人却笔锋一转,豪迈豁达地写出了两句慷慨激昂的壮美之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途上没有知音、知己,像您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全天下的人又有谁不知道您呢?这句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在那彻骨的风雪中飘荡出缕缕暖意,于慰藉中充满着自信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这催人奋进的千古佳句,彰显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豁达的心胸以及对友人的衷心祝福。

高适生活于大唐盛世,比李白小三岁。由于父亲去世很早,家里穷困潦倒,高适小小年纪就流落江湖。但是他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二十岁时,仅有一柄长剑、胸怀大志的高适,来到长安寻求仕途,但他一无门弟可倚,二无钱财可恃,根本无人理睬。于是高适又萌发了到边庭立功的想法,就打点行李北上蓟门,希望在军中报效国家,可是仍然无功而返。此后数十年间,他一直过着“混迹渔樵”的游历生活,甚至以乞讨为生。面对困境,有的人充满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脸上,有的人则接纳失败和困苦,努力去创造一种崭新的生活,而高适就属于后者。

与好友董庭兰分别3年后,年近半百的高适因张九皋的推荐,考中进士,之后又受到大将军哥舒翰的赏识,并在安史之乱中展示出非凡的能力而被皇帝重用,短短几年就先后被提升为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位,成为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员,并加封渤海县候。他虽大器晚成,却获得了传统诗人梦寐以求的仕途高官,成为掌兵一方的封疆大吏,位至封侯。更重要的是,他以其裹挟风雷、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成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一座高峰,遗风所及,啸响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