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中法戰爭打了一年多,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中國在陸上取得了鎮南關大捷,而法國攻佔了澎湖。中、法通過清廷的英國僱員、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倫敦談判停戰,已進入最後階段。

在清廷看來,澎湖失守只是部分抵消了中方鎮南關大捷的戰果,並沒有改變雙方談好的結束戰爭的條件。清廷同意先簽署停戰協議,並通過赫德催促法方儘快簽字,但此時的茹費理內閣因為鎮南關慘敗全體辭職,已經成了看守內閣。

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茹費理深知兩國對這場戰爭都已覺得十分疲憊,深恐自己辭職之後接任的內閣別生枝節。作為看守內閣總理,茹費理於4月4日召集已經辭職的各部部長進行商討,一致達成立即簽約的意見。

1885年4月4日,這是一個重要時刻,法國外交部政務司司長畢樂代表法國,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英國人金登幹代表中國,在中法停戰議定書上正式簽字。簽字的電報傳回中國,4月7日,清政府頒發上諭停戰。停戰令傳達到越北前線,正要集中兵力進攻北寧和河內的清軍各部將士震驚了。

馮子材、王德榜等前線將領代表前線軍民上書請戰,保證以一年為期把法軍趕出越南。左宗棠、彭玉麟、張之洞等督撫大員也上書進諫,全國輿論大譁。但清廷急於收回基隆和澎湖,嚴令越北戰場清軍各部按約撤軍。

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直到4月13日,法國遠東艦隊才知悉清政府已經批准和約,在此前艦隊又在臺灣海峽攔截了一艘西方輪船,俘虜了船上乘載的700餘名清軍、截獲了船上的10萬兩軍餉。4月13日這天,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中將在澎湖灣接到了轉發的中法停戰電報,第二天即下令解除對臺灣海峽的封鎖。

5月21日,對基隆和淡水進行封鎖的法艦陸續撤到澎湖島。孤拔以為仍然可以永久佔據澎湖,但到5月底,才沮喪地得知澎湖列島也必須放棄的消息。

6月3日,中國海關巡邏船“飛虎”號被放還。6月9日,在天津,中法和約的正式文本《中法和平友好貿易條約》由李鴻章與法國特使巴德諾簽署。條約規定:法國的遠東艦隊在一個月內撤出臺灣和澎湖列島。

兩人簽字後,巴德諾致辭:“此條約結束中法糾紛,並願使其迅速遺忘,同時增進兩國接觸以加強並發展雙方共同利益。”李鴻章答辭:“願中法兩國今後友誼之強固有如夜霧消逝後之旭日”。

中法戰爭後,清廷大治水師,以為找到了富國強兵之道,在不徹底改革制度的前提下,只要把“器”搞上去就行,歷史證明這只是一種錯覺。這場不勝不敗的戰爭不過是帝國最後的夕陽餘暉,迴光返照而已。

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10年後的1895年,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在這場戰爭中,參戰的主力淮軍普遍更換了新式的後膛槍,還建立了獨立的炮隊和貌似堅不可摧的炮臺,船不可謂不堅,炮不可謂不利,仍敗於新崛起的島國日本之手。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中法戰爭中的立下戰功的唐景崧和劉永福,此時一為臺灣巡撫,一為防務幫辦,再度攜手抗擊前來“接收”的日軍。而不久唐景崧喪失鬥志,攜款化裝逃回大陸,劉永福率黑旗軍堅持抗擊,損失殆盡求援無望,也只得乘船內附。臺灣自此淪陷為日本殖民地長達半個世紀。

用赫德的話說,“可憐的中國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沒有覺醒,認清變革勢在必行”。面對甲午戰後列強對中國的瓜分的野心,赫德說,“中國人歷經兩千年來的馴化,熱血早已冷卻,不過我認為這些日子以來的絕望會使熱血以最狂暴的方式沸騰,屆時我們這些洋人會被趕出北京。”

1900年,赫德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中國的民族情緒以最狂暴的方式爆發了,義和團進入北京,火燒教堂、圍攻使館,屠殺洋人和中國教民。由此引發了庚子之役,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逼迫清政府簽約賠款,全面屈服。

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義和團之亂對赫德的打擊是巨大的,他豪華的私邸被付之一炬,與友人的書信、日記、畢生積蓄遭到洗劫。在西方一片報復之聲中,赫德卻保持了難得的冷靜。他說:“拳亂無疑受到了官方的煽動所致,但它也合乎民心,它能如野火燎原,純粹是一場自發的愛國運動。”

赫德道出了部分真相。但是,趕跑了外國人,中國就一定能變好嗎?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揮舞不當就會傷及自身。1908年,落寞的赫德離開了這個他服務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國家,清帝國的壽命,此時和他一樣時日無多矣。

促成中法停戰的英國人,成功預言了義和團之變

清廷治下的中國,根本問題在內不在外,不僅是工業化和軍事技術裝備的落後,真正致命的是體制問題,當時西方列強已普遍成為法治國家,而清帝國仍對君主立憲猶豫不決,喪失了改良的最後時機。

大清王朝這座破舊的老宅,雖由裱糊匠努力貼補,勉強支撐,隨著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等相繼離世,帝國的夕陽餘暉逐漸消失黯淡。

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國病逝,20天后武昌起義爆發。清帝國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變革動盪中,被辛亥革命的疾風驟雨徹底傾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