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影响,极度自卑,自尊心强,遇到问题恐慌不安,改怎么改变?

一切随辛


原生家庭影响极度自卑自尊心强,遇到问题恐慌不安,该怎么改变?

当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心里一惊,这不就是以前的我吗!又有人因此困惑,我真心希望我能给出自己有用的经验,来帮助大家越过心里这道坎,正视自己的家庭与家人,和家人一起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并完善自己的性格,让你的生活成为一条偶有下降但持续增长的折线图!

就您提出的问题,我希望从两方面给予您帮助,一是分析原生家庭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以及我们如何去应对,适应无法改变的原生家庭。二是针对你提出的实际问题,遇到事情恐慌该怎么办,从实用的角度给你几个建议。

一、原生家庭的影子

从出生到成年,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或说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人,他们帮助我们形成最初的对世界的认识感知。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从这个孩子三岁时就可以大概看出他长大的样子,七岁时就可以预测他老了之后的样子。而这段时间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教我们学语行走,教我们识字唱歌,帮助我们形成对外在一切的初印象。

根据研究发现,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而且父母对我们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他们不可避免的“塑造”着我们。

从小到大,我们可以去选择读哪所小学,离家近的还是远的,可以选择大学专业,是要去热门的有发展前景的,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冷门的,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是要活泼开朗的还是文静淑女的。

而原生家庭,大概是世界上仅有的无法提供选择的事情,我们只能被动接受现有的,对于无法选择的事情,需要我们努力去调整心态,适应条件,如果有能力,那么就可以尽自己的能力调节现有的状况,使一切情况朝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适应原生家庭

那么如何让自己接受原生家庭,也就是避免自己因原生家庭而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学历低,就产生自卑的心理。

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心理,也可以说是致使我多年自卑,造成现在自尊心也比较强的一个因素,好在我接触了心理学,知道了这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知道了需要与我的家庭建立亲密关系,从而帮助我正视家庭,正视自己的性格,利用“亲密关系”这个支点去撬动一家人的幸福。

就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当我大学即将要毕业时,我不知道自己要考公还是找工作。

考公以后稳定一些,但现在我们正是年轻的时候也要多闯一闯,我犹豫不决,无法选择,想让父母帮我定(其实这是不想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逃避责任),但他们却说主要看我自己。

当时就觉得他们一点主见没有(但没有主见的其实是我,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选择),从他们那里我没有得到最终答案,当时觉得特别难过。

为什么家人不能替我做决定,最后只有自己逼自己做出选择(让我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到现在我还是挺感谢父母当时把选择权交到我的手上,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有担当的人。

通过我的事例总结一些建立亲密关系的正念:

1.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就像我遇到毕业选择的问题,其实自己也可以负责任的为自己选择,把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上,其实是会更踏实更有底气。

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稍稍勇敢一些,把事情想的简单一点,试着自己去解决,为自己的生活负其责,之后你会慢慢产生成就感,享受自己掌握人生的喜悦感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如果没有临近毕业这次与家人的矛盾,最后自己逼自己做出选择,也许我还是不会为自己做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到人生路口的选择,小到生活中的琐碎,生活处处都是“惊喜”

早上起床晚了,这就是要考验我们协调时间与事情的能力

上公交车没有零钱了,这要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并让他人愿意帮助自己

父母吵架了、冷战了,不要抱怨“这个家庭怎么这样”,而是暗示我们需要学会怎么调解矛盾

思考问题,想想生活要送给我们什么礼物,静下心来一层一层打开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就像当时我认为父母没有主见,其实是我自己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而父母只是想让我走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

所以,在平常与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细心观察一下自己,你认为父母自私、没有勇气、没有担当,是否自己身上也有,只不过被埋藏在深处,或是你不敢承认

4.没有什么事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虽然当时因为毕业选择的问题,与父母开展了旷日持久的冷战,但到最后还是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家人间无条件的爱融化了那道用冰筑起来的高墙,又让我们重回温暖的家。

