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為而治"到"霸王之道":看西漢帝國治國政策之轉變

引言: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大統一王朝,共歷十二帝,史稱前漢。漢朝因建都地點的不同分為兩期,前期定都於位置偏西的長安(今西安),故稱西漢。西漢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在施政方面不再全盤尊用法家的政治理論。西漢前期,治國的主導方針是道家的"黃老無為"思想,到了中期則尊用用儒家的外衣來緣飾法治的"霸王道雜之"政策,其實這也是後來中國曆代王朝的基本治國方略。統治方針的探索、轉變,是貫穿西漢前期、中期歷史的一條重要脈絡,這也為後代王朝在治國政策方面提供了重要思路與借鑑。

從

西漢皇宮未央宮柱礎


從

一、黃老無為而治思想與西漢前期的政治統治

西漢建立之初,經濟凋敝,社會殘破,統治者想要除秦苛政,與民休養生息,使社會經濟從被戰爭破壞的困境中逐漸恢復過來。這些"與民休養生息"的措施反映到理論上,則與道家黃老之學思想相融合,由此形成西漢之初"無為而治"的政治綱領。至文帝、景帝在位時,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日漸繁榮,統治秩序也愈加穩固,史稱"文景之治"。

在經濟方面,文帝、景帝實行輕徭薄賦、收斂賦稅的政策。文帝在一段時間內免徵田租,還下詔"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山林川澤供百姓樵採,推動了工商業和農村副業的發展。景帝將秦朝以來男子開始"傅籍"為國家服徭役的年齡由17歲推遲至20歲。此外,文帝、景帝還自奉節儉,屢次下令禁止郡國上奉奇珍異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層統治階級內部奢靡風化的盛行。

從

漢文帝親侍母病

在法律方面,文帝、景帝提倡輕刑慎罰,廢除了很多秦朝以來犯罪親屬連坐和約束臣民言論的"誹謗妖言之罪",也減少了許多重刑數目。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許多官吏治獄務為寬厚,不事苛求,以至"刑罰大省",有刑錯之風。文、景之世,人口迅速繁息,生產也有了明顯發展,政府囤積了大量財物,國家實力也有了明顯提升,與漢初的凋敝景象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西漢王朝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

《史記·平淮書》有云:“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安泰,非見水旱之災,民則自給自足,都則糧倉皆滿,而府庫餘財糧。京師累錢鉅萬,貫腐而不可正。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而積於外,至腐敗而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從

二、漢武帝的千功偉業與馭國之道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1~前87)在位時,西漢王朝的統治政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初期的無為轉向有為。文、景以來,社會在發展繁榮的同時也日漸趨於複雜化,新的問題不斷湧現,原來的"無為"的方針政策已不再適用,新的統治政策的出現已成為必然。漢武帝本人富有雄才和抱負,積極推動政策轉變,在政治、經濟、外事、內務等諸多方面都建立了顯赫的功業。這一時期的漢朝已作為一個經濟繁榮、高度文明、社會穩定的國家聞名於世,其主體居民也由此在很久以後確立了"漢人"的名稱。

從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大力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首先是進一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具體措施如下:

削弱諸侯勢力。針對部分諸侯王國轄地仍然較廣的現實,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王國土地分封給子弟為列侯,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得到大大加強。由於武帝採取了較為和平穩定的方法削弱諸侯王的勢力,而且容易被各諸侯王接受,所以並沒有發生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元鼎五年,武帝一次奪去106名列侯的爵位。在一系列的削弱、分化、打擊措施下,諸侯不能再參與政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基本解除。

打擊地方豪強。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矛盾日漸加劇,貧富分化也愈加明顯,地方上出現了一批依仗財力、結黨營私、欺壓平民的豪強。他們的不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威脅了統治秩序的穩定。武帝對他們採取強制遷移的措施,迫使他們離開本土勢力範圍,還起用了一批地方官,對其進行嚴厲鎮壓。但豪強勢力得到削弱的同時,也有很多無辜平民牽連受害。

設刺史監察地方。漢初以來郡國數目不斷增加,中央控制有一定難度。不久後,武帝又在全國增設十三州部,均派刺史前往監察。後來又設置了職權可以和各州部刺史相抗衡的司隸校尉。這樣一來,在監督各郡國方面就起到了強幹弱枝,綱舉目張的統治效果,也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後來,刺史權漸重,積久成制,逐漸成為行政長官。

《索隱》有云:“周秦皆有柱下史,所謂御史。其掌及侍立皆於殿柱之下,故老子為周柱下史,今蒼在秦代亦居斯職。”

加強中央軍力。西漢前期地方有郡國兵,中央有南、北二軍,這些兵士大多來自各地輪流徵發服兵役的平民。但南北軍人不多,相對於地方並無優勢。武帝先設中壘、屯騎等常備軍,隸屬北軍。後來又增設期門軍、羽林軍,作為隸屬於南軍的常備軍。這樣就建立起一支人數較為可觀的中央常備軍隊,對地方的控制更有保障。

從

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出土漢代銅兵馬

在財政經濟領域,漢武帝大大加強專制政權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聚斂了許多財富。西漢前期,幣制十分混亂,錢幣襲秦形制,文曰"半兩",法定重量為十二銖。但前後鑄造的錢幣大小、重量不一,交易非常不便,不利於在市場上流通。武帝元狩五年,改鑄五銖錢,同時嚴禁私人盜鑄。元鼎四年,五銖錢統一由朝廷鑄造。且這種鑄造選料嚴格,式樣規範,私人鑄造難度較大,故幣制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此後五銖錢大量鑄造並流行,長期在市場中使用,流通於世700餘年。

從

漢五銖錢


從

三、獨尊儒術與"霸王道雜之"

西漢初期朝廷崇尚黃老,但其他學派在社會上也廣有流傳。其中儒家學派因長期宣揚倫理道德,紮根於社會,日漸有取代道家地位的趨勢。武帝即位後,董仲舒極力鼓吹尊崇儒術,貶斥道家,但因太皇太后竇氏好黃老而受阻。建元六年,竇氏死後,黃老學說失去了支撐,儒家勢力終於崛起。這一時期還制定了以儒學為主要考察標準的教育和人才選拔制度。後來也出現了察舉制、舉孝廉等制度,這些都成為了漢代普通人入仕做官的主要途徑,儒家的社會影響也進一步擴大。

《漢書·儒林傳》注曰:“自武帝始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置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漢平帝年號,公元1~5年),已有百年,傳業者浸滿,支葉繁盛,一經說至百萬餘言,大師眾至數千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即便漢武帝推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具體而言,法家的一套施政思想、手段還是因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而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只不過是用儒家的外衣來進行"緣飾"罷了。漢武帝其實多為"內多欲而外施仁義"。一方面,他重用酷吏和財利之臣,都與儒家的基本原則相牴觸;另一方面,儒術的包裝緣飾也並非徒有形式。正因為有儒家外衣的掩飾,武帝的統治才沒有過於極端,才能"晚年改過"而得到後人的讚譽。

從

西漢帝系表

參考歷史文獻:

《秦漢史》

《中國通史》

《漢朝大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