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省市的GDP高低對老百姓有什麼影響?

狸貓猩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寧願在大城市受苦,不願在小地方安逸。看似一個生活態度問題,實際上是個地區差異的表現。一個省市的GDP對老百姓的影響是全方位,不僅有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差異,還有人和人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收入差距。2019年上半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最高的是上海市,為35294元,最低的是西藏,為7792元,最接近中數的是重慶和山東。最高的上海是西藏的4.5倍,是甘肅省的4倍。收入差距不僅表現在可支配收入上,而且還表現在勞動權益保護上,發達地區最低工資保障遠遠高於落後地區。

2、社會福利。由於中央和地方實行分灶吃飯,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教育等支出由地方財政承擔。GDP高的省份財政收入也相應高,用於社會福利支出的資金比落後省份多,因此發達省份在醫療、教育、社保等社會福利設施和保障水平上比落後省份高。

3、經濟水平。GDP高的省份意味著經濟發達程度高遠遠高於落後地區,經濟水平越高就業水平、投資機會、消費檔次、個人發展、財富増加等,遠遠超過落後省份,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拉大,窮的省份越窮,富的省份越富。中國福布斯上榜人數中發達省份已經把落後省丟了幾條街。

4、文化水平。隨著經濟差距的拉大,發達省份的文明進步程度與落後省份的距離越拉越大,社會精英越來越多地向發達省份彙集,不斷推動發達省文化發展。文明進步的程度不僅表現在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轉變上,而且表現在道德水平、法制水平、人文素養、精神品味等等方面,這種文化差距比起財富差距來更難追趕。

儘管國家釆取各種政策措施,儘量縮小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差距,通過西部開發,轉移財政支付等等,但地區間的差距還是越拉越大,映射到百姓身上,不僅是財富的差距,而且是文化的差距,如何縮小這些差距的確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挑戰。


烏蒙金融號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一個省市的GDP越高,就說明這個省市的經濟實力越強,從公佈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國各省市的GDP如下:

那麼GDP高低對老百姓有什麼影響?可以說,GDP越高,那麼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越高,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還與人口、經濟結構等有關。

廣東是我國GDP最高的省份,因此廣東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走在全國前列,因此GDP越高對老百姓越有利。

但河南的GDP也比較高,為什麼河南人民生活水平還要低於全國平均呢?這是因為河南人口也多,人均下來就少了,因此人口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江蘇GDP很高,人均GDP位居全國各省之首,但它的人均收入卻不如浙江,這是因為浙江的民營經濟更發達,因此經濟結構也是影響因素。當然,江蘇GDP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位居全國前列,因此GDP越高對老百姓越有利還是對的。


錦繡中源


肯定有影響了,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英文縮寫,指扣除材料等成本所生產產品新增加的價值,通過生產加工產品獲得新增價值包括了廠房機器折舊、工人報酬、企業利潤和國家稅金四部分,如果一個省GDP總量大,說明全省總體從業人員獲得的總收入也就高,單位人均收入也就水漲船高,省級及市縣地方財稅收入充裕,政府有錢就能拿更多的錢來投入醫療教育和公共設施建設,就能提高公職人員薪酬,使整體購買力提高,使經濟更加繁榮,可以大力開展扶貧活動,實施鄉村振興計劃,惠及廣大農村。所以一個省的GDP與老百姓息息相關。


公道21609482


一個省市的GDP規模高低對於老百姓沒有什麼影響,但人均GDP是有影響的。

因為GDP總量跟人口有關,人口特別多的省份,GDP都不會低,因為人口基數會推升經濟總量。比如四川、河南分列各省GDP排名第五、第六,但卻並非發達省份,人均GDP甚至還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但人均GDP高低就跟實際生活水平有關了。因為人均GDP高的城市,意味著人均產值高,產值高自然就收入高。所以我們看北上廣深、蘇錫寧杭這些人均GDP很高的城市,同時也都是高收入城市。人均GDP最高的省份也都來自東部發達地區,比如江蘇、浙江、福建、廣東。

當然真正的發達城市,通常是GDP總量和人均GDP都很高,目前兩項數據雙高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蘇州、無錫、杭州、南京、武漢、長沙、寧波、青島、佛山、東莞、南通。即將邁入這一行列的有鄭州、常州、成都、濟南、合肥、天津。


城市發展報告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我自己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接觸經濟方面的內容,GDP也是一個非常熟悉的概念。

