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新大风歌


冬小麦冬前麦叶带绿越冬面积大,并且由于近期气温回升较快,田间小麦返青快,小麦植株含水量大,如小麦一旦遭遇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会比较大,应做好今年小麦倒春寒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具体如下:

一、在预防倒春寒方面,建议在小麦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各喷施一遍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该药剂可明显提高小麦的抗逆、抗寒能力。

二、广大农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强寒流到来前灌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对预防倒春寒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三、若一旦发生倒春寒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为:

(一)抓紧时间进行追施速效氮肥,可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未浇水的地块,可结合浇水追肥;已浇过水的地块,要进行耠施。

(二)及时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我是杨小牛


今年立春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一些,在2月4号立春,立春的时间晚了也预示着寒冷的空气,退的时间比较晚,加上今年农历闰4月,这也使得今年倒春寒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为定局。特别现在已经到了三九严寒天气,然而黄淮地区中午的温度也就在5度到10度之间,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温度,属于一个严重的暖冬的现象。俗话说“小寒大寒不寒,明年到春寒。”现在正值小寒的节气,而且温度还这么高,所以农历明年倒春寒的概率性非常的大,但并不一定就是倒春寒会持续的时间长一些。其实倒春寒每年都发生,只是轻重的问题,这就是基本的自然气候现象。对于发生倒春寒次年春季如何做好防范小麦措施呢?




首先,由于立春比较晚,建议不要及早追使氮肥提苗。

农历明年出现倒春寒应该概率性非常大了,所以对于一些提前拔尖生长或者发芽的农作物,或者是开花结果的果树因为倒春寒会受到极大的冻害。特别倒春寒是持续时间比较长,如果再下一场冷雨结冰的情况或者是在下一点小穴结冰的状况,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好多农民一般过了年以后就会及时的追食氮肥,这对于小麦提前拔节生长是有利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倒春寒的现象,就会对小麦苗造成极大的冻害。如果一体是氮肥的话,可以推迟1~2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小麦能够安全地度过倒春寒的时间。

其次,可以对小麦进行浇水,提高小麦田的温度。

对于北方地区每年春季都是比较干旱的,如果发现小麦地干旱比较严重的状况,最好进行浇一场水,这不是小麦拔节的水,而是保障小麦田里的水分多吸收太阳热能。只有小麦田地里保障足够的温度就能够避免倒春寒的冻害,因为小麦属于一种耐寒的越冬的农作物,对于倒春寒的温度不是特别的低,基本上对小麦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三,可以对小麦苗喷洒一些激素,或者是磷钾叶面肥,来提高小麦的倒春寒的防冻能力。

其实每年农民都会对小麦喷洒一些磷酸二氢钾类的液面粉或者是喷洒一些小麦专用的激素,这对于小麦的生长极其有利,更能提高小麦的产量。一般喷洒过了立春以后,10天就可以进行喷洒一次,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这对小麦的生长是极其有利的,特别在小麦拔节以后喷洒2~3次是非常好的。

第四,可以对麦田中耕培土,也有利于防止小麦因倒春寒造成的冻害。

对于倒春寒发生以后,可以对小麦田地进行中耕培土,这样能够使得阳光直射到土壤里面,增加土壤的温度。当然,对于除草方面也具有其有好处的,特别对于一些虫害、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于农民所说的锄头有火就是这个意思,在过去农民春季都用锄头锄地来改善麦田的一些内部的环境状况,特别有助于小麦的拔节。



总之,对于对于今年出现倒春寒已经成为了定局,只是倒春寒的严重状况而已,不能确定,但通过目前暖冬的天气来看,今年春季倒春寒的现象应该是非常严重的。希望农民对于果园以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栽培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止倒春寒造成的灾害性。对于小麦防治倒春寒,不要过早的追大量氮肥促使小麦提前拔节,可以提前浇一次水来提高麦田的温度,也可以喷洒一些磷钾叶面肥或者是激素等方面来提高小麦抗倒春寒的能力。


宗元三农堂


随着“立春”节气过后,气温在逐步回升,再过几天就到“雨水”节气了,头几天预报的冷空气,如期而至,给中东部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这样急剧的气温变化,给冬小麦带来的一些影响,越向南,影响越大,小麦苗正处于返青期,这样的冷空气对小麦这个生长有利也有弊,有利主要是指,由于春节过后,一直到立春过去10天,气温都在逐步的回升,地里的害虫也在蠢蠢欲动,这时候的一场大雪,对越冬的害虫来说,是致命的,这场大雪过后,会将气温向下拉得很低,有的地方最低气温,低至零下好几度,对于越冬过来的害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预示着今年的虫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大为减少。

