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血洒楚州城


赵立血洒楚州城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因勇武被招募成为士兵。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盗匪群起,其屡立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侯。他善于骑射,不喜欢声色财利,所得物品都当福利发给士兵。虽没读过书,但治军严明。如有逃兵,一律斩首。非常仇视金国人,每次谈到金国人都会咬牙切齿,所抓到的金国俘虏都会斩首示众。

由于大宋政权的腐败无能,导使宋军兵败如山倒,金军却势不可挡,乘胜追击。宋军一直退却到淮河岸边的战略要地楚州城(现淮安区)。因建炎二年,宋军炸毁黄河大堤后,黄水一路南下,夺取淮水河道,使得淮水泛滥,淮河下游的楚州城北汪洋一片,逐浪排空,是抗击外来之敌的天然屏障。但由于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大宋朝廷与军队士气丧尽,求和派逐渐占据上风,谁都不愿意在楚州堵截金军继续南下。此时,担任涟水军镇抚使的赵立率部准备去南京保卫皇上,中途接到江淮宣抚使杜充逃跑前下的一道命令,让他去固守楚州城。

接到命令后,赵立部队迅速出发,经过淮阴时,正遇金军大将挞懒带领大军朝自己袭来。部下劝他逃返徐州,赵立大怒道:“返回徐州者斩!”他安排一部分人掩护随军家属撤返徐州,自己率三千将士与金人誓死搏斗,转战四十里,七战七捷,到达楚州城下时,赵立的两个脸颊都被飞箭射中,不能说话,他用手指挥,顺利打进城后,才拔出脸上的箭。

次年正月,金军围攻楚州,赵立命令拆毁废弃的房屋,在城下点燃形成火池。楚州军民用像铁钩一样的兵器守城,金军登城时,钩断云梯,全部坠下火池。

4月25日,金军主帅兀术黄天荡兵败后,北渡长江,沿运河水陆并进,把掠夺来的财宝运回北方。中途收到挞懒求援信。兀术随即写了一封信给赵立,要求放其北上。三天后兀术获知送信的人已被赵立斩首,悬挂城头,气得暴跳如雷,决定与挞懒夹攻楚州。他负责截断进入楚州城里的粮草,挞懒负责围攻。赵立出城作战,打败了兀术。

稍微安稳,正加官受禄的赵立想激发士气,主动挑战。一天带着六个随从出城,大声对金军说:“我是本镇的镇抚,你们敢来迎战吗?”金军听闻后有两人想要在背后偷袭他,赵立提起金军两个长矛反刺他们,全都掉落在地,夺得两匹战马返还。后面有几十名金军骑兵追赶,赵立怒目大喝一声,后面的追兵就全部逃走。第二天,金军列三队挑战。赵立以三阵应之。金军用数百重骑兵将赵立分割包围,赵立奋起突围,挺身而立大声呵斥,金人被击下马者不计其数。

在承州(现高邮)、楚州之间有三个大湖。金军部队断绝两地的联系,使得楚州的粮道被阻塞。起初,朝廷听闻楚州缺粮严重,准备送去粟米万斛,让两浙转运李承造从海上先运送三千斛,而李承造却一粮没发。刚开始被围困的时候,楚州城内军民可以吃一些野草、水草,后来就只能吃榆树皮。当承州被攻陷后,楚州变得四面楚歌,危情加剧。赵立派人向朝廷告急。此刻宋廷兵力已集,但高级将领都不愿意增援楚州,只有岳飞敢于担当。8月18日,岳飞从宜兴出发,带领连随军家属七万人部队,缓慢行军,直到9月中旬,才进驻承州城东几十里的三墩。期间,李彦先曾率部抵达北神镇(今新城末口),却被金军扼制在淮河中。此时的岳飞也是孤军作战,与金军殊死苦斗,取得三战三捷。

岳飞救兵虽在楚州城100公里外取得不少胜利,但对四面受敌的楚州城来说微乎其微,形势依然严峻。宋高宗赵构获知楚州的敌情感叹说:“赵立坚守孤城,就是古代最优秀的将领也无法突围。”后来又五次下令刘光世动兵救援,刘光世都推辞不行。

9月下旬一天,金军攻打东边城墙。将士们在焚烧掉一个金军的云梯后,赵立非常高兴,在城楼的台阶上观望敌情,不料被火炮击中头部,周围的人赶快将他救下。他却说:“我终不能为国灭贼了。”说完气绝身亡,时年3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