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目前停靠在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遊輪

因為在本國的一個旅遊港口接待了一艘大型國際遊輪,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疫情最嚴重國家。

截止2月22日晚間,日本報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病例756例,其中死亡3例。

在日本報告的感染病例中,其中的大部分來自目前停靠在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遊輪。

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我衛健委)2月20日晚間通報稱,對於“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3700名乘客和船員,在至今完成總計3063人的檢測中,確認感染者累計達634人,感染率達到21%,還首次報告了兩個死亡病例。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發佈疫情數據

據報道,“鑽石公主”號遊輪感染事件始於2月初,因一名在香港離船的乘客被發現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這艘遊輪自2月3日起就一直停靠在日本橫濱港,並於2月5日起被日本當局宣佈實施兩週隔離。

但是就在隔離期間,乘客中的感染人數逐日增加,還造成一名登船進行檢疫的日本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確診感染,引發國際 社會高度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WHO)負責緊急事態應對的邁克爾·瑞安(Dr.Mike Ryan)18日表示,“遊輪上的感染者超預期增加”。似乎有批評日本之意。

同一天,日本神戶大學傳染病學教授巖田健太郎在登上“鑽石公主”號開展檢疫工作後,錄製了一段視頻並上傳到網上,怒指船上的防疫管理堪稱“悲慘”,而日本厚勞省官僚依然在專心隱瞞實情。這一則視頻在日本及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

此後,伴隨著乘客感染人員的每日增加,國際社會指責日本當局隔離政策造成了遊輪疫情擴散的聲音不斷出現。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當局每日登船對“鑽石公主”號進行檢疫

2月17日,美國政府率先派出兩架包機將“鑽石公主”號的美國乘客接回國,因美國政府判斷“遊輪上的乘客正處於高風險狀態”。

繼美國之後,韓國、澳大利亞、香港、以色列和加拿大等派出包機接回了本國和地區的759人。此外,英國、意大利、臺灣、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將在21日晚間以後陸續派遣包機進行撤僑等。

另一方面,自2月19日至21日,日本方面分三批組織遊輪上經檢測身體健康的乘客下船離開,目前已完成疏散970人。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鑽石公主”號感染人數逐日上升

日本官員表示,自22日起,將組織與確診感染者同室的密切接觸者下船,轉移至地面上的政府設施,對象超過100人。據稱,雖然他們的病毒檢測結果目前呈陰性,但仍將被要求在日本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

日本媒體報道稱,這顯示在國際輿論壓力之下,安倍政府已經改變了此前要求乘客必須留在船上隔離的方針。

報道稱,關於如何安置留在遊輪上的船員,日方將與遊輪管理公司進行協調。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鑽石公主”號遊輪目前仍然停靠在日本橫濱港

據國際媒體報道,美國疾控中心2月21日稱,11名從“鑽石公主”號遊輪上回國的乘客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此前,已有40名美國人確診感染,並被送入日本醫院。

除美國外,澳大利亞政府也於21日宣佈,確認兩名“鑽石公主”號遊輪乘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此前遊輪上有20多名澳大利亞人被日本方面發現感染冠狀病毒。

這些報道顯示,日本當局將乘客集中隔離在遊輪上很可能是造成病毒傳播與疫情擴散的主要原因。多家國際媒體對此批評稱“這是人禍”、“遊輪成病毒培養皿”。美聯社批評稱,“日本的防疫措施明顯未能發揮作用,遊輪已成為了感染源。”

韓國報紙批評安倍政府沒有注意到輪船會成為巨大的“病毒培養皿”這一可能性,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關心的是控制國內的感染人數以免使東京奧運受影響”。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2月22日,俄媒援引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蒂娜·馬特維延科的觀點認為,在剛開始只有四、五個人染上冠狀病毒就把 “鑽石公主”號整艘船都扣留並隔離,這簡直就是犯罪。

這位俄羅斯女政治家說,當時應該立刻從船上撤離健康的人,並把患者送去治療。

馬特維延科氣憤地說:“與撤離健康的人把他們安置在特定地點隔離一段時間並收治病人相反,他們一直把人們留在那兒,直到半個遊輪的人都染病為止,這是犯罪。”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俄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

日本媒體則將批評焦點集中在“鑽石公主”號遊輪上出現的死亡病例上,兩人都是日本人,於20日死亡。據報道,兩各乘客分別是住在神奈川縣的87歲男性和住在東京的84歲女性。