大雪

古人云,“歼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么对小麦的正常生长,也有一定的不利,生长过旺的麦田,由于不适应急剧的气温变化,上部叶片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冻害,如果不进行相应的管理,有可能生长过旺的小麦,大的分蘖会受到一定的危害,造成成穗率偏低,从而影响产量。那么,在这次冷空气过后,气温恢复正常后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能保证小麦产量不受到大的损失呢?

冬小麦

1,补充氮肥,这场大雪过后,趁雪还没有融化,马上对小麦追施氮肥,一般采用尿素,追施尿素的方法,可采用雪面上撒施,每亩地使用量在6~8公斤左右,这一次的大雪不会保留的时间太长,很快就会融化,尿素随着雪水融化直接达到小麦的根部,从而使小麦雪水融化后马上得到肥料的补充,对小麦的生长大为有利。如果下的雪太小,不适宜在雪面上撒施尿素,可对小麦进行开沟追施尿素,一般每亩地掌握在不超过10公斤为好。

2,中耕提高地温,中耕之后可以破除板结,有利于提高地温,提高保墒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有效分蘖,从而降低小麦的损失,增加产量。

3,喷洒叶面肥,寒潮过后,大雪融化之后,马上进行喷洒一次0.2%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1%尿素+天达2116,对小麦冻害恢复生长有较好的效果,提高小麦的有效分蘖数。

冬小麦

4,防治病虫害,小麦遭受冻害后,抗病害能力会有减弱,会造成病害比以前明显有所增加,小麦的白粉病,纹枯病以及锈病等会发生的相对重一些。喷洒叶面肥之后,间隔1~2天,进行喷洒600倍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5%粉锈宁,可加入吡虫啉等防治蚜虫的农药。有利于减轻小麦因冻害造成的损失。


木雨听风


小麦如何防范“倒春寒”是一个老问题了,过去的一些老办法、土办法已经过时了,不适应当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要求,所以,解决老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要求。下面将本人看法做一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农民朋友。

预防小麦“倒春寒”主要是做到“一选二晚三镇四浇五肥六药”。“选”就是播种的时候要选择抗寒品种,我们胶东地区“倒春寒”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胶东地区种植的种子。“晚”就是播种时间不要过早,适当拖后几天,胶东地区最佳时间是十月五日至二十日,防止播种过早造成小麦旺长,抗寒性会大大降低。“镇”就是如果发现小麦出现旺长,一定要进行镇压。“浇”就是浇好封冻水和返青水,确保植株健壮,提高抗寒能力。“肥”就是施足基肥,合理追肥。“药”就是及早做好植保工作,避免病虫害发生,增强小麦抗寒抗病性。



如果已经出现“倒春寒”,小麦也受到了伤害,应该怎么办呢?

此时,应该采取上下齐动、双管齐下的措施,就是对小麦的根部立即浇灌生根壮苗剂,同时在叶面喷洒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促进受害小麦起死回生。需要注意的是,做此项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小麦返青时期是受冻最容易的时期,这个时候实施这个措施时机最好,现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喷洒和浇灌比较省时省力,短时间内就会完成,只要及时行动,小麦照样能够丰产。

至于浇水追肥等一定要在上面措施实施后再进行,否则起不到好的效果。

以上所言欢迎指导指正,共同探讨小麦丰收之计。


天润土元帅


在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话“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现在已经四九天了,不过气候并没有那么的寒冷,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土壤到现在都还没有封冻,大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明年的“倒春寒”会非常严重,不过现在说倒春寒会怎样还为时过早,但是“倒春寒”的发生确实是让农民头痛的问题。

倒春寒在北方地区常有发生,通常发生在春季2、3、4月份,大家都知道倒春寒的出现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倒春寒一但出现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因此每年春季农民也是最怕倒春寒的出现。

对于小麦来说,倒春寒的出现影响也是非常大,春季万物开始复苏生长,小麦也不例外,开始返绿拔节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是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时期,此时一般会施肥施水加强管理,促进小麦茁壮快速生长,不过倒春寒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小麦长势,让其生长速度放缓,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对其小麦产量势必会产生影响。

