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中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

情之下,經濟之上。

最初,中國這場新冠肺炎病毒被人輕描淡寫,實在攔不住,從武漢蔓延到全國。而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專家篤定地認為其毒性不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扎卡病毒厲害。

正是基於這種觀點,目前不少國家或大城市都沒有特別重視,最後讓本可以早期就可以扼殺在搖籃裡,使得現在不少國家病例呈現上升態勢。於是,各種嚴控疫情舉措不斷升級。

疫情!讓中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


之所以如此,無外乎人們覺得控制恐慌和保經濟增長,更重要,疫情稍微好轉還是趕緊去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疫情之下,經濟之上,中國經濟不僅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更是世界關注的焦點。而中國經濟在疫情之下的經濟狀況,讓世人大為震驚,就是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實體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也許,過去我們都沒有意識到虛擬經濟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這一次疫情徹底讓我們深深地意識到虛擬經濟的重要性,也為虛擬經濟正名的最好時機。

先談談實體經濟的“冰”,就是現在實體經濟到底如何?

1、全國各地在疫情發生之處,尤其春節期間,讓交通運輸、餐飲、實體店鋪、旅遊等行業紛紛熄火。過去的車水馬龍,現在的無人問津。

疫情!讓中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


隨著疫情持續時間不斷延遲,各個實體行業都在哭慘,賣慘。

無非只有一點就是希望這場疫情之下,為了能存活下來,引起社會關注,獲得國家政策和經濟支持。

2、當疫情逐漸好轉之時,國家大力推出各種政策讓實體企業迅速復工復產,也確實看到不少好消息就是復工率不斷上升。

可是復工復產的真實情況,與統計數據的復工率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有條件的企業更容易獲得復工復產的機會,但是其付出的代價成本極高。企業復工率數據只是獲得復工許可的企業佔比,不能真實反映復工進度,目前返程人員不足三分之一,工業產能利用率不足春節前的50%,復工步伐較為緩慢。

目前各地工信部門陸續公佈企業復工率數據:截至2月18日,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79.4%;截至2月16日,江蘇工業企業復工復工面達65%,比前一天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蘇州復工率已經達到84%;浙江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56.2%,較前一日提高12.1個百分點。如此看來,沿海主要經濟大省,企業復工狀況良好,與企業微觀感受存在一定偏差。

疫情!讓中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更是困難重重,根本沒有能力達到復工條件,更不可能承受疫情萬一形成聚集性傳播風險。現實中,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寧可選擇倒閉或暫停營業,而不會急於復工復產。

現在,我們談談中國虛擬經濟的“火”,這裡已經不少人憑藉疫情成功逆襲,有一些行業反而流量暴增。不可否認,這段時間在線教育、生鮮電商、在線娛樂、遠程醫療和遠程辦公等行業因此而爆火,已然形成獨特的“宅居經濟”。

接著我們看到中國股市,這個超大虛擬經濟載體,在疫情期間,股市成交金額不斷破萬億,股指連續攀升長達13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更是創出新高。在股市裡不少金融機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基金收益率大幅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