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摔玉是什么心态,作者这么写有什么意义?

黑白文章泽渊诗


贾宝玉初见黛玉,聊了一会儿,他就问黛玉是否有玉,黛玉一说没有。宝玉就摘下玉扔了,哭着说不要这劳什子。

按理说,宝玉和黛玉的前世有木与石的缘份,今生宝玉应该保护玉。可是宝玉为什么砸玉呢?

第一,宝玉想和姐妹们一样,不想与大家不同。

贾宝玉最喜欢女孩,恨不得自己也变成女孩。可是他不是女孩,不仅不是女孩而且还比女孩多了一块玉。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宝玉摔玉是因为黛玉没有玉,其他的姐妹也没有玉。他把玉摔坏了,便没有了玉,这样,他就和姐妹们一样了。

第二,宝玉觉得黛玉似曾相识,自己有玉,黛玉也应该有玉。

宝玉一见黛玉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还说和黛玉只当是远别重逢。宝玉和黛玉聊天的过程也愉快。宝玉希望黛玉和自己一样也有玉,和自己配成一对。于是他问黛玉“你有玉吗”?

宝玉多么希望这个神仙一样的林妹妹也有玉,他就找到了自己寻找了好久的灵魂伴侣。可是林黛玉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

黛玉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宝玉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 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女儿应该比男子高贵。

林妹妹像神仙一样,是高高在上的。她有的东西自己没有才正常,如今神仙妹妹没有玉,可见这玉不知高低,它应该在林妹妹身上才对。既然不在林妹妹身上,自己也不要它了。


润杨阆苑


导读:

俗语说“心有灵犀一点通”,通灵宝玉具有通人性、通灵魂之效,焉能随意摔打,践踏。林黛玉进贾府,宝玉与黛玉初次见面,便起风波。黛玉因贾宝玉任性摔玉而伤心流泪,贾母因宝玉摔玉,差点气昏过去。黛玉第一次进贾府,与贾宝玉从来不认识,她为何落泪?贾府乃富贵人家,有钱有势,房产、金玉,绫罗丝绸、珍奇古玩数不胜数,什么样的珠宝玉石买不到,为何贾母这位贾府的最高领导,因一块玉而发怒?这里边到底有什么隐情?

一、通灵宝玉的前世今生很神奇,它原来竟是一块石头吗?

  • 石头成精,动了凡心。一块石头其实并不为奇,到哪山上,什么样的奇石,只要你敢于冒险,到人迹罕至之处,便很容易找到奇形怪状之石。从明清以来,顽石者,就像玩古董、玩珍宝一样,不惜花费巨资,网络天下奇石。就是现在,灵璧石仍然是大家喜好的收藏对象。但是,贾宝玉落草时衔下的那块美玉,那可不是一般的石头。据说,《红楼梦》记载,女娲补天时,日夜淬炼适用补天的大石,一共炼造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也就是说这石头吸收日月精华,随着年代已久幻化成精了。自然有了灵气,便能口吐人言,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块石头很自馁,也很自卑,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 神话手法,伏线千里。说实在的,谁也不会相信一块大石能成精,并且还能说话,后来,空空道人根据石头的凡间经历,还撰写了一部奇书《石头记》。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清朝乾隆年间,家道中落的曹雪芹,为了警示族人,奋笔疾书,结合自己的身世及感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困状态下,创作出一部奇书红楼梦》。作者构思精巧,写法高超。小说中善用神话手法,整部小说,围绕石头入世、出世和贾宝玉出生、出家这“一虚一实”两条主线,全景式展现贾家的荣衰和众多人物的情感历程。借石头幻化成一块通灵宝玉,这玉就是贾宝玉的化身,将故事人物进行神话运作,增加小说的神秘感和可读性。通灵宝玉是《红楼梦》故事情节推演的桥段,也是真实生活中的贾宝玉灵魂寄托。

  • 仙人摆渡,大石幻形。不知又过了多少世,青埂峰下这块石头,终于时来运转。有一天,有两位仙人,一僧一道一路谈笑风生,来到请埂峰脚下,看看天日 还早,两位仙人就说,在这个地方歇息歇息,再赶路也不迟。两位仙人,高谈阔论,神魔鬼道、风流奇闻、因果报应,否极泰来等话说个不停。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禁精神为之一爽,机会来了。定下决心,要求这两位高人,渡它到凡间历练历练。这真是草木无情,石头有意。只要你想的到,就没有办不成的事。石头死缠烂打、好话说尽,就说作为石头,到现在风出雨打、经历严寒酷暑,在这荒山野地,确实受了不少煎熬,恳求两位帮石头一把,带石头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两位仙人被石头磨得 没有办法,便答应石头,携他去受享受享。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为了提高美玉的价值和知名度,又在美玉上镌上“通灵宝玉”等字,一到凡间,便会很受宠爱。事实上,宝玉一降生人间,他和通灵宝玉便受到贾家一千般呵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真是到了富贵温柔乡了。由此可见,贾宝玉摔得那块宝玉原来竟是块石头。