不过对于倒春寒的到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应对防患,以及做好补救措施,将其影响损失降至最低。首先,我们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多听多看天气预报,早知天气的变化情况,提前做好一些防患措施,如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对其麦地进行浇水,缩小局部温度差的变化降低冻害的发生。或者在其麦地覆盖薄膜杂草等等。其次,就是在其开春之际,及时为小麦施肥施水,促进其长势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和抗冻能力,降低冻害的发生。第三,在其倒春寒过后,也要积极采取不就措施,将其损失降至最低,及时浇水施肥加快小麦长势的恢复,增加叶面肥的喷施快速补充生长所需养分,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范,避免发生病虫害对其小麦产生再次危害,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春季倒春寒的出现,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只能做好预防及补救措施,将其损失降至最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麦的日常管理,提高其抗逆性及抗冻能力,并且时刻注意春季天气,俗话说“春季气候小孩的脸”,足以看出春季气候的多变性,时刻注意春季气温变化对其防止小麦冻害的发生直观重要,同时重视倒春寒发生后病虫害防治,防止产生二次伤害,促进小麦快速恢复长势,从而保证产量的提高,降低小麦种植者的损失。

以上为果农果缘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果农果缘


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说“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意思是大寒天气要是暖和的话,来年春天可能天气比较寒冷,有“倒春寒”的迹象,但如今才到腊月二十三,距离大寒还有好几天,现在去肯定明年的“倒春寒”,确实有些不是很准确,今年冬天的温度虽然前期有些泛暖,但现在的气温变化快,年底的寒潮也是一场接一场,所以对于明年“倒春寒”能不能发生,还是个未知数,但作为农业生产,未雨绸缪也是一种预防措施,所以提前了解好小麦的抗倒春寒的防范措施是必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看法!


倒春寒一般在春季的三四月份发生,是农业丰产的一大障碍之一,而此时小麦正值起身至拔节期,新苗幼嫩,自身抵御严寒能力弱,一旦发生严重冻害,很容易造成死蘖伤苗,大幅减产。所以需要及时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首先及时关注天气信息,结合自身经验,对可能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2.在寒潮来临之际,进行田间灌水或烟熏的处理,以促进麦田周围小气候的调节,减轻冻害;


3.冬季旺长的幼苗早春要及时采取镇压,必要时在起身期加以调节剂的喷洒;

4.有春旱的麦田,在3-4月份及时浇水,并辅以尿素追肥,促进大穗分化,或在抽旗叶前结合田间防虫喷施芸苔素内酯调节株势防冻。

5.对发生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补水肥养苗,减少损失。

总之,虽然“倒春寒”不可控,但麦苗可控,结合实际条件,利用好栽培技术,培育越冬壮苗,轻松抵御不利影响。

对此,你们有什么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哦!


冒蓝火的小农民


冬小麦如何防治倒春寒

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等春性冬麦区,播种偏早,出现旺长小麦,倒春寒容易使部分幼穗受冻;黄淮海北部和西北麦区及山西中部、山东北部播期偏晚,苗情偏弱的小麦,抗冻能力较差也容易遭受冻害。受冻害的麦子叶片像开水泡过似的,主茎被冻死,但分蘖还活着。

1、灾前预防措施

分类管理:要结合苗情特点和天气变化对麦田进行分类指导,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对于生长过旺的麦田要以“控”为主,采取镇压、深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小麦过早拔节,提高抗寒性,同时还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对于旺长麦田春季的第一次肥水可以推迟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前后。

对于一般麦田应该“促控结合”,先镇压、后浅中耕,以达到提温保墒的作用。起身期适量追肥浇水,促进分蘖生长,争取多成穗。对于弱苗田要以“促”为主,尽量做到早划锄,提高地温,增蘖发根,注意划锄要浅,避免伤根。返青后要结合墒情追施速效氮肥,弱苗田只要墒情尚可,应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一般在返青后期或起身前期进行追肥浇水。

冻前浇水:冻前浇水是防御倒春寒较为有效措施之一。在有强倒春寒到来前,对有冻害危险的麦田,一定要及时浇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能显著减轻冻害。

增施有机肥: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增施一些有机肥和磷肥、钾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抑制麦苗地上部分旺长,增强抗寒能力。

喷施调节剂:倒春寒到来之前,叶面喷施植物营养剂,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抗击各种灾害的能力,减轻危害。

