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吗?你怎么理解的?

侯挺


您知道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吗?你怎么理解的?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王阳明《心学》思想就是哲学思想。

王阳明《心学》哲学思想,就是以“天地与人心”高度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以此构成“良知”的本体学说(天人合一)思想,形成心学三大核心观点。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那么,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呢?应该一目了然吧!那就是把良知本体学说思想参与社会各项活动中去,同《心学》三大核心观点相结合,来指导人们功夫(行为)。分别论述在下:

一,良知指导认知“心即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

王阳明心学中心思想,高度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在于人的本体“心”。把“心”作为万物主宰,天地鬼神主宰。

为此,把玄妙而不可触犯的天理,拉到人们的“心”里来,达到人心与天理高度统一(天人合一)境界。

社会中的人们为人为事,公平公正就在自己“心”本体中产生出来,即成为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心即理”。

为此王阳明《心学》哲学理念“天理与人心高度统一叫“天人合一”。所说的良知,理念基础就是“心即理”,并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简捷明快,通俗易懂,又很合乎哲学理念。

二,良知指导认知“知行合一”适应社会需要。

良知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论出发,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之主,而人“心”便是天地之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这也是一个人的心意之体现,心有其物,物就是为人做事。

良知也是针对当时社会上言行不一的现实,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观点,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功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功夫。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为知。这也是表明知和行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心须统一为良知良能。

如:当今社会自主创业,自己择业,不要追求不适应自己实际能力的创业项目和工作岗位,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有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理念来谋求自我发展。否则,失败告终,烂债一身,“赔了夫人有折兵”的下场。

为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彻明觉,是社会上一切活动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良知的主体意识参与,一切社会活动难以成功,所以良知牢记在心,无往而不胜。

良知原本人固有,每个人都可达到圣人气象,人人都可能为尧舜。良知为主体意识觉醒,为社会发展所拥有。

三,良知指导认知“致良知”扬善去恶。

致良知是《孟子》“良知”和《大学》“致知”的相结合。通过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从而合乎天理来体认良知。

由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彻明觉,是淳天理,是仁义礼智,忠孝悌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

如:在当今社会中,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团结互助,买卖公平,诚信为本,和谐相处,围护公共场合井然有轶。分清是非,扬善去恶。

良知就会良能,人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使人回复到明洁的,无善无恶的本心。使人回复到那个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界。

四,综上述来论良知哲理学说的辩证规律。

王阳明《心学》就一篇哲学著作,其良知哲理学说,构成的三大核心思想也存着辩证逻辑思维三大规律,可相提并论。

01

“天理与人心”两者对立并存,统一为“心即理”观点。也是辨证逻辑思维“对立统一”规律。

“天理”润天下万物公平,公正。而“人心”则不能,有善有恶,变化多端。这样一对互相对立而有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它统一起来,“人心”就要遵从于“天理”,而形成“心即理”这一统一原则,否则,人难以生存,这就是辨证逻辑思维规律。

02

“知行合一”知是人的真知,行是人的真知能力,这两点完全存在于人的质量关系中,起到互变作用,反应了人的能力大少变化而变化。

随着真“知”的质量多与少的变化,“行”的真知能力的能量也变化高或变化低,两者必然形成一致,否则,也就是不能适应社会按能力大少工作需要而发展不了自己,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也是辩证逻辑思维“质量互变”规律形成的。

03

“致良知”就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简捷明快。而这个良知是在天理的作用下,随时被否定。而这个否定就存在于自已心中,是否有善有恶而在否定之否定中,这也就是在辨证逻辑思维“否定之否定”这一定律中形成的。

为此,只要将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体认明白,就会在“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中,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即可达到圣贤气象,人人皆可成为尧舜。事业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取得成功。

总而言之,王阳明《心学》思想就是充满了哲理思想。所说的良知就是哲理学说,构成的三大核心观点就是哲理观点,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哲学思想,将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们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刘梦辉1445414400581


王阳明所讲得良知,就是儒家所强调的本性和本心。

儒家理论的认知基础,即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生到这个世界上往往会被一些世俗的认知和现实生活所污染,故而容易丧失本性,表现出人性恶的一面。所以,如果能够回归本心,就会达到善的境界,而达到这个境界的认知就是良知。

比如,孔子就强调:“事君,能到致其身;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有学曰。”这充分说明儒家强调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人回归本心,如果人能够生而达到上面三种境界,孔子认为这是最大的学问,还读书干什么。所以,他又强调:“文质彬彬,而后为君子。”这里的质,其实,就是本心。

孟子后来也强调这个问题,孟子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是良知也”。不滤即不用经过思考和筛选,说到底就是不受后天的一些思想所影响。

《大学》中讲“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一次强调,学习就是为了“格物”,而格物的目的则是为了达到“致知”,准确地讲,这里的致知准确地讲,应该是致“良知”。

综上所述,王阳明所讲得“致良知”,实际上是与儒家传统思想相一致的一种精神境界,目的是,一个人如果想真正的认知世界,首先要回归本心,如果本心丢掉了,就是陷入功利和世俗的世界中去而不能自拔。一个人只有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以本心来反面世界,才能够明白世界上的这些得得失失,是是非非。


京西剑客


大师或者学者的解读,永远跳不出文字和既有认知,又被缠住了。

良知,是无知,是先不知,是跳出知,是超越既有的知。

心即理,就是同理心,同人,同物,同天,同地,即,你一“动”(一有变化),我即知(有所感应)。

知行合一,超越既有认知下的行为,不要被传统认知所染。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大人说:你们呀!要有同理心的能力,与人、物、天、地。(这有点佛家同体大悲的意思)。才能达超越凡人的认知,在这个超凡人认知上去行动,去修炼。

阳明兄是佛。道。儒。都有染,杂交水稻,产量自然不凡。

把这哥们的传习录看全了,看通了,别绕进去了,再来解,就有点意思了。

把琢磨深了,也别琢磨浅了,成像简单,境难入。

进去读读试试吧


战略视角


在我认为这种良知一个人一个标准 可大可小,有的人是做好自己,不伤害别人;那么有的人希望能发挥才能,造福一方!这都是内心的良知来支持这种信念!是内在对自己的要求。一种秋韵,一千个秋意,一种良知(趋良往正的方向),同样一千个道德标准。


一城一诗


良知的概念是王阳明从儒家圣学那里继承来的,《孟子》里提到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是良知也”良知也就是指本心,圣人之心,王阳明一直有志向做个圣人。


山楂红果山里红


良知就是善知,圆融周全本具的见地。

明心见性之后,开悟悟真我,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而已~

我所说的不参考任何人所说的,因为都不究竟,直接从本心而出,清净自然无为。而已~


顺其自然杜科斌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深层意识,但又不是意识本体,是意识本体的知用达到道德层面的意识。


包月阳的清水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