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的發展歷史上,為什麼先進的膛線炮會輸於滑膛炮?

朕要爆發了


武器沒有先進性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現在坦克需要滑膛炮,線膛炮只有英國在使用。

因為現在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需要穿甲彈。線膛炮不適合裝備穿甲彈。如果想發射穿甲彈,必須把線膛遮擋一下,形成滑膛炮。

所以英國也不想裝備線膛炮,成本比較高,對軍隊來說是不合算的,所以現在是滑膛炮橫行坦克界的時代。



大志遠思想空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是薩沙,也不能說線膛炮就輸了,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很難說的。

其實線膛炮和滑膛炮在之前,絕對是線膛炮更牛逼。

線膛炮的精度要高得多。

以美國為例,直到M60巴頓坦克的時代,仍然是使用105毫米線膛炮。

大家不要小瞧這門105毫米線膛炮,在同蘇制T62坦克的115毫米滑膛炮對射中,前者精度要高出一倍。

雖然這裡面有美製火控系統更為優秀的因素,但火炮本身的精確也很重要。

然而,為什麼現在主戰坦克都淘汰線膛炮,連臺灣也要把M60巴頓坦克換裝120毫米滑膛炮呢?

其實,就是為了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打坦克的炮彈無非就是碎甲彈、破甲彈、穿甲彈。

所謂碎甲彈:當碎甲彈碰撞目標後,塑性炸藥會因為衝擊而變形為圓盤狀附著在表面上,直到炮彈底部的延遲引信點燃引爆塑性炸藥。接著爆炸產生的震波會在撞擊的物體中傳遞,然後在內側產生向內碎裂的破片,達成殺傷內部人員、破壞裝備、點燃油料或彈藥的效果。

科技進步了,複合裝甲出現後,碎甲彈的爆炸震波會全部被擋住,無效了。

破甲彈也是一樣,只要加掛反應裝甲,破甲彈沒什麼作用。即便沒有反應裝甲,現代坦克裝甲很厚重,破甲彈也難以擊穿。

那麼,剩下最有效的就是穿甲彈了。

線膛炮的炮彈高速旋轉,對於有尾翼的彈芯來說有嚴重影響,因此線膛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需要進行特殊設計,使用滑動彈帶等減旋手段。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不能用線膛炮發射,所以滑膛炮自然要一統天下了。


薩沙


現代坦克滑膛炮的先進程度絲毫不低於線膛炮。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世界上的先進坦克絕大多數都使用滑膛炮吧?

坦克複合裝甲出現後,傳統的破甲彈和碎甲彈已被證明不能有效擊穿它。對付複合裝甲最有效的是動能穿甲彈,於是各國相繼推出了長杆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

有了彈,還得有炮,經過實驗,最適合發射長杆彈的還是滑膛炮,因為滑膛炮對炮彈動能的衰減最小。於是各國陸續使用了115,120,125毫米口徑滑膛炮。如今的世界三代坦克中,貌似只有印度的阿瓊還用線膛炮了。


花生噸


線膛炮、滑膛炮顧名思義就是炮管內壁的差異。線膛炮內壁有機床車出來的螺紋膛線,而滑膛炮內壁是光滑的。線膛炮的膛線分為三種:等距膛線、漸速膛線和混合膛線,這些膛線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保證彈頭在飛行中的穩定性。早期的滑膛炮因為光滑的內壁,精準度比較差,後來研究人員發現,在炮彈上加裝尾翼也可以很好的保證彈頭飛行的穩定性。線膛炮雖然射擊精度比較高、受氣流影響比較小,但是,加工工藝比較複雜,製造難度也比較大,使用壽命也比較短。而滑膛炮製造難度比較低,大規模量產比較容易;比線膛炮使用壽命更高,性價比也高得多;滑膛炮能承受更高的膛壓,能發射帶尾翼的脫殼穿甲彈,不受膛線的阻礙和限制,還可以發射炮射導彈,這些是線膛炮無法做到的。能夠發射炮射導彈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就可以多一種自衛能力,也不再是線膛炮裝甲車輛一邊倒被武裝直升機屠殺的情況;能發射炮射導彈的坦克、裝甲車輛同樣可以攻擊直升機。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軍事大國的軍隊都採用滑膛炮的坦克。




論道今朝


坦克,最初採用的確實是一門線膛炮,所謂的線膛炮,就是炮管內壁有膛線的火炮,發射時彈丸沿炮膛膛線旋轉前進,出炮口後具有一定的轉速,可以保持較穩定的飛行狀態。由於彈帶和膛線較為緊密,可防止火藥燃氣洩露,保證火藥燃氣對彈丸有足夠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擊的精準度;但線膛炮發射炮彈時,卻受到了炮口初速的限制,這是膛線制約死的。

戰後,特別是從60年代開始研發的坦克,卻大多數換裝了一門滑膛炮,所謂的滑膛炮,也即炮管內部沒有膛線,就顯然非常光滑;隨著科技的進步,滑膛炮的射擊精度已完全能滿足坦克在2000米距離內的交戰。至於滑膛炮取代線膛炮,成為當代主戰坦克火炮的首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滑膛炮具有更高的膛壓,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越高,動能越大,穿甲能力則越強。
當下,坦克炮反坦克的都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炮膛內需要彈託來固定,線膛炮由於有膛線的存在,無法與彈託緊密貼合,以保證氣密性,需要在彈託上加裝一個彈帶才能順利射擊,就顯得很麻煩,而滑膛炮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此外,滑膛炮的使用壽命通常要比線膛炮能提高一倍以上,顯著地降低了研發和製造的成本,便於在坦克上大量裝備和運用;線膛炮不僅身管內壁磨損非大,而且加工、平常維護都非常麻煩,滑膛炮加工方便,則可顯著降低後勤維護的要求。
最後,滑膛炮具備線膛炮不具備的一個優勢,就是能發射炮射導彈,也稱其為精確制導炮彈,打擊距離最起碼有5000米起步,大大超過了坦克炮2000米左右的有效打擊距離,提高了主戰坦克的遠距離作戰能力,等於是提高了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國平軍史


五十年以前坦克炮多數採用線膛炮,蘇聯經過反覆試驗發現滑膛炮更具威力初速高,對坦克損傷更為直接。

於是世界坦克炮掀起一股滑膛炮改革,其實線膛炮和滑膛炮各有優點,線膛炮準頭更好,滑膛炮威力更猛,由於坦克的火控系統的出現,世界主流坦克都採用了威力更猛的滑膛炮,線膛炮逐漸淡出了視野。但是在輕型坦克突擊裝甲車上線膛炮還是尤其自身優勢。


萬里白光


線膛炮的優點,是準確度高,射程遠,缺點是後座力大,射速慢,炮彈出膛的速度較低,滑膛炮則相反。坦克炮的射程在3000米左右,在100口徑的炮中算射程近了,滑膛對命中目標影響不大,炮彈飛行速度快,衝擊力更強,後座力小也利於坦克的平穩。


安平144796971


滑膛炮膛壓高,初速快,身管壽命長,配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是反裝甲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