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位留学生,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邓毅君


儿子从小放养,生活比较独立。国外读书那几年,每次回来都感觉懂事了很多。比如,出国第一年回来,自己在淘宝网上买了好几件T恤,原来出国前都是非品牌不穿。出国第二年回来,竟然说将来结婚买房子是他自己的责任,不需家里出资。出国第三年回来,要求家里不要干预他未来就业的事情,他要凭自己的本事找工作。虽然孩子对国情还不了解,但是他这种独立的意识做家长的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在异国他乡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有主见,做家长的真没什么好担心的。越相信孩子,他们成长的速度,他们担事的能力会越强!


乐医1988


女儿在国外留学,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自从女儿去年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的心就一直悬着,一刻也放不下来。每天我们都提议女儿在一家三口的群里冒个泡,只要知道她是安全的,也就可以安心的工作了。

记得去年有一次,上午到下午女儿都没有发信息,傍晚五点多,我不停的发信息,视频,甚至试着打她电话,都没有任何回音,那一刻,我紧张得心都揪了起来,喉咙干涩,手发抖,原本在吃晚饭,瞬间没有了食欲。

还有一次,早上九点多 澳洲十一点多,是周末,我想问女儿一个问题 ,她很久没回,视频不接,电话不通,也把我吓得。赶紧联系她的同学,让同学帮我去找找!

那是女儿刚出去的时候,现在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惊慌了。但我们依然需要她每天在群里发几个文字,或许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包括她自己 都觉得做父母的监督得太厉害了。但我相信做父母的人就一定可以理解。我们从来也不会干涉她的自由,只不过,太远的距离,别人的国度,还是对华不太友好的国家,安全一定是所有父母心里的结!我现在是数着日子盼着女儿的归期!

身体安全第一,心理安全第二。

女儿开学的第一周,就有新闻说某个读研究生的学生在图书馆昏倒了。的确,真正好的国际名校,要毕业太不容易了。女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智力不超群,基础不超群,不是学霸。但我知道,自从她踏出国门的那一刻,学成归来就成了她的誓言。这一年 ,她把时间规划得很好,但有时候也会力不从心,考试焦虑曾经让她连饭都吃不了。所以,我一直通过聊天去体会她细微的心理变化,然后及时引导和疏导。通过一年的调整 和努力 ,她算是适应了,也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前面的科目。

这段时间,我有意识的少关注她的学习和考试了,一年的磨练过后,她应该有了足够强大的内心,应该有调整自我情绪的能力了。我想 ,只要心理是健康的,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当然,对她的成绩也会有些隐忧,毕竟我们是普通人家。如果挂科了拿不到毕业证,这些钱就算打水漂了,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当初不如给她买个房子付个首付。但这一点相对来说她自己的压力更大,所以我担心的反而会小很多。更多的是怕她学不到,精神和心理出问题。

如今留学生太多了 ,回国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工资待遇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好。所以,每次看到有关留学生就业方面的文章我都会去浏览一下,心里也会嘀咕一阵子。

当然,我相信,只要足够优秀,工作时足够负责认真,有足够的耐力和效率,无论起薪多少,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在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是好钢就会成为脊梁骨!所以,前提是,你得把自己锤炼成一块好钢,而不是混成一块生铁!而女儿,正在经历着千锤百炼,好钢就是这样炼成的!


施南教育


我是过来人,儿子已经在美国工作一年半了。跟大多数留学生家长一样,看着孩子一点点成熟、长大,可以说,孩子在哪,父母的心在哪!