与家人发生矛盾、争吵、冷战等,这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清楚并且相信一家人之间的爱,用爱来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用爱温暖失望冰冷的心


当我们摆正心态,用温柔与爱来对待我们的家人,同样我们也会获得极大的回馈,而这些温暖与确幸值得我们放下自己心中的偏见与执念。

对父母的要求降低一点,不再那么苛刻与极端,而是鞭策自己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遇事如何不慌张

一般来说,遇事恐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这是人对外界安全感缺乏的一个表现。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安全是人的第二大需求,这里的安全可以引申为一种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又是一些比较偏向于稳定性的人的不可缺少的需求,所以,遇事恐慌从人的角度来分析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另外,从事情的方面来说

一是事情的严重程度,事情都各有轻重缓急,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

二是这件事情的效用,是否属于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也决定我们是否需要尽力去解决;

三是事情在时间维度的考量,相比半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对近几个月事情更加关心,更加想要解决。

从人与事的角度分析完,我们就好对症下药。

下面是避免遇到问题紧张的建议:

1.着眼于当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棘手、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上

例如一件事是眼看这个月的房贷还款日要到了,但钱还没有凑齐;另外一件事是对门的小孩被小区里的流浪狗咬了

显而易见,是去想办法解决自己这个月的房贷,这才是自己的问题,而小孩被狗狗咬最多需要我们去关心一下,具体事情还是由他的父母处理

2.不过多的考量久远且相关度不大的事情,防止自己产生焦虑感

就像朋友要报考十二月份的国考,作为朋友,我们可以帮助他询问哪家培训机构好,性价比高,如果懂的话还可以推荐一些比较好考的职位,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但具体要报什么职位,报哪家培训机构,还是得看他的专业与喜好,针对他的学习能力挑选适合的;

所以,这里要把握一个度,也就是不过多的干预,只提供我们作为朋友的参考意见与帮助,具体还是由他和他的家人去决定,避免“咸吃萝卜淡操心”

3.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人事,听天命”

这里举一个工作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吧,作为员工每到年底都会做年度总结报告,

做总结报告已经是公司的惯例了,而且大概时间也都固定,那么在开始前一个月,就可以构想自己的总结报告了,

提前列出大纲,搜集素材,每天填充一点,有了多余的时间准备会使内容更加完善,也会让你的才思充分发挥,更是让自己心里踏实,将能利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就只等展示了

4.把每一次的问题当做机遇,借机锻炼提升自己

总结报告做完,就要上台讲解了,在这个讲解过程中,会有人提问,会出现PPT卡壳,会因此而出现心里紧张等问题

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站在台上的我们肯定会紧张,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呢?如果我们在台下作为观众,台上出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呢?只不过是不到一分钟的疑惑罢了

而我们在台上,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磨练自己的心态,将自己作为平常人,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用卡壳时间做一些互动,试试自己能否做到能否转换自如

5.解决完问题之后,进行思考与总结,找出共性,为下一次做准备

接着上述的例子,我们做完这次演讲之后,需要回顾总结一下

PPT卡壳是什么原因,现场设备问题还是我的播放设置问题,如果是设备问题那下次提前去试一下,如果是播放设置问题,则需要引起重视,这是基本的PPT演讲注意事项

当时出现问题,自己的反应如何,是否与现场进行沟通来帮助缓解,如果没有做到,则需要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买一些关于演讲的书籍来学习,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

通过此次的实战与总结,提升自己不足且可以提升的地方,让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


原生家庭,是我们的人生标签,塑造了我们,也成就了我们,我相信,只要用一种正念,积极地想法去面对,去适应,去改变,最终都会如愿以偿,获得我们想要的家庭关系,并让这个家庭为自己蓄电。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遇到问题、瓶颈之时,都是我们做出改变,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都是打磨自己的绝佳时刻!