據此前報道,儘管其中84歲的日本女性自2月5日起在遊輪房間內隔離觀察期間已出現發燒等症狀,但直到1周後的12日才獲准下船入院。日本媒體批評稱,當局防疫部門堅持讓乘客中的老年人也長時間留在船上,造成了死亡事件。

對此,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辯稱,“根據船上醫生的判斷進行了適當的應對”,認為治療和送醫沒有問題。加藤還表示,可以考慮邀請專家進行驗證。

但加藤勝信的說法在日本國內並未得到認同。日本神奈川縣知事黑巖祐治就表示:“從(死亡)結果來看,未能做到徹底防止感染。”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神戶大學傳染病學教授巖田健太郎發視頻揭露遊輪上的混亂情況

對來自於國內外媒體與專家的普遍指責,日本安倍政府至今未承認有任何政策方面的過失。

那麼,日本官員如何看待這一事件中的政府責任呢?

2月21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針對“鑽石公主”號船上發生疫情之時的日方應對舉措表示,“包括構建國際合作體制在內,應在事態告一段落後展開討論,何種應對舉措最為理想”。

他表示,日本政府將呼籲制定國際規則,推動船隻管轄權問題的梳理等。

茂木敏充的意思是,國際遊輪的管轄權,根據國際法的“旗國主義”原則由船籍國擁有,這導致相關的法律責任變得模糊不清,因此“船舶的相關人士和相關國家應攜手妥善應對”。

換句話說,日本外相認為,“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疫情,至少不應該由日本負完全的責任。

對此,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也表示,“在(日本)國內當時(指2月3日)幾乎未確診感染者的2月上旬,無法讓存在感染可能性的乘客和乘務員下船”。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鑽石公主”號遊輪時間線

日本媒體解釋稱,“鑽石公主”號遊輪屬於英國籍,存在無法適用日本法律和行政權的原則。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還規定,公海上的船舶擁有“排他性管轄權”。只有旗國,才有義務“對其行政、技術及社會事項有效地行使管轄權及有效地進行監管”。

即使正在日本的領海航行,外國船籍的船舶也不能適用與陸上同等的日本的管轄權。管轄權僅限於犯罪結果影響日本之際的刑事審判權以及有關發生在領海通航期間的債務和責任的民事審判權等。

因此,日本允許遊輪靠岸、承擔乘務員及乘客的檢查和提供生活支持,並非國際法上的義務。甚至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宣稱,“本來是可以拒絕遊輪靠岸的”。

據介紹,一般來說,任何國家都不會積極應對本國國民幾乎沒有乘坐、或在地理上相距遙遠的船舶。比如,與“鑽石公主”號遊輪遭遇類似的,荷蘭籍遊輪“威士特丹”號自5日從臺灣出發之後,竟然找不到能靠岸的港口,在海上流浪了逾1周時間,直 到終於被柬埔寨接納。日本也是拒絕該遊輪靠港的國家之一。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當局組織遊輪上的乘客離開

但是日本官員代表安倍政府的上述解釋意見,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原因有二:一是“鑽石公主”號遊輪以日本橫濱為母港二是遊輪上的乘客主要為日本人

據資料,遊輪上有乘客2666人,船員1045人。乘客中有1281名日本人,其他乘客則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本人幾乎佔半數。

據報道,從2014年開始,“鑽石公主”號就定位於主打日本市場,為此進行了大規模的內裝修改造,包括新建瞭望海大浴場、壽司吧等迎合日本乘客需求的設施。船籍也從百慕大更改為英國倫敦。

2014年4月開始,“鑽石公主”號以日本橫濱為母港,成為以橫濱為母港的第一艘全年運行的外國客輪。至2018年,航次達到全年38次,訪問港增加到7國35個港口。

因此,有專家觀點稱,日本允許“鑽石公主”號停靠橫濱港不僅僅是出於人道主義關懷,還有必須履行母港接受對象船舶停靠的義務。 另外,至少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也沒有一部既定的法律可用來拒絕哪怕是搭載著疫病患者的外國船舶入港。

鑽石公主號遊輪被日本隔離致集體感染,安倍政府該負多大責任?

日本當局安排大批車輛組織遊輪乘客離開

(本文據國際媒體實時報道綜述,濠江客獨家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