儿子是2013年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之前的两年主要是在语言学习和考试中度过的。

刚开始,儿子就读的是电子电气工程(E&E)专业,大二下学期去本州交通局实习半年,实习完成后,毅然决然地回校申请转专业(最后毕业证上专业是CS&E,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大三开始,从头修计算机科学专业学分,并于2018年5月顺利毕业。

上学期间,由于比较多的时间跟美国孩子在一起,文化的融入和语音的进步都比较快,大三开始,就跟美国同学到师兄工作的公司帮忙,所以一毕业就拿到正式OFFER,后来,自己又投简历,去面试,于2019年5月赴西雅图亚马逊总部工作。

我觉得,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尤其是如果身边有几个留学国家的同学朋友,不要总是跟国内的孩子们捆在一起。既然已经走出国门,就要全方位学习留学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当然,安全问题可能很多留学生家长考虑的比较多,平时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不要独自去治安不太好的地方,晚上尽量不要太晚回家。

另外,家长要抽时间去孩子身边去看看,有些孩子不愿意把所有事情都跟父母说,不去看看,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孩子那边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留学生,一般都是20来岁的孩子,Ta们渴望独立,渴望被重视和认可,作为家长,也不要事无巨细,无微不至,而要多多引导。

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跟着孩子走,而不要牵着孩子走,只要孩子在我们的“视线”内就可以。这样,当认为孩子“跑偏”的时候,可以提提醒,甚至伸手拉上一把!其实,每个人都是一点点长大的,适当的挫折有益无害,要学会放手!

以上,是我作为“过来人”的一点感受吧,希望大家的孩子都能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韩大宝的春天


女儿在澳洲留学两年,自从孩子在首都机场向我们摆摆手进入安检口我就开始后悔,从小到大就没离开我怎么忍心把她放到一个陌生的过度,望着天空中一架架远离的飞机,我的心都空了,一个小姑娘还要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转机....不禁眼睛又红了,老公一把把我拉进车,关门,回家。从这一刻开始我的手机永远在微信面。第二天一早突然听到手机有微信来,一打开,平安到达,准备出关了,再然后就是澳洲阿德莱德城市街景了....孩子在外两年每天都有微信,有时只是一个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现在回来了,在一家国企,忙忙碌碌,今年有可能评上先进[呲牙]


nannan1603


儿子大三时在瑞士交换了一学期,四个月时间,基本上是几天才联系一次,快回国时我去苏黎世接他,才发现租住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每天上学需要坐火车(虽然瑞士火车很方便,但还是要花不少时间的),当时觉得好心疼,孩子在外面吃苦受累也不会给父母说。今年大学毕业去了英国读研,学校在伦敦市区,这一次我和他爸爸一起送去的,果断取消了他之前和同学在网上预定合租的房子(特别提醒一下即将出国的孩子和家长,在国内通过网络租房一般都是在国外的华人搞的网站,孩子们就凭网上的图片就订房了,中介会发全英文的合同让孩子们签,通常我们国内会认为如果觉得房子不好的话最多就是损失定金了,但其实不是,我们到了伦敦之后发现房子实际上与图片相差很大,就决定不要了,这时候中介会拿出孩子们签的合同说不可取消,你即使不住这房子也得把一年的租金交了,因为你签合同了。所以一定提醒孩子要看清楚合同的条款。并且英国是有租房条例的,最多只能收取半年房租,而不是一年)。之后我们在学校附近重新租了房,当父母的就希望孩子在外面平安健康。现在儿子几乎每天和我联系,时差相差7小时,我早上6点时他是晚上11点,时间上还能将就。现在就盼着孩子毕业了早点回家。


顺其自然21914827


就说一件事

儿子和他老爸是母子银行卡,每一次消费他老爸都收到短信通知,花钱了意味着吃饭了,意味着从异国传来了一切安好的消息。有一次周日没有花钱,周一中午也没花钱,也就是我们的午夜十二点了,不断的电话,qq,微信,和他爸从没停过,直到下午三点,我们的凌晨三点,他没课了回到租住地才回电话。见到他的一瞬间我泪如雨下。

一个母亲的心酸一个母亲的艰难。



邹邹水中鹤


我与其他家长不太一样[捂脸]

