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造出国产飞机的发动机吗?

一个大书包


飞机发动机这种东西,只要你造得出来,能飞上天就是国际上名列前茅的水平。

二战以后美苏事实上阉割了大多数工业国的航空工业,现在世界上能够做航空发动机的不外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法国、日本。

在这当中,美国毫无疑问是遥遥领先的,接下来就是英国。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吃苏联的老本,因为经济原因,其水平可以说得上是原地踏步,早晚有一天会彻底落伍。

法国有着与自身实力不太相称的大国雄心,不乐意和美国佬共用一套系统。优点是有自己的东西,缺点是对经济的压力较大,先进程度上和美国是比不了的。

日本则是被美国人压制,没办法拥有一套完整的系统。长期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

国产与美俄四代机发动机F110和AL31对标的WS10A已经可用够用,去年已经生产定型,这是很大的进步了。

可靠性:F110>WS10>AL31;

飞行包线暂时还是WS10垫底,不过差距不大;

极限性能有一些WS10能冲到第一但意义不大。

综合评价的话(不考虑生产价格),还是WS10跟俄发AL31差不多,目前还略差于美发F110。

至于五代机用的F119和F135,暂时是只有美国已经大量装备,我们与其对标的WS15还在研发中,具体性能和进度是军事机密谁也不知道。

5代机的俄发是个神奇的存在,不太靠谱,有可能领先于我们,也有可能就是个四代升级,真不好说。

实际上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并不是造不出来,也并不是做不出大推力发动机,推力达到10甚至更高的航发也能做出来,只不过和美国的航发比寿命少太多。

F135可能寿命是3500小时,我们的估计350小时且稳定性不佳,这样的发动机放在战斗机上,对日常的训练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必须要有数倍于正常数量的飞机才能满足需求(一两个月返厂重装发动机,随时有一批新飞机待命准备执行任务),这样的花费太高,谁也受不了。而且是没办法出口的,买方也不可能几个月多进口一批发动机,成本太高。要知道巨额的军火研发,没有出口平摊成本,做不到盈利,是很难长久的。

但是,这样的发动机足够应付战争的需要,打起来了谁在意发动机的寿命是350小时还是3500小时,估计35个小时不掉下来就很好了,350小时之后,就算发动机没事,估计别的地方也伤痕累累,维修的时候顺手换个发动机也没什么。最关键的是,战争打起来了,没人在意成本了,全都是全马力生产,满负荷运作,谁在意我生产的发动机是需求的几倍呢。

总结,发动机我国是有的,应付战争需要是足够的,日常使用是不行的,想出口是不可能的,经费是要增加的,未来还是艰巨的,但相信是美好的。


残酷de宠溺


中国有一家企业叫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你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中国能不能造出国产飞机的发动机了。

不是我们造不出来,而是可靠性上还要进一步优化。

发动机这个东西,理论上没有太多的先进性,就是高温高压,真正的难点在材料和制造工艺。

材料和制造工艺不是说理论研究能研究出来的,需要设备、经验的积累、不断的实验已经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的培养和储备。

所以,对于你的问题,中国能造成发动机,只是对比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一点差距。正在不断努力。


谈笑阁


从题主询问的问题来看,可以推测指的是民航航空发动机。其实国产民用飞机发动机,我国已经有了,但是还不够先进,还不能使用在C919飞机上。我们能不能造出国产民用发动机来呢?答案是:相信以后会造出来的。那么我们现在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存在什么问题呢?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发动机的制造并不是去买一台其他公司生产的一个比较成熟比较好的发动机来就能一比一模仿出来的。以最小的飞机发动机为例,它的功率相当于28辆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功率,但整个发动机的尺寸也不过1辆方程式赛车整体的大小,而这最关键的是发动机技术。我国就是在这方面有些欠缺,技术还不够好。

一台喷气式发动机的成本价从最便宜的100多万到2亿之间,从外表面看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发动机原理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发动机要面对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这对于零件的耐受度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发动机在空中出现问题是无法维修的,所以喷气式发动机在技术的前提下还需要高强度的材料支撑,这个也是我国的一个短板。

和汽车发动机一样,喷气式发动机其实已经国产化,但是配件材料与加工机床行业劣势,导致我们的发动机制造业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这就像蒸馒头一样,没有酵母虽然可以蒸出来,但是远没有放了酵母蒸出来的馒头好一样,但这次我们突破重围,收购了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公司,也意味着无论从材料、设备以及技术这三个层面上,都为我们的航空工业添加了一味发酵剂。相信我国航空工业将会走向国际领先水平。


三轮拖飞机


肯定的。

乌克兰马达西奇发动机公司收购已成事实,再逆向研究GE leap发动机,国家拨付上1000亿研发经费强力技术攻关,太行涡扇10,15都会不久投入装备。


BuddyYee


我们己经造出来了,只是由于材料科学和生产工艺上的短板和局限,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特别是转子轴承的耐高温性能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我相信我国一定能造出先进的国产航空发动机。


高gg900


这个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中国一定会自己早出来自己的飞机发动机,国家现在在关键部件的研发上,基本上都是国家层面主导,不惜成本[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一直在思考的老鼠


科技是进步的,只要有恒心,相信咱们中国一定有自己的引擎


仰望45等你回来153


迫不得己就自己造


用户7033990202760



闲着没事208806373


会!举国同心同德,没有办不了的事!承认各个民族都有精英天才!但是我们的民族绝对是最好的!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是四五千年的延续!是万众一心的实力!多学多看,埋头苦干!我相信我的祖国会笑到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