2、灾后补救措施

补肥与浇水: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还有小的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冻害的小麦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协同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亩穗数,从而减轻冻害的损失。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分蘖数,获得好的收成。

喷施叶面肥:小麦受冻后,及时喷施叶面肥,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

搞好病虫害防治:受冻麦田,更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及时防治。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锈病可用三唑酮或多菌灵喷雾。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防治,减轻损失。


田丰生化牛奶肥水溶肥


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今年2月4日,即正月十一日是立春节。时过立春,气温开始上升,逐渐回暖,小麦幼苗也随之返青生长,开始起身拔节了。一般倒春寒都在立春节到清明节之间发生最多。为了春季的剧烈寒潮袭击,在这期间,必然加强预防,防止小麦寒冷冻害的发生。

第一,在立春前抓紧时间追施小麦返青肥,提高小麦抗寒防冻能力。小麦返青肥一般都在立春之前追施完毕,也就是六九之前必须追施完,农村一般人都称之为小麦腊肥,“腊肥早,麦粒饱”。小麦返青肥一般在立春后,不建议追施,避免引起小麦返青时的徒长,降低小麦的抵抗倒春寒能力,另外避免小麦收获季节出现贪青现象,影响正常收获。小麦返青肥一般只须氮肥为宜,但为了防止小麦的倒春寒,提高抗寒能力,可以增施钾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30斤,硫酸钾5~10斤,或尿素加草木灰200斤即时。追施尿素和硫酸钾混合物时,选择麦苗无水的时间段,或正在下雨雪时洒施,目的是避免肥料灼烧小麦叶片。


第二,立春后抓紧时间浇足小麦返青水,既保障返青需要又增墒防冻。立春后气温回升,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一定要注意土壤墒情。立春后必须浇水一次,保障春后小麦最后的分蘖和返青需水的需要。主要的是土壤墒情好,能够提高小麦防止倒春寒的袭击,提高防寒防冻能力。在立春后必须留意天气预报,若有到春寒的袭击时,提前给小麦浇防冻水,可以降低倒春寒给小麦造成的危害。这是防止倒春寒最好的办法。

第三,立春后早喷施叶面磷钾肥和防冻药剂,提高小麦幼苗抗冻能力。立春后,采用叶面喷施防冻药剂,是预防倒春寒的好办法。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为小麦叶面提供磷钾肥,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防冻能力;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抗素,激发诱导小麦幼苗的本身的抗寒冷的能力,提高防寒的免疫能力。一般情况下,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s-诱抗素1000~1500倍溶液,混合叶面喷雾,每间25~30天喷雾一次,能有效地防止倒春寒的袭击。

第四,若是倒春寒来势凶猛,可以采取特殊方法防冻。①可以在倒春寒到来之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周边压土固定,防止狂风掀开。这样也能有效地防冻。②洒施秸秆碎屑、枯叶、杂草等保温防疫杂物,能够提高小麦的防冻防寒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护小麦幼苗不被冻害。



总之,小麦预防倒春寒,首先搞好小麦在立春前后的水肥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防冻抗寒能力,采取增施叶片磷钾肥和诱抗素,提高小麦叶片抵抗倒春寒,还可以采取保温保暖物防寒防冻。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根据历年来春季天气情况,结合冬季天气状况判断,2020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较大,这样说并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可做断定。倒是可以根据农村的几句谚语进行判断,虽然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农村向来有利用24节气当天的天气状况,判断未来数月后天气变化的谚语,对于春季是否有发生“倒春寒”可能的说法,就有这样几个节气,分别是“大雪”,“小寒”,“大寒”节气。

对于这三个节气就有“大雪晴,立春雪多”,“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样对大雪节气的说法;对小寒节气的俗语是“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对于大寒节气还有“大寒不寒倒春寒”等说法。

以上这三个节气的俗语,也都是对春季天气变化对应的判断,不要认为农村的老俗话没有科学依据,但那可都是历代人们,经过千百年来在农业生产,或生活中所积累总结出的经验,虽然说没有科学性,但自然界当中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还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目前“大雪”与“小寒”节气已过,分别表现出来的天气状况都将意味着春季可能会有“倒春寒”天气的发生。目前距离“大寒”节气也仅剩下两天了,根据当下天气的状况,结合天气预报,基本也可断定“大寒”并不会太寒,这样又进一步加大了春季“倒春寒”要发生的概率。

春季一旦发生“倒春寒”天气,确实不利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对于北方的冬小麦,防范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倒春寒天气对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都具有较大破坏性。

这一点在2018年春季,就有不少地方的冬小麦遭遇到了倒春寒天气充分的验证,造成了小麦大面积减产。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有了前车之鉴,那么冬小麦应该如何防止倒春寒天气的影响呢?

