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清朝在一片骂声中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宣统帝自从颁布了退位诏书,这个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终于倒台,但此时的中国境内问题也依旧存在。各个势力之间的争夺也成为了常态地质思想的存在,也是10分的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根本是不可能,所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的是,为什么大清最后三年,真正的统治者摄政王载沣,却对复辟大清的想法不多,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在摄政王载沣执政的三年生涯当中,其面临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载沣自己明知道想要解决这些困境,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可是载沣也惧怕如果做不好,那么面对的就是更多人的斥责。

在这样动荡和混乱的时局,保存自身实力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在看到《皇室优待条件》以后,载沣选择了享受这份福利。他不仅没有想过复辟,甚至利用这个能够让皇室受到优待的协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载沣想的太多做的太明显,那么这种枪打出头鸟的事情,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低调还是当时的载沣拥有的最大智慧。

虽然载沣极力的想要活下去,可是对于大清朝的憎恨和对于清朝王室的厌恶,使得有一些人也动了刺杀的心思。载沣在革命党人汪兆铭的刺杀之下,受到了一定惊吓,所以这种生活也让载沣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看到自己周围所出现的,企图复辟清王朝的人所做出的努力,他也一度为此动容,想要真正恢复清朝统治,但最终这些复辟之人所面临的结局不是死就是伤,于是载沣明白自己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当一个睁眼瞎。他知道只有躲过别人的刺杀,躲过所有人的目光才能够安然无恙。就当时的混乱局势来说,如果载沣一旦复辟,最终也只是一个傀儡,但载沣并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被人操纵的玩偶。

作为一个最有能力使得清王朝复辟的人,载沣身上背负的责任比一般人大得多。当时的载沣知道自己周围的人实际的想法,但看到大家的不作为,以及这些皇族当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病,使得载沣越来越对皇族没有信心。

在北洋袁世凯争夺清王朝话语权中,载沣们感受到了自己所遇到的被动情况,因此为了保证自己不受到这场风波的牵连,载沣也做出了抉择。在立宪派要求和平改良最终没有达到如期效果之时,载沣也因为自己的态度失去了,能够让自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政治力量支持,所以最终的载沣也就只能够碌碌无为平平凡凡的过一生。

载沣也想要有所作为,但是预备立宪的效果,却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载沣的能力与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匹配。一个缺乏像慈禧一样的铁腕政治手段和没有真正向心力的载沣,最终也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葬送整个国家。

当载沣意识到这一点以后,自然而然的也不会选择再去想这些跟自己完全无缘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形成复辟的局面,那么载沣最终也无法掌控整个国家,所以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之下,载沣只能够选择以低调的方式退出人们的视野,而不是在大家所谓的年富力强,身强体壮的时期,再重新创造辉煌。因为这种辉煌,在当时的混乱局面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最终载沣对于大清王朝的灭亡也能够安然接受,无论皇族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清朝的命运,到底是就此终结还是继续下去,都与载沣没有太多的关系。载沣只想专注于自身,因为这场大业也许有人能做,也许再也没有人能够成功,但这都与自己无关。究其根本自己不过是一个历史潮流中的一粒尘土,载沣只求问心无愧且能够安然度过一生,就是最大的追求了。


猫眼观史


这个王爷不一般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临终前,指定了大清王朝的继承人,将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和光绪帝载湉,一人祧两房,继承皇位,为宣统帝。

作为溥仪的实际亲生父亲,爱新觉罗·载沣被指定为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三年实际的统治者,掌舵人。

这位载沣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祖父是道光皇帝,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他的二哥是光绪帝载湉,同治帝载淳是慈禧和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帝没后,傅仪过继后,就成了老佛爷慈禧的孙子。

有了这么多层关系,载沣既是皇室正统,又是慈禧的娘家侄子,更是小皇帝傅仪的亲生父亲,所以在傅仪登基后,年仅25岁的载沣就成了摄政王。

因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载沣的政治生涯是火箭式上升。7岁就袭封醇亲王,18岁就作为光绪皇帝的特使,奔赴德国,圆满完成“道歉”的任务,大方得体的政治表现,获得慈禧的肯定。两年后提拔为随扈大臣,担付京城守卫重任,官居一品大员。23岁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成为全国权力中心——军机处的一名年轻的实习生,前途不可限量。