二、贾宝玉任性摔玉到底伤了谁的心,林黛玉为什么大哭流泪?

  • 美到极致的林黛玉。因该说很多人非常喜爱《红楼梦》,但是,不少人喜欢宝钗、鸳鸯、袭人、晴雯、紫鹃这些人,对林黛玉颇有微词。林黛玉的美貌,可以说是《红楼梦》十二钗里一等一的外貌,“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那眼神顿时静止了,87版《红楼梦》欧阳奋强演的非常到位,把贾宝玉当时神情全表现出来了。贾宝玉的姨哥、薛宝钗的哥哥薛蟠呆霸王,也随时阅历美人无数,哪知,薛蟠见到林黛玉,只是用眼瞟了一眼就即时酥到,不是薛蟠定力不行,确实林黛玉太美了。

  • 绛珠草脱胎幻女体。有很多人,阅读《红楼梦》,当读到林黛玉回到自己的房间,在伤心哭泣时,有人会说,黛玉对宝玉有感情,替宝玉伤心。其实,按照《红楼梦》第一回描述,原来在神界宝玉和黛玉在到凡间投胎之前,有交集。当时,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说来很神奇,这株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才貌双全的女体,真是“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

  • 三生石畔生死恋。哪知,这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整天思考,如何报答灌溉之德,难免日久生郁,缠绵悱恻,不能自拔。不料想,神瑛侍者凡心荡漾,要到凡间去投胎转世。绛珠草此时,也不敢怠慢,想方设法赶到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三生石畔,一段情缘、生死不离。绛珠草急于还情,发誓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 投胎富家,心有灵犀。实际上,石头随神瑛侍者投胎贾府,名唤宝玉,绛珠草投胎姑苏林家,名唤黛玉。有这样的孽缘关系,宝玉黛玉初见面,宝玉就说好像在哪见过黛玉,实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为了报答灌溉之恩,黛玉的哭,其实是第一次还泪。这又是神奇之处!

三、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为啥把自己佩戴的通灵宝玉摔了?

  • 贾宝玉性情使然。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看到黛玉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顿时呆了。好像哪里见过的?接着又说一些没有边际的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你说这不是疯话吗。贾母疼爱自己的孙子,忙忙解围,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接着胡诌:“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一见便作如是语,宜乎王夫人谓之疯疯傻傻也。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宝玉在自编自演,自圆其说,着实不着边际。其实,贾宝玉的性情非常古怪,非一般常人心态。也就是说,你万万不可用常人的思维来评价他,日常,他那些姊妹都不敢招惹他。在女孩中混久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有时你很难想得到。就在宝玉上香未回来之前,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就提醒黛玉未,你不要去理他,说什么宝玉“一时有天无日、疯疯傻傻”,不要信他就是了。当时也有一首《西江月》词,点明了宝玉的性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两小无猜,懵懂顽童。当时,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年龄只有六岁,宝玉比黛玉大一岁。你想想看,六、七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正行?这时候宝玉正直懵懂时期。有些阅者可能会说:这两个孩子可能是情窦初生了,看87版《红楼梦》宝玉的眼神不对劲,是不是“一见钟情”。大家想想看,这个年龄段,玩心大、调频捣蛋的事完全可以干,也不要经大脑考虑,可以随心所欲。宝玉正直烂漫心思,口心无偿,言语和行为是没有什么规矩的。那宝玉,看看其她姐妹都没有玉,这个新来的妹妹也没有,按照孩童心理,宝玉便认定,这块玉石很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要是好东西,大家姐妹很定都会弄一个戴上,就像现在,很多女孩喜欢苹果手机一样,那是趋之若鹜。宝玉心想,既然不是好东西,那不如扔了算了。大脑一热,哪管贾母心疼、黛玉伤心呢!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四、贾宝玉当场摔玉,当时贾母为什么吓坏了?

