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早春二月


綠葉:早春二月


早 春 二 月


綠 野


看我北方大地,昨天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今日是旭日東昇,碧空如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2020年的春節之際,人們正在南來北往趕回家過年的時候,一場從未有過的瘟疫襲擊了武漢,一個個生龍活虎的人轟然倒下,甚至被奪去了生命。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迅速蔓延,從武漢封城到現在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450人上升到現在的66577人.死亡1524人。觸目驚心,空前未有。全國人民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大災面前,見證了人性,見證了民心,見證了我們的綜合國力和不屈的民族精神。也感受到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大愛。


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白衣戰士,衝在了戰爭的最前沿,為了抗擊疫情,舍小家顧大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事蹟。耄耋老人鍾南山院士,年近古稀的李蘭娟女士,為人民的健康事業鞠躬盡瘁,奉獻到老,到了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大災面前挺身而出,衝在了最前邊,為這場疫情做出最權威的論斷,尋找到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為驚慌失措的十四億中國人注入了強心劑。舉世敬佩,高山仰止。更有千千萬萬的人民子弟兵,哪裡有需要他們就衝向哪裡,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魯迅先生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場戰役中更令人動容的則是千千萬萬自發行動起來的人民群眾,他們沒有任務,無需履職盡責,災南面前站出來了。


武漢卓爾萬豪酒店,住著北京上海援助武漢400人的醫療隊。大年初三,一個農民開著三輪車拉上24箱新鮮蔬菜,送到萬豪酒店,他說“聽說醫療隊住在這,給你們送些新鮮蔬菜來”。誰都知道這時的蔬菜到哪都能賣個好價錢,他分文不取,轉身離去,全場淚崩。


河南嵩縣遠近聞名的大蔥產地,聽說武漢疫情嚴重,村裡都想著該為武漢人做點什麼,最後決定把他們的優質大蔥捐給武漢。這裡是國家級貧困縣,沒有挖蔥機械,於是300多男女老少到地裡用手硬拔了三天。2月4日,10萬斤大蔥帶著河南人名的深情厚誼抵達武漢。


大年三十早上5點,河南沈丘42歲村支書王國輝叫醒了本村村民,讓他們起來收拾蔬菜,20多人忙活了半天,5000多斤青菜,4100斤冬瓜…收拾了五噸,火速送往災區。


綠葉:早春二月


湖南常德90後小夥 ,口罩廠打工,工廠效益不好他辭職了,廠裡給他價值兩萬的口罩頂工資,疫情發生後,他立刻想到把口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找到村長捐了1.8萬個口罩。村裡要給他錢,他說“我不能發國難財,一分錢也不要”。


重慶87歲的老人,捐出了她畢生積蓄20萬。家徒四壁退休環衛工老人,捐出了5年積蓄10萬元。他們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時刻牢記他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新中國,生無所求,懷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


當然,任何人都不希望老人們去捐獻,但他們的擔當和奉獻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


豪爽仗義的山東人民,為援助武漢,幾乎搬空了家底。


勤勞勇敢的東北人民,捐款捐物,心憂天下,義薄雲天


澳洲飛回中國的航班上,空無一人,每一個座位上擺滿了生活在澳洲人捐獻的救災物資。科學家李開復,哈佛八劍客,目睹國家有難,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生活,回來為國效力,身在海外,永遠改變不了的是中國心。

… … …


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蹟,記錄了一幕幕心繫蒼生的人間大愛。


再看武漢,十天時間,容納一千多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晝夜相繼,設計,材料,運輸,施工,設備,安裝……,,千頭萬緒,建設者們安排得環環相扣,有條不紊,高效神速,舉世震驚。正是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中國人創造了繼小湯山醫院之後又一個人間奇蹟。


再看我們身邊,昔日熱鬧繁華的街道,如今是萬人空巷,除了保命,每個人心中還牢記“國家有難,咱不添亂”的使命。每個小區的門口,都有人冒著寒風,站崗值班,執勤登記,牢牢把控人員的流動,制止不必要的外出。超市裡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個人測體溫,實名登記,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再看看我們教師,從領導到普通教師,每一天都密切關注每一位教職工和學生體溫檢測和人員流動情況。嚴防死守,絕不漏掉每一個環節。


看不見硝煙,卻看得見生死考驗。無數個醫生,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在抗災一線中為國捐軀。他們是為民請命的人,雖死猶生,人民永遠記住他。


生活在如此強大的國家,幸福而又自豪。享受著歲月靜好,每個人都該準備著去做負重前行的勇士,把我們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的民族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2020年2月15日


綠葉:早春二月


授權作者簡介:綠野,河北省豐寧縣職教中心教師,愛好文學,喜歡用文字抒寫心情。有散文作品《詩與遠方》、 《春滿商城》、 《和孩子一起成長》 《情繫九龍山》 《白洋淀印象》 《走近東北》 《廈門隨筆》 《鄉愁》 《勿以善小而不為》 《我與祖國共成長》等多篇散見於各網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