摄政上位收兵权

儿子傅仪上位,载沣成了摄政王,自然要为儿子能坐稳江山买命。傅仪上位时,也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之际,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高层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载沣属于皇室的少壮派,他出手的第一招就是抓军权。此时最大的军权掌握在陆军部尚书铁良手中,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虽然不直接掌握兵权,但在军队中影响力不可小视。铁良是皇族,暂时可以不动,但袁世凯是汉人,他的北洋集团势力很大,被许多皇亲贵族视为“当世之曹操、刘裕”,慈禧在世时镇得住,现在慈禧不在了,此人必须除掉。

而且醇亲王载沣据说和袁世凯有过节,一次会议上,甚至掏出手枪直抵袁世凯胸前大声说:"尔如此跋扈,我为主子除尔奸臣!"经奕劻劝解,方才作罢。

按照载沣的意思本是要处死袁世凯的,奈何袁世凯的北洋军直接示威,加之总理大臣奕劻和张之洞劝阻,也怕引起兵乱,被迫放弃了杀死袁世凯的念头,袁世凯也识趣,自称足疾,交出职务,回河南老家养病了。

接下来就是将铁良外放,逼其交出兵权,然后安插载洵、载涛、良弼等自己的少壮派势力,这样基本稳定了局势。

与袁斗法终失败

此时,全国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在朝廷内部,要求革命,实行君王立宪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载沣不得不重新启动"预备立宪",至1911年5月,进步实质性一步,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名为改革,实为集权的目完全暴露,引发了朝野上下强烈动荡。

在此背景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已成燎原之势,波及全国,清廷已是岌岌可危。为了镇压革命,载沣病急乱投医,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

求到袁世凯头上不了,形势就不再由载沣主导了,在老谋子袁世凯面前,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的确是嫩得点,或者说显得过于软弱。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同时在袁世凯的要求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才派兵攻打武汉革命军,夺取了汉口,然后北上,组成汉人占多数的新内阁,迎合革新派的呼声,博得上全国更大的声名,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权大权。

形势比人强。心灰意冷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暗然卸任,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退归藩邸,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载沣的下野,直接把年幼的宣统皇帝推到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面前,结果可想而知。在袁世凯的政治操纵下,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

平淡归隐保声名

载沣作为摄政王,为了清王朝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努力过,并非后人所指责的无能王爷,只不过他一心想维护清王朝统治和皇族权力,排斥汉人官员,皇室成员又不堪大用,清廷的倒台是大势所趋,不是他载沣所能挽救的。

看清形势的载沣,比较识时务,没有眷恋权力,辞去摄政王之职后,从此不再过问政治,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更是对傅仪甘心当日本的傀儡,建冰冷伪满洲国非常不赞同。

离开了权力中枢后,载沣为什么神隐起来,过着没声音、没图像的生活呢?掌心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他本是个想过平淡生活的人。

作为八旗子弟,不用奋斗就可以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还要哈自行车呢?

提笼架鸟,呤诗作画、唱个戏,听个曲,什么的。载沣虽然当了摄政王,但骨子里也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的,没有奋斗的动力,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王爷而已。而且他本人也是为人宽厚,谦虚和蔼,对世事看都是很淡然。

据说,他对待自己的亲戚本族的庆吊大事,也只是露露面,寒暄几句,便赶忙起身告辞。

当摄政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能退出权力中枢,远离政治旋涡,正好回归本心,过自己平淡的生活,好事一桩。

二、他对政治权力没多大兴趣。

生在皇家,免不了与权力打交道,而且由于身处核心层,所以知道政治权力的险恶。所以当慈禧太后下决心,把他的儿子溥仪养育在宫中,准备接皇位时,醇王府不是高兴,而是顿时大乱,如上刑场般哭声一片,载沣是哭丧着脸,溥仪的祖母老福晋更是晕厥。

为什么?政治太凶险。他的二哥光绪帝,还有同治帝,不就是在政治的旋涡中窝囊地死去的吧,大清国有慈禧这样的能干女人撑着,让她们去弄权吧,干我什么事。

正如溥杰在《父亲醇亲王载沣》中所描述的那样:我父亲虽然成了国家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可是他是个老实人,也和我祖父一样,都是把权力看得较淡。所以当载沣辞去摄 政王后,高兴地对家人说:“从此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权力的彻底丧失,反而使得载沣从此洒脱,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三、他的思想相对比较开化。