  • 宝玉是贾母的命根子。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对贾雨村说了一句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贾雨村其实很纳闷,“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家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当时贾府的盛世之象,贾母非常清楚,知道,现在荣宁两府,那些儿孙的品性和素质,将来贾家的持续振兴,要考这些孙子辈。所以,他很看中宝玉。又因这宝玉一落胎,嘴里便衔下 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人都说,宝玉来头不小,贾母便喜爱如珍宝,把宝玉当作命根子看待,其实,从老太太的角度分析,她何尝不是在呵护着贾家的命根子呢?

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 这块通灵宝玉还是金玉良缘的重要物证。千里姻缘一线牵,人的婚姻总有一个信物传递冥冥之中的姻缘。第八回,宝钗身体不适,宝玉到梨香院看望宝钗,宝钗对宝玉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很好奇,便要来细看,正面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何等聪慧,宝钗一有个金锁,上面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和金锁上的字是一对,这便应了那就话”金玉良缘“。宝玉是不能摔坏的,如果坏了,那宝玉的姻缘在哪?贾家的后继靠谁呢?贾母能不疼惜吗?


  • 通灵宝玉具有辟邪效果。第二十五回,贾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因马道婆贪图赵姨娘的钱财,就出主意帮助赵姨娘合伙算计凤姐和贾宝玉,马道婆给了赵姨娘一些法物,叫赵姨娘放到凤姐和宝玉的被子底下,马道婆在家作法,宝玉便胡言乱语、,行为失常,凤姐手拿一把明晃晃的钢刀,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到人就要杀人。三五天过后,凤姐和宝玉连气就快没有了。这时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来了,那道人口里念了几句,把通灵宝玉拿在手里摩弄了一会,叫贾政将此玉悬于卧室,即可辟邪。到晚间,凤姐和宝玉便渐渐醒来。你说神奇不神奇,通灵宝玉还有辟邪这个功能。
  • 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的灵魂。《红楼梦》两次写宝玉丢失通灵宝玉,第九十五回,宝玉的通灵玉没有了,贾府的到处找,有一个人仿制了一块假玉想骗钱,凤姐把玉拿给宝玉说,“你的玉有了”,宝玉看也买看,就说“你们又来哄我了”,宝玉和通灵宝玉是相通的不然怎么叫“通灵宝玉”呢?第一百十五回,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后,变得糊里糊涂,甚至于饭食不进,到后来,不省人事好像人死去一般。后来,有一个和尚把宝玉丢失的通灵宝玉还回来,宝玉才渐渐好转。
和尚哈哈大笑,手拿着玉,在宝玉耳边叫道:“宝玉,宝玉!你的‘宝玉’回来了。”说了这一句,王夫人等见宝玉把眼一睁。袭人说道:“好了!”只见宝玉便问道:“在那里呢?”那和尚把玉递给他手里。宝玉先前紧紧的攥着,后来慢慢的回过手来,放在自己眼前,细细的一看,说:“嗳呀!来迟了。”
  • 丫鬟麝月上去轻轻的扶起宝玉,说道:“真是宝贝!才看见了一会儿就好了。亏的当初没有砸破。”可见,通灵玉与贾宝玉已经合为一体,玉在人在,假如林黛玉刚进贾府,这块通灵玉就被破坏了,不知道林黛玉的眼泪要多长时间流尽。

结语:

林黛玉进贾府,宝玉任性摔玉其实原因是复杂的,阅读《红楼梦》必须采用深度阅读,多角度分析,才能有所收获。曹雪芹草蛇灰线、埋伏千里,这种写作方法值得今人研磨借鉴。


明月坛主


“贾宝玉摔玉”是《红楼梦》诸多故事里的经典桥段,这一情节引出了这部小说最为关键的两个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而他们一出场便让贾府上下为之而恐慌。

从另一方面来说,除去两人初次见面时宝玉摔了玉,在第二十九回中两人感情危机与矛盾达到顶峰时宝玉又一次摔了玉,同一情节前后两次出现,可见作者在此颇有一番良苦用心了。

而为了弄清楚作者用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研究文本,基于此,笔者将从两人初见前后的交代及见面的对话中一步步揭开宝玉摔玉的意义所在。

摔玉前

宝玉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两人头一次见面,宝玉竟直接坐在黛玉身边,原因是当时黛玉约六岁,宝玉也不过七岁,年龄尚小,如此亲密也不为过。

再来看宝玉关键一问,“妹妹可曾读书?”,可见宝玉平日里家教甚严,读书对他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这是为何?作者已于前篇经冷子兴交代过:

一是贾家作为诗礼之家,没有不善教育之理;二是贾家因祖上辉煌世袭皇恩,但每袭一代品级会递减,到贾琏贾宝玉这一代已结束,贾琏开始买官,那么“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被寄予厚望,自然少不了要发奋读书。

再看宝玉问黛玉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

“颦”是皱眉之意,“颦颦”用来形容林黛玉忧愁之态。此处有批语说:

黛玉泪因宝玉,而宝玉赠曰“颦颦”,初见时已订盟矣。

前世“绛珠仙草”的林黛玉“还泪”而来,“木石前盟”已在宝玉心中埋下。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两人初见时互称“曾见过”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都是前世姻缘的今生对照。

紧接着宝玉发出终极一问。

“可也有玉没有?”

(黛玉)回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也是得宠于贾母并被给予家族希望的原因,但他现在所想的是,要是眼前的这位妹妹也有一块玉,按中国人的传统说法,这就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是天作之合,于是,他发出这样的疑问。

可是黛玉没有,也不可能有,我们知道,有这块玉的人是薛宝钗,当然这是后话。

所以,从宝玉摔玉前的文本中,我们看出:宝玉摔玉是为林黛玉而摔,为“木石前盟”而摔;而当着众人包括贾母的面,说明宝玉很受贾母溺爱;也从侧面反应出了他乖张和愚顽,以及不愿受家族希望之累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读书。

摔玉后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也难怪前面黛玉对二舅母王夫人说,“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贾宝玉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最喜在内帏厮混”,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浊臭,而每每被打的吃疼不过时,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

况且来的人是神仙似的林妹妹,连她也没有玉,要说这玉通灵,岂不是骗人的谎话,所以,宝玉也不要。

接着便是林黛玉为此第一次“还泪”,袭人安慰她说:

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贾宝玉从小就有这样的毛病,文中叫“痴狂病”,后文也经常出现这一现象,更多的是发生在林黛玉身上。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贾政当年试他将来志向,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却只抓些脂粉钗环。

于是,在贾宝玉的眼里,从没有“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他一视同仁,相比于浊臭的男人,更青睐于闺中女儿们。

再往后便是讨论这玉的来历和上面的字迹,当然这也是为后面“金玉良缘”和宝玉第二次摔玉做铺垫。

因此,从摔玉后来看,便是为引出林黛玉进贾府为贾宝玉“还泪”,也反应出宝玉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无比痛恨,进一步深化了小说主题“为闺阁昭传”,同时与后文宝玉第二次摔玉遥相呼应,突出宝黛爱情悲剧。

结语

宝黛爱情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埋下了隐患,而这一隐患就藏在宝玉出生时所衔之玉里。宝玉摔玉这一行为,除去侧面所指,其内含便是向人昭示着“金玉良缘”的最终悲剧,也向人表达了他对黛玉忠贞不渝的爱情。


苔花文轩


曹雪芹倾尽了十年的心血,打造了一部传世经典之作------《红楼梦》。可惜的是,还没有写完,他就因病去世了,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遗憾。(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

主人公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被黛玉的美貌所震惊了。且看宝玉眼中的林妹妹的样子。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

宝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外表柔弱,貌比西施的妹妹。于是,他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然后问长问短起来。他认为“玉”是一种贵重物品,他有通灵宝玉,林妹妹那样一个神仙似的人物,一定会有,也应该有的。

当他听说林妹妹没有的时候,他顿时发起痴狂病来,把玉摘下来,狠命摔去,并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的时候,他还很小,只有几岁。我们都知道,小孩都有从众心理,认为别人有的才是好东西。自己有,别人都没有的,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也罢。这是其一。

其二,既然大家都认为通灵宝玉是罕有的物品,非常宝贵。那么貌美如花,胜似西施的林黛玉也应该有。她没有,就说明通灵宝玉不通灵,不要也可。

作者曹雪芹如此写,主要有以下意思:

一、宝玉与众不同

贾宝玉,和别的男人不一样。在那个时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庸,地位是相当低的。贾珍父子和贾赦父子,根本就没有把女人当回事,只是把她们看成是寻欢作乐的玩物。

而贾宝玉则不是,他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见了女儿就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逼人。

其他男人,如贾雨村,都是追逐名利,不惜一切往上爬。而贾宝玉则不然,他不愿意和这些人打交道,甚至连见面都不肯。史湘云说他应该和这些为官做宰的见见,也学些仕途经济,他就恼了,说要史湘云别出去坐坐。