hop1hip


原生家庭的影响比较深,改变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得起反复。

我也曾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跟你分享下我的经历。

1⃣我是个女孩儿,家里有三个孩子,我是第二个,还是个女孩儿。曾有好多人开玩笑跟我讲,我是多余的。甚至上大学之前,我都认为自己是多余的。

2⃣我有个姐姐,真的就是白天鹅。肤白貌美大长腿。对比之下,我就是丑小鸭,黑,丑,个子低,还总是长痘痘,头发黄。对比之下,我常常自卑到不敢抬头,不敢在家里说话。

3⃣这两个因素让我深深自卑。自己的喜欢,自己的厌恶,都不敢表达。越不表达,越没有存在感。真的,很多个夜晚,我都因此而大哭。

4⃣改变是在大学以后,离开家,开始认识更多的人,见识更大的世界,知道有各种各样的事儿存在,认识到世界有很多五颜六色的精彩。我开始尝试去实现深藏内心的想法,即使有点儿吃力,我也慢慢尝试。

5⃣后来工作之后,自己可以挣钱独立了。可以用自己劳动所得,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相对的限制比较少。现在,我已经大部分时间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尽量不让自己委屈,整个人的状态也蛮好的。

我的经历告诉我,直面自己的恐惧,接受它,面对它,然后让自己多经历一些事儿,保持独立,保持乐观。会有很大改善的。

希望对你有用。

如果需要有人倾听你,可以留言给我,也可以和我发私信。

我们一起奔向更美好的自己。


小美鱼37


我跟你一样,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极度自卑,自尊心强。不过我现在看开了。

1,家庭贫困,父母不合,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家教严格,父母师长批评,这在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期很容易影响,养成自卑性格。

2,在人力交往中,惧怕人力冲突,总是回避冲突,讨好别人,当面临人力冲突时不知所措,于是冷处理,对周围的人不信任,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不被侵犯,于是不愿与人来往,回避社交,远离社群,给自己裹上厚厚外壳。

3,这层厚厚的保护衣是逐年逐日慢慢积攒的,也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的褪下去,难得是心里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负面应对机制,想要改变必须拿出决心,坚持改变。

4,你可以从生活入手,多做事情,健身运动,参加户外活动,多去交友,多与别人互动分享,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多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慢慢放下自己的戒备心,学会拥抱生活。积极面对困境。实在不行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弗洛伊德讲心理学


原生家庭影响,极度自卑,自尊心强,遇到事情恐慌不安,该怎么改变?

您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您已经克服了内心的恐慌焦虑,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很多人这一步都不敢走,憋在心中。

很多人会说,让你看一些心理书籍,学一些心灵鸡汤,但是真正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仍然会不知所措。

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种。

暴力解决:

也就是直接由第三者,直接干预,例如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专业方法,一步步的引导你来触发内心最真实的恐惧,然后克服它,这种方法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会选择,因为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没有那么强大的意志力的前提下,只能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

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试图敞开心扉,完全的将自己内心的秘密和期盼完完全全的讲出来,释放自己,这样会短暂的让你内心得到解脱。

既然你的自尊心强,那么最暴力而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他人介入你的生活,来帮助你抛开那所谓的自尊心,找到你内心的脆弱地带,帮你一起修复它。

怀柔政策。

所谓怀柔,则不会像之前那种方法来的直接了,这时则需要通过你内心和自我的一点点的调整才行。

很多自尊心强但性格自卑的人,是因为某些原因,想得到的却又总是得不到,长此以往积累下来的情绪积压。

我建议你的方法是,通过陌生人的倾听,比如现在流行的网络陪伴倾听,或者以前电台也有一些咨询的节目,打电话,去诉说,因为是陌生人,或者是你认识她但她不认识你,你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

也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将你的内心想法录下来,然后自己尝试着倾听,听自己的话,自己录制的想法,通过反复的听,找寻其中的一些问题,自己尝试着去改变。切勿操之过急,性格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件一件的去实现。

如果是仍然需要生活在那个原生家庭环境中,则就需要努力的克服内心的恐惧,尝试去挑战它了。

当然,我不否认那些心灵鸡汤的作用,贵在你看了以后,能否将其变为你的行动。

心灵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努力的保护,但遇到了问题,就要努力的尝试不同方法去解决他,要时刻保持着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相信,事情没有绝对的,有的都是相对的。极度自卑也是你认为的,在别人眼里,也许你是最完美的。别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世界中,敞开心扉,大千世界最无限美好在那里等着你呢!加油!你能行!