毕竟比较年轻,而且出个国,留过洋,18岁那年的德国之行,让载沣得以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世界的变化,所以他能表现出了祖先们无法想象的宽容和豁达。据说载沣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一个穿西服,剪辫子的王公,首先使用汽车、电话,一直被视为晚清的新派人物。

应该说载沣对清王朝倒台,革命大势不可逆转,看得是非常清楚的,他后来也没有主张武力镇压革命,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遗老们搞复辟活动,他始终没有积极参与,说明他的思想是比较开化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满洲国”问题上坚持不去东北,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保住了晚节。

据说,载沣的父亲老醇亲王曾给子孙们留下了一幅家训联: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综观载沣的一生,看来他是读懂了父亲家训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载沣对时局看开了,自然也就神隐了。


慈禧死前,指命载沣为摄政王。她的此举是因为她深知,满清要想活继续下去,改革就不能停。起码表面功夫不能停。而载沣之所以被慈禧选为摄政王,恰恰就是因为他是皇族内的开明派,出国洋,见过世面,心向西化改革,是保皇派和维新派都能接受的人。

按照载沣原有的想法,他上台之后,要仿效德国的军政模式,在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并颁布宪法。然后由他居中调节,平衡八旗子弟与江南豪绅的利益。走一条德国式的立宪道路。

如此一来,大清江山可以保住了。起码是暂时的保住了。

然而,载沣的思路虽然挺好,但当时的八旗亲贵不认同他的主张。

在顽固派看来,大清君主立宪了,皇帝还是皇帝,载沣可能不是摄政王了,但也极有可能是宰相。而自己呢?虽说地位还在,但谁能保证待遇不会削减?所以这帮顽固派就不配合,并不断给载沣施压。

当时的载沣只有26岁,没有根基,他的实力注定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贵族的支持。此时他没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既想在八旗子弟和汉人豪绅之间找平衡,可又怕汉人豪绅并不买他的面子。

于是,他就干了一件蠢事——巴结眼前的八旗子弟,大开历史倒车。



载沣的立宪思想,本来也不是什么很激进的主张。毕竟他学习的德国、日本式立宪,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专制的立宪国家。而他又大开历史倒车,破坏立宪,得罪汉人利益,这就导致大清这艘破船是彻底没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起义。一个月后,大半个中国全部造反。

为了镇压革命党,载沣听取了八旗贵族们的意见,即不启用袁世凯,用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

然而大清灭亡在即,北洋军都不愿意为清室卖命。于是最终,载沣只得舔个大脸,又把袁世凯请回来,让他担任湖广总督,负责剿灭革命党事宜。

但袁世凯与载沣有仇,并且袁世凯也不想再为清政府卖命。因而袁世凯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载沣赶下了摄政王位。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摄政王位,退归王府。此后,他就不管闲事了。

他觉得把天闹翻了,也与他无关。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的记载,载沣回家后,便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言谈举止之间,完全没有灰心丧气的表情(瓜尔佳氏是溥仪的生母)。而瓜尔佳氏被载沣不要脸的轻松神态气得痛哭了一场,后来告诫溥任:“长大了万不可学阿玛那样!”(怂包样)

这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从载沣后来的做事风格上来看,应该有点谱。

搞倒载沣后,袁世凯采取又打又拉策略,在逐步稳住南方革命党后,跑回北京逼宫,逼溥仪退位。

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权贵怒火中烧。比如恭亲王溥伟当时就拉拢良弼﹑铁良、载泽和毓朗等人结成宗社党,暗中制定了两个策略:反对宣统皇帝退位,立宪是南北谈判的底线;袁世凯敢逼宫,就刺杀他。

按照他们的计划,只要袁世凯敢不轨,就刺杀他。然而由毓朗和载泽出面组阁,由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他们率禁卫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



然而,装叉是美好的,真的要玩命时,这帮八旗亲贵全怂了。

袁世凯听说了溥伟等人的计划后,很快就通过汪精卫的引线搭桥,找到了京津同盟会分会的负责人,暗示他们,可以暗杀阻挠共和的宗社党首脑,自己不阻拦。

于是就在溥伟密谋暗杀袁世凯的前几天,同盟会派出杀手彭家珍,炸死了反对共和的宗社党首领良弼。一时间,满北京城的八旗权贵全吓尿了,纷纷举家逃命。

此事件后,尽管溥伟等少部分人还在歇斯底里的反对退位,但在隆裕太后的主持下,溥仪还是于1912年2月12日,在绝大多数八旗权贵的惶恐不安以及一少部分人的愤愤不平中,宣布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很满意。他觉得《清室优待条件》还不错。现在的衣食无忧,很符合他的生存之道。(载沣是铁帽子王,每年的年俸加养廉银是五万两,这笔薪俸在民国建立后,也照付不误)