通灵宝玉是何其珍贵的东西,有多少人渴望都得不到,他却视为讨厌的玩意,一点都不稀罕。

二、宝黛爱情不会一帆风顺

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见如故,彼此倾心。可是,贾宝玉身上有世间无比珍贵的东西------通灵宝玉。而林黛玉身上却什么都没有,无法与她的宝哥哥匹配。这就注定了宝黛爱情不会有什么结果。

在封建社会,官宦之家儿女的婚姻大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彼此相互提携和照应。贾家人口众多,贾珠和贾琏娶的媳妇,家庭背景深厚,都属于豪门望族。

而林黛玉虽出身书香门第,怎奈命薄,她无父无母,孤身一人,寄居在外祖母家,形单影只,怎么可能和她们相比。所以说,宝黛爱情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

宝黛是小说《红楼梦》的主人公,作者曹雪芹在他们俩身上,是给予了自己的理想的。

他们俩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不顾世俗人的眼睛,追求自己的爱情。说明了当时的青年男女,对封建思想和礼教的已经产生了不满,具有反叛精神,是值得同情和赞颂的。

我是作者飞雪迎春666,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和留言。


飞雪迎春666


宝玉觉得林妹妹这样神仙一样的人物都没有玉,由此可见这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于是宝玉就把玉给摔了。

宝玉对黛玉有好感

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两人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以前见过。宝玉见了黛玉就问她,有没有玉。黛玉客气的说,那玉是稀罕物,岂是人人都有的?宝玉并未察觉黛玉在夸他,他反而生气。(不是生黛玉的气)他说了这么两段话: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在宝玉看来,林妹妹是配得上一个“玉”的,可她没有,那就是说这个玉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不是好东西,那砸了它也是可以的。他和黛玉一见如故,对黛玉好感倍增。他有块通灵宝玉,既然叫“通灵”,那它应该能和黛玉身上的玉“通灵”呀!可惜黛玉没有玉,于是宝玉就很生气,他觉得是这块玉使得他和林妹妹不那么有缘了。



宝玉摔玉的情节看起来似乎很奇怪,那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写呢?

1.暗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我们看到宝玉和黛玉见面时内心的想法,就知道这两人一定会恋爱的,《红楼梦》后面的情节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从第三回里,我们猜到了宝玉和黛玉会谈恋爱,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产生新的疑问,那就是宝玉和黛玉最终能走到一起吗?“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刚好给了我们答案。

宝玉和黛玉内心都有见过对方的感觉,这就在告诉我们宝玉和黛玉有缘分、情投意合、心意相通,可他们任然走不到一起。他们的感情败给了现实,现实就是宝玉有“玉”,而黛玉却没有。事实也确实如此,宝玉没有娶黛玉,而娶了宝钗。



第三回跟九十七回《黛玉焚稿断痴情》有相同的地方。宝玉为什么摔玉?那是因为,他觉得黛玉既然没有,那就是说这“玉”不是什么好东西。可黛玉却没有懂宝玉的心思,她觉得是自己惹得宝玉发狂摔玉。第三回里,黛玉误解了宝玉,黛玉去世时也误解了宝玉,这究竟是巧合还是高鹗猜到了曹雪芹的意图呢?尽管有人说高鹗续作的《红楼梦》不好,可没人说《黛玉焚稿断痴情》这一节写得不好。

2.暗合宝玉对女性的评判

宝玉有句经典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有人估计要问了,这跟“宝玉摔玉”有什么关系呢?

宝玉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宝玉为什么不说家里兄弟都没有呢?宝玉的话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呢?你们说玉是个好东西,它还“通灵”,可家里姐妹没有,连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没有,那它怎么能算好东西呢?这“玉”,它配得上姐妹们吗?