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當然這個說法比較拗口。

簡單的說,GDP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大家一起創造的社會財富新增量。一般是以年作為GDP的計算。週期。

因此,GDP的高低能夠代表一定時間內一定區域所創造的價值總量。經濟活躍的地方,GDP的總量就會很高。經濟不發達的地區,GDP的總量就不高。

那麼GDP高的地方,說明經濟活動非常的活躍,一方面,政府的財政稅收收入會比較豐富,老百姓收入會比較高。政府有錢以後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給老百姓,比如 政府能提供更好的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基礎設施,文化娛樂等等,老百姓有錢也有好的公共產品可以使用,幸福感會比較強。所以GDP高低對老百姓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纏者無為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為了問題回答的完整性,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GDP的概念: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但既然是談對普通老百姓的影響,咱們不妨把這個概念理解的再狹義一些,GDP高就意味著一個字:富。

咱們再用極限縮小法,省市就是大點的村,現在村就是你所謂的省市。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生活在一個富裕或貧窮的村,對咱們老百姓有啥影響,這樣問題就容易了。

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富裕的村,那麼:

◎可能有村辦工廠,你可以去工廠打工,發更多的工資。

◎可能已推廣農業機械化,種地也都是機械作業,不用天天去種地。

◎隔壁村的小妹或者帥哥願意和你在一起,都願意生活在你們村。

◎物質滿足了,自然精神層面的活動就豐富了,村裡會有廣場,有更多的人去跳廣場舞。

◎集體榮譽感會提升,你會為自己生活在這個村而自豪。

當然,說到這裡,已經不需要我再一一列舉了,有什麼影響,你分明已心領神會。我們在還原回去,對一個省市的影響也不過如此。


銀行案防在線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

經濟增長是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是保障民生髮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百姓收入也在持續增加,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改善。不僅在職職工工資和離退休職工養老金有了大幅提升,而且隨著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居民經營性收入迅速增長。與此同時,金融業也快速發展,居民投資意識日益增強,理財觀念不斷更新,家庭財產性收入穩步增加。

經濟發展為增加就業提供了堅實的支撐。隨著經濟結構的深入推進,就業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根本轉變,特別是近年來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高於第二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快遞員、遊戲設計師、寵物醫生、房地產中介等新職業、新崗位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GDP是社會財富的象徵,“蛋糕”如何分得更合理,讓百姓能越來越多地從GDP增長中分享到實惠,都可以從GDP的結構分析中發現線索。目前,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佔比60%左右,企業可支配收入佔比20%左右,政府可支配收入佔比接近20%,反映了居民、政府和企業三者宏觀收入與分配的基本格局。



雲屹


GDP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一個省的生產總值(GDP)就是一個省(省界範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省)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一個省的GDP越高,當然老百姓收入相對會越高。


張勃律師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知道GDP是什麼。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並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2019年11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國家統計局關於修訂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公告》。修訂後主要結果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19281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增幅為2.1%。修訂後的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4745億元,比重為7.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64835億元,比重為39.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89701億元,比重為53.3%。

說完了GDP,我們來了解一下人均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瞭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實際GDP反映一國或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人均GDP則反映一國或是一個區域的富裕程度。

以上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也就是說人均GDP的高低部分說明了當地老百姓的富裕程度,而富裕程度和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就是收入和就業的問題了。

人均GDP高說明當地的就業情況是相對比較好的,並且收入是比較高的,當地的物價也是相對高的,這些都是和老百姓密切相關的。


股市老毛


一個省市的GDP高低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就業,收入,物質文化生活,衛生健康領域等方方面面。

想了解GDP的影響力,就要從GDP的組成部分及其發展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GDP基本由財政稅收收入,企業經營所得和居民收入組成;我們可以看到GDP的高低對居民生活的具體影響,如下:

1、財政稅收收入越高,政府就有更多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建設;更多的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和人才引進;這樣居民就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就業機會。

2、企業收入越高,員工的收入就會水漲船高,社會養老保障水平就會提高;企業通過擴大再生產,將會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3、居民總收入提高,居民就更願意進行置業,投資和消費;從而推動流通領域(批發和零售業)和服務領域的蓬勃發展。

因此,GDP不只是單單的一組數據,他可以成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的經濟活躍度。

雖然,現在各級政府不再考核GDP指標,但是各行各業GDP總量的佔比,仍然能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投資提供一定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