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行動】(26)落實省廳視頻會議精神 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嚴監管促生產推進防疫阻擊戰

現場檢查 2月17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檢查醫療機構282家,醫廢處置單位15家,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99家,飲用水水源地57處,未發現問題。

醫廢處置 全省共有17個正常運行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醫療廢物處置能力133.5噸/天。2月17日,處置醫療廢物45.04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12.21噸,醫療廢物處置率100%。1月24日以來,全省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274.32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139.55噸。

環境監測 2月17日,我省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等12條河流的城市上下游等重點區域地表水斷面及哈爾濱城市上游朱順屯和城市下游大頂子山水質無異常變化;省轄13個市(地)57個國控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站運行正常,各城市空氣質量指數均在40以下,優良率為100%。 2月17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後,全省各市(地)迅速召開會議傳達學習會議相關精神,按照任務分工,嚴格落實崗位職責,高效有序推進各項任務。

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加強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在監測飲用水水源地時,在常規指標監測基礎上,增加了餘氯和生物毒性兩項疫情防控特徵指標。同時加強與空氣、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維公司溝通,及時解決運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障市域內空氣和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穩定運行及環境安全。

牡丹江市生態環境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會議精神。會議要求,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服務好“百大項目”,對醫療廢物產生單位、汙水處理廠、水源地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嚴格管控企業汙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測服務,為疫情防控提供全力保障。

佳木斯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2月17日,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對疫情隔離點、供水公司開展了專項督導工作;通過調度相關視頻、照片、報告及在線數據網上巡查的方式對9家醫療機構、1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7家汙水處理廠、1家垃圾焚燒發電廠展開跟蹤檢查。

大慶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通過系統工作微群傳達會議精神,對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再部署、再落實。2月17日,局黨組成員帶領監察支隊相關人員赴市第五醫院和石化公司生活汙水處理廠檢查指導,現場查看汙水處理設施和醫療廢物暫存場所,要求兩家單位確保汙水達標排放、垃圾無害化處置。

雞西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繼續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醫療廢物處置,強化生態環境應急管控和監測,嚴格落實醫療汙水、城鎮汙水、地表水和水源地監管,加強疫情期間環境監管執法,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和輿論引導。同時,圍繞落實生態環境主責主業,統籌謀劃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秸稈禁燒等各項重點任務。

雙鴨山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加強醫療廢物處置監管,切實做好疫情期間醫廢轉運“最後一公里”防控工作,全面實施“3333”制管理,在醫療廢物產生環節強化分類管理、雙層包裝與特殊標註,在醫療廢物暫存環節強化專場堆放、專人管理與嚴禁混存,在醫療廢物轉運環節強化轉運聯單、固定線路與位置共享,在醫療廢物處置環節強化專車專用、每日轉運與隨到隨處。

伊春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保持秸稈禁燒不鬆勁,對春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作出部署,確保實現“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的目標要求。嚴格落實網格監管責任,細化督查方案,強化春耕管理,創新工作方法,細化工作舉措,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落實獎懲措施,確保全市“零火點”。

鶴崗市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要求結合本市實際,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年度重點工作,有效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各項重點任務。落實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要求,嚴防劣V類水體反彈,抓好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好環評審批、排汙許可證發放等有關工作。

綏化市副市長王雪峰2月17日帶領檢查組到綏化勞氏環保公司、市腫瘤醫院、市汙水處理廠進行檢查,就落實會議加強醫療廢物和汙水規範化處理提出明確要求,一是細化醫廢處置各個環節,要求醫廢轉運至處置單位前保證完全消毒,運輸過程中保證嚴格封閉,處置後確保無害化;二是保證醫療汙水規範化處理,加氯、過氧乙酸消毒按國家規範要求進行,在實現無害化的同時確保其它各項指標達標排放;三是嚴格按照職責分工監督管理到位,創新監督管理方式方法,採取現場執法和信息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安全“零”事故。

大興安嶺地區生態環境局傳達會議精神,加強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的支持服務,與工信部門聯合對企業進行定向宣傳防疫項目“開綠燈、免審批”相關工作程序,主動上門、幫辦代辦,在確保各類汙染物達標排放的前提下,著力加快項目環評審批手續辦理,加速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幫助企業儘快實現項目投產,目前全區共3個防疫項目實現了豁免審批。


來源:廳辦公室、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生態環境監測處,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大慶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鶴崗市、綏化市、大興安嶺地區生態環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