3.表现宝玉的性格

《红楼梦》第二回是这么说宝玉的:

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

宝玉一听黛玉说她没有玉,他立即就发起狂病来,这是宝玉的“暴虐浮躁”;贾母骗宝玉说黛玉也有,只是她母亲死了带走了而已,宝玉一听就信了,这是宝玉的“憨”。在我们看来,宝玉摔玉实在是“异常”。



《红楼梦》真是常读常新,我每次读都能读出新的感觉出来。另外,我也总结了一个道理,读《红楼梦》一定要细心加动脑,否则便是白读。曹雪芹笔下那些越是奇怪的情节越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等你想明白了,那便是一大收获。


睡前读书


个人觉得,在《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宝玉摔玉行为,只是一个富贵窝里长大的熊孩子真性情的表现。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本书……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两个人都还只是几岁的孩子。

贾宝玉直到贾府被抄家止,贯彻始终的,都是一个被宠坏了、不知天高地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闲人”、“无事忙”-曹雪芹是想通过贾宝玉这个男主角的视角,带领读者看着一个家族、一个人的命运,怎样的从盛到衰:从花红柳绿、鲜花着锦的顶峰急转直下、直接把一个美丽的世界摔烂、直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状态。因此在宝黛初见时,宝玉心态很正常-贾府还正在富贵的巅峰徘徊:贾二少爷还是那个视钱财为粪土、以为世界上所有人、所有家庭都应该跟他所处的环境一样的熊孩子:连他自己这样的“废物”都有宝玉,那么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就只能、也应该配有比他的宝玉更好的宝贝……

在《红楼梦》一书中,我们作为读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女主角林黛玉的成长轨迹……越长越大,越明白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不由己的无奈和尴尬。于是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霜逼”之中走出来的林黛玉代替了那个年少轻狂的林妹妹。但贾二少爷并不知道他自己的明天已经不是自己的明天了。他还是有着不轻的少爷病、而且病得不轻……依然任性妄为、依然不管不顾。

因为林黛玉没有跟他一样的宝玉就赌气-想摔玉时就摔玉、想博晴雯一笑就不惜撕烂那一把把珍贵的扇子,丝毫没有考虑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贾宝玉摔玉之前,周围都是一片迎接林黛玉这个远来贵客的祥和、欢乐气氛;他一摔玉后,所有人都去呵护、善后,都忘记了那个无辜躺枪的林妹妹的尴尬。他不知道他一时任性讨好的晴雯,会因为被其它人妒忌而受到中伤,最后病中被赶出大观园,悲惨的死去。

贾宝玉一直活在他自己的梦中,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宁可活在这样的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在书中贾妃省亲的环节中,林黛玉代贾宝玉所作《杏帘在望》其中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就非常形象的说明贾宝玉这样的“真性情”。





圣斗士晓枫


我认为贾宝玉摔玉在文中当时以贾宝玉的心情来看,确实有发泄的成分,认为自己是与别人不同,因此而生气,但是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曹雪芹在描写这一段是不仅仅是想表达贾宝玉当时的心情,也是为后文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缘段及林黛玉的早逝做了铺垫,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贾宝玉最后的命运。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说明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之间势必会有一段情感纠葛,林黛玉原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修炼而成,而贾宝玉的前身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在神瑛侍者的灌溉下,绛珠仙草得以修炼成仙,为偿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子愿下凡将一世的眼泪偿还于神瑛侍者。因此,二人的结局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也就跟文中贾宝玉摔玉的行为相呼应,玉落而碎。林黛玉流尽一生眼泪,在宝玉大婚之夜,泪尽而亡,魂归蓬莱,宝玉,黛玉之间缘断。

而第二重,则是贾宝玉最后的命运,贾宝玉在贾府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贾宝玉不爱读书,只喜欢与姊妹一道玩耍,但到了后期,盛极一时的贾府败落,贾府被抄,眼见着王熙凤惨死,贾宝玉疯癫后出家,从此世间再无贾宝玉。

因此我个人觉得,贾宝玉的玉不仅仅是一个实物,更像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而在贾宝玉摔玉的那一刻,实玉虽未摔碎,但命运的玉石已在那一刻逐渐开始有了裂缝,知道最后彻底消亡。


一屉汤包


📚奈何天认为:宝玉摔玉,摔的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当下社会的不满,对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憧憬。


一、女尊男卑的心态。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那么高贵的女儿没有玉,自己那么低贱的男人不配有玉。

宝玉第一次和黛玉见面,就表露出了女尊男卑的心思。

宝玉问黛玉:你有没有玉啊?黛玉说:这个一定是一件稀罕物,我没有那个,再说了,想来这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哦。

接下来宝玉的反应吓了黛玉一大跳。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宝玉满面泪痕,哭道:“你们瞧瞧,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有,姐妹们都没有,我本来就觉得已经很没趣了。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个好东西,我也不要了。”