但是顽固派们对现状很是不满,比如溥伟就嚷嚷:“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不过面对北洋军的压力,溥伟却并没有杀身成仁。他吹完牛皮后,就逃到了青岛,企图勾结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并在东北复国。

面对溥伟这些跳梁小丑们的行为,载沣的心是真的累。昔日他主张改革,可这帮人都反对改革。现在大清被玩没了,他们又打算勾结外国势力复辟。这让本来就委屈,而且不喜欢担责任的载沣很是恼火。毕竟把北洋系逼急了,留在京城的八旗子弟的安危谁能保证?

这不是害人吗?

为了维持现状不变,载沣的政治主张是一概不掺和。谁搞复辟,他都不掺和。而他的这一主张也得到了很多怕事的八旗子弟,比如当时的克勤群王晏森、礼亲王世铎、郑亲王昭煦、顺承郡王讷勒赫的支持。

这帮人在清朝灭亡后,都是不问政事,坐吃山空,每日虚度光阴。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进京,拥戴溥仪复辟,有很多假模假样不问政事的八旗子弟觉得皇帝是真的复位了,纷纷参与复辟。


可载沣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张勋就是个跳梁小丑,北洋系再怎么内斗,实力还在。所以他对“丁巳复辟”这一事件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胡闹”。坚决不参与。

后来,溥仪潜往东北,很多人都支持,但载沣认为这是自投狼窝,凶多吉少,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载沣的两个兄弟,载洵和载涛也坚决反对)。不过溥仪不听载沣之言,最后还是去到东北当了日本人的傀儡。

溥仪到东北建立满洲国后,曾多次要载沣全家搬去,把前景说得一片光明,日本方面也屡次派代表来北京劝说载沣迁往长春,但载沣总是坚决拒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溥仪又一次邀请载沣赴东北。这一次载沣想看看溥仪在东北到底混的怎么混的怎么样,于是就带着小儿子溥任一起去到了长春。

在长春待了几天后,载沣气的要死,他亲眼看见溥仪处处受制于日本人,以及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很是痛心。于是他就对溥任说,像溥仪那样给人当傀儡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你千万不能学他。

后来,载沣就装病不吃东西,逼溥仪送他回北京。溥仪怕出事,就只得让载沣回去了。

回北京后,载沣忧心忡忡,缺乏信任感,把溥任和两个女儿韫娱、韫欢留在身边,生怕他们被特务拐走了。

后来溥仪知道了这件事,就评价载沣是一个“无能的也不想承担那么多重责任的结巴”。

总的来说。很多人都曾经评价载沣,说他不适合做摄政王,是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溥仪也说过,说他做事没担当。载沣的这种安逸心态,可能就是他在辞去摄政王后,一心隐退的原因吧。


Mer86


摄政王载沣的神隐,首先是他本人对八旗权贵的彻底失望,这一点在清朝准备立宪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其次,摄政王不在过问政事,这才能保证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对满清权贵彻底放心,从而不会再行斩草除根之策。

从种种方面来看,当时的载沣,确实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同时他也明白天下大势。所以为了保护满清权贵、八旗子弟,他只能当个闲云野鹤。

很多人不知道,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一年时间里,摄政王载沣是有决心立宪的。当时国会都已经开起来了,基本改革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问题是当时的八旗权贵,确实公开的反对摄政王载沣的做法,理由自然是反对改变祖宗那一套,实际上他们确实害怕权力和特权流失。

因为当时载沣,参考的日本和德国立宪,从大的方面来讲。这种立宪就是首相是中间人,权力基本要被卸去,实现三权分立。



所以权力基本要回到汉人集团手中,毕竟当时朝堂和地方,基本是汉人集团在主事。八旗权贵们不能接受这样的立宪。

他们认为载沣走的是一条死路,因为交出权力,谁也不能保证几十年之后,满清权贵会不会被踢出去,会不会被审判迫害。


这就导致摄政王载沣的立宪努力成为不可能,而载沣也没有能力去取得南方世绅的支持,也得不到新兴知识分子的支持。

所以载沣这位出过国,明白清政府不改革必亡的摄政王,也就无奈的选择继续做着形式上的立宪。直到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载沣将袁世凯请了回来,交出了大权。回到家便说从此朝堂上的事,他都不过问了,他就在家里抱孩子。

事实上当时的载沣,为了保证革命后满清权贵们的安全,还是做出了不少努力,最大的努力就是一直坚持不出山,张勋复辟的时候,他一句胡闹怼之!