女儿15岁出国时国内最热的新闻是:我爸是李刚。(我家情况有点特殊:孩子爸在孩子三岁时因公殉职,我一个人在外地把她带大)读高一的她回来跟我严肃认真谈了她的想法:要出国学习,原因是:别人他爸是李刚,我都没有爸,还是算了吧!我学的再好也没用(她当时国内的成绩考上复旦这类学校问题不大)为讨生活我每天三份工作15小时左右,没有任何建议给她[害羞]。之后从护照到SAT考试都是她一个人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笑]之后又懂事儿地选择奖学金高的大学(世界排名28)就读。我俩的沟通不是陪伴式。不是不爱,而是让她有很多时间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尤其是比赛!我俩没有事情十天半月都不会联络。下图:在国外考试时就睡在图书馆[流泪]



FUNING424


我来回答,我儿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到大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现在美国全奖读博。

他走上出国留学读博这条路看上去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他认为是对的;但这背后显然有我们的引导和支持。

我认为父子一场最重要的是成就孩子。

我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说,虽然你们都恭维我孩子优秀,但我们收获的是虚荣,论现实的幸福,你们都比我强,因为我看不到现实的回报;

但是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相比,不论贫富至少他的眼界和舞台更大一点,还有他对这个社会或世界责任会更多一点,当然他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是最多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也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我对亲子关系的感受是各自努力,相互精彩。


古城书香


女儿在研究生阶段二次全公费交流生共三年,作为父母喜忧参半,作为孩子非常辛苦。

喜的是孩子较争气,三年留学是全公费我们没化钱。忧的是思女心切,孩子在国外读书很辛苦。

刚出国,我想女儿整夜不睡,为的是凌晨三点可以视频。

女儿在国外留学二个国家,其中一位教授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对中国留学生要求极苛刻,一次女儿和另一中国同学被其教授叫至办公室被骂二小时,其中多次使用污辱性言语,被骂后一位留学生当场表示转学,女儿则整整哭了一天,天天与我们电话沟通哭着要求中止学业,我们难过的心情无法形容,因为公费交流生,难予中止,只能好言相劝,告知家庭与祖国是她坚强后盾,让她自己找督导处反映维权,最后导师表示会互相尊重。

第三年女儿面临着三所大学同时毕业论文答辩及寻找工作的压力,巨大压力下焦虑,头发大把脱落,作为父母真的想让她放弃,但视频时只能安慰及安抚。

孩子是报喜不报忧的,我们相信她能让父母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孩子每年会回国看望我们,最难受的机场分手的一幕,我哭,一回头,孩子也在哭。

家有留学生,永远是父母的牵挂。


内科医生58


我女儿九月中旬即将出国,现在是倒数着启程的日期,从决定出国那天,心里已经有了不舍和担心。

因为孩子从小是姥姥姥爷带大的,我父母不是惯孩子家长,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教育孩子从来都不会溺爱,做错事情绝对会受到惩罚。所以,我女儿是属于非常独立也很懂事的女孩。大学期间自己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所以,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毕业后,在文化学校做了了一年半的教师,感觉没什么发展,有很少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用于学习,就决定辞职了,当时她辞职的时候问我啥意见,我说,你还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就行。辞职后,带了几个学生,做英语家庭教师,因为她教的好,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收入也比学校好,还有每天还都有属于自己能自由支配时间。

因为大学毕业没有直接考研,家里就商量决定让她去出国读研,顺便看看世界,丰富一下人生的经验和阅历,定下来之后,我陪带她去了一次留学中介,所有的事项还都是女儿自己机构人员谈判的,我只是在一旁听着。报名之后,就准备雅思考试,两次就过了。后来准备各种资料,办签证等等诸多事宜,也都是女儿自己去办理的,家里除了经济上援助之外,没有操心过,前几天,自己把校外公寓都租好了,出发前各种准备都做的事无巨细。

孩子出国,除了安全问题,别的都不担心,因为她是自知自律的女孩,而且做事低调,从不张扬,而且孝心和感恩,她一定能受到老天的保佑。希望她一路顺风,凯旋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