宝玉这一哭,有两层意思:①女孩都没有,就我一个男孩子有,不公平。②我有,黛玉妹妹没有,不公平。

好一顿伤心啊,贾母可是把宝玉当成心肝宝贝的,怎么忍心看孙子哭啊,为了平复宝玉的心情,连忙哄骗着说:你林妹妹原来有一块玉呢,只不过她的母亲去世前,舍不得黛玉,就将那块玉带了去了,别哭啦,我的大孙子哎。

此时此刻,可能贾母还未完全参透宝玉的心思

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脱浊沫而已。

二、双玉不平等心态

【1】大观园中,主子身份的人,只有宝玉和黛玉名字中有玉,两人因为木石前盟,是平等的双方。现在一个有玉,一个无玉,明显不平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虽然宝玉和黛玉此时年幼,他们的初次相见,满足了所有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见钟情的愿景,不由得感慨,青春多美好,初恋多美好。

【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声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懞懂顽童。心中正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黛玉心里想:好生奇怪,我想在哪里见过一样,怎么感觉如此眼熟

宝玉竟也说:这林妹妹仿佛在哪里见过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认识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两人不由得唱了起来: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

好像那是一个春天我刚发芽

我走过没有回头我记得我快忘了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盛开如花我唱歌没有对我但我记得可我快忘了

......

这一刻他们仿佛已经见了三生三世

【2】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前世今生。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当时的赤瑕宫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所以这绛珠草才得以存活。

后来受到天地知精华,雨露的滋养,渐渐修成了人形,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但是她始终有一份心思,因为没有办法报恩,所以内心郁结不净,郁郁寡欢。

又恰逢神瑛侍者想到凡间去经历一番,就到警幻仙子那里排队挂了号。

恰巧绛珠仙子也报名登记资料,警幻就说:绛珠仙子,我听说神瑛侍者要去凡间,刚好你不是有灌溉之情要还愿吗?不如趁此机会倒可了结的,你准备怎么了结啊?那绛珠仙子道: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贾宝玉乃神瑛侍者投胎,林黛玉就是绛珠仙子到了人间的名号。

三、反“金玉良缘”心态,摔玉暗示了宝玉黛玉之恋将会是一场虐恋,没有圆满的结局

【1】黛玉没有玉,也没有锁。宝钗有金锁,史湘云有金麒麟。玉成为金锁或金麒麟做“金玉良缘”文章的道具。为了打破“金玉良缘”的宿命,所以要摔玉。

在世俗的眼里,“金玉良缘”是人间佳话,却不知“木石前盟”才是情真意切。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三生三世情缘。一段红楼梦是宝钗的金玉之梦,也是黛玉的三生之梦。

可是,一见钟情终究抵抗不了命运的安排。

“金玉良缘”得逞,“木石前盟”毁于阴谋。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说的也是林黛玉的结局。

【2】摔玉暗示着将来玉会丢失,宝玉丢了玉、暗示宝玉丢了黛玉。

怡红院海棠冬季开放,贾母、王夫人等众俱至怡红院赏花妖,王熙凤病中派平儿送来红绸避邪。众人走后贾宝玉之通灵玉即丢失,遍寻不见。

忽然听说贾母要来,就赶紧出来迎接,在急急忙忙换衣服的时候,没有将“通灵宝玉”挂上。后来发现没戴。袭人回头去找,麝月、秋纹到处追问,没人知道,大家都觉得中了邪了,因为自打宝玉生下来起,这块“通灵宝玉”就没有离过宝玉的身。就连大观园里姐姐、妹妹、姑娘、丫头脱了衣服也混搜了一遍,毫无踪影。

林之孝去测字,说是在当铺里,王夫人派人去查问,也没有下落。邢岫烟请妙玉扶乩,说是在青埂峰,也没有找着。

玉不是被人偷走的,那是自己“离家出走了吗?”

显然,这块“通灵宝玉”生气了。你们没有看管好“我-通灵宝玉”,我自然会发威,通俗点说:我要给你们点“colour see see”!!!

