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湖北醫療隊員的日記(三):冷冷熱熱的感覺

2020年2月17日

“小姨,挺好的吧?這次你去湖北的經歷,我有作文的素材了!我經常要背誦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你這就是‘敬業’,是不?”這是我在海二中高三就讀的外甥女給我發的信息。出來工作,能給她提供寫作文的素材,我還真是沒想到,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她說到的“敬業”,我是深有體會的。我們的團隊中,我看到了太多敬業的人。隊長、護士長,還有身邊的優秀同事。和他們在一起,我時時刻刻學習到新的知識,感受到前行的動力。這是一份值得讓人付出所有的職業,這是一群敬重職業的人。

“同志”這個詞,我一直是當作正式場合中使用的稱呼。可這次,我真切體會到同志的含義——擁有共同志向的人。我們來自呼倫貝爾的9所公立醫院,年齡經歷各有不同,但我們的志向一致——恪守醫護原則,團結一致、不怕辛苦、打敗病魔。

這裡7點天亮,和海拉爾差不多,早上看外面的天氣,覺得應該是不錯的。從零下30攝氏度的呼倫貝爾來到最低溫度零下1攝氏度的沙洋縣,跨越了30多攝氏度。我都已經忘了零下1攝氏度應該穿什麼衣服了,就隨便穿了一件T恤,外面套了件外套。沒想到一出門就被冷到了,畢竟沙洋縣的季節也是冬天啊。

根據工作需要,我們大部分隊友被分到了一所醫院。今天是我們正式工作的第一天。這是一所二級醫院(縣、區、市級醫院一般都是二級醫院。因為紀律要求,不方便說醫院名稱),我們的工作是護理病人。

這裡的防護服很有特點。因為都是從全國緊急調運過來的,所以樣式五花八門。聽當地的護士說,可能上午你穿的是這種樣式,下午就會見到其他人穿著另一種樣式,就像防護服“秀”。但不論是哪種防護服,三級防護是肯定能達到的。

人們都說我們是“白衣天使”,其實在隔離區穿著厚厚防護服的我們,更像一個個憨態可掬的“大白”。

原本我還擔心與湖北同事語言交流困難,但聽到他們的普通話還是很標準的,這讓我鬆了一口氣,溝通沒問題了。

我們15人從呼倫貝爾出來,是一個集體,到了呼和浩特與其他盟市同行會和,又成了一個新的內蒙古醫療隊集體,到了醫院,不論內蒙古人還是湖北人,我們還是一個集體,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醫務工作者。

我和我的新同事,今天一天都在忙於工作,沒空閒時間交流思想,但是在厚厚防護服露出的眼神中我能讀到他們的信任、肯定、感謝,甚至溫暖和堅強。相信在以後的日子,我們一定能成為互相幫助、互相信賴的一家人。

今天,和我一起進入隔離病房的是來自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的陳思。他是90後,年紀在我們團隊中是最小的。他性格活潑樂觀,短短几天就成了團隊裡的“開心果”。他很懂禮貌,叫我們大姐,遇到年長些的叫“大姨”。

我對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武漢機場等待大巴車時短暫的十幾分鍾。陳思拿著手機,一副得意的樣子湊到我耳邊說:“姐,我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我定睛一看——手機屏上一個憨厚傻笑的小夥子被兩個美麗的空姐簇擁著。我拍拍他的肩膀說:“老弟,剩下的日子你就要靠這張照片支撐著了。”

今天,他的技術讓我刮目相看,真不愧來自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他穿脫防護服動作嫻熟標準,工作嚴謹,今天還對病區分區設置提出了重要的改進意見,我心裡有點佩服這個平時笑眯眯的“老弟”了。

忙碌了一上午,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熱得我渾身都是汗珠。中午從隔離區出來,溫度又降下來了,皮膚要適應好一陣。這裡的室外溫度比室內高,真是想念呼倫貝爾家中的暖氣。

到了外面,溫度又升上來了,我看了一下溫度,零上13攝氏度。這裡的天也很藍,天空下草木翠綠,這要是在呼倫貝爾,該是5月才有的天氣吧。心情放鬆,我還拿手機拍了路邊的小花。然後又回到室內,適應室內的冷。

現在是23點30分,回想這一天,工作沒有想象中的累,但也絕對不輕鬆。工作中還有許多需要調整和銜接的地方,得抓緊時間完成。(本報特約通訊員、醫療隊員 鄭惠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