“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也是一个老话题了,在农业生产上也早有防范措施,在结合现在的科学防范方法,确实能够让冬小麦大大的减少受“倒春寒”天气的影响,从而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对于冬小麦防止倒春寒天气,总的来说有六点,那分别是选种子、适当晚种、提前镇压、浇水增温、施肥促状、喷药防控,这六点要由小麦播种开始,直到麦苗春季管理,都不可放松每一个环节。



尤其是对于常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地区,在对冬小麦的选种上,一定要选择抗寒性好的小麦品种,并且要适当的进行晚播,在原有传统的播种时间上,可以延后几天播种,或者是参考天气播种,以防过早播种后小麦生长过快,导致其抗寒能力下降。

当小麦播种过早,或者是入冬天气过暖,致使小麦苗有旺长发生时,就应当采用农业镇压的方法进行镇压,阻止其过快生长。在入冬之前或初冬时间,以及开春土壤解冻之后,要分别浇好防冻水与返青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强地表温度与小麦的抗寒能力。



小麦播种时,基肥的施入不可少,还要施足,保证麦苗期营养的供应,增强麦苗对寒冷天气的抵抗性。在春季气温回暖后,也是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期,此时要结合天气,及时喷药防治小麦的病虫害发生,对小麦的抗寒能力也有增强的作用。

另外,在小麦春季开始返青后,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着天气变化,作为对小麦管理的参考依据,做好相应的应对管理工作,方保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大知事


倒春寒是指初春的时候气温回升很快,但是春季的时候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温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但是南方的暖空气还没有北上,然后形成的低温或者持续雨雪的天气。各地的情况都不相同,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

当倒春寒到来时,气温迅速下降,越冬小麦对于气温的变化没有那么快的适应程度,就会出现越冬小麦冻伤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做好防范措施。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越冬小麦在倒春寒到来时不被冻伤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是返青后拔节前,此期主要是叶片受冻,受冻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由于包在茎顶的幼穗其分生细胞(生长点)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孤儿严重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长点被冻死;

二是拔节后麦苗处于小花分化阶段,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轻者使小麦形成半边穗、两段穗等多种畸形穗,重者使小麦性细胞败育,穗部大量空壳,甚至整个幼穗手动死亡。

预防倒春寒肯定是要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及时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算是无法避免的,也要制定应对措施,及时救助冻伤小麦。

其次就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的抗寒性,对生长过旺的要控制,抑制小麦过快的生长,避免小麦被冻伤,同时还可以提高小麦抗倒伏性,对生长过旺的小麦可以推迟水肥的浇灌。

倒春寒之前进行浇水,冻前浇水是抵御倒春寒最有效的办法,在倒春寒来临的时候,地面温度直接降低到零度一下,直接将幼苗冻伤。如果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就进行浇水,可以减少地面的温度过快的降低,抵御倒春寒的来袭。

增加肥力,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在土壤中多施一些磷钾肥有有机肥,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强小麦根系的抓地力和抗寒力,减少茎部旺盛生长,减少受冻情况。

灾后补救

在小麦受冻之后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受冻的麦田并不是所有的麦苗都被冻死,还有很多的麦苗有嫩芽的,可以再次生长的,只要进行强有效的管理,仍然会有很好的收成的。倒春寒来临时,受到冻伤的小麦要立即补充氮肥和水分,氮肥和水分可以促进小麦快速分叶,提高亩产,减少冻伤。

也可以进行中耕,提高土地的透气率,快速提高土壤的温度,及时救活未完全冻死的麦苗。

给冻伤小麦喷洒叶面肥,可以及时恢复小麦的叶片组织,可以让小麦的叶面植物细胞迅速从组,从而生长发芽,减少损失。

当然也要预防好冻伤后的病虫害,当麦田受冻之后,很容易遭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预防应对。

以上就是倒春寒后怎么预防小麦冻伤,和冻伤后的补救措施,希望你今年小麦不会受冻,不会遭遇到道春的恶劣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一定要转发、点赞、关注走一波儿!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有限,难免出现不妥之处,亦或者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面指出,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多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