小司马迁论史


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和载沣,一个开头,一个结尾。

当年的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本来准备自己当皇帝的,可是犹豫一番之后,觉得心里不踏实,就找一个预测大师预测一番。

他也没有说,我要当皇帝,你看行不行,而是非常委婉的叫大师看看这个天下今后如何。

大师沉吟良久,说这个是天机,不能明说,要多尔衮答应不能追问才肯说,多尔衮好奇就答应了。大师写了几行字:

得江山者摄政王,

孤儿寡母得天下。

失江山者摄政王,

孤儿寡母失天下。

多尔衮看到这些,狐疑不决,又不能再问了,觉得既然孤儿寡母得天下,那就只能让福临当皇帝了,因为皇太极一死,福临和他母亲就是孤儿寡母。至于后来的事情,他也想不明白,为啥又会失天下呢?难道江山因为我多尔衮得,又因为我多尔衮失吗?

他哪里想的到,后来还有一个载沣,也是摄政王,最后的皇帝也是孤儿寡母。

载沣最后看到大清江山已经大夏将倾,大势已去,再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神隐了。


乙丙丁6


1908年11月,执掌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在临终前,下旨将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帝和光绪帝,一人祧两房,继承皇位,为宣统帝。载沣的爷爷是道光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二哥是光绪皇帝,儿子是宣统皇帝。

载沣7岁袭王爵,德国要求清政府必须派人到本土为被杀的公使克林德道歉,这种屈辱的事情自然无人愿去,年仅18岁的载沣自告奋勇出使德国,在德国期间拒绝向德国皇帝行跪拜礼,同时圆满完成“道歉”的任务,大方得体的政治表现,获得慈禧的肯定。

载沣在德国期间,深受触动,促成他以后走普鲁士君主立宪的道路的决心,还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第一个穿西服,剪辫子、使用照相机、汽车、电话的王公,被视为晚清的新派人物。

作为溥仪的实际亲生父亲,26岁的载沣被指定为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三年实际的统治者,掌舵人。作为摄政王,他的上一任是清初时期率领清军入关时的多尔衮。

载沣上台后首先剥夺汉族将领军权,第一个目标就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袁世凯虽然不直接掌握兵权,但他的北洋集团势力强大,被满清皇亲贵族视为“当世之曹操、刘裕”。不料老奸巨滑的袁世凯早有准备,命段祺瑞借口平息南苑兵变放了几炮恐吓清廷,这让载沣明白,袁世凯动不得。动,则天下大乱。此时袁世凯请辞的文书恰好送到,面对送来的台阶,加之总理大臣奕劻和张之洞劝阻,最终载沣只能放袁世凯回河南老家养病。

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高层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全国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在朝廷内部,要求革命,实行君王立宪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1909年,载沣决定实行宪政改革,他想仿效德国的军政模式,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并颁布宪法。然后由他执掌大局,平衡八旗子弟与江南豪绅的利益。

在经过近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1911年5月,裁撤军机处及旧内阁等机构,成立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人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新内阁被讥为"皇族内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指责,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的欺骗行为,皇族内阁让汉族官僚心灰意冷,本在崩溃边缘的清廷,更因此事雪上加霜。

此前张之洞曾对载沣说过,时下满清已经无力统治中国,只能借助汉族官僚来维护,当务之急是保持汉族和满族的政治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可惜年轻的载沣没有看懂,他大开历史倒车,侵犯汉人利益,这让大清这艘破船是彻底没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载沣命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但最为精锐的北洋六镇根本就不听调遣,革命风暴已成燎原之势,很快全国15个省份脱离清朝独立。

明知是引狼入室,但已走投无路的载沣也只能请袁世凯出山,经过几番讨价还价,1911年11月1日,在满足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等一切条件后,袁世凯才派兵攻打武汉革命军,夺取了汉口,然后北上,组成汉人占多数的新内阁,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权大权。

