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150元,不是花也不是草,在高原上每年很多人冒险去摘

人们的追求总是随着大脑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从原本只图温饱到如今追求健康饮食。而这一切的变化都要归功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绽放该有的光芒。近年来农村很多宝贵的东西逐渐走上市场台面,如以前不值一提的杂草,如今成了珍贵中药材,展现经济价值的一面,很多野草逐渐被农民大量种植。

就连那些高山、高寒等人烟罕至的地区,那里的珍贵物种也被人们逐一认识,特别是高贵的天山雪莲,近年来可是经济价值高涨。除了天山雪莲之外,还值得一说的就是每年很多人冒险去采摘的冬虫夏草,那市场火爆程度绝对不亚于人参。


一根150元,不是花也不是草,在高原上每年很多人冒险去摘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冬虫夏草,这东西很多人一直以为是一种野草,而实际上它却不是花也不是草,而是一种虫子和草菌结合的一种复合体。冬虫夏草的成品是由蝙蝠蛾在产卵之后少量虫子感染了病菌之后,躯壳被虫草真菌侵占,经过大半年的时间虫子僵死在地里,直到冬天季节变成了冬虫夏草。这一连锁的变化过程非常复杂,就简单略过了。


一根150元,不是花也不是草,在高原上每年很多人冒险去摘

其实对冬虫夏草不是近年来人们追求养生生活的一个衍生物,而是在古代已经被有所记载了。其中在明朝的《药性歌四百味》当中就有记载:“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虚劳咯血,阳痿遗精。”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把它视为一种有价值的中药材。可能当时的古人对冬虫夏草形成过程没有研究,或者不甚了解,甚至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生长的野草,可在对冬虫夏草的应用上绝不输给当代的医学。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得毂轩丛膘》记载:“土人往往取以炖鱼肉鸡鸭食之,大补肾水;亦可配合补药老年人食之更宜。”可见当时已是一种补药,老少皆宜。


一根150元,不是花也不是草,在高原上每年很多人冒险去摘

到了近代,《草本用法研究》才准确解释了冬虫夏草的结构, “此物一虫一草,一热一寒。夏草性寒,单用令妇女绝孕无子。”然而这对冬虫夏草准确的解释,一直只是被从业者熟知而已,消费者对冬虫夏草依旧感到非常陌生。

而这十几年的网络发展,信息传递更加透明化之后,这种高贵的滋补品才走进了大众市场,成了奢侈滋补品。冬虫夏草到的价格均以克计算,换成成根的话是一根价格在50~150元之间,在2017年的时候卖到最高价一根150元。


一根150元,不是花也不是草,在高原上每年很多人冒险去摘

然而这种高价奢侈品,可不是那么容易采摘的。这种高价的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云贵川等高原寒冷地带和雪山之下,采摘环境十分恶劣,风险十分大。但是在这高利的诱惑下,国内仍有不少从业者每年在冬虫夏草采摘的季节不远千里驱车登山采挖。这冬虫夏草的市场热度与天山雪莲相比,可是一点不逊色。再说现在天山雪莲已是全面禁止采挖,从另一个角度促使冬虫夏草市场的发展。对此大家怎么看着冬虫夏草呢?你们认识这珍贵植物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