京漂一枚


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基因之外,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因受家庭影响,导致性格缺陷,其中有种情况就是极度自卑和自尊心太强,这种性格会让自己不快乐,与之接触的人也不讨喜,大家都不舒服,结果自己起来越自卑,自尊越来越受伤害,自己也越来越不开心。其实我认为:自尊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姊妹,它需要我们平常有意的去调理那颗易感的心。我认识一人,因为面部有个痣,不太美观,年轻时总认为别人在嘲笑讥讽她,所以任何人不敢在她面前说痣呀疤呀之类的,否则她就生气发脾气,搞得都不愉快,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多了,心态也调理的不错,人也随之开朗快乐起来,有时还自嘲说自己这可是颗美人痣。所以呀,有时人就要大气,不可事事计较,好听呢笑一笑,不好听呢也笑一笑,把自卑易感的心收起,让自己充满自信,人呢只要自信,我觉得浑身都泛光。不信,你试试!


哦我在这里


买点心理学的书,看一下自己做一下心理疏导。另外是让自己强大起来。有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物质保障。但不要仅仅靠钱,靠钱是堆积不出来安全感的。既要有一定的财务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应对技能的能力。去学个散打跆拳道,医疗紧急救护,学习经济学知识,财务管理。不用多精。够用就好。既算是一个特长,也是一个爱好生活就没有那么乏味了。相信快乐的你会让自己觉得更强大。


mysdcn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的确很大,但凡事都没有绝对的。随着人慢慢长大,他/她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以及人生阅历都会对其造成新的影响。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要改变,就一定能有所改变。人的精力花在哪个方面,哪个方面就一定会有所改变。至于具体的方法,楼上已经有很多人聊起过了,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开始慢慢调整吧。加油,相信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木头色66


作为一个朋友,我想对你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你的问题的来源在于你身上包裹着一层层的外壳,来保护你的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受害的心灵。根源在于你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定位于我是一个受害者,我要保护我自己。我的原生家庭不好,所以我自卑,我害怕被伤害,所以我表现出来极强点自尊心,你的所谓的自尊心变成了抵抗别人的刺,所以我没有朋友,没有人能打开我的心,所以我经常在恐慌的状态。

2,打开自己的心,感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有那么多让我们喜爱怀念留恋的美好。相信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漂亮的帅气的优秀的,你值得拥有一切,放下自己身上的刺吧,让别人靠近你,走近你。

3,相信你也想要美好的生活,它一直没有来到怎么办?那你就主动走过去,主动去拥抱美好的生活。一定要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怎么能达到我的目标,那些所谓的自尊心有用吗?如果没有用就统统去掉。

4,有句话你可能听说过,发生在别人身上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你不好好的爱护自己更没有人会在乎你的,活好自己的一生是你的责任。所以放下那些自卑心理和所谓的自尊心吧,拥抱你的美好生活,活出自我。

最后送你一句,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辛陆136


恐慌不安,说明没有条理,没有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这种情况多数是家庭不和睦,或者懦弱常被欺负,时间久了导致的。要改变首先是考虑事情有个条理,没事常常琢磨琢磨,假如这样我如何打对,假如那样我如何打对,看看你认为很厉害的人,聪明的人,都怎么处理问题的,试着用他们的方法解决问题。时间久了慢慢的就好了。


莫江柏


建议你多读书,选自己喜欢的书读,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坚持努力。多反省自己,去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再一步一步去改变自己,坚持学习,不段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实力。去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当你努力做到越来越好了,就不会没有安全感至少不会恐慌不安。 虽然努力过后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有进步,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多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