1911年12月6日,29岁的载沣辞去摄政王位,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记载,载沣回家后,便对福晋瓜尔佳氏(溥仪生母)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载沣当摄政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能退出权力中枢,远离政治漩涡,正好回归本心,想当初慈禧准备让儿子溥仪继承皇位时,醇王府不是高兴,而是顿时大乱,如上刑场般哭声一片,载沣是哭丧着脸,溥仪的祖母老福晋更是晕厥。

袁世凯在南方革命政府和满清政府之间两边讨价还价,赚取差价。最终在得到孙中山“只要清帝退位就能当民国大总统”的承诺后便跑回北京逼宫,逼溥仪退位。

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权贵恭亲王溥伟等人结成宗社党,准备刺杀袁世凯,由毓朗和载泽出面组阁,由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他们率禁卫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但袁世凯却先下手为强,先除掉了宗社党首领良弼。

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对《清室优待条件》相当满意,每年可以领取5万两银子,从而衣食无忧,符合他的生存之道。

溥伟叫喊:“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而后逃到了青岛,企图勾结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并在东北复国。

载沣如隐士一般淡出江湖,哪怕在复辟口号声震天动地的那些年,他依然冷静地选择安静,不再为任何事情倾心。

1934年,载沣在溥仪多次盛邀之下远赴东北,见溥仪受日本人操控极其不满,大骂溥仪连石敬瑭都不如,后装病得已返回北平,载沣没有住进原来的醇王府正宅,而是住进了西侧的王府花园。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参加了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感受颇深,先是将醇亲王府出售,用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后来又将魏家胡同46号贡献给了政务院以作办公。

1951年2月3日,载沣因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去世,享年68岁。

总而言之,载沣对清王朝盛极而衰、革命大势不可逆转,看得是非常清楚,所以他没有主张武力镇压革命,没有反对儿子退位,没有参加满遗老的复辟活动,说明他思想开明,能顺应时代潮流,特别拒绝日本人利益诱惑,誓死不为日本人工作,表现了民族大义,政治胆识和魄力,保住晚节,这点必须值得肯定。


美丽青春您真痘


清末摄政王载沣,忠厚谨慎,胸无大志,只求平静安逸。载沣当摄政王时,只有26岁,但深知大清国大厦将倾,谁去硬抗谁被压死,何必为大清国殉葬。

无论是张勋复辟还是伪满洲国,载沣都冷眼相待。

溥仪对他的父亲载沣的评价,一个“无能的也不想承担那么重责任的结巴”。

1、载沣的摄政王时代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爸。

1901年,载沣18岁,做了人生第一件大事,作为头等出使大臣,面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谢罪。

载沣在德国期间,深受触动,促成他以后走普鲁士君主立宪的道路的决心。

1906年,载沣23岁,担任满洲正红旗都统制,正红旗的一把手。

1907年,载沣24岁,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正式成为军机处的一员。

诸位,看到皇族血统的巨大力量了吗?

1908年,载沣成为军机大臣,光绪和慈禧同时病危。

慈禧立溥仪为帝,以载沣为摄政王。

这时的载沣准备走德国立宪道路,但有一个难题,如何摆平八旗亲贵、北洋新军、东南立宪派之间的利益关系?

正确的做法,是在内阁中合理安排三者的席位,拉袁世凯入内阁,给个虚职供着,减少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影响力,拉东南立宪派入阁以制衡袁世凯,八旗亲贵们少入阁,多去北洋新军捞取实职,把枪杆子控制住。

把北洋新军的高层军官提拔到内阁担任副职供起来,提拔新军的副职担任正职,再将八旗亲贵安插在新军各部,这才是宋朝削兵权的秘笈。

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满洲皇族占据了所有的关键位置,汉人内阁大臣只有徐世昌担任内阁协理大臣(相当于副总理)有点实权。

(皇族内阁)

这一下让东南立宪派大失所望,武昌起义一爆发,立宪派全倒向了革命党。

内阁协理大臣应该让袁世凯当,满洲皇族只把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占住就行了,其他职务全给立宪派和北洋派。

(袁世凯差点被载沣杀掉)


<strong>

在八旗亲贵的鼓噪下,载沣一味妥协,又不能化解对袁世凯出卖光绪的仇恨,最终酿成大祸。

2、载沣辞去摄政王

1911年11月1日,载沣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开始逼宫。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摄政王位,回家养娃去了,从此不问政事。