怡红院那几颗本来已枯萎的海棠,在冬季忽然开花了。这是通灵宝玉丢失的预兆。

自从丢失了通灵宝玉后,宝玉终日懒怠,说话也糊涂了。一日呆似一日,也不发烧,也不疼痛,只是吃不像吃,睡不像睡,失魂落魄,只管傻笑。拿现在的话说,估计有些精神分裂的症状,也是可怜见儿的。

“通灵宝玉”丢失的时候正是海棠开花的时候,当时王熙凤和探春都看出了这花开得必有蹊跷,寓意非祥,预示着贾家要出事了,宝玉要出事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姐妹们都纷纷离去,宝玉日日嗟叹以至最后出家。

【3】宝钗与宝玉完婚,封建社会的家族的强大精神枷锁,金玉奇缘战胜了木石前盟,包办婚姻战胜自由恋爱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宝钗完婚的同一天,林黛玉香消玉殒,象征着所有的美好在丑恶的封建枷锁下毁于一旦。前世的缘今生了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奈何天认为:摔玉的情节,将作者的无奈、悲愤、抗争、呐喊,借助贾宝玉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跃然纸上。

#青云计划##我要上头条#


奈何天读书


(一)玉佩等玉饰品,是世俗里尊贵的象征

在红楼里,玉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宝玉含玉而诞,由此被坚信“有来历”;和尚说宝钗的金,须用玉来配。金是富,玉是贵,金玉是门当户对的,是被世俗钦羡的良缘,用现代话说,那叫强强联合!

黛玉前世是草。今生又是薄命人——“上无爹娘教导,下无兄弟姊妹扶持”。这样的命运,在世俗眼里,是跟玉沾不上边儿的。

所以一见面,黛玉便说了:“想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意思就是一种“不配”,世俗眼光里的玉,黛玉坦言自己不配有!

宝玉登时痴了,第一反应便是狠命摔玉。

这其实就是曹公在借宝玉直抒胸臆:心中以情为本,蔑视阶级富贵!毕竟,此书的意旨,乃是大纸谈情!

这一思想,在初遇秦钟时,表达的最为直白。

“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候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儒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他与秦钟之间,差在门第。所以他恨自己门第富贵!

宝黛初会摔玉,亦同此理。

此时两人都年幼。孩童的心思是澄净透明的。爱极了这个“神仙妹妹”,便要求自己有的好东西,她也有。黛玉自言不配有玉,他便恨极了那玉,摔了了事!

那玉,是世俗眼里尊贵的代表!摔玉,便是对世俗阶级的厌弃吧!

(二)摔玉,是宝玉对爱情本能的选择

宝黛初相会,宝玉便因为黛玉无玉,狠命摔了去,此时,还可以认为年龄尚小。

但是十几岁以后,又因为黛玉一句气话,再次摔玉,不仅摔,还狠命去砸,打定了主意要砸烂了了事。这,便是对爱情的选择和心志了!

背景便是“金玉良缘”的传播。本来宝黛两小无猜,凡事略无参商!却因为来了个金锁,引出多少烦恼眼泪愁绪来。

偏是那个年代,多少事心里明白,却是一句也不能说出口来!

日日沉心,黛玉便在赌气时,不自觉的说出“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

黛玉真认为自己配不上吗?非也,黛玉这姑娘,不是那妄自菲薄的!但面对富贵逼人的金锁,患得患失、自卑敏感,却也是爱情的常态!恰是这状态,让宝玉心疼又无力——“你就是因为不放心……”。

宝玉心里明白,根源就在这块玉上。一块顽石,却因为有了玉的幻象,生生令自己,与心上人隔开了一道堑沟。

只怕平日里,宝玉早恨了这玉。这次又听黛玉说了“不配”,心疼恼怒无力之下,唯有借摔玉砸玉来表明心迹:不是说“金配玉”么,我砸了它,你总该懂了吧!

(三)品格之玉

这玉佩,在曹公笔下是假玉。那“罕物”在世俗眼里是尊贵。但在书里,却被设定为幻像。

它的本质,是无才补天的顽石一块!但是,世人不知,只当宝物护着,多讽刺啊!

书里,也写了真玉。真正的无价美玉,是品格。却都被隐在了名字里:黛玉,妙玉,红玉……这些真“玉”,世人却都是不识的——“得了玉的益儿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假作真时真亦假啊!

无怪乎作者泣血哀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悠然庐


人分三六九等,宝玉的通灵宝玉是先天得来的,通灵宝玉有通灵、补天、除邪崇、疗家疾、知祸福的作用,且宝玉又是从大荒山得遇神力,下凡造劫历世来的。而且宝玉第一见黛玉,二人惺惺相惜,都觉得从前见过,这又印证了当年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所以当宝玉得知独自己有玉,黛玉却没有时,便发起痴狂病来,要砸玉。后文宝玉还说过一句话:连人的高下不识,还管它通灵不通灵呢。

这样写的作用就是,把黛玉和玉联系在一起,后文宝钗也和玉有联系,所谓金玉良缘。宝玉黛玉宝钗三位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议前五回逐字逐句的看,才好联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