这时的载沣29岁。

载沣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七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是辛亥革命后出生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载沣对《清室优待条件》很满意,每年民国政府给皇室500万两银子,铁帽子王醇亲王载沣每年可以从中领5万两银子。

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

张勋复辟后,载沣根本不参与其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载沣赴东北见溥仪,对伪满洲国被日本人操控极其不满,认为溥仪连石敬瑭都不如,只住了一个多月,就返回北平。

3、载沣的晚年岁月

1939年的寒冷秋天,载沣在日本军警的严密监视下,回到北京,这时他已经56岁了。

载沣对时局看得很清楚,虽然不敢公开说,但用实际行动表示不承认满洲国。

载沣没有搬回原来的醇王府正宅,而是住在西侧的王府花园,面积40亩。

(醇亲王府效果图)

他和小儿子溥任及两小女儿住一起,还有五十多个仆役。

看起来,平静,安闲,隐逸。

但日本安排了一个关东军的高级参谋吉冈安直,不断骚扰载沣。

日本人想把载沣搬到长春去。

但载沣极其果断,坚决不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北的溥仪和溥杰被苏联红军俘虏,载沣的四个女儿流落街头,沿路做小商贩谋生,回北京投靠老父亲。

醇王府正宅也被国民党的军警特务占据。

1949年2月3日,载沣日记:“正月,北平局部开始和平矣……解放军入城尚俱安静。“

1950年,载沣将醇亲王府卖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售价为九十万斤小米。

1951年2月3日,载沣因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去世,享年68岁。

载沣精通汉文和满文,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清朝第一当事人,可惜没有留下历史著作。

总而言之,晚年的载沣拒绝承认伪满洲国,显示出他的政治视野和民族气节,值得尊敬。


沂蓝书院赵月光


晚清时期的醇亲王载沣,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

第一个传奇的地方,是他无人可比的尊贵身份。载沣的爷爷是道光皇帝,兄弟是光绪皇帝,儿子是宣统皇帝。他的这一生看起来和皇帝非常有缘,但却又注定有缘无份。

第二个传奇的地方,是他开挂一般的履历。载沣7岁袭王爵,18岁被委以重任出访欧洲,25岁就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控者。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载沣本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尽情享受权力带给他的满足感。但他却偏偏喜欢困难模式,想尽一切办法为清朝续命。

第三个传奇的地方,是他在辛亥革命到来之前,果断地选择了放弃一切职务,如隐士一般淡出江湖。哪怕在复辟口号声震天动地的那些年,他依然冷静地选择安静,不再为任何事情倾心。

(载沣旧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载沣决意隐退,不再过问世事呢?

载沣隐退,发生在“重申预备立宪”失败之后。1909年,国内的革命形势越发严峻。清廷高层集团内部开始出现了“重申预备立宪”的声音。载沣在掌权不久后,就早早命令各省切实筹办宪政,务必在当年成立谘议局。

载沣清楚,立宪并不是要废掉皇权。立宪一举,能展现出清政府紧随时代发展的远见,能让全国人民对清廷多一些信心。对于即将崩溃的局面,立宪无疑是一针最好的镇定剂。

1911年4月,在经过近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载沣将原有的军机处及旧内阁均予以裁撤,向全国展现了实行宪政的决心。同时,他还将庆亲王奕劻任命为了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然而,到5月份公布新内阁名单之后,新内阁却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指责。除了民间百姓之外,甚至有不少清朝官员,也纷纷站出来声讨载沣,大骂他是骗子。

原来,在新内阁的名单中,满清皇族和旗人占了大半之数。这也意味着,载沣的立宪一举,完全是换汤不换药的欺骗行为。

这件事的发生,不仅让全国人民将载沣当成了一个窝囊废,更是让立宪派内部开始出现分化。皇族内阁的集权行为,让汉族官僚心灰意冷。本就在崩溃边缘的清廷,更是因此事雪上加霜。

11月,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转而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随着袁世凯重掌大权,载沣也基本告别政坛,不再过问世事。

(袁世凯旧照)

载沣的隐退,难道仅仅是因为立宪失败吗?也不尽然,其实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对清廷烂局的失望。

庚子事变之后,清朝大力挖掘人才,企图挽救即将覆灭的帝国。但凡有重臣保举的“贤士”,清廷往往不会认真查究,通通一概破格任用。

在这些人之中,确实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治国能臣。但也有不少小人,通过贿赂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官职。贿赂损失的金钱,小人们往往会通过苛政,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这就导致了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载沣上台之后,要求各级衙门务必认真甄别此类人员。甚至于他自己也会亲自参与到甄别工作中。但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出现好转。

再加上他“预备立宪”的失败,高层集团也出现分崩离析的状态。载沣对这个烂摊子无可奈何,只得丢给了袁世凯。

二、载沣是个有见识的进步人士。

载沣在青年时出使过欧洲,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载沣平日里喜欢照相,爱摆弄地球仪、望远镜等物品。他是清朝皇族中,最早穿西装、最早使用电话、汽车的人。甚至在辛亥革命后,载沣还成为了第一个剪辫子的皇族。

深谙西学的载沣明白,国家走向“共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自己没能挽救清廷,至少也不能让它毁在自己的手里。

(段祺瑞旧照)

三、载沣军事力量太弱。

载沣上台后的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袁世凯。然而袁世凯此人老奸巨猾,他一面让人送信给段祺瑞,一面又对外宣称有足疾,不能再处理军机处的事务。

等载沣想要下手的时候,段祺瑞带着兵赶到北京,借口要平息南苑的兵变。就这让载沣开始犯难。此时袁世凯请辞的文书恰好送到,载沣刚遭到威慑,又被送来一个台阶。这让他明白,袁世凯动不得。动,则天下大乱。

不过,载沣也很快下令编练禁卫军,作为摄政王的亲军,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并且他大力推行军队改革,在军队中任命了一大批清朝皇室亲贵。而这一群人,基本都是些没有本事,却喜欢争权夺利的人。

载沣大力排汉,希望能够收紧军权。然而在一番折腾之后,全国有战斗力的军队,依然掌握在汉族将领手中。

眼看复兴无望,载沣只得选择隐退,草草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张生全精彩历史


摄政王载沣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慈禧太后去世后朝局的掌控者。说他没有能力,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实际上,1908年之后,许多改革都是载沣推动的。只不过,载沣也要考虑到满州亲贵的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皇族内阁宣告着改革步骤的中止。奶酪蛋糕的分配,任何时代都是大问题。

试想,一个25岁前后的摄政王,怎么可能斗得过官场上久经风雨的老油条?载沣毕竟还是年轻一些,驭人之术修炼不足,因此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朝廷那些老臣们,不少也并不服气这位年轻的摄政王。



作为实质上的统治者,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载沣是无能为力的,难以解救的。况且,年轻人容易意气用事,罢免袁世凯,最终又不得不求人家,使得清末政局又一次大洗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摄政王载沣自然已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施展了,辞去监国位置,选择了归隐。最终,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住在北京,行为言语低调。



之后,溥仪借助张勋复辟,他也并不热情,并拒绝与日本人交往。1920年之后,载沣在天津、北京和东北之间盘桓,但在北京的时间最多。1951年,载沣因病去世。


秦右史


载沣对权利没有强烈的渴望,也不想做什么大事业,他只想平静地度过这一生。

宣统三年,溥仪退位,大清灭亡。载沣整个人都是轻松的。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到,卸任摄政王,载沣表示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到了民国初年,载沣有民国政府每年发的四万元银元,在醇亲王府,有老婆有孩子,没有什么大事要操心。

载沣该吃吃该喝喝,小日子滋润的啊。

反观摄政的三年,没有了慈禧太后的大清朝,把载沣头疼的啊。



在光绪年间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大清,宣统年间更是到处爆发起义。

载沣呢,没有什么能力,他也不感兴趣,不想折腾。

是慈禧非要把他儿子溥仪过继给光绪帝,非要拉他进来大清操盘手。

他就只好当咯。这三年他苦苦煎熬,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这好不容易甩掉烂摊子,回醇亲王府多舒服。

他对待政治比较冷淡。对丁巳复辟,儿子溥仪想要完成的大业,丝毫不感兴趣。



他唯一要求就是希望溥仪不要出紫禁城,这样民国政府对清室的优待条件不变。

他可以照例领钱过日子,虽是民国,日子和大清时没有区别嘛。

这样的状态保持住他就很满意了。

后来溥仪去伪满洲国当傀儡皇帝,将前途吹得天花乱坠。载沣不为所动,并怒斥溥仪卖国。


解放后,载沣将醇亲王府出售给政府,搬到清静的益寿堂安度晚年。

载沣的一生,就想做个王爷,不愁衣食,无灾无难,安安静静度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